#我与007的日常【提车信息】 由于开了12年的智跑变速箱故障(我自己开到树坑里了,导致变速箱电脑板损坏),没有必要花费大额维修费,也到了该换车的时候了。1月份试驾了E8、007,于是开始筹钱,1月26日大定了极氪007后驱智驾加100度电池。 销售给的账号有小定权益,所以车价优惠了5K,最终25落地,刚好符合我的预算,是我在能力范围内买到的最好的电车。没有考虑其他品牌、其他车型,就E8与007,当然是公路坦氪啦~ 【选买对比】 元月份考虑换车的时候,其实选择并不多。我的预算在20到25,当时还可以考虑焕新3(小米su7、智己L6都还没上市)。在这个预算范围内,我能选择的电车很有限。油车是不会考虑了,已经买了起亚智跑、宝马1系、宝马X1,油车高昂的开支让我退缩。银河E8不到20,所以pass。20万以内那些优秀的增程车,也都没有考虑。我的预算够不上001,最后综合身边朋友的建议(两个发小均是01车主)、预算范围,最终选择了007。俗话说得好,安全才是极致的豪华!007都可以给到我。 【静态感受】 极氪007眼花缭乱的科技配置居然让我这枚土狗无所适从~开惯了各种油车再开科技配置丰富的电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配置、动力、造型、驾驶习惯,很快就让人适应了,看来中年大叔脑袋还是和年轻人一样呀~我身高172,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都能拥有宽敞、舒适的坐姿与空间感受,也不会晕车、不适应,比我之前的智跑、1系的空间表现要优秀太多了~唯独驾驶位的腿部支撑有点短,略有遗憾。 【操控】 各位,这是一台拥有422匹马力的后驱车型,据说很适合漂移,可惜我不会,哈哈哈。不敢想象,100出头马力的油车我开了12年!现在422匹了,可以肆意输出吗?并不能。如果起步地板电,车辆会严重打滑、甩尾,轮胎抓地力不够!如果起步以后,达到一定的速度再提速,快得飞起~我给同事感受007,不知不觉开到110,毫无感觉,简直可怕!不仅提速快,优秀的底盘结构也提供了跨越级别的享受!销售说与56E同级别,确实有无法言喻的高级感,这是一种感受,非常明显的对比!底盘滤震、车声稳定、转向手感、制动表现,都是跨越级别的享受,你开了就知道,谁开谁爽~真是爽~ 【动力能耗】 80%高速、20%市区,运动模式、低能量回收,可以保持到16的能耗。我的驾驶风格偏暴力,达到了18以上。看到车友可以开到11,我也是佩服!电车在市区拥堵路段会更省,高速路段会能耗更高。 【用车成本】 今天还在跟同事开玩笑,说自从成了电车车主,似乎变得更小气了。平常蹭同事的家用桩,有极分了就去极氪官方超充站,用电几乎没有成本。偶尔在外面应急,也就几十块钱。然而,在外面洗车是30一次,让我感叹好贵~原来油车每周400元油钱,每年油费1万多,现在每年起码节省1万块钱,简直就是美滋滋~ 【辅助驾驶】 在路况好的高速,NZP很好用。自动打灯变道、保持安全车距、提醒驾驶员掌控方向盘、疲劳检测(会自动打开座椅按摩),确实安全且省心。在锥形桶、修路、借道路段,NZP就不太行了。6.1更新后说有优化,目前还没体验,下周五回家要好好体验一下~ 自动泊车很好用,识别到车位就可以自动停进去,不仅有逼格,并且还很好用! 【智能座舱】 车机流畅度、软件体验、语音交互、车内娱乐等功能,对于第一次拥有电车的我而言,属于是跨时代的感受了。很多友商这一块也很优秀,我为国产新能源车的优秀感到自豪!再也不是被合资品牌任意拿捏的时代了(加价提车、加配置提车、强制购买保险等等真是令人作呕!)!!! 【OTA】 暂未发现bug,后续期待推送完整的座椅通风功能(目前仅有背部没有臀部),开通后摄像头行车录像功能,代客泊车功能。对于极氪007强大的智驾团队,我对后续的升级非常期待! 【值得推荐】 3月2日提车以来,一直没空贴太阳膜。之前的油车是在某音随便买的“高隐私太阳膜”,虽然丑,但确实有一丢丢效果。换了新车以后,研究了一下太阳膜,征求了很多车友的建议,最终决定在武汉本地一家连锁店贴膜。 贴膜的头一天,突然动了改色的念头。其实原厂的黑色已经够高级、够帅了,但中年油腻大叔有颗不服老的心,于是跟店长沟通,自己在小红薯看,最终决定选择了乌梅子酱(店长还用我的车拍了视频,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到某站去搜)。 这个颜色基本都是特斯拉,极氪007还没贴过,于是乎~我就勉为其难做这全网第一台吧~ 很多小伙伴问我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颜色。可能是“一见钟情”吧,虽然我是男生,但感觉这种温柔的配色可以给我不太顺利的生活带来一丝丝愉悦,让我更愿意去驾驶、呆在家车里。生活、工作中的不顺利、不愉快、不称心,在见不到女儿的时候,也能够被这台乌梅子酱007治愈。
#汽车保养那些事三五千公里去四儿子做过一次首保然后就一直没回去。上天入地啥路况都是一个字,干! 今年过完年确实感觉车况不太行了: 1.底盘明显松散了很多,过坑底盘会有叮叮当当的小金属撞击声。 2.年前就开始30迈以上过弯有轮胎左右摆动的感觉(干地),有点像后驱车雨天转弯给大油甩尾漂移的感觉,但不完全一样(虽然它确实是后驱,但我知道这车的动力完全不能突破沥青路的抓地力无论干地湿地,除非是湿的环氧地坪或者冰面) 结合一二问题我一直以为后轮有问题,甚至还以为后轮轮毂螺丝松了。后来去修理厂看过师傅说螺丝没松。后来才知道是前轮有问题。 促使我给他回炉从造的直接原因是下面第三个问题 3.清明后倒车时不时的开始滋滋响 四儿子检修后发现: 1.刹车片快没了 2.前轮左右都内测偏磨严重 最后: 1.换了套刹车片130 2.买了个官方保养活动488套餐,套餐包含:因质量问题出现的轮胎损坏问题免费换新(补过胎的得自费),保养两次两年有效(虽然我觉得电车保养用不了啥材料,多半是工时),一对雨刮和一个空滤(原厂是没空滤的),还有一盒车内清新药水(还没用,看着不太值钱) 这个套餐总体来说没啥花露水吧,不过我两条轮胎换了还可以,某宝买买两条也差不多三百了。如果自己补过胎的自费换那这个套餐就毫无意义。 3.换完胎给做了四轮定位和上了点轴承油,没有另外收费(应该算在488里面了) 现在小五菱总算是回血了百分之八九十,底盘比保养前整了很多,但偶尔还是会有叮叮当当的声音。
#众测主题赛车型说明:2023款纯净智享版 ID4X 购车时间:2022年12月 行驶里程:12543公里 文章背景:前天武汉遇到了几十年一见的罕见天气冻雨,昨晚上天气预报说晚上会下大雪,我不以为然。以为可能雪下不下来,谁知道今早一起床看着窗外,我傻眼了。纠结着到底是坐地铁去上班还是开车去。最后出小区门瞅了一眼路上有车再行驶,应该问题不大。开上路之后我有点后悔了,路面是真的滑。心里一路忐忑,既担心自己开车会不会打滑刹车刹不住,又担心别人开车漂移怼到我,不过还好车子自带的车身稳定系统和 b档模式给了我更多的信心。 1.「电耗感受」 今天室外气温零下4度到零度,电耗飙升车子我开的是空调一档风20度的温度,方向盘加热和座椅加热开的也是二档,14公里,显示百公里电耗277。相比之前电耗高了接近10左右,估计是车速太慢的原因,十四公里开了一个多小时,平均速度15公里每小时。 2.「驾驶感受」 从地库出来上到路面之后,速度没有控制很低,转弯的时候有轻微的漂移感觉。后面我果断降低车速,由于路面上全是积雪和冰水。十分的湿滑。给我感觉不能开很快。所以去公司的路上我需要走三环线,一路上所有司机都很有默契的开着40码左右的速度。慢慢前行,也不变道就跟着前车的轮胎压过的痕迹走,还算是比较通畅。我尝试踩了一下电门,猛的一下就会有点甩尾的意思。一路上我一直听车友说的这个天气用B档模式比较安全,B档在松电门后会给与车辆一些制动力,可以让车辆的刹车更有信心,也不至于跟车太近的时候刹车不及时。 3.「停车感受」 好不容易开到了公司附近,准备去附近小区的停车位停车,结果很多车位附近的树都倒了,也没敢停,找了半天一个空地的车位,倒了几把好容易倒上了后轮子,结果前轮由于是后轮再打滑,怎么都上不去停车位的坎子,无奈只好从停车场出来,去找另外一家小区的地下停车场停车,总体而言后驱车遇到冰雪天气真的很容易打滑,倒车也会使不 上力气。这个雨雪天气真的是对后驱车的一个考验。 4、「整车行驶感受」 优点:个人感觉车辆底盘比较稳,另外加上车辆自身重量比较大,所以行驶在路面上不那么容易发飘,基本上控制好车速低速行驶,还是平安的抵达了上班的地方,虽然一路上也出现了车身有时候有轻微打滑的现象,还好都控制住了。 缺点:其实也和车身的质量相关,刹车的时候感觉刹不住,惯性的力量和结冰的地面结合到一起,简直就是跟车起码要预留二十米的刹车距离。 5.『续航感受」 今年冬天比较冷,零下几度的天气比往年要多一些,所以对ID.4X的续航影响也更为显明,再加上天气寒冷需要经常开空调,目前在满电的状态下续航里程在260KM左右,平均电耗为19.8kwh/100km。春秋季节续航在370KM左右相对较好,平均电耗为14.2kwh/100km。夏季的时候温度对电池影响不大,但是空调的能耗比较高,续航里程在340KM左右,平均电耗为17.6kwh/100km。这两天天气更加恶劣了电耗也随之增加,毕竟开车的时候开启了空调20度二档,加上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电耗高其实也能理解。刚出门的时候90%电,显示265公里。 6.「配置感受」 当时买车的时候就用ID豆兑换了一个IQlight.的矩阵大灯,外加一个电尾门。灯在日常用车的时候说实话是非常满意的,灯光足够亮,但是电尾门,说实话也有用,但是那个用腿扫开的功能经常打不开,有点尴尬。但是自适应巡航功能在雨雪天气中还是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还有B档动能回收模式对于雨雪天气行车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我最满意的还是ID的空调制热和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效果很不错。整个上班路上都不觉得寒冷。 最后总结: ID.4X在雨雪天气中是能够开的,虽然是后驱车大伙都说会打滑,但是我认为还是取决于个人的驾驶方式和习惯,谨慎驾驶,保持敬畏之心,在雨雪天气行车时保持安全行驶距离控制车速,不危险驾驶,ID在冬季的空调制热和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的配置让我在开车的时候感觉没那么寒冷。
#雪天开车如何防滑今年的南方天气反常,前一阵百台车辆高速追尾的事故还历历在目。临近春节了,平安健康,比啥都来的重要!今年的春节,南方的天气会有冻雨,雨夹雪啥的。有不少开车返乡的车友,作为东北人,有着多年的冰雪路面的驾驶经验,分享给各位南方车友们! 1. 踩刹车不要一直踩,要用点刹的方式。点刹就是踩一下,松一下,踩一下,松一下。松一下是为了让轮胎找回抓地力。不要踩太深,轻踩就好。 2. 预留足够的刹车距离。冰雪路面的刹车距离会很长!我们所知的百公里到零的打多熟悉为30多米。但是在东北的冰雪路面,时速30公里的刹车距离都要留够30多米。 3. 只在直线道路上踩刹车,不要在弯道踩刹车!弯道踩刹车,如果路面有暗冰或者积雪,就会造成甩尾或者漂移。 4. 入弯前踩刹车,以合适的速度入弯,弯道中要给一定油门!弯道中给油门是为了车辆不要失去向前的牵引力。 5. 不管什么情况,也不要踩死刹车!踩死刹车,冰雪路面下,只会触发ABS,并且增加刹车距离!正确的做法还是点刹,但是踩的要重一点,再松刹车的循环操作。 6. 不管什么情况,也不要急打方向盘,一定要让车辆直行的情况下进行点刹循环。打方向会让车辆失控,从而脱离我们的控制! 7. 开车不能急躁,不要着急。安全行驶,是司机与自身的避让和恐惧的本能做抗争。心里再急,也要做到驾驶操作有条理并且冷静! 8. 有条件的的车友,最好配备四条雪地胎。买便宜的就好。我们现在的轮胎,在温度低的时候会变硬,这会导致摩擦力下降,车辆就更容易失控。而雪地胎在低温不会变硬,还很软,抓地力更强。虽然会导致油耗增加,但是比起一个快乐安心的年,什么都不重要了。 9. 在不确定是否有暗冰,要开的慢,观察路面是否有一定反光。柏油路面在阴影处,再怎么观察也看不出来是否有暗冰。 10. 最后一条,开的慢点,比什么技巧都强! 最后祝大家返乡路途一路平安! 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阖家安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