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师Allen:各位车友们,有个问题需要问大家,同为手机厂商,为什么苹果造车了10年最后却放弃了,而小米用5年就造出来汽车了,按理说苹果的技术也不差啊,现金以及人才也不少,为什么呢?是因为供应链的问题吗?
#用车心得上汽奥迪q5etron开了两年了,表显续航精准,车无任何问题。大多数充电都是用的充电权益(三年免费充电)。分享一下使用两年三万多公里的感受。 上汽奥迪q5etron提供了机甲套装和锦衣套装两种风格的外观,前者是黑色悬浮顶运动风格,后者是高光镀铬风格,配置也是特别丰富,高清矩阵大灯、无钥匙进入、19.20.21英寸RS竞速轮圈、可选装16扬声器的B&O 3D沉浸式音响、娱乐系统。40etron和50etron两种动力。 智驾方面: Q5 e-tron的辅助驾驶是L2级别,各种路况都非常好用,安全可靠。主要的功能有自动跟车、车道居中保持、交通标识识别、前后车碰撞预警、后方来车预警、全速自适应巡航。AR - HUD抬头显示中,可以看到车速、车道、导航、交通标识、预警信息。仪表显示中,可以投射车机自带的导航地图,也是高德地图,经常更新,辅助驾驶体验很好。 开其他品牌的新能源车,大多数开起来起步是很快,感觉一下子要窜出去,动能回收坐起来也有点不舒服,毕竟是在城市道路行驶,乘坐驾驶适合舒适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可能跟车企的设计理念有关,德系的那种稳重扎实。电动车的电池头部厂商基本就是那几家,电机也都是博世的,对于电动车来说,加速快慢一点,可能就是工程师写代码时那几个参数的变化,如果没有发动机功率的限制,奥迪工程师们可以极大限度把自己的行驶理念用在新能源车型上。个人喜欢德系的那种靠谱的、扎实、稳重的座驾。 q5etron相比我之前的油车,最满意的地方是奥迪Q5e很省钱,我平时跑的多的话油车是一个月差不多有1200左右的油费,但是新能源电车的话一个月200-300元足够了,这样算下来就省了不少的养车费用。 其次就是奥迪Q5e转弯半径比较灵活,停车掉头特别方便,窄路掉头很丝滑,都不用倒车掉头。综合来说性价比还是挺高的,如果作为家用车来看的话选择这样一款车还不错,外观大气、空间更大,其余的细节配置看起来也没有拉跨。开起来时起步也很有力,轻快,很有推背感,维保很低,就奥迪Q5etron而言,各项方面的表现我都是挺满意的!
#星途星纪元ET开启预售星途ET价格打到19万,会成功吗 一句话总结,懂车的人会觉得价格良心,不关注车的不会把他放到自己的选择框里,但是我认为金子总会发光,口碑会给他持续的生命力。 奇瑞是一个具有26年研发积淀的国产车企,ET是承载集团向高端突破的最重磅车型,技术展现及用心程度,可见一斑。 ET为什么说技术高端,配置豪华,自研EH3平台,将投资百亿,多年积淀的底盘技术融入到电动车平台,操控难道会比不上3年就能造车销售的其他电动车品牌,自研增程专用发动机44.5% 热效率,额定功率 115kW,实现 1L 油发电 3.65kWh,WLTC 馈电油耗 5.2L/100km,以超低能耗定义 " 黄金增程 ";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420kW 的充电峰值功率,可实现充电 11.5 分钟续航 475km。即便在零下 20 ℃的低温环境下,SOC 从 20%-80% 仅需 24 分钟,当 SOC 仅 20% 时,峰值输出功率依然达到 280kW,高效超充缓解北方冬季补能焦虑。 为什么说ET的安全是最大的豪华,车身结构作为保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新车采用占比 88% 的高强度钢铝用料,配合一体化压铸后纵梁与超 11 吨车顶抗压,实现碰撞 " 零变形 " 的车身主体结构。最近网上热议的车祸现场,奇瑞车主均轻伤,不就验证了奇瑞的良心造车吗? ET为什么称为国产豪华车,星纪元 ET 采用全铝底盘设计,配备百万级豪车才有的前高阶双叉臂 + 后五连杆悬架,重新定义豪华底盘;内饰用料,追求零苯零醛零异味;配置全线对标BBA,理想,蔚来,赛力斯动辄几十万的车型,国人都能接受,奇瑞的精心用料还打动不了懂车的消费者吗? 国产车的强项,超级智能,跻身行业第一梯队,不说能比的上华为小米,但是超越合资肯定没有问题。 综上所述,ET是营销不突出,但不是技术不突出,这是星途为消费者提供的又一个优秀的产品,不强求每个人都喜欢,但是多试驾,多感受,才能选到自己喜欢的车。
汽車解忧铺:一把座椅价值50万,这车准备了两把,售价或达百万级
#ID小3新车主晒订单2023年9月购入ID3纯净版,目前安全行驶11783km,首保已做,经历了春夏秋冬以后,决定来交个作业。 【外观内饰】 ID3的设计还是长在我的审美之上,整个ID系列,我最喜欢的就是ID3和ID BUZZ,车子看着奶凶奶凶的,比高尔夫稍微高一点,线条凌厉也比较耐看。内饰材质上就没啥好说的,10w左右的车就是塑料覆盖,纯净版方向盘也是塑料的。使用上空间比较丰富,座椅的小扶手好评,可以调节高度,在驾驶过程中手臂可以搭在上面得到比较好的支撑。 【购车经历】 对于购车就几点需求:第一,小车用于城市代步;第二,价格要尽量便宜;第三,想感受传统品牌的电动车。基于这3点,最终锁定ID3。当时先看了一圈二手的22款甚至21款的pro版本,毕竟Pro版本的配置还是更好一些。研究了一下发现二手价格并不低,大部分都挂在11-12w之间,我就说问问本地4s店优惠情况,果不出我所料,本地不但有现车,优惠还很大,到店试了一下就决定落单下定。这里要注重说一下,买了很多台车,对大众的服务最满意,由于很久没有在传统4S店购车,思维观念还是想着以前那种服务态度,但是从整体的购车环节来看,确实是和以前不一样,或者说我遇到的销售是个不错的小伙纸。试驾可以上门接送,各种优惠也算得明明白白,关键是有一项上牌服务费,我想很多小伙伴购车应该都交过,我也从来没享受过什么服务,包括之前在特斯拉和极氪都是自己去上牌,这次我就尝试着问我的销售可不可以代我去上牌,他说可以的,确实是让我有点意外,就是把委托书和身份证交给他,全程他们办好,我直接去开车,铁牌几天后寄到家里,这一点是尤其的好评。 【驾驶感受】 1.加速。ID3有170p马力,310N的扭矩,加上本身1.7吨的重量,在城市来说加速还是挺轻快的,只要舍得踩,干个2.0T汽油车完全没问题。 2.操控。不得不说传统品牌在调教方面确实是有一手。ID3肯定算不上性能小钢炮,最多算是敏捷有一点驾驶乐趣的城市代步小车。ID3的底盘调教在这个价位必须属于优秀了,避震也是属于比较有韧性,过一些大的颠簸路面,支撑性不错,回弹少,一下就能把车拉住。 【满意的地方】 1.音响比预期好,这个地方要说一下,并不是说ID3的音响有多好,而且你把它放在10w这个级别来说,真的比我预想的要好很多; 2.转弯半径小,这个也是我选ID3的一个重要原因,每天都要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调头,ID3可以在最内侧车道一把就打过去; 3.无线carplay好用,ID3的自带车机真的一言难尽,2024年了原厂车机显得很落后,在这样的情况下carplay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车机方案; 4.日常城市代步通勤无敌,好停好开又好窜。这一点真的是我超喜欢,贵阳这个地方,老城区路窄,车位紧张,之前开001,这也不敢去,那也不敢去,现在开ID3就没有这种顾虑,确实是城市通勤代步利器; 5.中控扶手方便。ID3的中控扶手是陷下去的,有时候车位受限要从副驾下车,这个很方便的就可以跨过去,而且2个杯架的位置也好用,还专门给手机留了一个放置的地方,扶手箱里面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分隔; 6.空调给力。这么小个车,不管是夏天吹凉还是冬天吹暖,空调的启动都很迅速,而且很快可以达到预设温度,很给力。 【最不满意】 1.没有热泵。众所周知都已经2042年了,一台纯电车没有热泵,对于续航的影响有多大,ID3在开空调和不开空调的情况下,里程最大可以相差35km,确实是很夸张。 2.没有单踏板模式。对于前特斯拉车主,习惯了单踏板,ID3的B档力度真的不算强,丝滑还是丝滑的,就是确实是要时常踩刹车,这个就有点不太满意。 3.幽灵雷达。ID3的后雷达,在毫无任何障碍物的情况下会显示红色报警,如果你还是保持车速,它会给你紧急刹车,时不时会发生这种情况,如果你缓慢的等它红色警告消失,就没事,这种情况也会发生在一些侧方位停车,其实离隔壁车辆还有一点距离,它会红色距离警告,这时候你再倒车,也会触发紧急刹车,不知道是不是它防碰撞的这个逻辑有问题。 【关于续航】 ID3官方NEDC续航是450km,实际使用下来,春季充电到90%也就是表显400出头,冬季一般是表显330-340。ID3电耗的控制算是中规中矩,正常驾驶也就是12-14kwh/100km左右的能耗。春季对电动车还是相对友好,15度左右的气温也不用开空调,基本能控制在11-12左右;夏季、冬季由于需要开空调,一般能耗是在17-18左右,这样看下来,春季真实续航大概是350km,90%跑到12%能跑336km,还剩49km;冬季续航大概是280-290,有家充条件,ID3无续航焦虑。 总结:之前网上段子“16-19万的ID3是工业垃圾,11万的ID3香的一匹”,不得不说哈,确实是只有不对的价格,没有不对的车。ID3作为这个价位城市代步通勤小车,性价比很高,很值得入手。
#余承东:车上为何要搞手机支架4月11日,在智界S7的上市发布会上,余承东调侃某智能电动车品牌装手机支架,是导航不行。 当时,我们大多数人认为余承东说的是小米SU7,但是余总今天发文辟谣了,他说的不是小米,而是美国电动车畅销品牌! 美国的汽车品牌在国内还有一点销量的就只有福特和通用旗下的三个品牌,但能说畅销的,还得是电动车品牌,那只有特斯拉了! 面对国内众多电动车品牌的挑衅,特斯拉这次还能选择默不作声吗? 于总还在文末称,一起努力,中国智能电动车的明天会更好。 但是特斯拉可能不太好了,面对各种挑衅,谁能特斯拉发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