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众测买车前觉得七个多油很正常,结果买完后真的香。正月初八从洛阳出发来保定上班,出发前加满了一箱油,一箱油大概三百三左右。全程七百公里,本以为中间还得加一次油,结果后面几个服务器都没加油站,一看表显续航还多,干脆直接开到地,真是出乎意料,七百二十公里跑完,表显续航还有80,平均速度慢主要是因为村道跑的多是一方面,因为先去了一趟洛阳火车站,后面距离上班的地方还有一百多公里就开始频繁的区间80,加上当时高速免费最后一天,遇到了两次堵车整体油耗相当满意,以后高速免费的时候回家,比坐高铁香多了
#荣放RAV4车主分享油耗,最近一个月,上下班不是高峰期综合油耗6.3,最低一次3.4,哈哈哈太扯了,但是还真的是事实,别人说我都不信,所以拍照了,正常不是高峰期不堵车一般就是4.5-6.5,几乎都是城市高速路,定速巡航85跑的呢。然后给同事看了一下我的油耗,跟他的混动差不多哈哈哈,笑死了。不过也只能是不堵车的情况下。但是已经很满足了,果然省油。哈哈哈 最近也开春了,准备周末跑出去玩,顺便搞个顺风车带几个人,这样油费过路费绝对就出来了,跑的好的话,略有结余,还能吃顿饭。哈哈哈 我想看看大家车机有什么精致不影响整体效果的装饰品和香薰。有的话评论区发发链接。 小4虽然在燃油经济性方面表现不错,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有些车主反映,车辆在堵车的油耗较高,尤其是在市区行驶时。隔音效果不够理想,高速行驶时风噪较大,,荣放的内饰设计较为简单,缺乏一些豪华感,塑料感太强,买日本车,我觉得差不多就行了,别那么多事,要不然早早的就别买,买了就要接受。
#湖北高速堵车十几小时没开出3公里作为17年驾龄+汽车行业从业者、拥有或长期使用七八款10-40万级别油车、近一个月购置了某杂牌纯电车的车主,试驾过50+台合资车的人,自从前几天看到湖北高速冻雨拥堵事件,当时我就猜到一定要有人蹦出来拉踩电车,包括我身边就有人来问我。既然来了,那我也说说我的看法,欢迎来杠! 一、本次事件本身是一次罕见极端事件,就像前几年的某次户外越野跑遭遇极端天气,主办方没有应急预案,运动员失温被冻死;就像我所在的南方小城市市区上个月遭遇十几年一遇的大雪+0度左右天气3天不化的积雪,我们当地所有的市政建设的设计都没有想到要应对这种情景,市政府只能第二天全市学校放假、非必要岗位建议休假。所以问题是什么?是油电之争吗?并不是,是当地路政和市政有没有应急预案,有没有紧急措施。那些歌颂村民上高速送水送面的、卖水卖面的!“听我说谢谢你”! 我妈一直管过路费叫“买路钱”,高速是什么地方?是你花了钱要在上面享受权益的地方!再热心的民间行为都无法掩盖当地政府无作为!你说油车好,你咋不说防滑链、冬季胎好呢?在那样的冻雨路面,车子能不能前进都是问题,你要不干脆说全中国的车子都应该配备防滑链和冬季胎?! 二、油电谁更适应这个场景?只掰扯纯电!我觉得是半斤八两,从能耗考虑,油车油箱一般A0级车40升、A级车50升,B级车60升,C级车70升,D级80升+,SUV类似,大型硬派越野可以到100升比如奔驰G,怠速空调能耗其实就是发动机怠速能耗,看排量,排量越大能耗越大,一般排量在1.5-2.0的车在1-1.2升左右,大排量V8、V12的最多可以到2-3升,具体可以持续多久自己算;纯电车A0级40度、A级车60度、B级车80度,C级车100度,大约如此吧,不一定完全准确,电车的配置不像油车那样体系完整,暖风功耗呢?太复杂,低端车是电热丝制热会耗电很大,超过3度/小时没得跑,这些车肯定电池也比较小,满电10小时都不一定有、-10度的时候再打些折扣。稍微高端一些的现在都是热泵空调,别人的我不知道,我的宝马i3室外5.5度时,设置23度暖风,开机一分钟大约4.5度电,一分钟后会稳定在1-1.2左右,满电79度多,自己算持续时间,当然你要说更低温情况下,那就打个五折吧,30个小时没问题。 没有人能保证开始拥堵的时候自己是满油满电的,都说油车好 ,你自己的油车怠速几个小时你看看心理会不会千万匹曹尼玛飘过——他妈的,积碳怎么办!所以我说在这个场景下,大家半斤八两,谁也别说谁,还有人说自己可以翻下高速去找加油站,朋友,除非你是硬派越野,否则听我一句劝,别! 所以,我想说什么?抛开场景谈产品都是耍流氓,说低温拥堵高速不适合电车应该开油车的,就像说泥泞路段什么轿车\城市SUV都不行,非开硬派越野一样,无论哪种环境都是短期行为,你不能马上得出一个结论——后者更好、全场景好!电车最大的问题是里程焦虑,大电池、或是更多更广的充电桩能指标,治本就是电池技术突破?能不能?什么时候能?不好说!但是踩电车的时候最好先开过几辆电车再说。买点也想想自己的用车场景适不适合。 再说说媒体人,听到一个两个电车司机的言论就像捡到宝了,“快来快来,爆款题材来了!”,就像特斯拉撞了烧了就是新闻,其他撞了就是“某品牌”!你咋不去报到广大的燃油车车主有多少也是燃油见半忧心忡忡不敢点火呢?!又有多少燃油车车主怕怠速积碳不敢点火呢?! 电车本身无罪,十几年前我入行的时候,我们没得选,只有油车,我们所谓的引擎咆哮英文就是noise(噪音同词),我们所谓的被踢一脚就是涡轮迟滞、我们所谓的换挡激情其实就是换挡间隙不够顺畅,我们所有的道路、驾驶习惯都是根据上百年的汽车工业而定型的,渐渐地,我们习惯了,这些本身是缺点的点就变成了“汽车文化”,乃至于我们忘了,世界还是有另一面。现在多了一个长板突出、短板也特别短的选项,没什么不好,市场是检验产品力的唯一途径!
#你买这车后悔了吗?今天刚续上了保险顺便来发个文,“买车后悔了吗”我也曾问过自己,毕竟福特的品牌力摆在那里,刚提车那会儿朋友同事问起我说40w买了探险者他们都很不理解,上40w了为啥不买BBA,哪怕二线的林肯也比福特有排面,那年我27,我去4s店订车的时候销售小哥都好奇的问我,你为啥会买福特你这个年纪不应该买个奔驰宝马适合吗,我和他说大概因为热爱吧! 我是工科毕业,从小我的家庭教育就是务实,类似于多少钱办多少事,读书后更有这种感觉,我的成绩不好,也曾羡慕研究生院的学长学姐可以使用实验室更高端的设备,而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手里只有最最普通的仪器连万用表都不是福禄克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是我给自己的准则!回归正题,福特探险者这个车就如我们工科生一样,虽然称不上精通但什么都会一点,虽然它没有硬派越野的通过能力但它也能带我应付各种路况,虽然它没有轿车的舒适性,但它却能给我良好的操控感,它虽然什么都不是最好的,但它真的什么都会! 我也曾羡慕同龄人开上奔驰E和我吹嘘柏林之声的还原度,也曾羡慕土豪朋友买了酷路泽开始穿越中国之旅,更羡慕富二代同学开着兰博基尼带着不同的妹纸活跃于各大会所,而我终究是和大多数人一样最多是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许也会有相对优沃的收入,但终究也只是一个打工人而已!而我需要的也是一款可以满足我大多数需求的车辆!工作日它可以带着我赶往现场种应付大多数路况,节假日则可以带着一家老小奔赴诗和远方,无疑这点探险者是适合的,虽然它并不精致,甚至某些地方有点糙,但它依旧是我最好的选择! 有一段时间我也曾后悔过,那时我接到调令需要去到另一个岗位,而那个岗位需要远离城市走进山里,虽然绝大多数路况探险者依旧能够满足,但山区狭小泥泞复杂多变的路况尤其是山村里限位桩对车宽2米的探险者来说确实不友好,加上车机地图版本太低很多路况无法准确导航,甚至想用carplay也不支持,最后只能使用手机导航,一度使我产生了换车的想法,可是后来仔细一想,买它的时候它也曾是小甜甜,如今因为自身工作原因吧怒气加在它的身上实在不应该,毕竟它的定位也只是城市suv它能带我进山已经实属不易我有什么资格嫌弃它呢! 如今工作上我申请到了一辆大通皮卡虽然是手动挡,但也满足了工作需求,而生活上探险者依旧是我不二的选择,带我走遍山川大海,当然我依旧还是喜欢烈马,喜欢那种粗矿威猛的感觉,有条件也想买一台f150,但是却少了非得换它的想法,可能多年以后我依旧会买上一辆,但是短时间内探险者依旧是我最好的选择!当然该吐槽还得吐槽,这个车机确实是太落后了,地图版本也落后,说好的ota也不升级,如果能支持carplay我相信这个车子的短板基本就补齐了,毕竟智能车机已经成为主流,封闭车机系统也越来越少,还是希望长安也好福特也好能重视这块,早日让用户用体验更完美更智能的系统!
管老师C:统调油价为什么会挨骂?
#晒一晒帕萨特油耗话不多说,直接步入正题吧👇 油费和过路费💰: 去年11月购车,最近突然想看看用车一年来给中国石化做了多少贡献,于是翻了微信和支付宝账单,统计了近一年来的加油记录,结果见图三:燃油费用6769元,顺便看了ETC消费,1673元。目前里程数13870公里,单算燃油成本每公里约0.49元,加上ETC消费每公里约0.61元。就动力成本来看,咱们的油车5毛一公里,别人的电车一公里1毛不到,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钱,这确实电车的优势👍 保险费用💵: 购车时买的平安保险,第一年4300(三者200万),第二年4077(三者300万)(第一年出过一次险不然保费更便宜一些)前段时间保险快到期时有其他保险公司主动联系,业务员报的价格3000出头到4000区间,因为第一年用的平安觉得出险理赔还可以,就还买了平安。 其他费用💷: 主要费用大概就是这样,玻璃水、洗车等零散费用就忽略不计了,自己买的小区内的自助洗车卡,一年两百多块,就是经常洗不干净 保养费用方面,购车时4s店送的有四次常规保养,目前只做过首次保养,就花了一百多升级黑钻机油,开车送了豆子,可以抵扣现金。不知道第二次保养除了升级机油还有什么其他项目,预计下个月去做二次保养,到时候再跟大家分享 感谢帅气圈主指导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