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中国推出最长5年0利息愚人节提价5000之后,过了两天特斯拉就推出了免息购车活动: 新车购买3年免息,官方置换5年免息,通过官方完成置换,还有价值32000元的增强自动辅助驾驶90天免费试用。 让人惊喜的是,新车开3年后,特斯拉官方可以按照发票价格的45%回购车辆。这次觉得特斯拉也是下了狠心,在中国这么卷的电动车市场,特斯拉也坐不住了! 个人觉得必须要感谢雷总,没有小米汽车的发布,没有小米SU7 的大定4万台,没有雷总在发布会上和model3的对标,特斯拉不会感受到这么大的压力,也肯定不会在中国推出5年免息购车的活动,竞争越激烈,对消费者就越友好! 最近腾势N7 2024款上市,发布会上直接对标model Y,从价格到配置,N7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作为比亚迪的高端品牌之一,D9在商务车领域站稳脚跟后,23年发布的N7没有在销量上有大的突破,进行一定改进后,比亚迪迅速发布了2024款,不仅快速接受消费者的反馈修改部分功能,让消费者有了很好的用户体验和参与感,同时智驾功能也有提升,更重要的是在价格上有N7老车主置换5万元补贴优惠。据说N7今年的销量目标是至少5万台,如果N7完成目标,特斯拉必然会有销量压力。 这次特斯拉的优惠活动会带来多大的销量提升呢?4月份销量数据出来后就可以见分晓。 让我们拭目以待!
#我与007的日常之前已经发过提车作业,这里不再赘述。今天值班,趁不忙,抽空跟大家聊聊用车感受。 在拥有极氪007之前,我只开过大众ID4,甚至都没有开过特斯拉。试驾007之前,也只驾驶了银河E8,试驾完007就下定了。3月2日提车以来,陆陆续续开了1500公里了,昨天开了一天朋友3月15号提的Y,两台车在驾驶感受方面确实有区别,现在谈谈我浅薄的看法吧。 首先关于动力。后驱智驾是422匹马力,我对这个数值没有概念,但实际的感受就是“动力储备充足,一直踩一直有”。起步比我之前三台车(2.0智跑,1.5宝马1系,1.5宝马X1)都要快很多。可能因为我没开过超跑,我不会觉得007起步慢,反而给我信心,在短短1秒钟之前可以在任何场景超车。 其次,底盘质感。我不太懂底盘调教,给我的感受就是驾驶质感很好,无论是平稳还是颠簸路段,比我开了10年的智跑都要强几个档次,2012年我是花了18万买的智跑,尽管007车价更贵,但确确实实给了我更高级、更舒适、更愿意驾驶的感觉,这种感受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总之要拥有、驾驶了才能明白,不同于油车的驾驶质感,作为一台国产电车,能够让我愿意、喜欢、迷恋,上了车就不舍得下车,我认为是很成功的。 第三,智驾。虽然我没试过其他车(尤其是华为系)的智驾,但也看过很多评测视频。我认为,就现阶段来说,极氪007的智驾水平,不算最好,甚至可以说很一般。为什么呢?我跟我女儿交流过,我女儿说我前妻去年下半年花13万买的飞凡F7也可以实现高速自动驾驶、自动变道(没有激光雷达),007的智驾给我的感觉也只这么点作用,所以要恭喜买了后驱增强版的车友们,你们真是爽翻了!没有激光雷达的007,跟有激光雷达的007,智驾方面没有任何区别!我只能期待后续的OTA了,希望激光雷达能发挥更多的作用。 第四,电耗。我开车很暴力,因为我的用车场景就是上下班、回家、跑高速,一个人开。我买电车也是为了爽,所以并不在乎电耗,狠狠踩、狠狠爽就对了。目前行驶1500公里,800公里市区,700公里高速,高速是疯狂加速。目前显示电耗是18.6,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电耗水平,但管他呢,我800V,我补能快啊!我承认我电耗水平一般,我不吹牛啊! 最后,蹭一下小米SU7的流量。我始终认为,购买一台没有激光雷达、400V平台、年底甚至明年才能交车的SU7真的不是一件正确的事。这种落后的配置,买来干嘛?小米只能买顶配,并且顶配也确实很香。假如我预算充足,或许我也会考虑小米顶配。但30万这个价格,超预算了,在我25万的预算内,极氪007是最理想的选择。 目前小米已经上市了,就看智己L6是不是真那么牛逼了。对于电车的电池技术,我有个做电池的朋友告诉我,将来必定是固态电池,所以极氪007可能只能陪伴我几年而已,等将来固态电池上市、价格稳定,我一定会换车。在这有限的几年内,开开心心与007过好每一天~
#小米SU7提车日记#小米SU7提车日记# 南通首台小米su7 之前一直开我爸的q52018的和我妈的奔驰gla 2023 ,开车两年了,q5感觉很舒服底盘调的很好动力足 ,gla就相对拉胯。选车对比了极氪001,因为本身是个米粉,家里很多米家设备,每天通勤80公里,主要上下班通勤使用,购车时间是28号当天抢的创始版。 选的max创始版,内饰黑色耐脏点,外观颜色选了一个比较小众的流星蓝,总共办完落地31万,裸车29.9万,保险是平安的,选了比较基础的5500,全款无购置税。送创始版定制的钥匙、帽子、卡片套、签名相框和原车脚垫。 开惯了和智能化不搭边的德系车,初见小米su7属实被惊艳到了。 空间很到位,之前还担心空间问题,完全想多了,一米八头部还有余,座椅软硬刚好,汽车隔音很好,音质恰到好处,车机使用起来非常丝滑流畅。
#辣评新车这次小米SU7发布会非常成功,完全可以作为产品发布会的教科书,目前所有展厅内出现破圈现象,去展厅的很多都是以前没有接触过新能源车的而且什么年龄段的都有,预计近期进店看SU7人数会不断提高,2024必将呈现出新能源车神仙打架的感觉,在这里我也说说自己感觉到的东西: ①外观三个车型都是一样的,Max宽度小15mm,Max是不是为女性配备,也只有Max才有电吸门、抬头HUD、闭式空气弹簧、CDC自适应可变悬架、方向盘电动调节、主驾主动侧翼支撑,Max是不是因为是四驱~~LCTC续航比Pro少30-40km; ②内部驾驶空间可能由于前备箱过大导致座舱空间受到影响旁边副驾驶腿部伸直有影响,只能把副驾座椅后调很多位才行,但是这样又导致后排坐人急促,我182身高后排座椅坐垫短,大腿支撑不完如果长时间乘坐肯定会不舒服,后排头部空问也不够,这种问题好像所有新能源轿车都普遍存在,后备箱容积标准版和Pro都是517升, Max为493升,很够用; ③驾驶位座椅舒适性还不错,支撑性也好,但是所有座椅都没有按摩功能,方向盘皮质手感不好,车机UI设计不够美观,操作逻辑自己感觉不如特斯拉 Model Y; ④动力应该由于电池更小整车更轻,0~100加速肯定更轻快,这个符合小米SU7轿跑特性,动力和转向这个只能亲自深度试驾才能得到答案;有试驾过的反馈动力和方向不如Model Y,但是操控好过Model Y; ⑤内饰用料包括行李箱用料塑料感还是很强,中央扶手的木纹材质竟然是塑料的、这种质感还是低档,整体工艺还是不错,无线充电目前只有主驾有,最高50W,可是副驾驶不支持; ⑥车门玻璃是无框玻璃,门全部关上坐里面隔音效果还是不错; ⑦整车5年10万km质保,关键零部件质保8年16万㎞,三电质保还没有公布,期待后期有说明。 目前售价21.59万元,因为配置拉满还算合适,但更期待后来二级市场有更大的优惠措施,我的很多油车朋友都在观望,因为其它品牌也许会有新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