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节返乡路车辆介绍:特斯拉Model3 performance 21款,提车时长2年半,安全行驶81000公里。 行驶介绍:这是特斯拉陪我过春节的第三年,从重庆回老家南充180km,平均气温7度左右,因为是春节回家高峰期行驶相对缓慢,平均车速100km/h,百公里能耗139Wh/km。出发时车显是302km,行驶178km之后,到家表显还有122km,基本上是可以跑到1:1的! 补能体验:在特斯拉超冲站充电10分钟差不多15.8度电,增加续航100km,用引荐积分兑换的超冲额度,所以费用是从额度上抵扣,显示的是扣了75km的电,实际车子是加了100km。超冲特别方便,位置多,插上就可以充,然后去超冲所在的酒店大堂上个厕所,下来就差不多充好了、方便快捷速度! 辅助驾驶:自从开了特斯拉之后,每次上高速就开ap,再也不会觉得开车是一件痛苦的人事情了!注意:今年春节特斯拉给车主们的新年福利免费一个月eap,真的不要太香了,谁用谁知道!!! 储物空间:过年回家当然是会拉一大车年货和行李的,跟妈妈回家,连两个狗狗的窝都要带回老家的,一个都不能少!特斯拉的储物空间绝不是说说而已,可以满足一切妈妈想要带回去的行李! 用车总结:车子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家庭的一份子,从接我的小特回家开始,他带我去过很多地方见过许多风景,也为我减轻很多搬运负担,更为我出行路上安全保驾护航,我的春节返乡路上有他更安心。
#湖北高速堵车十几小时没开出3公里作为17年驾龄+汽车行业从业者、拥有或长期使用七八款10-40万级别油车、近一个月购置了某杂牌纯电车的车主,试驾过50+台合资车的人,自从前几天看到湖北高速冻雨拥堵事件,当时我就猜到一定要有人蹦出来拉踩电车,包括我身边就有人来问我。既然来了,那我也说说我的看法,欢迎来杠! 一、本次事件本身是一次罕见极端事件,就像前几年的某次户外越野跑遭遇极端天气,主办方没有应急预案,运动员失温被冻死;就像我所在的南方小城市市区上个月遭遇十几年一遇的大雪+0度左右天气3天不化的积雪,我们当地所有的市政建设的设计都没有想到要应对这种情景,市政府只能第二天全市学校放假、非必要岗位建议休假。所以问题是什么?是油电之争吗?并不是,是当地路政和市政有没有应急预案,有没有紧急措施。那些歌颂村民上高速送水送面的、卖水卖面的!“听我说谢谢你”! 我妈一直管过路费叫“买路钱”,高速是什么地方?是你花了钱要在上面享受权益的地方!再热心的民间行为都无法掩盖当地政府无作为!你说油车好,你咋不说防滑链、冬季胎好呢?在那样的冻雨路面,车子能不能前进都是问题,你要不干脆说全中国的车子都应该配备防滑链和冬季胎?! 二、油电谁更适应这个场景?只掰扯纯电!我觉得是半斤八两,从能耗考虑,油车油箱一般A0级车40升、A级车50升,B级车60升,C级车70升,D级80升+,SUV类似,大型硬派越野可以到100升比如奔驰G,怠速空调能耗其实就是发动机怠速能耗,看排量,排量越大能耗越大,一般排量在1.5-2.0的车在1-1.2升左右,大排量V8、V12的最多可以到2-3升,具体可以持续多久自己算;纯电车A0级40度、A级车60度、B级车80度,C级车100度,大约如此吧,不一定完全准确,电车的配置不像油车那样体系完整,暖风功耗呢?太复杂,低端车是电热丝制热会耗电很大,超过3度/小时没得跑,这些车肯定电池也比较小,满电10小时都不一定有、-10度的时候再打些折扣。稍微高端一些的现在都是热泵空调,别人的我不知道,我的宝马i3室外5.5度时,设置23度暖风,开机一分钟大约4.5度电,一分钟后会稳定在1-1.2左右,满电79度多,自己算持续时间,当然你要说更低温情况下,那就打个五折吧,30个小时没问题。 没有人能保证开始拥堵的时候自己是满油满电的,都说油车好 ,你自己的油车怠速几个小时你看看心理会不会千万匹曹尼玛飘过——他妈的,积碳怎么办!所以我说在这个场景下,大家半斤八两,谁也别说谁,还有人说自己可以翻下高速去找加油站,朋友,除非你是硬派越野,否则听我一句劝,别! 所以,我想说什么?抛开场景谈产品都是耍流氓,说低温拥堵高速不适合电车应该开油车的,就像说泥泞路段什么轿车\城市SUV都不行,非开硬派越野一样,无论哪种环境都是短期行为,你不能马上得出一个结论——后者更好、全场景好!电车最大的问题是里程焦虑,大电池、或是更多更广的充电桩能指标,治本就是电池技术突破?能不能?什么时候能?不好说!但是踩电车的时候最好先开过几辆电车再说。买点也想想自己的用车场景适不适合。 再说说媒体人,听到一个两个电车司机的言论就像捡到宝了,“快来快来,爆款题材来了!”,就像特斯拉撞了烧了就是新闻,其他撞了就是“某品牌”!你咋不去报到广大的燃油车车主有多少也是燃油见半忧心忡忡不敢点火呢?!又有多少燃油车车主怕怠速积碳不敢点火呢?! 电车本身无罪,十几年前我入行的时候,我们没得选,只有油车,我们所谓的引擎咆哮英文就是noise(噪音同词),我们所谓的被踢一脚就是涡轮迟滞、我们所谓的换挡激情其实就是换挡间隙不够顺畅,我们所有的道路、驾驶习惯都是根据上百年的汽车工业而定型的,渐渐地,我们习惯了,这些本身是缺点的点就变成了“汽车文化”,乃至于我们忘了,世界还是有另一面。现在多了一个长板突出、短板也特别短的选项,没什么不好,市场是检验产品力的唯一途径!
#2024春节返乡路【起】春节回家是每个在外的游子每年不变的执念!所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实际是早在1个月前就没心思上班了……今年比较特殊,是开电车回家。 我开的是一辆特斯拉Model Y的长续航,也是23年初新换的,78度电续航520公里,平时能耗130左右,但北方冬天差得多,开空调要打7折。 【承】我的家乡在江苏无锡,从北京到无锡走京沪高速1100公里左右,以前油车也要开12小时。这次开电车春节回家其实也抱着试试看的打算,就想看看电车和油车差多少。 今年春节路上不好走,传说有绵延10省市的雨+雪。出发当天可能由于太兴奋,早上3点多就醒来出发了。 新京沪高速很好走,也不堵车,90%使用AP顶着限速走,特斯拉的AP经过多次进化已经稳如老狗,特别省劲。我们一路充了4次电,其中利用吃早餐和午餐时各充电50分钟,另两次充的短些各20-30分钟,最终用时13小时40分钟,比开油车多了1个小时40分钟。在预计范围之内。 【转】一路都是阴天,其中山东天气预报是中雪,还好我们路过时还没下,但到了扬州开始下雨且越来越大,后来没办法只好开雾灯降速。直到常州雨才小了,这最后的100多公里足足开了3个小时。如果不是大雨我想我们的用时还能少30分钟! 下午5点左右终于到家,正好赶上吃晚饭 【合】不得不说, Y的储物空间是真的大,太能装了。前备箱是放路上吃的一堆食物,和十斤送亲友品尝的北京牛街牛羊肉。后备箱则是装满了各种礼品、行李、随车充、充气床垫、睡袋等等
#雪天开车如何防滑今年的南方天气反常,前一阵百台车辆高速追尾的事故还历历在目。临近春节了,平安健康,比啥都来的重要!今年的春节,南方的天气会有冻雨,雨夹雪啥的。有不少开车返乡的车友,作为东北人,有着多年的冰雪路面的驾驶经验,分享给各位南方车友们! 1. 踩刹车不要一直踩,要用点刹的方式。点刹就是踩一下,松一下,踩一下,松一下。松一下是为了让轮胎找回抓地力。不要踩太深,轻踩就好。 2. 预留足够的刹车距离。冰雪路面的刹车距离会很长!我们所知的百公里到零的打多熟悉为30多米。但是在东北的冰雪路面,时速30公里的刹车距离都要留够30多米。 3. 只在直线道路上踩刹车,不要在弯道踩刹车!弯道踩刹车,如果路面有暗冰或者积雪,就会造成甩尾或者漂移。 4. 入弯前踩刹车,以合适的速度入弯,弯道中要给一定油门!弯道中给油门是为了车辆不要失去向前的牵引力。 5. 不管什么情况,也不要踩死刹车!踩死刹车,冰雪路面下,只会触发ABS,并且增加刹车距离!正确的做法还是点刹,但是踩的要重一点,再松刹车的循环操作。 6. 不管什么情况,也不要急打方向盘,一定要让车辆直行的情况下进行点刹循环。打方向会让车辆失控,从而脱离我们的控制! 7. 开车不能急躁,不要着急。安全行驶,是司机与自身的避让和恐惧的本能做抗争。心里再急,也要做到驾驶操作有条理并且冷静! 8. 有条件的的车友,最好配备四条雪地胎。买便宜的就好。我们现在的轮胎,在温度低的时候会变硬,这会导致摩擦力下降,车辆就更容易失控。而雪地胎在低温不会变硬,还很软,抓地力更强。虽然会导致油耗增加,但是比起一个快乐安心的年,什么都不重要了。 9. 在不确定是否有暗冰,要开的慢,观察路面是否有一定反光。柏油路面在阴影处,再怎么观察也看不出来是否有暗冰。 10. 最后一条,开的慢点,比什么技巧都强! 最后祝大家返乡路途一路平安! 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阖家安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