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汽车1月销量约20.15万辆2024年一月份汽车销量,吉利21.3万辆,比亚迪20.1万辆,吉利超越比亚迪成为自主品牌销量榜首。 各车企2024年销量目标(图3),比亚迪24销量目标为450万起步,平均每月销量目标为37.5万辆,比亚迪1月份数据落后过多,后期需要加大发力;吉利24年销量目标为190万辆,平均每月为15.9万辆,从吉利1月份销量数据来看,1月份本来是销售淡季,但吉利依然取得辉煌战绩打出新年开门红,按此发展下去,190万销售目标对于吉利而言是过于保守了。
#机车的第一张照片说起la思绪又回到了最初的样子,回忆慢慢涌上心头。。。。 不瞒各位看官,本人以前对摩托一无所知,什么踏板跨骑啥的都区分不清,没想到有这么一天会喜欢上一辆摩托。 💰 晒晒价格 接它回家是今年五月份,看着家人骑摩托,我骑电动车,感觉跑不开快,还要天天充电,实在受不了,在家人的鼓励下,周末紧急看车,选颜色,挺仓促吧。我事后想想也是不可思议,就是这么快,新车一万三吧,送一个尾箱(还有故事),拉开了我与拉la的缘分。 🔧 保养分享 新车保养,一开始也不懂,后来在店里以及家人的熏陶下,300-800-1500-2000,目前5000公里了,基本上维持在2000保养一次,机油滤芯,滤网。 💘 实用车品 说起车的改装,犹豫了许久,比如挡风,图好看,不实用,装高了,不好看,到现在还没装上; 手机支架以及中间横杆(有小朋友。偶尔当扶手)必备,效果也很好。 la全车贴画,必不可少。 尾箱实用之选,颜值与实用之间选择了实用,黑色的箱子(自我感觉很丑,看习惯了也就那样了)。 加热手把。冬季骑车最后的倔强,确实出力了,戴着单手套还是可以的。 🤦🏻 新车一血 说到这,一血是跑不了了,一血被一大哥开车撞到,离了奇的是事后五天后仔细看车,发现车壳子裂了,才想起找大哥赔偿,好在大哥还不错,最终约定了一个价格,算是圆满解决。 好的,写到这里,与车车兜兜转转共同奔赴了半年多,动力不是最好,续航不是很远,油耗不是最低,依然是我的最爱,la,你我2024共同搭档前行。
#车辆吐槽估计大家都会赞同,车主都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例如大家对凯迪拉克车主的固有印象是洗浴、大保健,沃尔沃车主的形象往往是高素质、高学历,而曾经的“加价”神话雷克萨斯的车主朋友们,多会给人广州大老板的感觉;诸位ID4X车友、和ID4X的潜在购车车主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观察过周围的ID4X车主的职业、性格特点?有没有发现:其实ID4X的车主也是有点“特征”的。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坐标北京,我是2022年8月份购入的2022款ID4X(智享长续航版本),当时买车时在大马路上看到同款车型或兄弟车型、甚至是整个ID系列都是比较少的,当时的价格不低,销量自然不太行。而时至今日,到了2024年初,在大马路上已经很常见了,当然这得益于2023年一整年极其“卷”的汽车圈,各大车企的争相大降价,让利消费者,最终使得让每个汽车品牌的各个系列的车都回归了本来价值,与此同时,购入ID4X这款车的车主们,因为人数多了起来,通过我个人的观察,似乎也有一些特点了! 以我自己的朋友、车友会车友为例,总结了一些所谓的ID车主的“共同点”,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认同?欢迎一起讨论、对号入座!不符合?欢迎怼起来! 车主特点一: 【大多是老司机换的第二辆或第三辆车】 分析:在ID4X的车主中,这辆车不是大家的第一辆车,而第一辆车很多是油车,而且更多是大众品牌的油车。 主要原因有三点: (1)大众品牌作为老品牌大厂,积累的众多客户,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客户是有品牌粘性,在上一辆车长时间的驾驶中,已经习惯了本品牌的调性; (2)老司机更在意的是一辆汽车作为汽车本身的【汽车属性】,即驾驶质感,而非很多新势力车企强调的“智能化”“时尚感”和“冰箱彩电大沙发”。在这里,ID4X能给你的是优质的操控体验、高级的底盘质感,甚至包括超小的转弯半径;而相对的,可能只能给你相对朴素的内饰、还不错的智能驾驶辅助和不尽如人意的车机系统。 这时候让我想起一个老司机车友的对于ID4x的辣评: 【我开车连歌都不听,会在意车机好不好用!?】 (3)除了ID4X的D档,新势力电车品牌的动能回收真是适应不了;开过油车的朋友多数很难适应现在所有在售电车无法关闭的动能回收,但大众的ID系列,能提供如丝般顺滑的D档,这恐怕是大众给油换电老司机的一份礼物,多说无益,老司机们都懂,太爽了! 车主特点二: 【多数为事业单位、国企的普通员工,有孩家庭】 分析:我周围的车主,3个开ID4的居然都是在医院工作,而在车友会认识的车主们,包括我自己是在内,也很很是在事业单位、国企工作的普通职工,还有就是,多数是有孩家庭。 分析原因,主要有三点: (1)这类人群大多观念比较传统,相比于新势力品牌,在购车时会更倾向于类似大众、通用、凯迪拉克这种大厂品牌,虽然这些企业看起来做电车比很多新势力起步晚,但总归是车企大厂,很多年的技术沉淀和售后服务,这些方面都比新势力品牌有保障,而这些内容,恰恰是ID4D购车人群首要考虑的因素。在外观设计方面,ID4X这款车创新而又不激进,尤其是大灯设计,也很符合“大众”人群的审美。 (2)作为有孩家庭的车主,在购车时大多世纪会考虑空间,而ID4X这款车,作为紧凑型SUV,能够提供比起同级别车甚至中型SUV一样出色的座椅空间和后备箱空间。 (3)ID4X车主一般不会过度追求汽车的百公里加速成绩;在动力方面,虽然ID4X没有进入新势力普遍具有的“5秒俱乐部”,但在“运动模式”下,ID4X也能提供随叫随到的澎湃动力,让你在没有家人、自己独处开车时小野一下。 关于大家最关心的续航、能耗问题,ID4X也是可圈可点的,满电600+,甚至有南方车主能来到700?关键是它的续航达成率也还不错! 用数据说话,实际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数据供参考: 坐标北京,买车不到两年,已经跨过2个冬季和1个夏季,通勤用车,全程使用D档无动能回收驾驶;3万多公里的行驶里程最终达到的平均能耗在16.5kWh/100km,我想说,作为一个2吨重的SUV,这个成绩我觉得真的很不错!
#2024机车心愿清单2023年3月份某视频一直都在刷出来小轰达导致了一度想考摩托车本,然后5月份生日之际送给了自己一份摩托车驾驶本礼物,荣升C1D 然后就在考虑买什么摩托,个人很喜欢复古机车,但又怕骑不了,倒了扶不起来。但是又很喜欢小轰达,看了看改装以后更是喜欢奈何觉得一万多买个小踏板就像再骑电动车。 各种机车也看了,偶然刷到了yami,大羊头,很复古,又没有离合甚的欢喜。本人又属羊。然后就开始试车,最后选择了复古邮差绿一向是跟别人不一个套路。 虽然没骑多少,2024年的小小愿望就是争取骑满一万公里。追寻风和自由。
#极星汽车计划全球裁员约450人极星汽车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450人,占其员工总数的15%。此次裁员主要目的是加速利润率改善并减少公司的总资金需求,到2025年实现现金流收支平衡。 实际上,极星在去年5月就表示要加强对成本管理的关注,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0%,彼时还冻结了该公司的招聘工作。当时对于全球裁员,极星首席财务官JohanMalmqvist表示:此次裁员是基于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公司正在寻求控制成本。当时,极星汽车还将去年的销售目标从此前的8万辆下调至6万~7万辆区间。官方表示下调销售目标主要是由于新车型极星3无法在2023年夏季按时量产交付,需延后至2024年第一季度。 对于极星这个品牌,或许直到现在很多人依然感到很陌生。对于极星在中国的表现,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极星的产品定位属于小众市场,售价又定在20至150万直接的价格地带,与国内大多造车新势力相比,定价偏高。再加上极星的在国内市场的营销等方面投入较少,导致知名度不高,官方车型的交付时间又长,种种因素影响产品销量自然也就不高了。 而在当下,传统车企们正在、在加快电动化布局,新一轮的淘汰赛已开启。要如何保持实力,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开源节流也成为车企们需要面对的事情。极星美股市值曾一度超过日产和雷诺等传统汽车公司,但现在它每股价格已跌至不及1美元,过去一年跌幅超过80%。1月18日,瑞典北欧斯安银行(SEB)将极星的估值从180亿克朗直接下调至0克朗,成为字面意义上的一文不值。
#问界新M7大定破13万台目前问界M7大定已达13万辆,2024年1月份前两周,问界M7占据国内SUV销量榜首,随着特斯拉开启价格战,1月份第三周问界M7销量惜败Model Y。 从问界M7大定订单数量来看,其新增订单持续稳定,交付能力受限于赛力斯整车生产能力,随着赛力斯生产能力的提高,问界M7的销量有望进一步增长,谁能成为1月份SUV销量冠军,就看1月份第四周问界M7的交付能力和Model Y的降价吸引力谁更强了?
#接航海家回家林肯航海家在去年12月份的销量统计是9000。 很多人不信,说按每周销量加起来应该是3000多辆。 怎么可能是9700多辆呢? 这两天在马来西亚玩,登陆了Instagram. 才知道,在海外,包括美国,2024款nautilus,经销商打出的口号都是,:“终于不用再等了,2024款nautilus到货了”。 外销数量+国内销量,12月和今年1月的产量和销量都非常好。 航海家稳了,至少,杭州工厂流水线要开足马力的。 另外,看了海外版,的确门板上是有3个座椅位置记忆实体按键的。这个长安版简配很不厚道。密码锁也是保留的,这个国人没有也就算了,毕竟国内开过老款林肯的客户并不多。 国外,铺天盖地的广告,都是女性和精致雅皮士黑人男性开航海家。 口碑非常不错。因为都是杭州工厂生产总装的,因此,海外版除了外观车头有一个JET外观选装(我把它叫做小胡子款),门把手是外露在窗户下沿和车内门把拉手开关和国内的不太一样,包括那个座椅记忆。其余的,包括方向盘的用材,都是保持一致的。当然,美版的流光雅宴座椅白色缝线更显眼。 轮毂都是一样的。供应链国际化 因此,航海家是一辆真正的国际车款车型。 而不是特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