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情况介绍】-这是人生中的第一辆车,看懂车帝上了解了三四个月,身边很多朋友一直推荐我买合资车,但是我个人觉得国产车的性价比更高,同等价位不管是外观还是内饰都吊打合资车,对于我个人而言买车就只是觉得自己该有个车而已,平时开的也不多所以自己更关注的是舒适感而非什么三大件、省油、耐造,确定目标后就一直关注长安和吉利星瑞这两个牌子的车型,最开始一直在看星瑞觉得排量2.0T有点大了,最后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uni-v,个人觉得性价比都很高,就一直关注这款车,有一天在家附近看了一辆现车觉得不是很适合家用,就对比了逸动和锐程plus,最后结合功能最终选择了锐程这款车。有关注他的评论区发现这款车的评价一直都很不错,空间也大很适合我家的用车情况。也有一部分评论说后排不能放倒什么的,但是个人觉得用车你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被被人所左右,适合自己的才是做好的,你在意他就是缺点,当你不在意他就什么都不是,所以我觉得那些纠结后排的用户应该是个人的问题而并非车子本身设计的问题。 【买车过程】-最终决定在4月份去提车,之前一直有销售联系我约我去看车,我觉得那个销售也挺负责的一直跟了我大半年所以提车我第一时间就联系他了,也是我当初给他的承诺。提车前我也是做了功课的事先找朋友问了这个车的低价优惠的在1.8W,结果去了之后之前约我的销售并非接待我的销售,我也没在意就让他介绍哈价格和优惠情况,他套路我当时门店的优惠价1万,他不是从裸车价上优惠而是把所有的费用算完了再给我优惠1万,当时我就不高兴了明显的当我是小白想宰我,我并没有揭穿他就准走了,门口时另外的销售拦住我问我什么情况是不是优惠不够可以再谈让我说个价,我随口要了个1.5的优惠,结果他答应了让我上牌费给他加点,从800加到1500,我对这家店已经彻底放弃了,我基本上摸到了这款车的低价在那里了我就回家了。第二天我就联系了另外一家的销售也是之前加的人也还不错,我就直接给他摊牌了要了个现金1.6的优惠,在当时这个优惠是很大的了他也很为难,他就推荐我去车展上看看直接给他们老板谈那边可能能谈下来,下午我就去了,接待我的经理一开始说优惠1.3万送6次保养我直接拒绝了,1.6马上下订,他战术性后撤商量一下后回来就给我签了订单,车展上抽奖中了个吸尘器,送了首保和脚垫、贴膜,我也没好意思在问题要其他的东西了。最后贴膜的时候应该是被烧了最终补了400块钱没有给主副驾车窗切角,但是也无所谓了从他推荐了的几千的最终补400了结的也行了,总不能让人家一点便宜都不占吧。 💰 晒晒价格 【提车费用】-最开始想的是买领悦的便宜2000块少个全景天窗,可能是这个型号的销售量不行没有货就提了个领航最后发现还是很香的,哈哈哈,裸车价优惠1.6,购置税8800,保险4200,上牌500。提完车出来就加了一箱油450,贴膜给了400就这些费用,因为今年市场的原因原计划是下半年提车的会更便宜,最终是想着五一可以用车就提前提了,早买早享受,晚买享优惠,没什么好说的 【爱车初体验】: 外观大气,第一眼的时候我是觉得这个车有点壮,后面越看越好看,动力十足,随叫随到,高速超车感觉不要太爽了。我一般都是用标准模式已经很适合我了,ECO模式开起来有点太肉了,在节油和驾驶舒适度上我更喜欢后者,所以我一直用标准模式。很多人一直说什么胎噪和风噪的问题,可能是因为我是新手吧,我开车的时候注意力都关注不到这些,时间久了才发现是有这个问题,但是个人觉得可以接受,毕竟性价不在那里,还要什么自行车呢?空间也很大,后排很宽敞,一家五口非常实用。 📉 能耗分享 油耗方面基本上再8个左右,我平时开的很少刚开始驾驶习惯也不好,这个很正常。现在基本上都是跑的高速慢慢的油耗也下来了夏天的时候开空调在7点几,不开空调在6.5左右,之前一直在公司附近的民营加油站加油,有一次在高速上中石油加油,最后发现确实是油品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同样的距离里程消耗相差了近100公里。 💔 爱车吐槽 目前实用下来缺点有但是可以接受,后备箱自动感应问题,在做完首保后突然后备箱感应就不灵了,去4儿子店查了半天也找不出问题,最后换了个师傅给我恢复了出厂设置后有可以了,回来不久后发现还是会有这样的问题,也懒得去弄他了,个人感觉这个功能也不是很实用的就算了。然后就是雨刮器刮不干净,中间总会有水痕,不知道是不是老是放在室外,平时掉的树枝、颗粒什么的东西影响雨刮器。功能方面就是很容易误碰到按键,这点确实是个诟病。 最后感谢圈主九九推荐
#AEB之争,你支持谁?前言:小鹏g6 580max车主,对AEB的理解和专业人员的理解肯定存在知识不对等的情况,在没有国家标准之前(可能有标准,不清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不盲目解释了,本文只是站在个人角度进行分析。 正方:小鹏 反方:华为 结论:每个车企都有自己的研发重点和方向,在没有统一的标准前,没有对与错,但因为买了小鹏汽车就无条件支持我方小鹏。 一、事情脉络 1.反方表示:AEB最高刹停时速提升至90km/h,可减少90%因注意力不集中和路况复杂造成的交通事故。 2.正方表示:目前(汽车)行业里谈AEB,主要是纵向AEB,它在触发时,大部分情况下的速度是在60km/h以内。如果速度过高,一旦误刹车,对用户来说将会是巨大的惊吓。 3.正方表示:大部分人可能从来没有碰过AEB。友商讲了AEB,我认为99%都是假的,它就是造假,那些宣传都不是公司官方发步的,全是来自民间小视频。质疑AEB根本不能开,路上误刹车的情况太多了。 4.反方朋友圈表示:连AEB是什么,居然有车企的一把手还根本没有高懂。 5.正方表示:吵不过,就上成绩单,量出p7的双五星认证。 6.懂车帝测试AEB,小鹏翻车。 7.正方表示:认怂,承认不足,努力提高技术能力。 二、问题分析 1.性能过剩。个人感觉目前小鹏并没有将现有硬件完全利用起来,可能扶摇架构内部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门,相关之间存在壁垒及新老平台兼容性问题,导致虽然有激光雷达,但在各别程序或接口上并没有通过激光雷达进行识别,整体硬件的应用能力不足。 2.不懂互联网。小鹏开发方向偏向于保守车企(和华为相关,有点像国企和企业的感觉,没有国企的底蕴,但有国企的毛病)。之前我就提到过,小鹏不像互联网公司,不懂互联网,整体需求过于保守,一直在避免犯错误。而华为就比较激进,而且重视营销,重视市场,重视舆论,重视创新。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小鹏和华为就像金融行业中的银行和支付宝,银行会为了1分钟平不了账,投入再大,也要要找出原因;而支付宝肯定要计划成本,直接平账即可。都没有问题,只是站的角度不同。 3.刹住时速。之前我有发文提到过,在lcc时没有识别到前方障碍物,人工躲避后,又自动出现紧急制动,当时应该70km左右,急刹车的感受非常非常不友好,让人有呕吐的感觉。所以个人感觉莫名的制动确实很让人反感。避免没有必要的制动确实更符合普通人的需求。 4.误判场景。如果在开车过程中,出现飘过来一个黑色塑料袋,档住摄像头或雷达,会不会出现AEB;如同时出现石头和纸箱,是否会识别到哪个更软;如果同时出现行人和石头,是否会优先避让行人; 5.功能拓展。个人感觉,目前小鹏仪表盘上的渲染图,可以识别到行人、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大货车以及各种标线等。就像一个平台,基础能力已经有了,但怎么使用这些能力,如何扩展这些能力,需要小鹏尽快规划,实在不行,抄抄华为的作业也是没问题的。 三、总结 (一)优点 1.个人认为大部分购买小鹏g6的鹏友都是站在性价比的角度,不知道AEB的大有人在,大部分人并不会因为AED的问题而放弃小鹏,可以通过此次热点 2.促进小鹏加快OTA进程; 3.加速小鹏自身组织架构体系改革; 4.促进汽车行业主动安全技术规则,由车企自己定义,逐步放到了明面上,利于主动安全技术正向发展。 (二)缺点 1.影响小鹏技术能力基本盘。 2.影响潜在购买小鹏汽车的用户。 四、建议 1.加强客户调研,增加各模块功能满足度调查,定期(每月)收集客户建议,并反馈建议采纳情况。对内部软件研发部门增加考核指标。 2.加强人才引进,加强基础研发的投入,增强核心技术资本。增强研发实力,完善研发人员职级晋升机制。 3.踏踏实实积累经验,好好的把同行好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好好的把出现的问题解决掉,好好的回头看看自己,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4.可以学学塔子,做个紧急制动场景白名单,把行业内特定场景进行学习(如倒地大树、侧翻汽车、落石),遇到白名单内的场景则进行紧急避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