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刚好天气很好 开车到淀山湖 走沪常高速 大约50多分钟。 在湖边有很多露营⛺️的车辆。 搭起帐篷,听湖水的声音,看看风景还不错。 【开车状态】 从出发到目的地,大约52公里。用了10%左右的电。 大约1% 可以开5公里。配置 77kwh 电池 续航576。 1,【空调】 过程中空调开到25度,和室外温度基本一样,风量的进度条拉到很小。估计空调的耗电量不会太大了。 2,【驾驶模式】 手动选择驾驶体验,选择无极模式。 加速进度条在50%。 制动进度条在舒适 转向设置在轻盈。但在转向的时候还是有点重,期待后续可以OTA。 3,【能量回收】 对续航影响比较大,首先尝试了一下,设置大一点,以前开习惯油车,有些不习惯会晕的感觉。为了舒适还是将进度条调到目测20%到30%的水平,开起来感觉比较舒适。考虑到目的地电量🔋还是够的。 4,【能量导航地图】 语音设置淀山湖的长泰淀湖观园地址,沿着旁边那条环湖大道有几个露营🏕️的地点,有个小惊喜,在导航🧭地图🗺️上,上面提示的地方有显示,到达目的地后剩余电量百分之多少。还是蛮实用的,以前几次预测的还是蛮准的,听说根据导航的车速预测电耗的。显示到达后70%。 5,【路况状态】 先沈海高速,一路畅通,估计上午大家都在休息,路上车还可以,然后沪常高速,开始比较顺利,快到苏州那一段车比较多,在这段之前可以开到80到100车速,看到苏州欢迎您,车量开始排队,大约30车速,过了一段路就好了,车速又可以100了。后面基本一路畅通。 还有一个小惊喜,一路高速,一路免费🆓,想起来放假🏖高速都免费,有一种心情,可以到高速爽一下加速,平时都在堵车路上,终于可以放开了。 【总结】 总体上,全程8成高速,一段堵车30,两头路面车速大约60。空调温度25度,驾驶模式属于舒适模式。 能耗平均1%可以5km。续航达成率=500km(实际开的里程)/576km(厂家标的续航里程)=86%。秋天空调最省电,达成率还可以。夏天空调电量🔋情况待测评。 📉能耗分享 🙋🏻♂️情况介绍 🗒 真实感受 🔎 槽点反馈 ✏️ 独家秘籍 🚘车型年款 📊 满电续航 📉 能耗记录
#聊聊你的Dream Car其实本不打算写出来,主要是怕被人喷,说我要钱不要命,但几个月亲测下来之后,还是想分享出来,为有需要的伙伴提供参考意见,当然我只是分享出来给伙伴们看看,认同的可以点个赞留个言什么的,不认同的可以发表意见,但请不要乱骂人,善言结善果 新手小白一枚,提车天逸 Beyond主要是被外观和内饰吸引,驾驶之后,体会到一个舒适,当然我也没开过别的车,不理解有几个朋友还很怕开车,而我呢有点喜欢开车,特别喜欢长距离的,也许是新鲜劲没过吧,反正目前是越开越喜欢。 咳咳,跑题了,书接上文,犹记得是提车2个多月,总里程2000多公里,然后一天晚上带朋友回家,转弯没注意,后轮干到马路牙子上了,但当时我也挺虎的,毕竟是新手,车都没停,直接就一脚油门回家,到家之后才发现轮胎胎侧刮了一个长口子还挺深的,轮毂也蹭花了一点,当时那个心疼呀,好在车胎不漏气,当晚就问了很多朋友和老司机,人家一看照片基本都说,这胎要么直接换新胎,要么你开车小心点,别开太快,市区暂时开开可以,但千万别上高速!所以的人都说胎侧不能补,补了也没用,但说实话,咱也就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一查一条新胎都接近1200了,哎,这点就要吐槽一下了,雪铁龙用胎太良心了,直接就干米其林的,良心归良心,但换胎就让我心滴血呀,这才2000多公里就换胎,于是很头铁的想:反正我很少上高速,车胎也不漏气,暂时先开开。虽然决定先开开,但那段时间既关注轮胎的优惠,也会关注能不能补胎,甚至差点就采纳了朋友的意见:后轮直接换2个马牌,换下的那个米其林好胎留着当备胎,但我有点强迫症,左思右想之后还是没换。 之后某一天小红书给我推荐了一个硫化补胎的视频,而且那个店家就在无锡,离我不远,看视频效果很不错,但我竟然在苏州查了一圈都没有一家能做硫化补胎的,问了几个朋友都说没听过,网上呢褒贬不一,其实有时候我也不太相信网上的言论,很多都被资本家侵蚀了。于是我就直接私信店家要了地址和价格,地址离我50公里,来回就是一百公里,能接受,我还挺享受长途开车的,价格是200多,说实话这价格真的不便宜,要不是胎贵,补啥哟,直接换新的了,店家说补好保终身,我查了一下那家店,发现都开了十几年了,感觉应该靠谱,大不了就花钱买教训,于是定好日子直接开过去,路途就不用说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到了看店铺门面挺大的,里面要补的轮胎堆的真多,大部分都是补胎侧,因为机器就只有一个,所以要等,闲聊的时候我也问了为什么都说胎侧不能补,老板说很多是不懂的轮胎厂家被忽悠了,补胎哪有换胎赚钱,我这里的胎,大部分都是同行的车胎,一边忽悠不懂的换新胎,一边自己的车拿到我这边补,这也让我感叹这世道。后面我也纳闷为什么苏州都没有这个硫化补胎,老板说这个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补的,是要花钱学手艺,还要买专门的设备,而且补一次胎至少要3个小时,就这样我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轮到我了,最后用时3个多小时,我的轮胎从机器里出来了,我看了一下,手艺真不错,完全融入,软硬都一样,不注意看都不知道这是补胎留下的印记,老板说后面更不容易看出。就这样装车回家,这一趟也让我打开新思路,就目前两个多月的用车体验来看,这胎补的完全没问题,当然平时上下班也就高架走的多,速度最高100多码,所以后续再说,反正观察下来没啥问题,先就这样,后续再看吧,下图都是当时补好胎拍的,明天再拍一个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