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S续航争霸赛作为一个坐标在广东,切用车频繁的我来说买哪吒s必然是选纯电版本的,因为个人原因家里燃油车4.5辆,压根用不完,就是使用成本略高。好了扯远了。我就汇总一下自己几个亲身经历,多得也就不说了。 首先背景:5月,广西阳朔。路程410公里。 空调3档,23度,车载两人,夫妻出游。 全程高速120-132限速路段也有100的。但基本都在132左右。遵纪守法嘛,出门满电,到阳朔以后表显剩余168公里,在遇龙河附近吃了中午饭,然后兜兜圈圈跑了20公里,最后到晚上才去补电,大概是20公里+30公里「到酒店」安顿好后。表现剩余120公里。然后充电。实际当时跑了又470公里左右。真实的数据, 背景2:8月,福建东山岛。路程550公里。 空调3-5档切换,21度,满载,一家出行。 也是全程高速120-132之间,5车同出。出门满电,中途在潮汕下了高速吃饭,加补电因为5车里面只有两辆是电车,其余没有续航焦虑,我们采取吃饭时间丢车去补电解决用车焦虑问题,到汕头是跑了350公里,表现剩余300,但是为了用车无焦虑,还是得中途补能。 首先声明本人提车至今都是运动模式,从来不开舒适。 暂时提车他只陪伴了我两次小长途旅行,也就只能分享这两次的经历。望能给大家提供参考电车的使用以及怎么忙里偷闲补能出行。 其余就是我每天上下班的短途用车里程了,这种我就不说了,没有多大参考意义,因为我不会用没也不会特意去充,715我基本大脚踩,续航这种天气7折左右妥妥的。3-5月我能跑550-600,6-8月我只能跑450-500左右,这些都是不吹不黑的,因为用车不是一口气用,中间有损耗,如果一口气出行,我觉得还行。满足我中短途旅行的用车焦虑。 另外附图显示公里数。 「望圈主推荐」
#新人进圈说配置进群关于g6达成率的问题!要理智看待! 最近看到几个帖子,发送关于“大鹏开开车”榜单来制造焦虑,我不清楚他们是真的不懂参数,还是故意来黑。 这个榜单是关于续航达成率的测试榜单,首先得知道“达成率”的意思,直观点就是车子标定里程/实际里程,即大鹏算的,437.5/755=57.94%,实际上他忘记测算20寸轮毂,后在评论区已订正:大鹏的打折率确实算错了,以20寸轮毂CLTC 725KM来算,437.5/725=0.6034,也就几60.34%,目前排在第五位。 这时候就有人跳出来说,这也不行呀,达成率不高呀,才六折,很多小白这时候就被带跑偏了。 我们现在思考一个问题,他的极限测试下,达成率是不是那么重要?我们买车看的是什么? 先说他的测试条件,即满载五个壮汉,控天最低,运动模式,顶限速跑。这合理吗?合理,最极限的状态也不过如此了,最多再加一个上坡和雨天,大多数人会想,如果这种状态下都能跑出好成绩,那车子绝对没问题,大鹏跑这个不是为了分高低,只是给我们一个参考,告诉大家,极限状态下车子的续航。但是以这样的状态去测算达成率真的就完全合理吗?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达成率是不是那么重要? 刚才解释了达成率的定义,厂商的标定里程是理想状态下(wltc),或者比较接近实际用车状况的(cltc)而不是极限状态,所以一般车子的标定里程是偏高的,可以作为车子的卖点,宝马的ix就是沾了了续航标定保守的光(没有黑宝马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宝马续航表显更真实,宝马🐮皮!)。所以,里程标定越低,达成率越高,甚至会出现反向表。比如g6 如果标定续航是650,那达成率就是437.5/600=72.9%,是不是高了很多?但是,如果不跑高速呢?隔壁电动知士综合路况跑出了690km的成绩,那怎么算?690/600=115%?厂家应该不会谦虚到这种程度吧? 第二:我们买车是看的是什么? 是不是优先考虑达成率? 不是的,续航里程和电耗更重要,二者缺一不可。为什么? 先说电耗,拿大鹏的测试榜单来说,达成率排名第一的是宝马的ix,极限达成率高达72.3%,非常优秀。毕竟g6才刚刚过60%。但是它的电耗是23.24。g6的电耗为20,111.5度的大电池,最后实际里程是479.7,g6电池87.5,最后行驶里程437.5,最后在电池相差24度电的情况下,相差了42公里。所以,电耗同样重要,相同的电池,电耗低能跑得更远,也更省钱;反过来,这份榜单里电耗最低的是极氪x,极限电耗为18.98,但是极限续航是347.8,因为电池只有66度,车身更小更省电,但是实际的续航里程就没有那么远了。 所以,大鹏的这个测试,可以给大家参考,但是大家也不要把达成率作为衡量续航的标准,毕竟特斯拉y在他的测试才53%,阿维塔11也53%,极氪001也才54%,他的前十三榜单里,g6的真实续航437已经排第二了,第一是111.5大电池的ix. 现在大家能get到这个点了吗?两者需要均衡一下,22款汉ev就做得很好。(这里没有刻意抬高或者贬低哪个品牌,各自有各自的优势,ix和极氪x的亮点也是g6所不具备的,总之有人在乎操控,有人在乎安全,有人在乎外形,我想论证的点是,g6在续航上是优秀的,不算顶尖,但是肯定是上游,没想象中的那么不堪,不希望被刻意抹黑,25万价位,还是中型suv,这样的续航值得点赞)
#用车心得【情况介绍】 本人于2019年购买欧兰德四驱次顶配车型,目前用车四年,目前行驶里程数75000。车辆主要以日常代步为主,其次是进行一些越野中度穿越。本人在汽车行业工作,喜欢自驾游,越野穿越,以及汽车改装。我的驾驶习惯就是心随我动,该给油时候绝不墨迹。只要保养得当,该怎么开怎么开,不会出什么问题。怕坏,不敢大油门,甚至觉得毁车的朋友,车辆反而容易产生积炭,出现故障,得不偿失。我生活在北方,北京人,三环里上班,平时开车通勤,只要是假期,就会开车出行,所以从公里数角度上来说,还是自驾游占据了大部分里程数。这款车更适合中年人,因为没有浮夸的内饰,表现更多的是可靠性。 【车辆配置】 2019款2.4L四驱致享版7座 从座椅上来讲原车配备真皮座椅,前排电动八向调节,第二排座椅可前后调节,并且靠背角度可以调节,第三排座椅打开后靠背角度可进行小范围调节。第二排座椅和第三排座椅放平后,基本纯平。电动天窗,四门一键升降。多功能真皮方向盘,方向盘换挡拨片,彩色液晶仪表,自动防眩目后视镜,8寸液晶显示屏。这些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原车360环影摄像头,后驻车雷达,自动驻车,上坡辅助功能,车辆配置无钥匙进入功能,电动后尾门,一键启动。双驱独立空调,并且带后排出风口。大灯采用投射式Led大灯,将近两远四透镜让我们在夜里驾驶得心应手。后视镜折叠加热,座椅加热,自动大灯,自感应雨刷。日常功能全是应有尽有。需要吐槽的是座椅带加热不带通风,后尾门虽然是电动,但是打开时候按完开关还要往上提一下。但整体还是不错的,各项功能稳定性还不错。 【动态感受】 排量为2.4匹配cvt 变速箱导致加速方面一般,百公里超过了10s。或许这车就不是干这活的。但是只要你肯给油,动力够用。 动力表现:起步还是比较平顺,并且很有力,虽然不能跟带T的比,但是只要肯给油,提速还是不错的。随着油门踩到底转速上升到四千以上,动力持续输出,虽然谈不上推背感,但是高速超车还是没问题的。在100公里往上给油感觉会有一些迟滞,持续给油,发动机转速上升,车辆很快会提取到160,开到170的时候基本剩下的就靠时间以及惯性了。封闭道路测试开到过185。可以说完全够用。高速限速120,只要你肯给油,舍得给油,我想它并不墨迹。方向盘路感清晰,全车调教还是比较舒服的,减震偏软,跑公路还是不错的,非铺装路面会感觉支撑性差一些,有些晃。 操控表现:从操控上来说,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我觉得可以打85分,欧兰德最大的优点就是转向半径比同尺寸车要小很多,驾驶感受很灵活,又像是轿车,掉头弯非常轻松,高速匝道速度超过50会有侧倾,但是整体还是非常不错的。 【电子辅助功能表现】 自动驻车功能 上坡辅助功能可以在堵车的时候不需要我们频繁踩刹车或是挂档,按下自动刹车,我们等红绿灯时候一推空档,起步一挂D档就直接走了。包括上坡起步,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加油续航表现】 平均速度80非常省油,可以控制在8个以里。市区堵车时候会费油一些,可以达到12个。综合油耗10个。60升油箱,加满箱大概400元上下。跑高速可以跑600公里,市区代步满箱油跑450公里左右,基本升一格油的时候就要去加了。最后一格油迅速可以跑50公里,当然了,安全考虑,建议在一格油的情况下就去加油了。 【静态感受】 车辆使用空间感受还是比较满意的,主驾副驾座椅多向调节,满足不同身高人群,本人身高182 前排调整合适后做到后排,膝盖离前排有一拳距离。空间比较理想,唯一不足就是座椅偏硬,坐久了会比较累。坐垫长度,对于腿的支撑表现中规中矩,可能是后排可完全放平原因,坐垫厚度比较薄是造成感觉硬的主要原因。但是前排还是不错,我身高182 体重65 坐在前排头部空间一拳,腿部空间一拳,空间上整体还是不错的。后备箱空间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深度350毫米,宽度100毫米,高度800毫米,后排座椅放倒,可到达1700毫米。容积达到1360升。 【车机功能使用感受】 首先说下空调制冷效果非常好,无论制冷还是制热,响应很快,并且分区空调非常方便,尤其带老人,温度可以分别调节。比较人性化。导航地图我使用不多,因为我觉得切换音乐,收音机,导航上不是很方便。车机上一般,或许三菱注重的不是这里。 【油耗感受】 市区油耗10 高速油耗8 开60走乡间小路油耗7 堵车油耗12 油耗跟开法有很大关系,我越野时候最高油耗19 去内蒙连续下坡油耗5.5 所以油耗不要太在意,2.4的车,平均油耗10 我觉得就可以了。不黑,不优化。 【做工,舒适度,隔音感受】 车辆整体做工一般,多为塑料件,内饰件几乎很少,除四车门有包皮外其他地方均为塑料材质。三菱出自重工,硬派,还是能接受,舒适度整体偏硬,后排我垫了坐垫,隔音一般。胎噪比较明显。 【吐槽反馈和满意度】 正视一辆车的全貌,不要盲目放大缺点。我对欧兰德很满意。
中年油腻秃头男:市区比较费油,估计新车的原因,但是开高速太香了,忘记拍照了,辅助驾驶一开,又不累,空调吹起,通风开起,也基本只要7.2左右的油,简直不要太香
#用车心得坐标山东18线小城,2021年7月,入了20款长安福特探险者钛金版,当时的价格实在是不美好,只有现金优惠8000,因为不想走金融,4儿子又不给其他优惠,只有个置换补贴,于是就把06年上牌的伊兰特做了置换,韩系车没啥保值可谈,就卖了5000元,现在想想挺怀念那个老伊兰特。1.6自动顶配,皮实耐用,风风雨雨十多年,连个灯泡都没换过,备胎还是全尺寸的,那个年代的车用料还是实在。 言归正传,说说2年的用车感受。做个对比吧,加上探险者,先后06年入伊兰特,12年入狗夫1.4DSG,14年入118i,探险者开起来的感觉比狗夫6有底气,超车,变线,动力较强,没有那种虚不受补的感觉,但是福特10AT换挡速度的确赶不上DSG,DSG?没错就是那个干撸双离合,因为18线小城,没有频繁起步的状况,DSG顿挫的时候不多,DSG这货70公里的时候就挂到7档,转速不超过1200转,经济实惠,传动效率高,狗夫没啥槽点,就是后来的减配让人诟病,后排有喇叭,不给你接线,那TM装个毛线,假洋鬼子和真汉奸一样让人憎恶。118i当时入的是4缸高功率,后来宝马1系也玩3缸机,还TM纵置,奇葩啊,不用迷信进口车,做工和质量一样拉胯,换过油泵、限速模块、风扇。我一直感觉探险者这么大的车,开起来更像运动型轿车,操控感介于比狗夫6和118之间,比狗夫6有信心,但是没有118顺畅。当然了就是从个人感觉做个表述,不是一个级别的没法详细对比,希望给有相同车型的朋友描述个感觉。前些日子开过同事的华晨X5,在高速上探险者和X5驾驶感受差不多,都是那种行云流水,不拖沓的感觉,但是........下了高速,城区路段,探险者驾驶感觉明显不如X5顺畅了,特别是跟车提速、抢红灯紧、急制动、加塞插队都慢半拍。毕竟和X5比,那是林肯的活儿,探险者意思意思就行了。 说说选车。个人比较喜欢上一代探险者的造型,无奈上一代太贵,就一直等,后来娼妇国产探险者,就又燃起了购车的欲望,最早接触福特是2005年,翼虎V6,现在的印象就是当年A61.8T开着去青岛,可以进了市区再找加油站,福特下了高速就得找加油站,其他细节不记得了,所以对油耗还是有心理预期。大众同级别的也都看过了,开起来太高尔夫,个人又对纵置有执念,所以就直接搞了探险者。 说说感受吧。2年,目前没啥大问题,小毛病不计了,主要槽点:1、D换N N换D会有闯动,特别是在高速上长时间跑的时候,回市区等红灯换挡闯动明显,咣当咣当的,去刷了变速箱程序有所缓解,但是没法根治,权当福特特色了。2、做工太糙,比118做工都糙,和狗夫6比直接高下立判,装配工艺其实就是厂家态度问题,翼子板和前保险杆都不在一个平面上,明显就是“能用就行”,咱不和豪华品牌比,大众、别克总得齐平吧,三大件是好,大街上谁会去看三大件啊?3、售后堪忧,我们这个小城就一个福特店了,而且探险者的毛病还都不会修,上次闯档,我去店里问情况,技工直接和我科普:AT都闯档,什么液力变矩器云云,我也懒得计较了,刷了变速箱程序就走了,4AT 5AT 6AT 8AT我都开过,都没有闯档这么厉害的,最近发现过减速带左后侧有咣当声,第三排座椅电动放到出现故障,4儿子要我开过去检查,搞的我头大。 最后啰嗦句。福特已经被边缘化了,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属于自嗨了。都是多年来老美的傲慢和偏见造成的,能坚持购买福特的,要么是福特换福特,要么就是对三大件有执念的, 要不谁会去花小40W去买个破福特?之前一个同事问我你这福特怎么这么大,哪一款?答曰:福特锐界 PLUS PRO MAX。在单位上班,你要开个圈人、别摸我、四个圈会有人关注一下,破福特?哦哦,美国车结实。
#别克E5真实续航为了自己长途驾驶补能的准确性,我也算是拼了,三个行李箱加两个成年人就开启了我的臻享长续航新车实测。从武汉出发前往郑州。为什么是往郑州走,而不是玩新疆行呢,因为往郑州方向的4s比较多,即便趴窝了,或者出故障了,救援比较方便,等待的时间也不会太长。所以就给自己的新车先来一个测试,有了这个测试,后续长途才可以相对轻松些。要不总会心里没底。 出发全程高速按限速的上限跑,车辆在满电状态下显示续航495。然后车辆状态是空调自动模式22度,双座椅通风打开,音响打开,所有充电口都连接上充电设备,虽然人员上没有满载,但是绝对可以模仿出来大家常规出行的状态。就这样一路测试跑起来。 结果在剩余50公里的时候,提示了动力减弱,再车显最后剩余20公里的时候趴窝了。在这里也给大家做个提醒,最后20公里的电是无法行驶的,1是用来保护电池,2是用来开关车门、车窗、充电口、应急灯等等。在整个途中经历了18分钟的高速堵车,距离新郑出口2km的位置,趴窝了,完成了本次测试。 最终这台车跑了451.5公里,平均电耗17.4千万时。 对于一台电车,跑出这样的高速表现,各位大佬你们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比较欣慰的是车显续航和实际续航相差不大,和地图导航出来的里程重叠度比较高,这样的显示对于跑高速设置充电补能的间隔还算友好。 此条内容也可以作为各位车友跑高速的续航参考。可以控制在每400公里左右进行补能(一切以实际路况和环境条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