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势N7实车初体验由于太专注试驾,就没有拍照,纯码字,见谅! 周末跟朋友去试驾了腾势n7,试驾车是长续航性能版本(33.98那款),外观天青灰(实际颜色看上去比较好看,偏奶灰,但又不是深奶灰那种),内饰烟波蓝。约的上门试驾,销售小哥态度很好,也很热情,可能是因为车才到没几天缘故,对车机这块操作不是太熟悉(后面试驾的时候,个人感觉)。。。试驾的时间比较长,将近一个多小时,快两个小时了。。。路线包括城区拥堵路段,内环快速路段,比重64开。。 为何试驾?因为近期有换车打算,工作调动原因,大多数需要通行区县,出行成本逐月增加,加上自己的车也有些问题了,就考虑尝鲜换成新能源,并且还需要辅助驾驶。基于上述,考虑把腾势n7列为选购车之一。 先说说感觉还不错的方面: 1、前排隔音还可以,路噪和风噪不是太大,但没有特别的出彩。后排的腿部空间不错,我朋友身高185,体重130公斤,我让他调整好他平时开车的姿势,我坐在后排,感觉还是很宽敞。 2、车机操作流畅,专门去拖动空调出风和导航地图,没有延迟感和拖拽感。 3、安全带B柱位置有软包材质覆盖(给个好评),防止安全带异响,也防止安全带取下后自动收缩打到B柱,产生痕迹。 4、整体内部氛围感觉符合自己喜好,仪表台和中控及前排多数地方材质搭配还是能体现出豪华氛围(不过还是有一丝丝迪味)。 5、360启动和雷达预警启动很迅速,没有延迟感,尤其是在我们等红绿灯的时候,摩托车从两车中间通过的时候,基本上是通过的时候就立即启动,并展现出通过这边的侧面画面情况。(好评!) 再说说不够好或者可以改进的方面: 1、这个版本,我尝试用五六十的速度过弯,但还是有比较大的侧倾,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版本没有防侧倾那个功能(懂得车友可以说说)。 2、选择了一条很通畅的内环快速路,尝试一脚电门轰到底,抬头还是有点明显。 3、前挡玻璃给人的加速的体感显快,当我看前方加速的时候,我以为可能已经到了九十或者一百了,但实际速度显示才七八十(可能是个人感受差异而已) 4、试驾的这款车型,前后排均没有安全带预收紧功能,我也跟陪同试驾的销售人员询问过,他说有,但是在车机里面找了一通却没有发现,不清楚是不是车型配置差异?还是所有车型都没有?这功能缺失,跟自身豪华定位略显不匹配。 5、在内环快速和拥堵路段启用了辅助驾驶,感觉不是太好,没有其他新势力跟车那么顺滑,跟车刹停很突兀,车道居中有点点画龙的感觉,而且仪表台显示路面车况的动画有点卡顿(掉帧的感觉), 最关键是这个方向盘居然不是电容的,是扭力的,有点跟自身豪华定位不匹配。个人感觉,两种方向盘都可以用,但是启用了辅助驾驶,尤其是高阶辅助驾驶,电容的方向盘,双手搭在上面,显得从容。扭力的方向盘,始终会让你用手把方向盘扯一下,自己驾驶倒还好,坐在副驾的那位以为你在抽风 6、后排的车窗偏小,大人乘坐还好,但是家里有小孩的乘坐,略显有点压抑。 7、我看测评,导航地图能显示电量到达的最远范围,但是实际体验的时候,却没有,销售人员也说有,但是我让他操作出来,却没有看到这个选项(有深入试驾或者熟悉的车友可以告诉) 8、最后一点,纯属自己喜好的,就是胎太窄了,245的也够,但是对于定位猎装轿跑suv,从后部看整体,总觉得屁股大,腿细的感觉。。个人觉得可以加宽到265(这点电耗损失没有太多),但是换来后面很不错的视觉观感。。我给我老婆购买的领克05(2020款四驱顶配),当时也是被多数车友诟病235胎太窄了,从后面看尾部也是显得不够力量感,最后新款就采用了245胎宽。。 个人试驾感受而已,单纯个人和朋友的试驾体验,不拉踩任何品牌,仅供各位潜在购买或者有意向的车友参考,也不是为了说服你或者让你说服我,都是成年人,没任何意义。况且买车都是根据个人实际需求或者家庭实际需求出发,选择契合自己需求的车,车无完车。。。欢迎理性文明讨论(先说好后不乱)
#2023款问界M5标准版你会选择吗今年房子装修好了,不用再租房,但是距离公司比较远,必须得有一辆代步车了,从4月份开始选车,期间看了比亚迪,但是由于比亚迪全系都要,等待半年之久,等不及,后来又一天在B站了解到问界M5,视频里看看还是很不错的,就在周未去体验店现场看了下,并且试驾了一段时间,最终和我老公都很满意,而且等车不超过一个月,就可以提车,最终选择了问 界M5。落地价格 车价27.99,保险费用5200左右,三者200W,买车送了个watch3,还有地补6000块,大致就是这么个价格,背刺是正常的,早买早享 受,晚买亨优惠嘛!车辆使用情况 平时都是上下班开。新能源车我觉得国产做的要比合资或者进口的 车企强一些,而且我也并没有BBA那种喜好,车子自己开,自己喜欢就好,问界M5的颜值还 是很吸引我的,所以对比之下最终选择了它。车辆使用情况 问界M5的智能座 舱,确实相当出色,连续语 音对话,所见即可说,小艺的智能程度 可以解放手指点击操作,市且最多连续 令的控制,也显得相当方便。平时开空调,座椅加热,按摩都是语音操作,解放双手。另外 全车音响经过两次升级,目前效果还是很不错 的,搭配麦克风,秒变KTV房。在工作午间休 息的时候,可以在车上开启小憩模式用来解 乏。虽然智能座舱优点很多,但也有些不足,每次开启车辆时第一次的唤醒总要迟钝一会儿,之后才会迅速响应。 用车成本 由于新房离公司比较远,每天要来回将近90 公里一半高速,目前跑了一万多公里了,整体下来的话很满意,目前油一共加了三次,每次三百,其余都是电费,自己安装了华为充电桩,每月电费大概一百多块钱,谷电0.308元每度,这让我用车成本大大的降低!最不满意 这车优点很多,但是缺点也还是有的,驾驶半年多来发现以下这些,也是车友群里共性问题。1刹车踏板哒哒哒的异响,就是车即将刹停 时会听到副驾脚底传来哒哒哒的异响,升级系统问题还是依1日存在2.高速 风噪很大,一百时速以上主驾后视镜会有明显的噪音了,方向盘没有电加热,冬天冰手啊!驾驶感受 驾驶来说,通过半年多得适应,现在已经相当适应了,车人已经很熟悉了,动力足够,想超车就超车,没有后顾之忧,但是路面的颠簸感过滤的不太好,明显感到车的摇晃感。所以遇到一些坎坷路面都尽量降低车速通过 乘坐感受 问界M5座椅比较短,做时间久的话 有些累,但是有电动按摩和座椅通风,夏天的时候很方便,后排基本步怎么坐,没大多感受哈。用车反馈M5总体来说是一辆好车,作为ATO的第一款车,要接受它的不足,但相信以后选代的车辆会给客服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感受
买车家:在华销量反超“蔚小理”?宝马的电车为何突然有了起色!
#用车心得交作业:提车2个月后,我“真香”了 蓝山提车快2个月了。提车后工作很忙,目前主要用车场景就是通勤,通勤路不长,中途有一段绕城高速,早晚高峰的高速很多时候不太畅通,充分感受了一把蓝山NOH功能的便利性。今天给大家交个作业,分享一下这段时间驾驶蓝山的体验感受。 先说说蓝山的驾驶体验,蓝山的油门是一个风琴踏板,踩起来比较舒服,轻点油门就有平顺的动力输出,感觉非常不错。刹车也比较均匀给力,让驾驶者可以体会到“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感觉。总体来看,蓝山这么大号的车开起来有一种大而灵活的感觉。 但蓝山给我的惊喜不止于此,这是我第一辆有HUD的车,一下子就爱上了。我最喜欢的功能是导航信息的显示,非常贴心。此外360°环视的体验很不错,停车的时候通过这个功能可以很好的观察周边的情况,而且自动出来的非常及时。 第二个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车友们最关心的电耗油耗问题。因为我通勤距离较近,所以基本都是用纯电模式驾驶,在不使用辅助驾驶的情况下,因为有部分能量回收,电耗是比预期低很多的。而且长城会“反向虚标”,四驱车纯电标180公里,实际上200公里都不在话下! 上下班路上因为有了NOH和智慧巡航,跟车变道各方面体验都提升了,有效缓解了驾驶疲劳,再也不用频繁地踩油门和刹车了。另外,根据我通勤的体验,有一个小发现,辅助驾驶比纯人工驾驶电耗要多20%左右,可能是考虑驾驶感受的问题而没有做能量回收,希望以后可以做到技术提升能兼顾能量回收,就更“锦上添花”了。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内饰方面的使用感受。蓝山电动天窗和电动天幕可以声控这一点对我来说很友好。此外,电动踏板、大连屏、真皮座椅、座椅按摩、座椅通风等等,无不让人有种宾至如归的小小高级感。 前视和四方环视行车记录做的很好,万一出现意外事故、或者遇到“碰瓷”,真的非常有帮助。但是目前行车记录只能记录到车机内存,车机内存小,记录时间也就较短,如果能设置记录到tf卡里面就更好了。 总体来看,蓝山最让我惊喜的莫过于HUD和NOH功能,开起来更轻松更舒适,对于通勤来说,它可以算得上是一辆完美新能源车。车内一些小细节我也非常喜欢,换了蓝山之后,上下班通勤更省、更快、更轻松了,因为“反向虚标”也让我没有续航焦虑,着实“真香”。
#提车日记杂牌电车LS7,提车作业防一血 (一)换车初衷 我本身工作离家六十多公里跨县区上班,渐渐油价顶不住,去年上半年开始看电车,要求纯电,20万左右,空间够用,看到大聪明1号蛮好,遂下定,4月小定,11月下旬提车,等出我的PTSD了,作为大聪明1号第一批车主,21万6的价格还是蛮实惠的,空间很够用,主要是后备箱太小,而且买这辆车主要考虑到老婆的用车需求。开了几个月,电车开了真的就回不去了,想把老油车换掉,大聪明就老婆通勤用,于是重新看车,预算30左右。 (二)看车过程 30左右的预算,尽量偏左,不要轿车,纯电,真到看车时候,其实价格很尴尬,当时蔚来还没降价,es6贵,et5太小;极氪001,各方面都不错,就是音响太拉胯,重点备选;小鹏G6太墨迹,我妈一听名字就pass;腾势N7还是太墨迹;阿维塔11这车外形太骚气,我有点接受不了,后备箱也很小;比亚迪,特斯拉没有合适的车型。这时候上网看到智己,他第一款车L7在大街上看到过,确实蛮骚气,但是了解下,太多华而不实的东西了,并且中国人并不是那么重视操控,后来第二块SUV,LS7是32.98万起,配置基本拉满,感觉性价比不错,就约了试驾,说实话,第一次试驾之后是索然无味,因为各项指标都很中庸,操控比不上极氪,空间比不上理想,说实话没太大感觉,隔了一段时间,又上门深度试驾一次,这次是顶配车型,和我老婆一起试驾的,她反正被零重力座椅迷倒了。后来基本就是极氪001和智己LS7当中纠结,这时候就听老婆的意见了,同样试驾顶配,极氪001我老婆说内饰没有记忆点,智己LS7的零重力座椅她是印象深刻,而且内饰皮质特别牛,就准备定智己。 (三)定车及用车 由于经销商模式,优惠要谈,那个销售比较真诚,反正看那时候大差不差价格就定了,选了90度四驱,梵高蓝。现在开了差不多半个月,这车优缺点都挺明显。 优点:(1)外观内饰符合我审美,比较骚的同时,功能性也还挺好;(2)隔音非常牛X;(3)动力比较舒服,不是踩一脚,踢你出去的那种;(4)我90度四驱,加保险落地34稍微出点头,性价比确实不错。 缺点:(1)共振情况比较明显,不知道是不是隔音太牛X,低俗过坎轰隆轰隆的声音炸的脑壳痛,过了60又没事了,后来做了套餐,只能说略有改善;(2)座椅我怎么调都没有调到最舒服的位置,这就不得不夸一下我以前的XC60,这个座椅是我做过最舒服的座椅,不是特别软,就是支撑性好,久坐不累;(3)车机目前功能比较少,但非常流畅和稳定;(4)空调感觉不是很给力,至少不如大聪明1号;(5)中控屏幕反光太严重;(6)经销商模式,还有售后,这个有待长期验证。 (四)总结 总的来说,这个车适合一家三口家用,五口出行由于零重力座椅,后排中间位置就只能短途应付下,23年是新能源最卷的一年,如果我要没定这个车,我可能会尝试下腾势N7。
#海鸥提车作业「入手海鸥原因」 之前开的是19款的CS35P 1.4T,其实车子很好,动力也足,但因为工作性质,每月2000km的行使里程确实遭不住,长安又是出名的“油老虎”,综合油耗能到9.2L,城市油耗11L左右。所以就下定决心换电车,因为家里还有2辆油车,所以换电车没什么所谓续航焦虑,只拿来通勤。 开始看了很多,欧拉系列,吉利系列,埃安系列只要是有的电车,混动都看了,本来都准备下定998的秦,但刚好之前看的海洋网来了海鸥展车(绿色),当时看了就和老婆一致决定就买海鸥。 下决定也没那么想法,就是外观,空间(但第一辆车的朋友还是建议考虑乘坐位,这个只有4个位置),其实下定后,看了很多视频,对电机,电池还是有焦虑,但真的开上后,才知道“开了电车回不去,没开电车永远不知道”。 现在家里油车完全不想开,电车带来的驾乘感受,便利是油车没法比的。 「整体感受」 我的是极夜黑,305km版,中配,对我来说通勤405和305没区别,实际可能405比305也就多了80-100km续航,多1万多确实没必要。 加速:0-60km/h这个区间,基本上可以“秒”在路上的绝大多数车,肯踩电门你就是“最快的仔”,60km/h以上就明显感觉和1.5T的油车有区别,加速就慢下来了,但只是有一点点感觉,60-90km/h区间踩电门还是有加速感。 ECO模式极速103,正常模式极速113,运动模式极速123左右,还能往上,但没试过。 「省电大法」 1.动能回收♻最大,学会计算回收距离,海鸥ECO模式下回收基本上60的速度,能在30米左右降下来,只需要踩一脚刹车最后停下就行(不推荐模仿哈 我试了很久摸索的) 2.起步控制在10Kw的电耗输出,速度回慢慢起来。 3.尽量少急加速,最好的速度就是在60-70码,电耗基本上也就4-6KW 4.高速尽量控制在100码左右 5.空调制冷度随便选,但风量尽量4档及以下 我现在行驶5000多公里,综合电耗9.0 「保养」 5000公里(2个月),做了保养,很快就1.3小时左右,因为最早定,还加了延保,送了总计6次保养,除了首保5000公里,后面都是2万公里保养一次,相当于我开到12万公里做保养都不给钱 「加装」 1.加装了原厂的电机电池护板,近1K元,经常走烂路 2.车机能使用carplay 具体看我另外帖子 「车漆」 有条件建议上全车膜,太薄了,一刮就是印子 「缺点」 1.没有眼镜盒 2.没有后排阅读灯 3.行使速度快了有共振(不仔细察觉不到) 4.低盘还是低了点 5.后视镜不能折叠(几万的油车都能 这个确实有点失望) 「优点」 除了以上缺点都是优点,电车真香 「怼怼小黑子」 1.求你们至少试驾了再黑,尼玛就知道看视频后就黑 2.说什么筷子悬架,F0油改电的,你TM是要开着海鸥去越野还是要下塘的?着车就是定位城市通勤。 3.说车皮薄的我都怀疑他有没有车,尼玛哪个几万的车不是这样,日系十几万还这样呢?光说车皮讲安全性,简直比“砖家”还专家。 4.喷续航的你想想,你TM油车满员开空调说的油耗不升高,里程不减一样。抛开质量谈续航都是耍流氓。 (正常2人,开空调,ECO模式,城市工况1比1,高速85-9折) 5.这车就几万,如果你想揣着几万买个几十万的车,那你洗洗睡吧,要这要那,说实在的,这些人这么说一看就是一辆车都没有的人,买车就只需要一点,你要么需要通勤,要么需要装逼,要么家庭人多需要大的。这是商品,有缺陷,不是你的梦想。 「总结」 当通勤车,没毛病,第一台车的朋友还是不建议,建议至少上混动,998秦确实还不错。 有几辆车的朋友,不要犹豫,下单就是了。 电车肯定是趋势,不然国家费七八力的干嘛?那些打死不买的朋友,能理解,但也可以放下偏见去试试电车。是真的不一样,当然最后还是看个人需求,本身车就是商品,还是消耗品,看人需求,因人而异,电车作为新产品,必定会有“动荡期”,但未来不说油车死绝,但肯定90%都是新能源了。顺势而为,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