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提车打卡复盘一下安装充电桩的曲折之路吧:从提车后上牌开始说起。上牌前夜的时候,就先给物业楼管咨询,结果她发了一堆文字: 电动车充电桩需要几个东西:车位产权复印件、四方协议(按泉州版本)、承诺书、安装企业营业执照和资质(扫描件也可),这四个东西,签字盖手印、骑缝章向物业公司提出申请,我们会进行审核,现场查勘是否能装。如果可以,我们会盖个泉州版本里的“情况证明”给对方拿去电力局。充电桩接的线要求10mm及以上,为了安全,只能使用单相电,走桥架、不和弱电混在一起、电表线要接地。同时,我们会收费100元,当物业人员配合施工费用。现场要求由业主自费加4个灭火器,可以后期业主出钱,我们统一代为采购。 本来都打算上APP申请预约安装了,但临时听邻居说在APP上预约安装要排队,很慢,而自己去国家电网申请,一两天就安装好了,于是自行前往家里附近的国网营业厅申请。 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充电桩之所以可以在地下车库安装,分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1、国家电网需要根据你的车位就近安装电表;2、充电桩安装企业根据国家电网的装电表位置,牵线到你车位附近贴着你的车安装小黑桩。 跑第一个独立的部分,国网营业厅效率不错,虽然材料不齐全,但还是先受理下来,之后等安装师傅上门后再把材料补齐给他就好。国网还会询问你家是要安装单相13千瓦,还是三相39千瓦,在我征询物业和吉利后,得到明确答复是家充属于慢充,基本是在7千瓦左右,所以单相13千瓦足矣。 国网要的材料基本上就是:1、物业同意施工确认函;2、车主身份证明复印件;3、车位产权证书;4、车辆行驶证(或者购车发票、绿本);5、一堆承诺书之类的,这些材料里面最难拿到的就是物业同意施工的确认函。 因为物业给开具同意施工的确认函,需要签署一份物业认可的四方协议。四方就是:车主、车企、充电桩安装企业、物业公司。四方协议还必须按照物业公司的模板,一个字都不能更改,因为是0595住建局在2016年出具的模板,物业公司要其他三方都把章和印盖完,还不能更改任何一个字。 但是车企和安装方都想最后一个盖章,都想让其他三方先搞定章和印,这个过程协调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物业比较强硬地当了做后一个守门员。 四方协议搞定之后,上门安装电表很快,但是离我们车位最近的一个强电井距离车位的直线距离也有30米左右,接下来就是等待充电桩安装企业上门安装,因为0595地区爆单,所以从其他地区调剂了一个师傅过来安装。 师傅上门之后和物业的人一起协同勘察后,发现拐弯布线要60米左右,而且物业出于安全考虑,安装的电缆必须要3束横截面积为10平方毫米的YJV电缆,吉利品牌400电话和现场师傅都说免费的长度仅限30米,而且电缆是3束横截面积为6平方毫米的电缆,这就涉及到更改电缆规格,和有偿延长电缆的问题了。 科普一下:YJV全称: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YJ-交联聚乙烯绝缘,V-聚氯乙烯护套,一般作为主干电缆使用。常见型号有普通YJV电缆,加钢带铠装YJV22电缆,阻燃电缆ZR-YJV,耐火电缆NH-YJV,低烟无卤电缆WDZ-YJV。YJV电缆常用的电压有0.6/1kv和8.5/15kv。电缆芯数常用的有两芯,三芯,四芯,五芯,3+1芯,3+2芯,4+1芯。一般情况下,3芯的多用于高压,价格也较高,价格波动也比较频繁。 电线的平方实际上标的是电线的横截面积,即电线圆形横截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一般分为:0.5、1、1.5、2.5、4、6、10、16、25等。 10(平方毫米)以下的一般叫电线,10(平方)以上的叫电缆。 吉利官方说法是:超出30米,不足100米,提供3*6的有偿单价是每米40元,超过100米就要升级为3*10 的电缆,有偿单价是每米55元,可是我上拼多多看,3*10的电缆单价是16元左右,吉利品牌方在材料外多收了近40元的人工和服务费。但是隔壁邻居的欧拉,同样也是30米免费,可3*10的电缆报价是45,由此可见,吉利的人工材料收费就是比友商贵! 我当初萌生了一个想法:我在拼多多上花900多买60米的3*10电缆,再给师傅包个500的辛苦工时费,让他帮我把小黑桩安装上去,但是400的售后直接说不让我们客户直接领取充电桩,只好按照30米补差价和30米买电缆的费用来买。 但是这个价格也不是不可以谈,他说可以申请到优惠,申请最低按50,套包内补差300。最后也是今天上午两个师傅过来哼哧哼哧装了一上午,59米补差价1750元,终于搞定! 滴滴一下就可以充电,福建电桩5毛3一度,外面1块3,除了没峰谷,简直完美!
懂车帝视线:关注 | 被指交付半成品,智己L7天使轮车主组团维权
买车家:你买电车我买油车,都跑20万公里后,咱谁亏得多?
#晒晒我的摩托车买铃木uy之前,没怎么骑过摩托车,曾经学着骑过同事的弯梁,二档起步,震动特别厉害,学了差不多十多分钟就能轻松驾驭了。 现在有了uy,看着好多人觉得是电动车,说实话,以前我没买之前还真不太分辨出来,现在看,摩托一般都有排气管而电动车没有,这是外观最大的差别。 现在刚出磨合期,平时骑最多骑到80,磨合期内最多骑到60,骑起来特别稳。买来是为了通勤,距离村上20多公里,山路十八弯,上坡也比较陡,前些天下坡拐弯摔车了,下坡处有些炉渣,刹车一捏就侧滑了,比较危险,最近骑车特别谨慎,骑得也相当慢,想着骑快了就为了省那几分钟的时间划不来,还是安全最重要,希望以后摩托车ABS是标配,安全配置再提高点。 现在骑车感觉发动机沙沙声,风扇有点打铁声,也不知道是啥情况,买的23款,骑了差不多3个月,快1700公里了,等到2000公里了再换机油,换了看啥情况,最近震动也比较大,脚踏处骑车震得脚有点麻,听说其他车震得更厉害,有机会了体验下其他品牌踏板。 还有就是我两千多买的电动车都可以电动锁车,有警报,一万一的踏板却没配,双闪灯也没,希望以后厂家能标配这些,多听听车主的声音,积极改进。 摩托车十三年就报废了,也希望到时候政策能和小汽车一样。
猫哥评测体验官:你们发现没有,蔚来跟特斯拉一样走的都是快速补能模式
#你买这车后悔了吗?🙋🏻♂️情况介绍 本人于2023年1月9日在上汽通用官方直营IQ空间购买了一辆品牌为凯迪拉克的纯电动车,型号为锐歌四驱车型。我于2023年1月31日在通用汽车合作的4S店提取了该车。然而,在提车过程及之后的使用中,我遇到了以下问题,并多次与官方沟通协商解决,但官方未能以合理公正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反而以消极拖延的态度敷衍消费者。 在此,我希望能够维护自己以及广大车主的合法权益,特此说明,并呼吁官方引起重视。 💬 故障描述 1. 在交付车辆时,我发现车辆存在品控缺陷。当时4S店承诺后期可以修复,但之后我提起维修时,4S店和官方已经开始推脱,并以各种方式诱导我签署赔偿或慰问方案,来解决问题。我被迫签署协议以此解决问题。 2. 提车后一个月,我发现车辆的车机系统存在智能辅助系统无法真实有效识别周围环境的问题。实际上周围环境并不存在任何安全问题,但系统错误地识别为危险环境,导致系统主动介入进行紧急刹车,严重影响车内乘客的生命安全。 3. 提车后几天,车机系统提示需要到4S店进行维护保养等问题。如果系统没有问题,我有理由怀疑车辆存在质量缺陷。 4. 屏幕随机出现黑屏,导致用户无法准确判断车辆行驶情况,严重影响驾驶员的安全。 5. 随机出现无法挂挡的情况,在车辆正常启动后,随机提示不符合挂挡条件。 6. 官方未按照其宣传承诺的时间和性能提供产品的可持续升级。 7. 提车不久,我发现电机在87-103区间发出噪音,嗡鸣声音很大。当车速低于87或高于103时,噪音立即消失。我向官方反馈了这个问题,并得知其他车友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后来进行了一次车机软件升级,似乎有所改善,但实际上问题仍然随机出现,未得到解决。 8. 在我提车时,刹车没有任何异响,但在系统一次幽灵刹车后,刹车和方向盘出现了转动异响。解决方案是更换刹车总泵,但异响问题仍然存在,未得到解决。刹车系统是车辆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问题严重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 9. 方向盘转动时出现异响。该异响是在一次系统幽灵刹车后出现的。经过与4S店确认,4S店以试驾车也有该问题为由拒绝维修。然而,与其他同款车型进行对比后发现,其他车辆只有在方向盘转到底时存在轻微的异响或根本没有异响,而我的车辆在轻微转动时异响严重。尤其重要的是,该问题在我提车时并不存在,而是在一次非人为的系统干预(系统在正常行驶过程中主动刹车)后出现的。 10. 中控台出现类似电流等异响。4S店暂时解决方案是拆除中控台并贴上海绵。 11. 侧面雷达异常。经过4S店检测,雷达因质量问题已经损坏,并且车机系统一直提示侧面雷达不可用的警告。 12. 提车后一个月,副驾驶门出现严重异响。经过4S店检测,需要拆除副驾驶门进行维修。 13. 提车后一个月左右,扶手箱出现严重异响,确定源自中控旋钮。需要拆除整个扶手箱进行维修。 14. 提车后两个月,主副驾驶座椅出现异响,手按座椅会发出咯噔咯噔的声音。只要乘客稍微移动一下,就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15. 提车后不久,天窗横梁出现异响,需要拆除天窗横梁进行维修。 16. 高速行驶中,自动大灯会随机照射过近的区域,严重影响驾驶安全。 17. 空调出风口问题,座椅最低时,空调风只能吹到下半身。 18. 空调声音非常大,一挡风前机舱盖的风扇噪音巨大,会导致方向盘和中控台共振。 19. 车轮严重打滑,基本上在湿滑的环氧地坪上无法行驶。 以上问题中,幽灵刹车是普遍存在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问题。该问题自发现以来至今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官方在最近的OTA升级中含糊其辞地提示车主进行升级以解决该问题,然而,官方态度含糊其辞,不敢承担责任,令大批车主极度失望。更糟糕的是,升级后该版本仍未解决幽灵刹车问题。 空调出风口问题已被证实为广泛存在的基本质量问题。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何这样的基本问题会在交付的车辆中大范围出现?更糟糕的是,官方对此问题未作任何道歉,未公开说明,并且未公布解决该问题的方案。相反,他们要求车主自行前往4S店检查,然后进行大规模的中控台拆解以进行修复。 自动大灯照明范围问题在已售出的车辆中广泛存在。该问题随机发生,近光灯照明范围往往小于4-5米,夜间无法正常行驶,严重影响驾驶安全。 我已多次前往4S售后服务中心进行维修,但以上问题迄今为止仍未解决。这些问题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我有相关证据。如果有任何谣言等行为,我愿意承担法律责任。 在此,我呼吁上汽通用官方引起重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维护广大车主的合法权益。 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需要每个有责任心的消费者共同努力。
#用车心得🙋🏻♂️情况介绍 长安逸动PLUS1.4T尊贵版,不知不觉已经陪伴我一年了,时间真的过得好快。这一年逸动带我走了2W公里的路,主要就是国道和乡镇道路走得多一些,高速偶尔跑一次。 今天有时间就来说说这一年我对于逸动这辆车的一些感受吧。每个人对于车辆的了解都不同,毕竟开车习惯,路况和时间都不一样,有些地方如果不好,请大家勿喷!仅限于我自己的观点。 🗒 真实感受 【驾驶感受】 1.4T的蓝鲸发动机加上湿式双离合,表现很奈斯。 ①因为我开车比较暴力,喜欢深踩油门,每次红绿灯起步的时候只要肯给油,每次都是我的逸动第一个冲出去。提速不比旁边的电动车慢。 ②因为我国道跑得比较多,都是单向车道,每次遇到个大车想要超车,逸动的动力不会让你担心超不过去,每次想要超车我把油门踏板踩下去它的动力响应很快,保证了你能在最短时间完成超车。 ③高速表现也很突出,第一次上高速的时候遇见一辆大货车,当时我的速度100码还跟它并排走,毕竟跟货车并排走危险性很大,我就抱着试试的态度去超油门踩下去仍然还有动力输出,后段加速也没有出现动力衰减,这让我特别的惊喜! 【车内空间】 10万块左右的车就是图个经济实用,买车之前也对比过帝豪,艾5这些车的空间。这个价位唯一能让我满足的就只有逸动了。我身高1.68(不算高)坐在驾驶室头部还有3拳空间,后排坐满家人了腿部都还有两拳半左右的活动空间,家人长时间乘坐也不会觉得累人,毕竟家庭用车得考虑全面一点。因为我基本不出远门,后备箱就装过朋友的两个23寸的行李箱,装进去了都还余有三分之一的空间,这样的后备箱空间我很满意了! 【外观】 外观-内饰外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逸动的外观还是挺帅的,菱形的中网配上两边黑色的进气格栅看起来就很酷,还有独具特色的贯穿式行车灯,给人眼见一亮。这行车灯有一天晚上还被交警叔叔拦下来,问我是不是私自改装的,当时我心想肯定是交警远处看起来太帅太新颖了。 另外内饰用料还是挺用心的,车内中控台,门上,基本能摸到的地方都用了皮质包裹的,加上软质填充物,触感毕竟舒适。而且缝合和走线还是比较认真的,不会出现缺口或者歪线,皮座椅同时还是打孔座椅,坐起来PP也舒服,比起某些同价位的合资车的塑料内饰,跟逸动比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再配上波尔多红的颜色,简直不要太帅。还有逸动的空调按键钢琴烤涂的玫术,按起来给你的反馈感很强,对于开车的时候盲操考虑还是很到位滴。 【油耗】 买这个价位车的朋友最关心的就是油耗了,其实油耗这东西跟自己的驾驶习惯和使用环境息息相关。我基本都是在国道上跑,国道上偶尔地板油超车,车速也就60-80之前,所以平均下来油耗也就百公里7个左右,我比较暴力,7个油我觉得很好了,毕竟想要马儿跑还让马儿不吃草是不可能的。高速就比较省油了,高速呢,我跑得少,不过上了高速车速都是稳定在110-130之间,逸动跑这个速度还能保持在5个油左右,我非常满意了。而且我还试过在高速上加满一箱油跑了大概900多公里,算下来都不到5毛一公里,这是让我很意外的。逸动的油耗对于我来说,我能接受。 总的来说就是性价比高,颜值高,动力强。 🔎 槽点反馈 ①(顿挫)逸动的变速箱换挡顿挫,特别是起步一挡升二挡的时候顿挫感特别强烈,刚提车的时候还没适应换挡,感觉有人在背后踢了自己一脚。虽然这是双离合的通病,但是逸动顿挫感确实调教得一般般啦。 ② (车机)这车机芯片不好都不说了,系统一直不给推送升级,高德都到了7.1版本了车机的还是4.6的高德地图,好多路况都不准确,每次都只能自己用手机导航,那么这车机就体现不了它的价值所在。 ③(噪音)这车,胎噪和风噪跑到80码以上,胎噪和风噪呼呼的,只能自己把音乐的声音调高,自己才能好受一点,不过胎噪换个好点的轮胎会有所改善,至于风噪呢出厂是这样,也就只能这样了。最后呢,这个车如果你预算不到10万,是个年轻人。喜欢动力和颜值,买它就对了。保证不会让你后悔。逸动-你值得拥有! 麻烦圈主推荐指导。
#比亚迪海鸥上市想当年买人生第一辆车的时候,10万元以内可以选的车型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根本不敢奢望什么配置。最近不是比亚迪海洋系列的海鸥上市了吗?仔细看了看,确实算的上是新一代主流代步车。价格区间在7.38万到8.98万元。我第一辆车赛欧两箱手动也是8.98万元,可是配置相比海鸥简直就是石器时代的感觉了。海鸥是纯电平台车型,虽然是代步小车依然是e平台3.0的作品,刀片电池、4气囊、快充接口等等,可以算的上是新一代的潮流小代步车中的卷王了。续航的表现也有两个版本,一个305公里一个405公里续航,城市使用这样的续航力已经是绰绰有余了。外形设计上,我觉得海鸥非常的讨好时下的年轻人,海鸥具有全新的俯冲一体式车身,66.1%的轴长比,线条更舒展,灵动流畅。海鸥内外风格高度统一,拥有独特的“破冰之眼”“海鸥之翼”“掠风之翼”以及“冰晶凝霜”等视觉符号,“赛博朋克”元素的大胆运用,赋予海鸥鲜明的科幻未来色彩。虽然是小型车,但是在主被动安全方面并不马虎,得益于e平台 3.0的技术赋能,海鸥还有纯电动车专属的安全车身结构,其白车身本体高强度钢占比高达61%,并在关键部位采用抗拉强度超过1,500 MPa的热成型钢,为车内乘员提供最直接的安全保护,全系标配主/副驾安全气囊及前后排贯穿式侧气帘,前通风盘、后盘式制动,ESP电子车辆稳定系统和EPB电子驻车制动,特别是专为新能源车适配的智能动力制动系统,不仅具有更快的制动响应,还可以提供十余项主动安全功能,兼顾安全、舒适和高效能量回收的多重需求。智能化方面,海鸥搭载DiLink智能网联系统,标配 10.1英寸旋转悬浮Pad,智能导航、玩游戏、听音乐、看视频都能轻松应对。通过智能语音交互,“动动嘴”就能完成车内大多数功能的控制。海鸥还有云服务功能,通过手机随时掌握车辆状态,还能实现对车辆的远程控制。对于喜欢户外的朋友来说,外放电功能非常使用 ,海鸥也具备VTOL放电功能,支持包括比亚迪汽车APP解锁、蓝牙钥匙、NFC钥匙等多种进入方式,非常符合年轻人的用车习惯。看到这里我真的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太幸福了,入门就有这么强的车可以选,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