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P7i实车初体验满意也失望 🙋🏻♂️情况介绍 小鹏P7i 702max 19寸轮毂 新月银 酷炫黑 提车7天,目前已行驶1360km,80%高速或城市快速路。 🗒 真实感受 前面的文章有提用车感受,不再赘述。 1.车机速度很快,无卡顿,导航精准,小P比较给力,现在基本都用嘴指挥了,很少手动去找功能,导航声音和音乐声音分开,各放各的声音,再也不用因为声音忽大忽小而烦心或者分身了。 2.能耗还可以,80%高速或城市快速路,其中还有比较暴力的驾驶,能耗15.7左右,这个很满意,90%电wltp的情况下表显494km(我是19寸轮毂),我最多一次就从494km开到67km,实际达成率约93%,也就是说90%的电在高速上跑400km以上完全没问题。 3.如果附近有S4的充电桩,充电非常给力,54分钟充71度左右,35分钟充56度左右,其他充电情况也就是正常,但是用过S4很难再用回普通充电了。 4.车内nvh很好,都是单层五矿玻璃,但是隔音效果很好,跟我之前的凯迪拉克XT5一样,甚至更好。 5.驾驶质感比较好,底盘扎实,支撑有信心,高速变道指向还行,就是底盘确实很低,烂路,减速带这些现在过起来都非常小心。 6.远程启动能手机控制的功能比较多,也有手机插件,用起来很方便,可以完全不用带钥匙。 7.地库自动停车很给力,设置好路线,老婆再也不担心停车的问题了。 8.高速ngp很好用,我有一次从广州到珠海全程90%都是用ngp开的,确实轻松很多,但是槽点也不少。 🔎 槽点反馈 槽点挺多的,影响也比较大,看自己考虑吧。 1.方向盘,方向盘实在是难受,本身以自动驾驶作为核心卖点,为什么方向盘不能配置一个电容的?使用ngp的时候手搭在方向盘上,但每隔几分钟就让你波动一下方向盘,否则车机就一直叫,频率非常,很烦心,导致都不想用ngp了,这个真的希望官方搞个方案出来,哪怕自己花钱换都行。 2.ngp,首先高速ngp确实可用,动作流畅,并道超车,上下道口这些都能做的很好,但是遇到稍大一点的弯道,速度就会降到60-70km,与实际可行驶的速度差距很大,而且下降的也比较突兀,大部分并道超车选择都很合理,但是也有选择不好容易出危险的时候,比如并向车道的车离你比较远,当小鹏准备自主并道时,旁边车道的车突然加速的时候,小鹏还是要并道,这个在高速上就会有点危险,这个还需要改进。广州的城市ngp几乎不可用,路段比较直,交通线很清楚的地方还能用,复杂路况基本白搭,最尴尬的是过红绿灯路口时10次有8次是画龙的,必须手动接管,这个还是很让人失望的。 3.丹拿音响,估计很多人都想不到会吐槽音响,但是音响这个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自己的感受是声音有点混,不透亮,自带的模式和自己调,效果都不好,当然这套音响绝对好于这个价位段90%的音响,可能跟自己预期高有关系,确实没给到我完全舒心的感觉。音响没加钱,还不错,如果加钱让我上,不超过4000我也愿意,超过4000我就觉得意义不大了。 4.空调、座椅通风,空调制冷速度比之前的凯迪拉克慢很多,这个在广东地区确实影响比较大,座椅通风没有背部,这个确实对使用效果影响很大,屁股冰凉,后背衣服湿透。 5.电吸门,这个配置真的浪费,不刻意使用就完全用不到,浪费钱。 ✏️ 独家秘籍 关于配置的选择在这里给一些意见供各位参考 702max和Pro,如果2w无关痛痒,又想买个未来希望,那就max,否则全部Pro。当前的情况下我觉得ngp的价值不大,当然相信小鹏未来有能力做好ngp,到时候激光雷达可没办法装,不考虑这些就直接无脑Pro。 610和702,如果不经常走高速,充电方便,喜欢暴力驾驶那就610,其他702。其实从提速和操控的角都来说,宝马i3的感受其实更好,所以我自己觉得610意义不大,不差钱的话我觉得不如把轮毂和星际绿选上,610真的价值不大。 总体来说,P7i是一辆买了绝对不会后悔的车,问题不少,但是瑕不掩瑜。不要相信那些一天到晚就小鹏要完蛋了的话,他一定比蔚来活的久。希望小鹏越来越好吧。
老司机侃侃车儿:摩托车是原罪?西安用5年时间宣告:摩托车不该一禁了之!
#用车感受最近刷论坛,看到有些人因为车机芯片的问题而放弃选择某款车型,个人比较费解,想聊聊个人的一点看法。 当前汽车各厂商已经开始比拼车机芯片,这股风,应该是被新势力们带偏了,愚弄大众。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比拼的不应该是安全、动力、可靠、舒适吗?为何现在被新势力带起来比拼算力?真的是匪夷所思! 一车机好不好用,并不仅仅是算力来决定的,还要考虑软件设计的功能是否丰富,人机交互体验是否人性化,芯片提供处理速度就好了,如果某款芯片能满足车机性能要求就是合格的芯片,追求更高的算力大可不必,必定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车机无非就是导航、听音乐、控制空调、座椅、天窗等功能就差不多了,汽车作为交通工具,难道真有人拿车机当手机用? 其实当前手机、车机芯片算力相对于99%的人来说冗余度已经过高了。 车机常用功能根本不需要多高的算力,其实车机软件的优化比车机芯片是更重要的。 就像一个人一餐只能吃一碗饭,你给他一桶饭,他也吃不下啊,没有意义,而且增加成本,提高了售价。 如果一款车机,功能丰富,人机交互体验更好,就是好用的车机,高性能芯片≠好车机。 回头再说是福特的车机sync+系统,这是和百度合作的车机系统。 (1)优点:响应快,不卡顿,基本功能都有 (2)缺点:车机百度地图不好用,属于手机百度地图的阉割版,不支持应用下载、不能使用carplay,甚至百度自己的carlife都不支持,相对比较封闭的系统。 系统封闭,不支持app下载安装,这个其实是有利有弊的,弊端上面已经说了就不再赘述;利的方面是,相对安全,防止第三方app后台启动或控制车机,另外第三方软件安装多了,车机必然卡顿,这个跟手机一样的道理,我想未来肯定和手机一样,会有车机安全助手,车机杀毒软件。 其实锐界或者福特其它车型车机还行,糟点主要是车机百度地图有点垃圾,亟待解决的是升级完善百度地图功能,至于芯片算力够用,不卡顿就行。 汽车的本质还是一个交通工具,应该回归汽车本质,而不是过于追求娱乐化,更不应该将其手机化,毕竟驾驶安全才是更重要的。 曾经的智能冰箱、电视也被赋予娱乐场景,而且冰箱、电视比汽车使用频率更高、时间也更长,但是现在也是回归功能本质了,更多的是物联网应用方面。 车机毕竟不是手机,其实现在的汽车电子器件是非常多的,都是程序控制,有成百上千个芯片,比如L2辅助驾驶都是由芯片来计算的,我们更多的应该关注是功能性芯片,而不是车机芯片。 现在热衷比拼车机芯片,也许下一波会比拼拍照、摄像性能也为未可知。 已经有某些品牌,即使你购车时已经支付相关配置的硬件费用,但是依然通过软件向你收取年服务费,比如某些品牌的远程控制就要收年费,以后踩刹车,是不是也要按次收费? 汽车还是应该回归交通工具的本质更好,搞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是想未来多赚你点钱! 请锐界圈主推荐、加精,谢谢!
#用车感受【面对中国新能源的崛起,为什么德媒一直在强调,德国汽车工业危机重重?】 近日,德国汽车媒体发表文章,“中国电动汽车的繁荣发展对欧洲汽车制造商构成的最大威 胁。 德国联合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称,未来仅在中国,大众集团、Stellantis等公司每年将损失约70亿欧元的利润,换算成人民币的话约为530亿元。 对欧洲来说,该报告描绘了一个令人暗淡的场景,并对于政策需求十分迫切。” 的确,纯电转型对不仅是对中国车企,对于欧洲汽车制造商来说也是一个重大转折点。 特别是在中国,交通运输业的转型速度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快得多,每四辆新销售的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电动汽车。 但是,外国制造商的份额才占20%,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特斯拉。 在目前的数据中,你必须在个位数比例范围内寻找欧洲甚至德国的制造商,那是非常小的数字,对于整个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 此外,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动汽车涌入欧洲市场,这两个趋势成为整个欧洲汽车行业最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