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我的小缤越马上一年了,这一年来积累了不少自己心得和使用体验,简单给大家分享一下。 油耗一年下来,三线小城市,80%上班通勤,20%国道高速,油耗大家自己看,就提车当天吃次中石化的油后来全加的我们这三方的油,挡不住便宜啊,一升能省1块多把😂 保养是3个月开了3000做的首保,过程略去,服务还是不错的,该做的流程一个没少好评👏,然后就是半年7500一次保养。可惜😷的原因大家都懂,才堪堪到8000,也去做了。买的4s店的保养套餐1000块3次半合成加机油滤和工时还可以吧,能省就省啦,空滤和空调滤自己在马家或者海鲜市场都能搞到,自己换10分钟简直不要太简单💪。 一年来用车没有发生过故障,唯独就是冬季副驾驶头上的天窗支架那个位置,听音乐或者过搓板路的时候有“咯咯吱吱”的异响,天一热就没了,自己琢磨着应该是冷缩热涨引起的零件干涉,不是大问题不管他了😅。黑顶有轻微的裂漆,像小米粒那样的轻微爆开,问题不大没管他😅,别的都挺好。 保险新车在4s店买的下来3400的样子,PICC的,交强车损200w的三者加车上人员。还行吧不算高也不低。负责提车的经理交代过,就头一年在这买,以后自己可以出去买了,不错今年6月刚开始那几天保险公司都快把我手机打爆了。太平洋平安人寿等等,最后还是选的Picc,找的自己人,交强车损300w三者车上人员,驾乘还有医保外用药,一套下来带返点2400多🤣。可以吗老铁们。 最后说下改装吧 都说买车不改,不如推下海 不知道谁说的,真的挺有意思哈哈哈。 建议老铁们改装在自己的可承受范围内合理的有节制的去完善自己心爱的小车车。 我说下我改的哈, 贴膜脚垫不用说了这是基础。 音响因为我平时喜欢听音乐所以改了,4门隔音加6单元套装的喇叭,后门的喇叭减配了很不地道啊吉利。没加功放,主机直推的,至少改完能听了。原车的喇叭就是听个响。1500送了全车的脚窝灯。 大灯是卤素的,黄色的有点不亮,我主要市区用车,自己去马家买了一对4面发光的型号9005的LED大灯装了近光,远光没动。基本能用啦😅 氛围灯没改,晚上开车影响注意力。 自己又改了手套箱的阻尼器,倒车灯升级了LED的,一个字“靓”🤣晚上超级有用。 一件玻璃升降没改,自己动手有啥麻烦的哈哈。 方向盘原车是皮的,但是,,,,太细😅,另外没打孔,滑得很,自己改的手缝打孔。好用的很😁 轮毂改了BBS RI-D款,跃岭出品旋压工艺,单只比原厂铸造的轻了将近4公斤吧,原厂接近12公斤每只。4个就是16公斤,螺丝也换了7075锻造丝,现在装车快5000公里了,没问题,大厂出的就是安心。改完以后和轮眉齐平,嗯…很帅🤭刹车没改我觉得原厂就很好也够用,改了一套铝合金卡钳罩,装车半年多了,没事。 想改姿态,,,,,但是需要拆塔顶,,,,怕影响质保,等等在安排吧,相中艾巴赫的套装短簧了,口水中😂 我这里是中原地带,农业城市,有点脏,洒水车成天洒水烦的要命,洗干净保持不了两天就脏了😭想要好看就得勤打理。不过说实话,家用车买白色的不会错,至少落一层灰不明显。 缤越是款好车,好用,好开。适合一家三四口使用,城市拥堵好停车又好拐弯掉头,1.4T的机头属于吃苦耐劳型,140匹的马力只要你踩他就有。2023新一年了,看着新出的缤越COOL,1.5T机头的新缤越,再看看自己的钻石版缤越,我觉得挺好,不后悔🤞 写的有点多啰哩巴嗦,感谢大家。 哈哈哈最后感谢圈主浮生若梦iii帮忙推荐!
#锐界L用车体验西藏自驾游用两天时间跑到成都,一共跑了1640多公里,平均一天800多公里,真的不算慢了。锐界L混动的表现很好,又在重庆做了首保,所以我对它进藏的信心非常足。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本来我们是计划从成都走318进藏的,但是查阅路况信息发现,康定至折多山垭口、姊妹湖观景台至拉纳山隧道口等交通管制,所以我们临时决定从成都出发沿318国道走到康定后沿S434翻越雅拉山经过G248,再经过八美镇接G350,过到孚县、炉霍县,再接G317国道,经过甘孜县、德格县到昌都,再沿国道G214到达邦达镇与G318汇合。虽然这样的路程多走了200公里,但是不用考虑躲避限行时间的问题。 我们此次一共两辆车7个人。其中有5个小伙伴没有去过高原,我担心他们有高反,所以从成都出发第一天的住宿地点做了两手准备,如果当天小伙伴们有高反,那就住在炉霍县。如果没有高反,就再多跑两个小时,住在100公里外的甘孜。 目前,邦达镇到拉根乡每晚19:00-次日7:00限行,如果住炉霍县,第二天基本就只能住在江达,这样从江达到八宿大概率会在19:00之后到达邦达限行区域,所以最好的方式是第一天住甘孜,第二天住昌都,这样刚好可以在非限行时间段通过邦达至拉根乡,而且翻越业拉山的怒江七十二拐的时间在白天,景色更优美。 所以,能否在合适的时间通过怒江七十二拐,主要取决于小伙伴们是否有高反。事实证明,小伙伴们很给力,翻越海拔4400米的雅拉山垭口时,只有两个小伙伴有轻微的高反,但是并无大碍,完全不需要吸氧,所以我当机立断,选用第二套方案,直接入住甘孜,然后第二天住昌都。 从成都出发的第一站是例牌泸定桥,成都到泸定桥全程高速。锐界L混动的蓝智驾让我特别喜欢在高速上开,开着惬意轻松。从成都出发不到3个小时就到泸定桥景区了,我走过很多次了,所以小伙伴们去逛,我则半躺在锐界L混动的中排头等舱座椅上闭目养神,那是相当舒服。 从泸定桥出发到康定吃了午饭之后就开始沿S434北上,翻越雅拉山时,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越来越低,快到垭口的时候气温只有2度,天气笼罩在大雾中,还是不时伴随着雨夹雪,路两边也全是积雪,路面湿滑。好在锐界L混动的255轮胎抓地力不错,而且机械式四驱系统在湿滑路面的表现很稳定,无论过弯还是提速都没有任何打滑。 说到提速,在翻山越岭中,锐界L混动的大马力特性的优势表现很突出。海拔3500米以下,它的加速反应和低海拔感觉差异不大,加速依然爽快有力,超车也很轻松。超过3500米后,随着海拔不断提升,油门的反应灵敏度有所下降,加速超车时油门需要踩深一点才能达到预期的加速。这也很容易接受,毕竟这么高海拔,又是满载(四个人+满车行李),动力弱一点很正常。 傍晚时分天气慢慢放晴,从炉霍到甘孜的路上,我们还打卡了卡萨湖观景台。入住甘孜前给锐界L混动加了油。从成都到甘孜一共跑了649.3km,行车电脑显示油耗8.0。甘孜的92号汽油比成都又贵了一点,每升7.83,一共花了426块,加了54.41L,平均百公里油耗8.38升,误差4.5%。这也是我买车后误差最大的数据,从以往加油的精准度来看,这个误差偏大了,不知是加油机计量的偏差,还是高原路况氧气稀薄导致行车电脑计算的喷油量有偏差。再加几次看看后续的误差如何。其实,4.5%的误差并不算高,不过,即便是8.38L,对于一辆满载且有接近400公里在翻山越岭的SUV而言,我觉得表现也很不错了。 第二天从甘孜到昌都,全程超过500公里,沿着G317西行,在柴维乡嘎日村拐入G214。从甘孜到德格的G317路况非常好,与第一天道孚县和炉霍县的G350路况一样平整。同样是60km/h限速,但不知是路况好还是锐界L混动的动力好,稍不留神就会超速。 从甘孜出来大约100公里会经过德格县的雀儿山冰川观景台,必须停下车打卡。雀儿山主峰海拔6168米,是川藏北线G317海拔最高的山峰。把锐界L混动停在观景台旁边,远处的雀儿山雄伟挺拔,冰雪皑皑的冰山壮观瑰丽。 但是,从德格县经过岗托隧道进入西藏后,G317的路况急转直下,快赶上我2007年第一次进藏的路况了。路面上随处可见的炮弹坑,总而言之就是很难走,车速也提不起来。不过,锐界L混动的车架还是比较扎实的,悬挂的支撑不错,有时候没看清楚路上的大坑开着它快速碾过,随着底盘传来“咣”的一声,车身也没有多余的振动和晃动,让我还是很有信心。 拐上G214后,路况明显好转,虽然不如四川境内的G317路况好,但相比江达县境内的G317,G214的路况相当不错了。不到1个小时,我们就从嘎日村沿G214到达55公里外的昌都了。到昌都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卡“蓉和妈妈菜”,味道不错,价格当然也很美丽。没事,穷家富路,出来自驾就要对自己“狠“一点。两天时间从成都跑到了昌都,1100公里,总共行驶了大约30个小时,必须要美餐一顿了
#用车心得从星瑞刚出就一直关注这个车,之前去了淄博4s店试驾过一次,问价格15+,最后跟那个自称经理的弄的脸红耳赤才墨迹到14.8左右,直接有点心凉。 5.1回家路过济南,想顺路再过去试驾一下。不得不说济南的4s店还是真的正规,从销售,试驾员(挺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各方面感觉都不错。谈了3个小时左右,销售给的尊贵黑落地价格约14.4左右。还是没有符合自己的心里预期,回家。 本来想算了,下半年再说。销售打电话再让过去,说价格方面可以商量。架不住自己换新车的欲望下午2点左右到了店里,置换补贴,大客户,抖音券等等都给算上,13.4,国六b2月底的车,付款,验车,办临牌,折腾到了晚上8点半多,直接开新车回家。 总体来说购车体验还是不错的,没有之前自己担心的有什么套路,销售小姐姐很热情专业。唯一不爽的是刚验车时车子没洗干净,树叶灰尘都在车上,又让人重新洗了一遍。(后来去店里上牌才发现,所有的新车全部停在树林里,一层灰尘和树叶...) 前面说的有点多,再说车吧。当晚从济南开回淄博大约170多公里,表显5.7L油耗。没有想像的费油。外观大气耐看不鬼火(可能跟年龄有关,本人70后),内饰简洁大方,功能齐全。最担心的音响杂音一点也没有,音质也不错(也开过好车,跟路虎的音质当然不能比)。尊贵版LED大灯带透镜,亮度也可以。网上说的车道保持系统会抢方向盘的问题,我感觉只要正确使用转向灯就会解决。动力更是源源不绝,只要舍得给油,推背感十足,开高速超车特别有信心。 总之,优点一大堆,缺点暂时还没发现。(胎噪问题我感觉还可以,开车听音乐,音量会随车速自动加减,基本不会感觉出多大的噪音)。各方面来说,15万之内我认为确实是天花板了。 国产车已经做的很好了,我们也要以实际行动支持国产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