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辣评新车🚗我认为枭龙MAX的最大技术亮点,在于10万级家用车标配四驱。不同于比亚迪10万级家用车标配智驾,枭龙MAX走出了新能源赛道下,不同的产品技术路线。 ✅客观的讲作为比亚迪秦PLUS和魏牌拿铁车主,我认为长城插混技术的可靠稳定性应该是最好的,除了成本比较高。我们可以看到从21年至今,插混技术的主要方案其实是3种,一种是比亚迪的单档dmi混动,一种是吉利奇瑞的3档DHT,一种是长城的2档DHT柠檬混动。 ⁻ 🚗比亚迪dmi的能耗是最优的,无出其右。但dmi的毛病在于单档混动适应工况相对比较少,极端工况下加上磷酸铁锂电池的特性就很容易EV受限,吉利和奇瑞的混动在于3档DHT做道路工况匹配太复杂,故障率也不低,而且3档DHT成本太高,能耗也不占优势,所以目前能看到吉利奇瑞10万级的家用车都在趋同于比亚迪的单档dmi,比如银河L6的Emi,奇瑞风云A8L的单档DHT。 ⭕长城的两档混动的毛病成本太高也是导致长城近几年插混卖的差的原因,哈弗H6 PHEV丐版之前起售价就是15.98,我自己开的这个拿铁更是22.98起,从我们目前车友群看2档DHT柠檬混动故障率挺低的,但是大家买插混不就是为了省点油用车成本低点吗?你一个插混卖15万以上,普通消费者谁舍得买? ⁻ 🎈Hi4的技术亮点就在于用两驱的成本做出了四驱,一个电机既当爹又当妈,但是不管怎么说,四驱总比你两驱的开着更有安全保障吧?况且我认为一个电机在前,一个电机在后,中间是块电池包,整个车身就跟扁担一样受力均匀,也就是枭龙MAX的底盘可能都不用怎么调校,本身底盘就很整。 ⁻ ⭕对比竞品宋PLUS和银河L7,我认为新款枭龙MAX预售价13.88万还是非常良心的,毕竟丐版的枭龙MAX只是阉割了部分L2辅助驾驶功能,但核心的360全景+四驱+高速L2辅助驾驶都得到了保留,另外全系还标配了前排座椅加热,北方冬天舒适性更好。宋PLUS的最大优势还是在于满配的L2+智驾,但13.58的丐版只有75公里的纯电续航。银河L7怎么说呢,除了座椅舒适配置更好一些和有个HUD抬头显示之外,我认为实在没有太大的亮点了。 ⁻ ✅当然说到这里,我并不是完全建议大家去选购枭龙MAX,总的来说还得结合自身需求。如果说身处南方,对四驱并非刚需,用车工况主要是高速行驶时,我认为宋PLUS dmi的性价比确实很高,尤其是新款宋PLUS还是第五代dmi和后排筷子悬挂也进行了升级,确实没啥短板。但是如果在北方,亦或者家用普通用户,我认为四驱的使用频率和工作场景,还是要比高速智驾更为实用的。毕竟高速用车工况其实是最简单的,有个L2辅助驾驶已经完全满足日常使用了,但有个四驱在冬天雨雪场景亦或者烂路脱困时,四驱真的很管用。当然这个价格确实对比两驱没花啥钱啊,宋plus 13.58,这个13.88,正式发售应该还会便宜个两三千的,总的就是相同价格下,我买四驱确实更香啊。 ⁻ ⭕另外关于选购,我认为枭龙MAX智驾和多个10度的长续航其实没啥必要,本身现在智驾还处在极速发展阶段,所有的智驾都得以人为主,还不是非常成熟,多花1万多去选购智驾性价比真的很一般。关于长续航版本,110的续航日常家用也足够了,长续航版本贵个1万多,能加多少油了? ⁻ ✅最后我觉得我还是有必要跟大家说说Hi4的缺点的,一是枭龙MAX的油耗肯定要比宋PLUS要多个1L上下的,这里的关键就是你要取舍:四驱带来的安全保障和燃油经济性到底哪个更重要?二是两档Hi4馈电状态下确实无法实现全时四驱,所以冬天雨雪天气下提前打开雪地模式至关重要。
#新车试驾新的枭龙Max外观更容易被大家接受了,算是少见的同价位四驱车型,换代优化如何,试驾感受一下。 本次试驾车型枭龙Max Hi4165Ultra智驾版。 🏎一、外观 车头更新成封闭式前脸,大灯改为贯穿型一体设计,整体中规中矩。侧面新款更换的轮毂样式,让整个车看起来有点被束缚,很小气。我个人喜欢不起来,尾部改动不大,由于电池加大,车身侧面远观能看到电池下凸,这个下凸要是能包覆隐藏,观感会好很多。 🏅二、内饰 整体非常精简,标准化的新能源内饰布局,但是中控屏幕尺寸一般,其次覆盖件的用料质感略显一般。方向盘换挡机构和长城最近上新的其他车型一致,没有太多惊喜,握感还行,整体大小没有老款大。 ❗️❗️❗️试驾后我认为的不足: 🔎1、中控集成度很高,但是屏幕尺寸略小,偶尔休息娱乐看下视频,观感略差,如果屏幕更大,这个感受会好很多。 🔎2、车门不知道因为降本增效还是减轻重量,非常轻,隔音感受略微不如人意。 🔎3、中控手机位虽然是向下倾斜设计,但是材质为塑料,行驶过程中,晃动还是略有声响,增大底部材料的摩擦力应该会更好。 三、座椅和空间 🔎前排座位调到最低,头部空间一拳有余,横向空间,前后空间均很充足,我身高183坐在驾驶位没有压抑的感觉,前方视线清晰。前排座椅座垫略短,腿部支撑性略差,长时间驾驶,腿部悬空会增加疲惫感。 🔎二排在前排正常驾驶位的情况下,头部空间一拳有余,腿部空间距离前排座椅有一拳的距离,横向空间足够使用。中间扶手略短,放上水杯,支撑胳膊就很别扭。二排放倒后和后备箱连接行成一个大空间,可以休息露营使用。不过不是纯平,靠背略有角度。 🔎尾箱空间比较规整,可利用率很不错,正常全车满载乘员的行李存放轻轻松松,尾箱底部还有两个储物盒,不过都不是很大,存放不常用的物品还是方便的。 🌈四、车机及智能化 ⭕车机流畅度还可以,但是部分页面切换有一点点延迟,不是很明显。而且车机生态开源不够。基本就是定制的常用的主流软件,如果自己有个性化软件需求,就不支持,需要手机互联了。 🚩智能辅助驾驶使用,优化了不少,跟车逻辑刹停起步,都能做到很柔和了,但是对安全距离预留还是过于保守,试驾速度不快的情况下,还是会预留一个半车位空间,做刹车空间安全冗余,虽然符合逻辑,但是很容易被加塞,实际使用感受不太人性化。偶尔高速使用,缓解一下,放松一下,还是可以的。 🚩自动泊车识别率一般,需要挑选角度,识别车位后,泊车速度还是挺不错的,可以在2次往复挪车后停在车位中间。 🏎五、动态试驾体验 🎯1、动力充足。 📍两驱模式下,轻轻踩油门,车的动力都源源不断。应对日常城市通勤,可以做到底能耗,快响应,没有延迟感还是很不错的。 📍四驱模式下,动力来的就很猛,踩下油门,可以感受到车的后仰,伴随提速而来的推背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电量充足,重踩不降速情况下,1.5L发动机会启动,帮助输出动力,噪音明显,速度降下来后回归正常,这个策略逻辑,完全可以电量充足的时候,发动机正常功率转速辅助就可以,没必要拉高转数进行辅助,导致体验略差。 🎯2、底盘结构紧凑,坑洼路面大的减速带,快速驶过都拥有抓地力,这点就是4驱车型的好处,但是悬挂调教就有点不太走心,路过井盖,咣咣两声略显廉价。高速过弯侧倾控制的不错,毕竟电池在底部,没有整车拐弯拉不住的感觉。 🏅六、试驾总结 📈枭龙Max的更新除了外观和内饰更新明显,在车身细节用料上,我感觉是有降本的,毕竟价格也降了不少。不过这都不能掩盖,枭龙Max是这个价位可以买到少有的4驱家用混动车型。
#哈弗高管回应枭龙MAX亏电油耗较高4月29号拿车,拿车后到五月4号,都是馈电在跑,高速大概跑了150公里,总里程300公里时,看了一下表显数据,百公里6.5L 拿车加油200元,共计28升油。最后跑了377公里左右(这时平均油耗6.1),车机提示加油,然后油箱加满,加油量一共45.7L 55L油箱-45.7L=9.3L,说明拿车前油箱还是有点油的,有多少油呢?大概算一下3.77✕6.1=22.3L—28L=5.7L,拿车时有大概存有9.3—5.7=3.6L油 刚想起来,提车时车上表显总里程好像是二十来公里,按25公里算,重新计算提车时车内存油量,也就是28-(3.77-0.25)✕6.1=6.5L,9.3-6.5=2.8L 不知道有没懂行的朋友,这个存油量怎么样, 如果,这个存油量准确的话,那么馈电6.1油耗的数据就更真实(高速150公里左右,3个大人,市区国道200公里左右,2到3个油)
3.80
“良好”
共575人评价
12万-18万新能源总榜
NO.83
低于57%的同价位车系
3.80
综合
3.39
内饰
3.84
配置
4.42
空间
3.44
外观
3.84
舒适性
3.82
操控
3.88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