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2款奔驰E级AMG 二次改款 AMG E 53 4MATIC+

外形低调,兼顾性能与实用,是热爱驾驶又不喜欢张扬的人的首选。动力自然没得说,48v轻混相当丝滑,提速一点也不输高性能电车,自带的排气系统可以在低调和奔放之间切换自如。后排空间在一众轿跑中也算可以。
没有用户名了啊:大哥,你订车到来货这中间的周期有多长?
EchoAnSy:
外形低调,兼顾性能与实用,是热爱驾驶又不喜欢张扬的人的首选。动力自然没得说,48v轻混相当丝滑,提速一点也不输高性能电车,自带的排气系统可以在低调和奔放之间切换自如。后排空间在一众轿跑中也算可以。
没有用户名了啊:大哥,你订车到来货这中间的周期有多长?
EchoAnSy:
奔驰高端性能车AMG系列的销量本身并不大,市面以A级和C级的AMG比较常见,但是E级确实不多,当然63S绝对更是稀有!奔驰贵为豪华品牌,但是以E63S的价位绝对可以考虑奢侈品牌了,所以能买这台车的人第一肯定不差钱,其次也得绝对是奔驰的粉了…… 作为一台猛兽,E63S动力搭载一台4.0T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最大可输出功率612马力,最大扭矩850牛.米,传动系统匹配9AT变速箱,并配备四驱系统,零百加速只需3.4秒即可。E63S的外观帅气又拉风,但是我估计很少有人猜到它的落地价近200W。开玩笑的说出去撩妹它不一定是帕美的对手。 国产奔驰E全是长轴版本,而进口的奔驰E包括这台AMG全是标轴,轴距相差140mm,即便如此作为一台中大型性能车对它的操控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同时它的后排空间跟国产E的差距可以说一目了然,乘坐上仅满足够用,绝对谈不上宽敞,而且作为一款运动版车型,座椅你懂的,硬而且不舒服!再加上扁平化运动轮胎,路面的反馈是很清晰的!所谓有舍有得
【动力表现】 4.0t 610匹的马力还要什么自行车,不下赛道足够用了,随叫随到,四驱也更放心一些,只要肯给油,动力一直不断。 【空间】 比长轴的E肯定要短,但是比c63后排要宽敞得多,后排也不会经常坐人。桶椅是真的难受坐不习惯,非常的硬,后排要好的多。 【操控】 操控的话不会下赛道,方向盘手感很重,换挡时候略微有顿挫感。 【油耗】 这车谈油耗没有意义,就看舍不舍得踩了 【外观】 外观就是见仁见智的东西,比同级m5还是明显更有肌肉感 【内饰】 奔驰内饰没的说,够豪华
斯尼利贸易:西装暴徒
SuIlivan:扮猪吃老虎
小啊饭:这辈子没希望开的上这个车了
【外观】 Model S用了轿跑化的扁平引擎舱结构,T型立体车标在引擎盖处形成了延展装饰,而封闭式前脸的下放除了下气孔与带有雾灯的导流孔外,也提供了扁平且延长的扰流前唇以改善下压力与风阻。 【动力表现】 我的这款Model S选配的是标配款,电机马力是是670匹,前永磁同步后交流异步电机,零百加速大概在3.2秒左右,对于我们想要档次又想要速度的来说已经够了。 【驾驶感受】 说实话,刚接触model s的时候,那屏幕换挡是我最难接受的一点,因为习惯了手挡或者怀档的缘故,屏幕换挡让我多多少少都不习惯。再试一个方向盘转向灯的,那叫一个煎熬。不过特斯拉的地盘调教那叫一个牛,特斯拉开起来方向盘往哪转车就往哪开,说实话那感觉是我目前开了这么多辆车来说实打实的舒服。
【前言】 坐标深圳。作为第一批进口韭菜Model 3 performance车主,成功地又跻身Taycan 4S大韭菜圈,家里车很多,但除了下赛道、出远门或露营可能用到油车外,其他时候都只用电动车代步,评论中也会附上一些Model 3、Taycan 4S和其他车型的对比。 【外观】 车型见仁见智吧,反正我个人是很喜欢,冰川蓝LED大灯很好看,但也有很多人觉得鸡肋。 【内饰】 做工是保时捷正常的水准,科技感是目前保时捷车型里最好的,驾驶位置的曲面屏非常清晰,满满的高级感,空调屏的分辨率与其他屏幕有点格格不入,副驾驶屏极其鸡肋,非常难用,功能少得可怜,最亏的配置之一。有关颜色我买的是现车红黑,恰克米和莫兰迪棕也非常高级。 【车内配置】 车机系统逻辑混乱,反应速度慢,但是好在稳定,用习惯了耶蛮好,Carplay偶尔会宕机。 辅助驾驶体验为0,基本不能用。 语音识别功能体验为0,能气死你。 总之,日常驾驶全靠carplay,与特斯拉的车机系统相比就是Win XP与MacOS的区别。 倒车全靠车镜和全景影像,倒车影像畸变严重,基本没法用。 多功能方向盘居然不能切歌,需要手动设定按键,真是活久见。 【空间】 比我预想的要好,后排空间够用,后行李箱够用,放不下9寸标准球包,斜放14支杆的8.5寸或者12支杆的支架包是可以的,车内储物空间略少但可接受。 【舒适型】 非常好,保时捷一贯的水准,建议自己选配一定要上18向,腰部的夹向调整会非常舒服,可惜我买的是现车,只能选14向。 过减速带和坑洼路段高级感十足,即使是在sport plus模式下,细小震动也会过滤得非常好,在路感清晰的情况下赋予更多的行驶质感。 【驾驶】 加速:选了SC组件,百公里加速为3.8秒,只略慢于Model 3 performance的3.2秒,但是实际感受却相差甚远。Model 3 performance给我的感受是极其爆裂的,这可能是因为0-50km/h这段特斯拉会更快,当然也可能是因为Taycan的底盘功力很足让车身很稳定且更静音,所以降低了感官上的冲击,很像之前开DB11时候的感受。后段加速犀利,封闭路段220KM/H再点油门还是会有清晰的提速感,Model3没开过这个速度,因为到150的时候就吵得不行了。 操控:非常好开、好驾驭,911的即视感,开起来非常轻快,找不到panamera的影子,反而满眼都是卡雷拉,可以大油门攻入弯心,快、稳、准。但毕竟2.2t车重,快速过弯时总不敢去尝试极限,给我的信心感不是很足,刷赛道跑不过同级别的Panamera,但正常路上行驶质感好于Panamera和911很多。 【续航里程】 标准电池,非大电池。续航显示非常实在,可跑里程只多不少。驾驶习惯不好,所以常年空调+大脚油门+sport plus模式的情况下我续航只能跑到370,省电模式450+应该问题不大,俱乐部里有车友可以跑到500。 【有关选配】 必选的配置:电动充电口,电动折叠后视镜,SC组件,全景影像 有用的配置:抬头显示系统,跑车声浪,动态照明的LED大灯,18向座椅 最坑的配置:副驾驶显示屏,自适应巡航,以及有关辅助驾驶的一切配置 22寸轮毂见仁见智,的确好看,但身边车友普遍反映很容易鼓包。 【简单聊聊】 之前Taycan网络上爆出很多问题,但我一个都没有遇到,身边也有偶尔出现问题的但也都顺利解决了,所以我觉得品控还是有所改善的,起码我现在开起来没遇到过问题。 再说说特斯拉,Model 3 之前网上也是恶评如潮,但是我也一个问题都没有遇到过,包括高速黑屏什么的都没有,身边的车友们也很少有出问题的,可能是我圈子太小吧,但我个人是觉得特斯拉还是值得信赖的,且我用自动驾驶的频率非常高。 总得来说,我认为Taycan是一辆非常好开的车,兼具了911驾驶感受和panamera的空间,但对比下来越发觉得Model 3 performance的性价比太高了,在外观、内饰上基本是一个非洲一个欧洲的对比,坐到Taycan车里就不想再回特斯拉里面了。但是除此之外,车机感受和加速性能上特斯拉真的是感受非常之好,科技感爆棚表现在用车体验的方方面面,而且现在Model 3 performance价格下探到30W左右,真的是非常划算。保时捷美其名曰让人专注于驾驶,但Tesla自动驾驶的感受也是非常之好,基本上每次上高速或市内堵车的时候都会用到。而且特斯拉开起来不心疼,路上偶尔暴力驾驶一下也不会很担心。 开过的汽油车和电动车都不少,但毕竟不是专业车评人,对于汽车,每个人的喜好不同,驾驶方式和感受也不同,我只是以我的视角来说清楚真实感受,如有不同声音,请大家多多海涵,共同探讨。
恰巧这几天开了玛莎拉蒂Ghibli 3.0T标准版,说说整体感受吧。 这是一台很尴尬的车型。有多尴尬?看起来很唬人,虽然3.0T,但实则表现却并不如自家的阿尔法·罗密欧·Giulia的2.0T动力总成。和保时捷718是品牌竞争对手,却被对方从各个角度打败。 内饰用料非常好,但做工真的很一般。 虽然为中大型轿车,但实际表现的产品力和同为中大型的BBA相比都有一些差距,并且价格差别太大,然后产品力又跟不上,除了品牌加持以外几乎没有任何突出点。 百公里加速测试成绩5.91s。 0-400百公里加速测试成绩13.96s。 麋鹿测试入桩速度74.8km/h。 制动距离37.72m。 金港赛道圈速1:21.63,最高时速156.51km/h 实际测试中的玛莎拉蒂Ghibli可以说是被保时捷完败,同时又打不过“BBA”,除了三叉戟这个LOGO外,它还有什么? 对了,还有声浪! 玛莎拉蒂的声浪非常上头,这可能也是我唯一买Ghibli的原因。 但是换装了全新2.0T的发动机后,声浪被削减严重,价格依旧很贵,这让它进一步丧失了产品力。 至于其他的优点,例如变速箱工作效率高,很容易甩尾,底盘调教好,我们在其他竞品车型上都能体会到,这样一来,我们为什么还要买它? 所以,打算购买玛莎拉蒂Ghibli的朋友们可以认真思索一下了,你想通过这台车得到什么? 给自己一个不去买保时捷的理由吧。
看到Audi S7的口碑区域,才知道这车有多冷门,那作为真实的车主还是出来评价下吧。 1、订车过程 本来对S7无感的,因为还年轻喜欢比较战斗的感觉,起初预算是个性化定制一台RS5,并选个大满配,无奈2021年前后疫情导致缺芯片等各种不明朗理由,等待了4个月订单都还没开始,也就意味着可能要8-9个月才有机会提车,遥遥无期。再次去到SSSS看中了这台S7,对比了下内饰和氛围以及试驾了下近似的车型,立即敲定,这也是人生中第一台德系车。 2、动力总成 EA839 2.9TT 和RS5同款,这台车比RS5还多了电子涡轮外加48V启停,冷车下稍微有点抖动,热车后抖动感觉降低。450P 600N 的数据,带动这2吨的全时四驱大车虽然不说动力过剩但也算游刃有余了。8AT的波箱总体平顺,冷车低速有轻微顿挫,热车后经常出现2档起步,中段小加速3档直推的情况,足矣表现这车低转时依然有较高的扭矩,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换挡顿挫(好评)。 48V启停城市体验一般,车还没停下就直接熄火导致刹车点不对,刚上手时经常出现因为发动机提前停机导致撞墙般的刹车感受,所以现在如果坐着有乘客基本上关闭启停。城市畅通路、高速时支持熄火滑行,发动机熄火重启动作非常微小,滑行时因为断开发动机连接后阻力很小,掉速很慢,行驶体验非常好。 01加速方面原厂时和官标的4.6S差不多,换了KN高流量进气和Jbom 100目头段4.0S左右,主要区别是在4500转以上换了头段通透了,声浪也会有点小提升,回火声也会大一点。 3、操控和舒适性 先说操控。2吨的车很重,所以如果拿来激烈跑山和激烈操控总感觉信心不太足。本车带有全轮转向,低速非常灵活,但是物理车距还是接近5米偏长,所以比A级B级车停车难度还是高一点;高速变道或转弯可以称之为平移。方向虚位还是有的,奥迪的电子味还是那样的浓,虽然不算很精准但是车身跟随性不错,和上一任开了3年半的2.7L超车都费劲的中年男人最爱的普拉多对比起来这就像 梦想和现实 的差距。 满血夸戳,相信很多奥迪粉都很口水,这车满血夸戳+全轮转向 稳如老狗。 这车带有空气悬挂,日常压马路舒适性是弹簧悬挂没法比的,早年我一直对空气悬挂嗤之以鼻,觉得这就是一台行政或家用轿车配的东西,印象中晃晃悠悠还容易坏,但奥迪这套空气悬挂依然保持了一定路感,悬挂高低可调,可以实现 走烂路(最高)、日常(中间)、激情(运动) 三种工况,除了急转弯时侧向支撑性不如硬弹簧(不过我有BRZ),跑长途那是悬浮在路上的存在。 这台车虽然带了个S,但是因为过于优雅和舒服另外本身机械素质不错,反而不舍得开快,更像一台优雅的绅士出来溜街吸引同性。事实证明能不能吸引妹子上车和车没关,和人有关。 隔音方面,就拿我的BRZ来说,一个天,一个地,本身流线型车身风阻也小,噪音小,所以80-130km/h巡航总体安静,21寸PS4S(我换了)会带来一点胎噪。同时因为太安静,偶尔不小心就超速了(想开快车非要找个理由) 4、空间和配置(有一个吐槽点) 乘坐方面,空间当然比A6差啦,前座还好,找改装店加了原厂座椅通风,冬暖夏凉。买这车后排可以当送的,感觉奥迪系列后排老虎凳坐久了都不舒服,人体工程学感觉怪怪的。 S7官方配置只有一款,我的属于官方原配外选全轮转向、电吸门,配置方面 唯一需要吐槽的就是ACC了,A7/A7L高配都有的车道保持,S7原厂却不给,相当于只有驾驶辅助L1.5的级别。但是硬件底子都在,还要自己找第三方花钱刷出来这个功能达到L2级,不用动任何原厂硬件,搞不懂奥迪的配置营销。 这车原厂带矩阵+激光大灯,矩阵大灯好用,低光度条件下亮灯还可以关闭个别区域,防止远光灯射到前车,激光大灯其实真正来说 也没那么神,激活条件也相对苛刻,只能算是远光灯的一个补充。 5、外观和内饰 算是奥迪形象担当车型吧,个人和很喜欢A5/A7这种造型。内饰比较科技感,略显豪华,符合自己的口味。内饰异味提车1年多了还有,不过鼻子已经麻木了。 6、小改装 1、加了原厂胎压监测 2、博世的副驾驶仪表 3、KN高流量进气格+JBOM 超级100目头段。
作为特斯拉Model 3的车主,Model S绝对是我的Dream Car之一,尤其是Plaid版。那可是真的“人在前面飞,魂在后面追”。不过这车试驾不了,只能试驾双电机版,也很快了3.2秒破百。这个我也比较满足了。由于我是3的车主,到了店里简单预约下就可以试驾了。说说车子。 【外观】 Model S的变化较老款并不大,一如即往的帅气。这就是我之前买特斯拉的理由之一。Model S应该是除了roadster外第二帅的车了。至少我这么认为。 【内饰】 Model S的简约而不简单,加上Yoke方向盘和后排小屏幕。充满了科技感。豪华感一般,但软性包裹很足。还是给了我开未来车的感觉。S有仪表盘,如果下放到3和Y就确实不错了。整体我还是很喜欢的。 【配置】 配置方面基本也很足,该有的配置基本齐了,除了没有电吸门和座椅按摩这些。娱乐芯片也是AMD的,速度相当快。毕竟科技是特斯拉的一大卖点。 【空间】 空间大,是哪里都大。前备箱、后备箱、前后排都很大。特斯拉的空间利用率没得说。后排还不是几拳的问题。 【续航】 特斯拉的续航还是很准的,EPA工况下基本差不多。除了性能外,续航也是一大优势。 【智能化】 自动辅助驾驶芯片已经是HW4.0了,虽然还没开通,但比3.0提升不少。但由于AP还没有开放,测试不了,应该会比3强很多。语音还是不好用,这点应该学学国产品牌。游戏、视频娱乐就不用担心了,特斯拉车机相当好玩,神秘网站加宽了拓展性。 【驾驶感受】 驾驶者之车,最强项就是操控。一流,方向盘指哪打哪。加速迅猛,推背感十足。3.2秒加速果然名不虚传。高速弯道,双叉臂的支撑性很强,几乎没有什么侧倾,过弯稳。完全撑的起这个价位。驾驶可玩性很高。 【服务】 至于服务嘛,特斯拉向来都很好。雪饼、饮料随便拿、随便喝。Model S和S的试驾是特斯拉专门人员和较少的门店进行,这次陪我试驾的是他们的副店长,可见其重视程度。 【最不满意】 车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一个想吐槽的就是那个科技感的Yoke方向盘。不好用,尤其是掉头时,很不好抓。然后就是要吐槽方向盘上的控制按钮,左右灯很容易打错。最后吐槽下换挡,不如怀挡好用。要伸手去触屏还是稍显别扭。 以上是我的试驾感受,不喜勿喷。
【充电时间】 一般情况用到30%去充电,设定充到90%停止。晚上插上插头,第二天就好了,所以充电时间几乎是无感。 【续航】 现在还是新车,电池还需要多充几次激活。暂时90%电量显示可以跑315公里,换算大概满电能跑350公里。正常日常开够用几天使用。 【动力表现】 虽然是基础后驱版,但整体动力足够用了。电车瞬时扭力很强,超车很轻松。暂时还没扭去运动和运动加模式,等磨合一段时间再试试。 【外观】 超跑外观很吸睛。冰晶蓝颜色无论实车还是拍照都很好看。 【内饰】 金属钕装饰组件真的是点睛之笔,点缀了黑色皮内饰。官网显示的图片很金,挺浮夸的,但还好看视频了解到是像iphone的金属粉。 【智能化】 原厂自带的系统就没什么智能化可言,但配搭上iphone用carplay就感觉还不错。屏幕按键反馈还算可以,不算慢。 【最不满意】 中央扶手箱打开后不能卡位,导致不好拿放东西。 部分设置没有记忆功能,每次上次要按动能回收,或者扭到自定义模式。 镜头的畸变很严重,总觉得很近很容易撞到车,但实际又还有一段距离。 虽然全景天幕很好看,也多层镀膜阻隔紫外线,但广东的夏天透进来的热量还是有点大。坐前面感受不大,但后座乘客会感觉头顶热。不知最新能选配的可变光控的全景天窗能否更好阻挡热量。 【购车经历】 看了很多评测的文章和视频,官网上看了各种选装配置,家里有台七人车油车负责长途,所以选择保时捷的电车。去朋友介绍的佛山南海保时捷,试驾后感觉挺好就下单了。 【驾驶感受】 保时捷操控真的很强大,电池压在车底,低重心加上支撑力好的空气悬架,没有什么侧倾,很稳定地拐弯。电动跑车声浪科幻飞船声音很上头,但现实很多时候是用来提醒行人有台电车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