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交付破三万,小鹏汽车这个在前两年,被业内广泛唱衰的汽车品牌,终于重新展现出了造车三强的实力。
2023年,小鹏汽车确实面临“生死时刻”,全年小鹏汽车只卖出了14万辆出头,同比增长17%,但是增速远低于行业平均值,也和理想汽车等对手相差甚远,而且这个行业从来不缺新入局者,小米汽车、极越汽车,这些新入局的新势力,都有可能进一步瓜分小鹏汽车的市场份额。
另外,小鹏汽车还要面临扩大的亏损问题,根据小鹏汽车官方发布的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小鹏汽车实现营收306.8亿元,同比增长14.2%,净亏损103.8亿元,同比扩大13.6%。按照2023年的销量计算,每卖出一台车,小鹏汽车就要亏损7.3万元,而根据财报数据,小鹏汽车22年亏损了91亿,21年亏损49亿,20年亏损21亿,连续四年总共亏损超过270亿,当时小鹏汽车现在的资产总共加起来也就211亿,但是负债却已经达到了261亿,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
小鹏汽车当时的处境,的确是岌岌可危,甚至有媒体给出预测,小鹏汽车可能是下一个倒下的造车新势力。但是,谁能想到,2024年小鹏汽车画出了一个漂亮的V字形曲线。
9月,小鹏总销量突破2.1万台,创下了单月交付历史新高,一举超越蔚来、极氪,成为纯电阵营销量第一的品牌,10 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 23,917 台,同比增长 20%,环比增长 12%。11月份,小鹏汽车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3万,并连续 3 个月创单月交付历史新高,2024年1月-11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共153,373台,同比增长26%。并且小鹏汽车新推出的车型,出一款火一款,形势一片大好。
那么,小鹏汽车从被集体唱衰,到快速扭转颓势,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管理方面:深度反腐,大幅度降本
一场改革,往往是从上向下的,小鹏汽车的问题,主要还是出在管理上,雷军都曾经吐槽过何小鹏,不愿意做CEO,只做董事长是不行的。之前何小鹏像是甩手掌柜,只参与重大项目的决策,但是前几年小鹏汽车的成本居高不下,就是和这种管理模式有关,多方信息表明,当时小鹏汽车的零部件采购价,其实是高于市场价的,小鹏和大众的合作中,大众中国CEO贝德瑞曾表示:G9虽是台好车但成本贵了25%。导致小鹏汽车哪怕亏钱卖车,毛利率也是负的。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小鹏汽车开启了内部的反腐风暴,反腐调查牵扯小鹏汽车内部多个层级,而去年1月空降小鹏汽车的王凤英,是本次内部反腐的关键人物。随后,何小鹏、王凤英、顾宏地,组成了核心管理团队,架构清晰权责明确,小鹏汽车奠定了起飞的基础。
产品方面:定位精准,精简SKU
在通过管理层的重组和反腐,实现了降本之后,接下来就是怎么增效了,之前的小鹏汽车,被吐槽SKU混乱,小鹏P7甚至有多达20个版本,小鹏G9(图片|配置|询价)更是因为SKU混乱直接影响了销量,小鹏汽车显然也吸取了教训。
新发布的MONA M03,就三个配置,515长续航版、620超长续航版、 580超长续航Max版。小鹏P7+也就三个配置,长续航Max、超长续航Max以及限定版Max,能标配的全系标配,SKU清楚,每个配置感觉都挺值。
而且,小鹏现在的刀法也非常精准,P7+定位中级纯电轿车,那就舒适、空间大、配置高加智驾,空间作为最大的卖点,很多人说小鹏汽车现在卖的好就是因为便宜,但是事实上,售价便宜的车型很多,不仅起售价大大低于市场预期,小鹏的高阶智驾,也是一个很大的卖点,因此,小鹏汽车新推出的两款车型竞争力确实出色。
战略方面:更加务实,重塑品牌认知
2020年的小鹏汽车强势官宣,今后的车型将采用激光雷达提高智驾性能,不想引来马斯克的嘲讽。小鹏汽车当时是坚守激光雷达方案的,这种方案最大的缺点就是成本偏高,今年6月,何小鹏亲自前往美国体验了特斯拉V12的FSD,情况发生了改变,小鹏汽车开始不再执着于激光雷达方案,而是开始聚焦视觉方案。
不仅如此,小鹏汽车还加入了增程式的行列,明年将推出续航430千米的增程式车型。曾经的小鹏汽车可是坚守纯电路线,多次坚称不会加入增程式。

何小鹏在AI科技日上表示,公司要“顺势而为”,小鹏汽车加入视觉方案,推出增程式,都是小鹏汽车顺势而为的证明。
另外,小鹏汽车还在AI科技日上,重点渲染了飞行汽车和AI机器人,这样短期内看不到收益,但是想象空间很大的未来蓝图。

2024年是小鹏的蜕变元年。可以看到,在调整路线、认清自身定位后,小鹏的这次再出发,的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小鹏汽车,一个懂得审时度势、顺势而为的小鹏汽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小鹏汽车未来可期。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