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5G加持下,自动驾驶到底有多牛?

    科技富能量头像科技富能量头像
    科技富能量2019-08-30



    8月24日,中国智博会的一项重大赛事——2019 i-VISTA“中国电信5G杯”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在重庆两江新区白云湖公园启幕。

    参赛队伍涵盖了国内外车企、高校/研究机构、科创公司,并首次出现个人车主携爱车参赛的情况,而冠军奖金更是高达750万。

    科技富能量也是赛事的受邀媒体之一,能量君也奔赴前线,带来了第一手现场情况,都有哪些有趣的看点呢?和能量君一起,先人一步,看到未来!

    Day 1

    “鬼探头”测试 全军覆没?


    第一天的项目集中在L2级别的“驾驶”上,有:

    • AEB(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自动紧急制动
    • APS(Automated Parking System),自动泊车入位

    其中,AEB的项目中包含了有趣的行人“鬼探头”,是一种很典型的突发状况,对于检验目前行业整体的L2辅助驾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我们先来看看AEB这边的情况:




    看起来很简单是么?并不。

    30km/h的情况下,这台魏确实成功了;但一到60km/h,撞了。



    事实上撞车的情况相当多

    无奈能量君手拙…


    这还不止,看似简单的L2级别、看起来更简单的AEB,实际挑战下来,成绩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好看,30km/h就撞的车辆比比皆是,其中就包括了很多我们心中的高端车型:



    大家数数0分的车子有多少?

    其中高端车型又有多少?

    在这个项目上,专业组中,我们的护航实业车队夺冠,丰田车队第二。




    个人组里,驾驶丰田凯美瑞的车主以96分的成绩夺冠,吉利几何A车主以92屈居第二。总的来说,自主品牌的表现相当抢眼。

    接下来看看APS自动泊车。如果让你盲猜,你是否会觉得早早入局自动驾驶的特斯拉,在这里应该轻而易举?且看:




    鸥翼门是很抢眼,然并卵,几乎半只车身停在了线外,被判0分。

    同样出名的豪华品牌沃尔沃?好一丢丢,30分。




    但说实话这三十分来之不易,能量君就看着这台沃尔沃S90尝试了三次,雷达都处于一种找不到线的状态……



    豪华品牌沦陷

    “得屌丝者得天下”的小鹏汽车夺冠了

    *考虑到沃尔沃的AEB功能曾多次成功救人并上了新闻,大家也不妨辩证地参考。

    下午就是好玩又刺激的“鬼探头”项目了。





    “鬼探头”,也就是在视野盲区突然窜出行人或车辆的情况,场景非常典型,同时对于自动驾驶是巨大的挑战。结果,个人组全军覆没,无一幸免;专业组只有极少数车队幸存。

    可以说,先进的毫米波雷达,尤其是60km/h的速度下,在这种突发场景下基本没有了用武之地。

    为数不多成功的专业组队伍


    当天的媒体群访会上,与与会专家面对面,有几点内容让能量君印象深刻。

    来自重庆凯瑞特种车的副总经理,李阳,此行带来了一款“大家伙”。被媒体问及为何选择带着如此大号的环卫车来参赛时,李总的回话让人眼前一亮。



    李阳认为,环卫车作为一种典型的工作用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 速度慢;
    • 路线固定;
    • 夜间作业(意味着行人少)。


    想必不少富友也已经feel到了,没错,这三点,对于“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探索阶段”的自动驾驶行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口。

    因为速度慢,汽车行业百年的结晶——毫米波雷达还能派上用场。



    挂在车头的毫米波雷达


    而路线固定和夜间作业,决定了“车脑”的负担将大大降低,遇上“鬼探头”这种突发状况的几率也大大减少。

    与其说是突破口,不如说现在我们汽车的智能化程度目前真的只能干这个,一步一个脚印来吧……



    汽研院园区 很大


    会上,因为李阳先生的启发,能量君也代表咱们科技富能量,顺势向专家提了一个问题:

    如果将来的工作车种率先替换为无人车,势必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路面既有人工驾驶,也有无人驾驶。并且可以预见的是,这种路面上“人机”共存的情况将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人机共处、人机事故,如何解决、如何仲裁?



    发车仪式开始前

    李阳先生笑道:”严格来说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是一个伦理问题。”来自重庆邮电大学的朴昌浩教授的回答,让能量君醍醐灌顶:

    朴教授认为,技术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我们看自动驾驶、看无人车是新鲜事物,容不得它犯错。

    但事实上,我们对待它更应该像对待一个小孩子,它会犯错,甚至重复犯错,但我们最终都会原谅它、接纳它。正像特斯拉当年骇人听闻的交流电,最终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样。




    怎么理解朴教授这句话呢?能量均记得,会上的另外一位专家曾指出,目前的交通事故当中,有高达94%的事故是源于人为操作失误。

    自动驾驶不仅是对于这94%人为因素的一个极大弥补,而即使算上自动驾驶“犯过”的错,但如果自动驾驶能将这个94%降低到50%,实实在在产生了进步,我们又何必追着人家的几个错不放?

    Day 2

    L5!最烧车脑的项目!

    来到城市交通场景,是L5级别的比赛,来自车企、科创公司、高校/研究机构在内的31支队伍参加该项比赛,其中包括2支国外车队。

    这是一场被组委会称之为“最强车脑挑战赛”,十五个场景包括:

    跟车过弯-丁字路口左转-障碍物识别及响应-右转礼让行人-避让行人-隧道通行-主动超车-驼峰桥-异形十字路口-缓冲下坡-事故车辆避让-终点路边停车等等。

    而且场景随机出现,不可能通过软件“作弊”完成。



    在比赛现场,我们了解到,在比赛过程中,有多支车队遭遇意外失误,因而在中途退出比赛,其中甚至包括了去年挑战赛的冠军盼达车队!

    这一天的媒体群访,来的是另一批专家,今天群访的主题更多集中在5G身上,于是提问和回答都相当踊跃。



    园区内5G信号全覆盖


    今天能量君准备的问题是:

    “在本次的自动驾驶挑战赛上,车辆的“算力”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分析传感器、雷达、影像等数据并作出判断的能力),一个性能强劲的微型处理器明显不够,因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成本负担。

    我们都知道,在独立组网(SA)下的5G,低时延得到了质的突破,那么有没有可能,在SA的5G普及之后,实现实时上传车辆手机到的数据,交给算力更大的计算机去做?”



    5G基站、密密麻麻的无人机满天飞

    中国领先的科技随处可见


    没想到,还没等到我问出来,与会的中国汽研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赛事组组长,周舟博士,已经在其它的回答中提到了这一点,并且给出了明确的回应:

    周舟博士认为,将运算能力从车辆中“释放”,正是5G带来的福音之一。到那时,汽车将完全成为和我们手机一样的终端,需要承担的仅仅是信息收集的任务。

    可以想见,如此趋于成熟的分工,不但效率上是一种飞跃,就连处理数据并给出的判断(交给地面的服务器甚至超级计算机),也会更加合理准确。



    今天的发车现场


    除此之外,在福特、沃尔沃都待过的纵目科技副总裁陈超卓,在回答其它媒体的提问时,谈到了谷歌旗下的Waymo这种无人驾驶行业老大。

    他表示,Waymo确实在“单车智能”(即不连接网络的情况下,单靠无人车的智能)方面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但与此同时,美国更专注与高速路况下的自动驾驶,而我们更专注于复杂城市路况下的解决。着力点不同,难度也不尽相同。

    也正因为我们更专注于复杂的城市路况,5G又走在世界前列——意味着我们的发力点不是‘单车智能’,而更接近于解放算力的“车联网”。所以在行业的整体水平上,中国和美国各有所长。



    海格带来的无人车


    这倒是容易让人联想到两届赛事的主要策划人,谢飞组长的比喻。他谈到,i-VISTA选择在重庆举办不是没有原因的,重庆的地形之复杂,全球无双,到了连现在的地图app都无法征服的程度。

    “来重庆参加自动驾驶赛,就相当于踢足球的人去参加世界杯;

    征服了重庆,就征服了世界”



    非常个性而有趣的一座城市


    和与会专家的面对面中,有几个重要的信息,能量君特别想和富友们分享。

    在本次赛事中,那些名气哄哄的豪华品牌几乎没讨到什么便宜,这其中就包括了号称浑身黑科技的特斯拉。为什么?因为在自动驾驶这个技术上,全世界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因为5G的领先,中国甚至对美国都还有一定的优势。

    专家指出,从L2~L6,基本上,无论高校还是企业,无论学术还是应用,发力的地方都集中在软件端。至于硬件端?360度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堆传感器的做法等等,都已经足够好,短时间内不可能有质的突破。



    360度激光雷达

    而当下的两大热点——5G和AI,才是重头戏;而这两点都会和算法一起,体现在软件端上。比如,L6的终极之问:

    AI识别出了旁边是一位老太婆,但AI要怎么才能判断出她会不会碰瓷?

    软件端的意义,就寓含在这个问题当中。



    参与挑战赛的专业组驾驶员

    此外,i-VISTA挑战赛的意义。的确,美国那边有类似的赛事,但本次挑战赛,很多方面,像项目的设置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就比如第二天的这个中国汽研院园区内,长达4.9公里的全场景模拟,不仅国外没有,而且巧妙的测试下来,结果的参考意义非常巨大。

    最后是挑战赛给我们带来的反思。在自动驾驶风风火火地喊了那么多年之后的今天,包括今年还在进行的第三论挑战,几轮下来,结果到底怎么样?很多朋友悲观地感慨,我们连L2级别的辅助驾驶,AEB尤其是鬼探头,失败的案例还如此之多……



    智博会的阵容相当强大

    BAT的三位老总这两天均现身重庆


    当然,有些地方也让人欣喜——最早将APS商业化的企业之一,小鹏汽车在APS项目毫无意外拿下了冠军。这不仅是一个好结果,更印证了上述的观点:老牌大厂在自动驾驶上几乎没有什么优势,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是中国又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但挑战赛的意义就是来暴露问题的。要知道,考高分的人厉害,设置考试的出题官们也很厉害!有了这i-VISTA,摸着石头过河的自动驾驶产业,就有了方向。而本次挑战赛的终极意义——检验行业各厂的商业化进展,也就有了意义。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