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改装笔记我的dl250是22年10月份入手的,那时候还没降价,裸车是27680,加上购置税和上牌一共花了30600元,店里只送了一次首保。再看看现在的价格,22000元就能拿下dl250三箱版,突然觉得自己好冤种。 买了车之后也发现DL250这...查看全文
#摩托车保养笔记这是我的摩托车第六次保养了,接下来分享一下我自己动手保养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我的DL250是3000-4000公里保养一次,大多都维持在4000公里以内更换机油机滤,如果没时间,比如连续上班骑行也会超4000公里。我自己的理解是摩托车发动机转速高,平常6000-7000的转速很正常,有时转速还能过万,并且机油量少机油衰败快,更换机油要比汽车更勤,更及时一些才行。 接下来说一下我自己动手更换机油的一些技巧。 【放油要彻底】打开油底壳底下17号放油螺栓,放到油不滴落的时候,前后晃动摩托车,还会有100-200毫升残留的旧机油流出,所以说不要怕麻烦,放完油前后晃一下车。也可以用新的机油冲洗一下,这样旧残留更少。 【机滤外壳特别容易变形】用机滤扳手拆卸旧机滤的时候很费劲,铝制的机滤壳很容易变形(如图一),机滤扳手空转旧机滤拆卸不下来。解决方法是用小号管钳夹住拆卸,但要注意力度,以免损坏发动机与机滤的接口。 【新机油的添加量】完全放空旧机油,最多添加2100毫升新机油,可以用量杯辅助,添加量更精确。如果更换机滤要额外添加100毫升新机油,因为新机滤会吸走一部分机油。如果添加少了,机油就低于最低标准线了,机油不够,就会损坏发动机。 【更换机油之前一定要戴手套】自己动手更换机油时一定要戴线手套,这种手套很便宜,保护双手很管用。我有次偷懒没戴手套,拧机滤的时候手一滑,手磕在发动机底护板上了,直接磕了一个大口子,当时就见红了,疼了好多天。 【油品的选择】我一直用的SN级别的全合成机油,壳牌的一升55元不算贵,挺好用的,怠速稳,震动也小,和原厂机油效果一致。反正大家不要图便宜买半合成机油就对了,油品等级无脑选SN就可以了,这是最高等级了。 其实更换机油特别简单,无非就是放油-加油,但还是要注意以上几点,了解了就简单多了
#摩托车用车感受从上次更换了机油之后,目前跑了2000km,从小窗上看,机油的品质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很清澈。机油的液面也没有变化,说明这款车不烧机油,这样跑长途最放心了,天气也暖和了,准备出门跑跑了。 我入手这款车也快三年的时间了,讲真的很踏实,就算是冬天零下十五六度,打火启动也很轻松,用起来特别放心,出门儿上班儿从来没有抛锚,真的稳。 动力上我也不嫌弃他它,对于我这三四十岁的中年男人来说,这款车的动力够用。还是那句话只要舍得给油门,动力还是有的。只不过大油门起步的油耗会有增加,我现在的平均油耗在3.7L每百公里,起步转速在 5000转左右,也算是比较暴力的起步方式了。只要舍得给油门,在起步阶段也不输其他车辆,我自己大约估算了一下0~60的加速,4秒多钟,后半段的加速就不给力了,有些肉,再往后的提速是慢慢的走了,不过这完全够用,我主要是市区骑行前半段提速快就可以了,再加上我从来不拉极速,也不飙车,动力非常棒了已经。得夸一夸他低速的表现,市区低速跟车我大多数都用三档,一档,二档几乎用不到,只要速度不低于20km/h,三档这一个档位就完全应付,三档最高能跑到60多。 骑行质感就是稳。这个稳一方面也体现在这个车的重量上,就拿我的车来说吧,改装完三箱再加上护杠,估摸算了一下整个车重240kg。你说他能不稳吗?跑起来特别的稳,遇到一些横风基本上车辆不会左右摇摆,因为压得住啊。这让我想起了之前骑过的幼兽110,同样的路段上跑遇到大一些横风车辆就左右摇摆,那款车太轻了。另一方面的问题,现在这款车的前后避震上,前避震特别有韧性,也能很好的过滤路面的颠簸,尤其是在城市路面上跑起来特别的平稳,后避震的表现跟前避震表现挺像,又有足够的支撑性车架也够坚硬,整个车跑起来四平八稳的。我也经常带我的老婆出去玩,这个车带两个人也稳如泰山,这大概就是车架比较结实的原因吧。换挡平顺性方面有喜有忧,个人骑车1 2档有的时候非常难摘挂,一档有的时候特别硬,但是跑上10来公里之后就会正常,不知道这算不算一个毛病?3456档切换的比较平顺,几乎很少遇到卡档,最后就说这款车的空挡不是特别好找,有时候停车的时候来回踩好多次才能找准空挡。 车的质量方面个人觉得都挺满意的。毕竟快三年的车了,现在洗洗也挺新的,车辆整天在外面放着风吹日晒的,整个车的油漆也没有发生明显的色差。发动机部位的油漆也没有掉漆,感觉漆的质量真的挺好。手把按键和塑料壳方面做的也挺精细的。手把按键也经常淋雨,到现在手把按键没有一点毛病,包括转向灯,大灯开关,喇叭开关都没有出现失灵的现象,按起来还是咔咔的有质感。其他塑料胶壳包括车的车左右的护板,两年的时间也没有发生断裂,到目前为止骑行起来也没有额外的异响,这一点我还是挺满意的。我哥们儿买的赛科龙踏板车,新车的胶壳都哗啦哗啦的响,异响太烦人了,一点儿质感都没有。 总体来说这款车还是挺不错的,虽然配置不高,颜值也就那样,但是质量稳,能带我出门儿再把我安全送回来的车就是好车。
#摩托车保养笔记上次常规保养还是在11月份,整个冬天摩托车也没怎么闲着,跑了6000多公里,眼看天也暖和了,跑的越来越多,再给摩托车做一次大保养。 这次保养主要是更换机油、机滤,更换了后刹车片还有补充了防冻液,耗时整整一个下午。 【先说机油机滤常规保养】准备的物料如图一所示,2L豪爵原厂机油、机油机滤扳手、一副厨房手套(防油污)、一副劳保手套、一个新的机滤。机油是在豪爵官网买的,主要是用着放心,一升的价格是64元,机滤也是买的铃木原厂的26元一个,更换机油机滤的费用大约在150元(不算工具费用)。 步骤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将 Dl250的大撑支起来,准备一个接油盒,从油底壳左侧底部将放油螺栓打开开始放油。这里要记住一定要把机油加住口的塞子旋开,要不然放油放不彻底。 拆卸机油滤芯比较麻烦。D250的下护板刚好挡住机滤,必须先将发动机下护板上边的两个螺栓卸掉,才可以放进机滤扳手去,拆卸机滤的时候一定注意向右旋,扭矩不是太大,还是比较好拆卸的,紧接着再装上新的机滤就可以,向左旋转上紧,感觉到吃上劲就不要再用力上了,铝制的螺栓很容易滑丝,上新的机油滤芯的时候一定注意,垫圈一定不要忘,否则发动机启动会喷机油。 最后添加上新的机油。机油的页面在l和f线中间即可,也就是说取中间值,启动车辆怠速运转几分钟熄火,在等待一刻钟左右再观察机油液面,机油液面在中间就可以。 换完新机油主要的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发动机的声音会更加的闷一些,发动机怠速转速会在1000~1200转之间横跳,这也都属于正常现象,毕竟新的机油比较稠,影响发动机的转速,也影响发动机的声音。 换完机油骑行了100多公里,表显的油耗从3.3L上升到3.5L,油耗略有增加也属于正常现象,毕竟新的机油粘稠度比较大。新的机油换挡比较平顺,尤其是一,二档摘挂都比较轻松,挂挡不会出现那种干涩的感觉,也就是我们说的挂挡比较丝滑。 机油的选择方面我用过几次其他品牌的机油,最后还是换回原厂的机油。用过雷神威爽4T,那款机油1L的价格是78元,这款机油抗衰减性能,个人感觉不好,骑行超过2000km以后挂挡非常困难,摘倒也很不好摘,给人的感觉就是齿轮润滑不足,不推荐DL250用这款雷神4T机油。我现在一直用的是原厂的机油,这款机油换油周期在5000km,机油还比较的稳定,超过4000km之后,偶尔会出现换挡卡顿,换挡卡顿主要出现在中低速大油门之后,比如三档转速超过7000转,在升档或减档就会卡档,但是这款机油综合用起来还可以,自己更换的话一次150元左右,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后刹车片的更换】DL250后刹车片磨损的特别快,我的前刹车片还没更换过,后刹车片已经更换第二次了,平均1万km不到后刹车片就已经磨没了。主要是骑车过程中习惯了用后刹,并且后刹的刹车制动效果不好,经常需要把刹车踩的很深,这也加剧了后刹车片的磨损。 这次更换的刹车片是XTAT的陶瓷刹车片。一副的价格是120元,外刹车铁片是紫色的还挺好看,换完之后颜值提升了一丢丢。 更换的过程也比较简单,20分钟左右就能换,用到的工具主要是14号套筒扳手,平改锥。将后刹车卡钳的固定螺栓拆下,再拆卸下旧的刹车片,用平改锥顶住液压柱,装上新的刹车片就可以了。 换完刹车片之后的感受。新的刹车片比较厚,装上之后很紧,一刹车盘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用手转动后轮阻力很大,这也属于正常现象,新刹车片换上之后都会比较紧,骑车正常跑几十公里之后,多用用后刹车,后刹车片异响就会消失。新的刹车片制动效果很好,在30km左右的速度轻踩刹车就会明显感觉到车辆的制动,刹车稍微用力过大,后轮abs就会踩出来,后刹车就会弹脚。这次换的这刹车片个人还是很满意的,性价比不错,颜值也高,推荐给大家。 【添加了防冻液】今天保养的时候,顺便添加了防冻液。购买的是绿色的汽车级防冻液,最低温度抗零下35度,颜色选择的绿色的,价格是40元一桶2L。 检查防冻液的时候发现防冻液偏低,补充了防冻液。需要拆掉Dl250左侧的护板,用的到6号的内六角扳手。拆掉护板,添加上防冻液即可,我这次将防冻液添加到f线以下2cm的地方。毕竟马上用车多了,再加满防冻液比较放心。 以上就是我这次保养的全部过程了,用时一下子花费大约300元左右,剩下的时间给链条上油,让车辆保持在满血状态。
#摩托车用车感受随着骑行里程的增加,对Dl250也有新的用车感受,接下来就说道说道。 DL250这个车的座高可真不挑人,就这么说吧,只要身高不低于165都能轻松驾驶。这款车虽然看起来大,但是它的座椅设计的是马鞍型,坐垫儿的中间下沉的很厉害,这样一来他的坐高只有780毫米,就我这1米7冒头的个子,骑这款车双脚勉勉强强的落地算是正好,说实在的,双脚落地还是很踏实的,停车的时候不太担心会倒车,比单脚落地踏实多了。另外这款车除了我骑之外,我女朋友也骑,她的身高只有164cm,你还别说他骑这款车几乎也能双脚落地,这大概就是女生腿长的原因,但也从侧面看得出这款车不怎么挑身高。 坐姿方面我觉得手把有些偏低,我175CM的身高,正坐在车上,手臂完全伸直之后,身体还是有一些略微前倾,其实这样的驾驶姿势不是自然状态,手臂绷的很直,转弯儿很难操作,转大弯的时候非常难以保持。在自然驾驶状态下身体前倾的更加厉害,长时间骑行也挺费腰的,个人实测骑行50km往上腰会不适。腿部的空间也不算太理想,脚踏比较靠前,脚踏还偏高,导致腿部有些蜷,另外脚踏太靠上骑行的时候双腿无法加夹紧油箱,这也是它的一个不足吧。 驾驶感受其实挺一般的。这款车在公路上行驶比较稳,就是说那种路况特别好的路,这款车的车重在那里放着非常压得住,这倒能给人一些驾驶信心,我在国道上骑行,遇到很多大货车超车,带起来的那种横风几乎不会影响我骑车,车基本上不晃。另外它的底盘低,重心很低,有点儿那种不倒翁的感觉,地盘很稳。要是对比凯越500x感觉就是两种风格,凯越500叉,轻飘飘的,重心又高,过大桥遇到横风都会吹的左右偏移,没有dl250骑起来那么稳重。 Dl250长时间骑行舒适度不行。这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坐垫特硬,连续骑行1小时,屁股蛋子就得开花,你也不要觉得夸张,真的很疼,反正我分析就是坐垫硬,另外坐垫很窄,就这么说吧,还没有豪爵AFR125小踏板坐垫儿的一半宽,骑它就像我们坐在板凳上,长时间屁股真的痛。另一个方面就是巡航速度在60~70km的区间,发动机震动特别的大。这是一个巡航最合适的速度,它的发动机在5000转开始就震动的很厉害,手把处的抖动和脚踏处的抖动特别明显,甚至邮箱位置的震动都能传到胯上,我在骑行中保持70km/h巡航半小时,就能震的手脚发麻,停下车来之后,手麻的打字都打不了。 公路上的行驶质感还是挺不错的。前避震很软,再加上半热熔的公路胎骑行起来细小的震动过滤的很好,跑起来也挺安静,基本听不到胎噪。公路上的驾驶感受比凯越500X要好一些,凯越500X的全地形轮胎,在公路上能感觉到细微的震动,胎噪也大,这一点没有dl250好。DL250烂路上的骑行质感真的不行,这里指的一些山路或者非铺装的坑洼路面。我经常和朋友们去山上跑烂路,速度在25千米遇到稍微大一些的坑,比如像砖头大小的坑洼,前避震就会到底,给人的感觉就像重击了一下,会震的手臂疼,前避震行程真的太短了。DL250的通过性还很差,我骑这款车它的离地间隙只有145mm,可能大家没什么概念,铃木UY125小踏板的离地间隙是150mm,这么一对比大家就应该明白了。基本上过坑过坎儿必擦车底,朋友的车都能过得去,我的车还需要他们过来抬,你说多尴尬,好歹dL250也是拉力车呢。朋友的凯越500X的前避震行程达到了19cm,它的最小离地间隙有18cm,他的车轻松过去,我只能在后面等着他们帮我抬车,苦笑苦笑。 dL250油耗真的不能算省。以我在市区骑行的综合油耗来说,冬季的油耗没有低于过3.5L每百公里。造成这款车油耗大的原因也有车重,250的车车重在220kg,说起来就是小马拉大车了。朋友的凯越500X在市区的油耗几乎和我是一样的,对比起来,250的油耗还是巨高的。跑山路DL250的油耗也不低,上山路段20km左右的路程,油耗能达到4.3L百公里,同行的500差的小计里程油耗也不过4.0而已。但有一点dL250慢悠悠的骑的油耗还是低的,在国道上平均时速60km,最低油耗骑到过2.5L每百公里,同行的凯越500叉的油耗是3.2L每百公里,Dl250的中低速油耗算是赢了一把。 DL250的用车成本倒是不高。每5000km更换一次机油机滤,价钱也不贵,2L机油加一个机滤,我自己动手换是120元左右,我一年骑行1万多公里也就更换两次机油。另外交强险和车船税一年只有120元,费用还是比较低的。用车成本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这款车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反正我是两年多的车,没有更换过零件,这里指的是车没有出现过任何的毛病,省下了不少维修费。在山上摔坏过前面的鸟嘴,去售后更换花了150元,个人觉得配件也比较便宜。其他方面的用车费用也不多,就是平常里搞一搞链条油,一年大约用一套链条油,也就五六十块钱,比较省钱。 都说这么多了,DL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太出毛病。
#摩托车改装笔记我的dl250是21款的,我现在骑了三年多,总行驶里程32000km,最近感觉链条有些松垮,噪音大不说还会卡顿,趁放假更换一套428HO油封链条。 我的车的原厂链条是Did的520油封链条,这套链条用起来挺可靠,32000km没有出现出过大毛病,但是链条的异响很严重,基本上500km不刷油,链条的噪声就特别大,就是带着全盔在速度低于30km/h的时候,链条噪音特别大,哗啦哗啦的特别烦人,正好链条的寿命也快到了,趁假期更换了428的链条套装。 本次更换的链条规格是428HO,前后牙盘的规格没有改变,还是用的前14齿,后47齿的规格。这套链条套装我一共花了420元,自己动手更换的也不是特别难。 需要准备的工具。一个大的活动扳手和一个19号的扳手,这两个扳手是拆卸后轮的大螺栓用。 其他工具还有:一套棘轮扳手,一副劳保手套,一瓶链条润滑油。 更换链条的过程。首先将发动机左侧链条小齿轮盖板拆下。用19号扳手顺时针将固定小齿轮的螺栓拆下,这个螺栓不是特别好拆,需要用长柄扳手。更换上新的14t前齿轮⚙️,这个过程我花了15分钟,主要是前链轮儿的螺栓特别的紧,不好卸。 将固定后轮轴的左右两侧大螺栓拆下,这两个螺栓都是19号螺丝,拆卸起来也不是特别难。松掉后轮的限位螺丝,需要用到12号小扳手,整个后轮的拆卸大约需要5分钟,相比起前链条轮还是很好卸的。 将后轮卸下来之后,旧的链条就轻松的摘下来,换上新的链条。将后轮平放在地上,后47齿牙盘固定的5颗螺栓很好卸,依次将螺栓卸下,将新的牙盘放上。固定牙盘螺栓一定要对角紧,这样才能将螺栓固定的更加的稳固,也不会出现偏力,确保后牙盘的精准。最后就是挂上新的链条,旧的链条很脏,黑乎乎的,换上新的金色链条,颜值都上档次了。先不要固定两侧的大螺栓,调节好链条的松紧,让链条的浮动在2cm左右,此时就可以固定好轮子的大螺栓了,最后一定要上紧用脚踩一下扳手。整个过程耗时大约1小时,也不是特别难,有些动手能力的都可以自己换。 更换完链条的使用感受。在没有更换链条之前,链条的噪音特别特别的大,身旁的朋友都笑话我,说这个车的链条在炸街,他们说从旁边儿听着比发动机的声音还大,其实我自己也知道了,这款车的链条声音确实大,只是链条没出毛病没舍得换。另外当这款链条使用超过3万km的时候,车辆急加速的时候,链条会咯噔咯噔的响,加速不平顺,卡顿的非常难受,也可能是链条被拉长的太长的缘故,运转不顺畅。 更换完新的链条组合。首先在声音上小了很多。链条的静音性很好,还专门在封闭道路上测了一下,在不戴头盔的情况下,速度40km/h左右,听不到链条哗啦哗啦的响。就算原地打起大撑,挂挡将速度提到80km/h,原地运转链条的声音也很小,我对这套链条的静音性还是很满意的。其次就是更换完链条之后感觉提速更有力了,动力输出更加的顺畅,加速的时候动力响应很快,没有了那种迟滞感,感觉提速能比之前快了1秒左右。最后就是说更换完链条之后,换挡平顺性很好,加速的时候再也没有那种咯噔咯噔的顿挫感,跑起来很顺畅,速度在60km/h的时候也感觉不到链条的跳动,动力很平顺,驾驶舒适性较更换链条之前提升了太多。 以上就是我更换链条的一些使用感受。花费也不多,如果你的链条也十分吵,骑行过程中有卡顿,我也建议你更换一下链条三件套,花费不多,能解决大烦恼。
#摩托车油耗分享我就理解不了了,你们的dl250油耗为什么都在3点几?4点几?我六档慢慢悠悠的骑,油耗就会降到2.5以下。我通常的起步转速在2000转,省道上巡航速度60千米每小时,这个时候发动机的转速在4000转左右,震动也小,特别爽。 慢加油门儿早预判,避免急刹车就是省油的关键,当然了,我在市区的平均油耗在2.8左右,跑小长途的话油耗会在2.5以下。如果遇到顺风的路段,油耗还会下降。
#摩托车油耗分享气温到零度以下已经一个月多了,现在我的dl250在城市的通勤油耗稳定在3.1L每百公里,比夏天的时候油耗多了0.3L左右。我现在每天早上骑车先热车5分钟,等发动机水温上来之后我再骑车,这样能保护发动机,也能降低油耗。
#摩托车改装笔记DL250的原车灯光真的挺拉垮的,本来就一个头灯,结果用的还是卤素灯泡,亮度很感人,夜间骑车基本上就像提着个马灯在跑车一样,10m之外啥都看不见。经常跑夜路,灯光不行,怎么可以?改它! 第一套灯光改装,改原车大灯总成踩了不少坑。原车的大灯...查看全文
#摩托车保养笔记冬天用车越来越少了,再给我的dl250更换一次机油机滤。 准备的工具和材料有:手套一副、机油两升、机滤专用扳手、加油漏斗一个。 本次更换的机油豪爵精装铁桶,120元一桶需要两桶,价格有点小贵。机油滤芯是在豪爵店里买的,花费了26元。 保养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摩托车在放旧机油的时候一定要提前预热一下发动机,启动车辆让发动机运转个几分钟,让机油热起来,让发动机里的旧机油更容易放干净。提前准备好一个接油盒,找了个盆子套了个塑料袋儿当接油盒,也挺好用的。 给摩托车放旧机油的时候,一定要将车辆的大撑打起来,让前后轮尽量保持水平,这样放油更加的彻底。 步骤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无非就是打开油底壳底部的放油螺栓,将旧的机油放到油盒里边。然后用机滤专用扳手拆掉旧的机滤,整个放油的过程几分钟就搞定。 这里需要注意。更换完新的机油滤芯之后,一定不要用太大的力气去拧新机滤,因为机油滤芯是铝制的,特别容易滑丝,我之前大力的拧机油滤芯,导致滑丝机油会漏。油底壳的那个放油螺丝同样不要上太紧,油底壳螺丝要是滑丝了也是会漏油的。 最后就是将新的机油添加进去。用那个机油漏斗,防止机油滴在外面,2L的新机油全部加进去就可以了。然后启动发动机运转5分钟,最后从机油窗看,机油液面加到中间位置就行了。 更换机油自己完全可以动手,特别的简单。更换完机油之后,发动机的声音变得更加的通透一些,怠速也稳定在1000转左右,骑行了一圈儿,感觉换挡更加的平顺,也不会出现卡顿的情况,换完新机油的感觉非常的好,骑行起来更顺手,更换完新机油之后,感觉动力响应都快了一些,加油门动力随叫随到。 我之前用过豪爵的原厂塑料瓶机油。豪爵原厂塑料瓶机油每瓶的价格是68元一升,更换的周期也在3000km左右,3000公里以后机油衰减比较厉害,挂挡会卡顿。 本次更换的机油是豪爵铁桶机油,这款机油的品质明显要比塑料桶的好一些,机油的粘度更大,机油的品级是sn级的最高级。5000km一换没有问题。 更换完机油机滤之后维护了一下链条。给链条清洗了一遍,打上了链条油,最后给链条打上了链条蜡。链条的维护也比较简单,无非就是清洗上油,打蜡,整个维护的过程10分钟就能搞定,维护一下链条,减小一下链条的噪音,面条太干的情况下,骑车链条哗啦哗啦的响,另外遇到雨雪天还会生锈。我这次用的链条油是wd-40的,这款链条油四十块钱一桶,链条油的效果挺好,不怎么沾灰,润滑的效果和静音的效果也很好,链条安静了许多,带全盔基本听不到链条响。也能防止链条生锈,冬天就保养这一次链条就足够了。 以上就是我的车冬天的一次常规保养,希望我的车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摩托车打卡地分享把DL250的边箱去掉去跑山真的灵活,单人单车跑卧龙峪特别的轻松。 卧龙玉在济南和泰安的交界处,山的南边属于泰安市,山的北边属于济南市,从济南市中区出发到卧龙峪导航距离单程90km,大部分走的是104国道路况很不错。 动力我觉得这款车还挺够用的。我单人单车骑这款车提速挺快,0-60千米每小时加速在4秒左右,对于我这种不追求速度的人来说完全够用。发动机的震动也不大,我全程几乎都用的4000转的转速,这个转速区间的发动机震动很小,骑行起来特别舒服。换挡的平顺度也很好,换挡很有高级感,摘挡和挂挡都很轻松,油离配合好了,非常有操纵感。 卧龙峪海拔700多米,从山脚跑到山顶都是盘山路大约10km,DL250 动力还是挺足的一路三挡跑到半山腰,剩下的用的二档跑到了山顶,全程没有使用一档,发动机也没有因为过热而造成动力衰减,动力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 山上有很多的碎石路,还有很多的坑洼,Dl250的前后避震经得起考验,前避震的韧性很足,回弹很快,过小的坑洼还是挺舒适的。速度大于20km,过大一点儿的坑前壁镇会触底,跑烂路还是要控制一下速度。ABS的表现还是挺好的,在砂石路面上捏刹车,也没有出现轮胎抱死的情况,Abs的介入很及时,防止车辆侧滑很有作用。 山顶上的风景特别好看,远远望去,层峦叠嶂的,毕竟卧龙玉属于泰山的余脉,很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山顶上风很大,特别的冷,上这里来跑山还是需要多带衣物的。 本次跑卧龙峪一共跑了200km,我的平均车速是55km/h,跑回市区停车之后表显油耗2.9L每百公里,Dl250的油表显示还是非常精准的,这个油耗我也非常的满意。我家的92号汽油是6块9毛钱1L,这样折算下来每公里的费用是两毛一,跑起来还是很省钱的。 本次骑行也有不舒服的地方。最大的感受就是dl250的坐垫太硬了,坐垫很硬很窄,提醒起来身体不自觉的往前滑,很容易顶到油箱,那个滋味儿真的不好受。骑行100km左右感觉屁股非常的疼,坐垫的舒适度真的给差评。坐姿方面我觉得还是不错的,我把手把加高了3cm,骑行的三角还是很正的,坐姿很端正,骑行的时候手臂能伸直,腰背也能挺直,这样骑行就非常的轻松,骑行200km没有觉得腰背累,骑行姿势还是给好评的。 另外我发现这款车发动机在5000~6000转的时候震动很大。从山底到山顶大约10km的路程,发动机持续在5000~6000转,手把处的震动特别大,另外脚踏出的震动也很大,油箱部位的震动也非常大,双腿没法夹紧油箱,震动很绵密,跑到山顶停下车之后手脚都麻木了。平时跑车一定要避开这个发动机的转速,共振区的震动还是明显很大。 我今天跑卧龙峪用了一天的时间,山顶的风景真好,跑一圈儿心情好。也提醒大家一定要多备衣服去跑山,另外山上的路况不好,一定要注意控制车速。
#摩托车改装笔记DL250这款车原车的手把有些低,我的身高是176cm,驾驶姿势有点前趴,所以加装了手把增高块。 手把把增高块的选择主要是对比了两个品牌。一个是灵兽的手把增高块,售价是80元一对,灵兽的手把增高能加高手把3cm,后移手把2cm左右,但是我觉得增高不够。RKR的铝合金手把增高块的售价是98元,它能增高手把4cm,后移手把3cm,整体上比零售的更高一些。最终我选择了RKR的手把增高块。 加刀的过程也比较简单,自己动手就可以。准备一个6号的内六角扳手,将原先的手把压码拆卸下来。将原车束缚管线的扎带全部剪断,将离合线,油管,电线全部松下来,这样加高的时候管线就会够用。将手把增高码向后安装,依次将摩托车的手把依次装上就可以,先不用将螺栓固定死,自己坐在车上调整好最佳的角度,再将手把压块螺栓固定。 【加装完手把增高块之后的使用感受】 Dl250在加装手把增高之前,驾驶姿势往前倾大约10°,驾驶姿势很像街车,长时间骑行腰也累,手臂也累。加装完之后的坐姿更加的直,两手臂完全伸直腰部也能垂直于坐垫,坐姿更加的完美,骑行更加的省力,长时间骑行也不会腰疼,胳膊疼。加装完手把增高块儿之后的站立骑行姿势更加的直,之前烂路上站立骑行的时候需要弓着腰,增加完手把增高之后站姿非常的舒适。 加装完手把增高块需要重新适应一下车辆的转弯角度。增高手把之后转大弯时手臂的行程增加,转急弯的时候需要适应一下。 手把增高块这个改装还是非常具有实用性的,改变了驾驶坐姿,使驾驶坐姿更加的舒适,骑行更加的省力,值得改装。
#摩托车装备推荐科惟途k10蓝牙对讲耳机,是我买的第一款蓝牙对讲耳机,性价比很高,质量方面还可以。 买这款耳机主要是性价比高一些,两年之前买耳机维迈通的价位在600元左右。而科惟途k10蓝牙对讲耳机的价格只有300元,价格不到主流蓝牙对讲耳机的一半,真的很便宜。 科惟途k10蓝牙对讲,耳机用起来还不错。这款耳机的声音很大,平时我都是自己一个人带着听听音乐,骑行速度50km音量最50%完全都能听得清,音量开到80%就已经很大声了,音量非常的大。 耳机的续航能力也不错。我都是上下班儿佩戴这款蓝牙耳机,每天听歌的时间大约在1小时左右,20天左右的才充一次电,续航真的很长。 外观上个人觉得不如 维迈通v9s好看。科惟途k10的外观四棱四角的,不如维迈通v9s圆润和流畅。科维图k10的底座厚度大,比维迈通v9s的底座厚了2mm,佩戴上耳机之后更加的突出于头盔。 科惟途k10可以和维迈通v9s互联,但是连接的时候需要一对一配对。没法进行一键互联不是特别的方便。科维图k10的按键比维迈通v9s的要小,戴手套操作的时候很容易误操作,这方面的设计不如维迈通。 科惟途 k10通话的降噪还是不错的。骑车打电话的时候麦克风降噪很清晰,和队友之间的通话也非常清晰,麦克风的降噪还不错。 性价比高。这款耳机入手的价格是300元,比主流的维迈通耳机要便宜将近一半,整体的做工还不错,通话质量很好,性价比不错。 缺点方面。开机语音提示默认最大声,无论如何设计开机的提示音都是最大声,非常的吵。其他的缺点还有音质不好,也就是听个响吧,对音质有要求的还是要慎重选择。 这款耳机总体好像也不错,主要是性价比很高,通话质量也很好,追求性价比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摩托车装备推荐摩托车蓝牙对讲耳机,身边的朋友大部分都是维迈通,尽管不是特别好,但是互联方便,我还是选择了维迈通的v10s。 我的上一款蓝牙对,讲耳机是维迈通的v9s,维迈通v9s的音质一般,但是续航真的很强,半个月充一次电。这次更换了头盔,又新买了一个维迈通的v10s蓝牙对讲耳机,毕竟是新品入手的价格是680元。 维迈通v10s外形上变得更加的有机甲风,造型上有棱有角的,与之前v9s的圆润风格形成明显的对比。个人感觉外形上比v9s好看了一些,但是厚度上比v9s更厚了一些,大约厚了0.3cm。 维迈通v10s安装还是很方便的,提供了3m胶粘贴底座和卡扣底座。但是和v9s的底座不通用,商家的小心思体现的淋漓尽致。没买头v10s整体的布线和v9s几乎一样,安装过程也一样,非常简单,几分钟就能搞定。 实际使用的感受。维迈通v10s的音质上比v9s有了明显的提升,有了哈曼卡顿音效,起码个人听着有了一些低音效果,听DJ更带感。之前v9s的音质很拉胯,只能听个响。 续航能力方面。维迈通v10s使用了5天,每天听歌2小时,目前还剩余电量80%,续航方面真是做的不错,充一次电用半个月完全没有问题。 维迈通v10s的最大音量和v9s没有什么区别。音量都挺大的,佩戴在全盔上,骑行速度在50km的时候,音量只需要开到40%就能听得清。通话也十分的清晰和队友语音降噪能力比v9s明显的提升了,使用v10s通讯更清晰,噪音更小。通信距离上v10s和v9s区别不是特别大,在市区只要建筑物一遮挡就会通话就会断断续续的。在空旷的地方1km多的距离通讯还是很稳定的。 当然了,维迈通v10s也是支持一键互联,和v9s的功能几乎一样,最大支持8人互联,就是一键互联特别方便,这也是维迈通卖的最多的原因。 这款耳机价格其实并不低,700左右的价格可选择性其实还不少。但是他的用户基数大,周边的朋友用的多,虽然他也不是特别出色,但是我还是选择了它。
#摩托车装备推荐眼看气温都到零度以下了,收起了我的夏秋季装备,更换上冬季装备。 装备推荐之魔雷士r50s全盔。春夏秋季我都是戴的LS2的3/4头盔,3/4头盔透气性好,另外喝水也方便,只是天气越来越冷了,保暖性不如全盔。我的魔雷士r50s全盔入手价格是1099元,戴着还不错,帅气是它的最大亮点。 这款头盔有个大尾翼设计,非常的帅,戴在头上之后很有型,头盔的外形设计真的不错,朋友们都夸这款头盔好看。外壳的材质是abs工程塑料的,材质上一般没有用到玻纤或者碳纤维,这也导致了这款头盔的重量并不轻,头盔的整体重量是1600g左右,和市面上大多数的abs全盔重量一致,戴在头上之后很有分量,短途骑行还行,长途骑行会压的脖子酸痛,我主要是在市区佩戴,重量大一点儿还可以接受。 内衬的做工上还是挺用心的。内衬的材料很亲肤,记忆海绵的的弹性也很好,我57的头围买的L号戴上正好,头的顶部和头盔贴合的挺严密,脸部稍微有一些夹脸,头盔的包裹感真的挺不错。头盔的卡扣是用的金属双D扣,这比我之前戴的LS2 四分之三盔的塑料卡扣要结实多了,金属扣更抗拉扯、更耐摔,安全性更高。双D扣佩戴的方式稍微麻烦一点,但是非常的安全。 抗风噪方面。摩雷士R50s这款头盔外形很平整光滑, 流线型也不错,唯一的突出就是进风口,风噪很小。我骑车的时候速度在55km左右的车速与同伴的对讲声音听的非常清晰,自己听音乐也不受风噪的影响,头盔的隔音和风噪控制的挺好。之前带LS2的3/4头盔风噪很大,速度上40音量开到最大都听不太清,全亏比3/4亏的风噪控制和隔音要好很多。 这款头盔的缺点。摩雷士r50s的重心靠前,骑行的时候头盔会往前坠,佩戴起来影响体验。另外这款头盔的价格1099元左右,作为一款abs全盔价格还是太高了,性价比方面差一些。当然了,总体上来说这款头盔帅气,做工也不错,还是值得推荐的。 冬季装备推荐之杜汗冬季护膝。 之前都是佩戴的杜汉的四季护膝,随着气温低于10℃,四季护膝不太顶用了,又入手了杜汉的冬季长款护膝。这款护膝的价格是149元,不算太贵。 杜汉的冬季护膝非常的长。从大腿中段一直到脚踝都能保护住,里面是长毛绒,非常的厚实,也非常暖和。外面用的是ce安全认证保护壳,保护壳的厚度大约在0.3mm,摸起来非常结实。整个护膝都是快拆卡扣设计的,穿戴起来非常的快,两个护膝穿戴不超过2分钟。另外脚踝处有自粘扣,可以更好的保暖。实际使用中,早上零下二度的气温,佩戴这款护膝骑行10km到单位,整个腿暖洋洋的,风一点都刺不透,而且还很保暖。 这款护膝还是很值得推荐的,做工好,又是品牌,安全也有保障。150元的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冬季装备的推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摩托车保养笔记冬天来临了,车也骑的少了,给我的dl250再做一次保养,本次保养里程是3000km,更换新的机油,防止机油乳化。 物料和工具的准备。这次购买的机油是豪爵原装的铁桶机油10W-40,1L的价格是99元,本次准备了2L。更换了一个原厂机滤,机滤的价格是35元。需要准备的工具有:机滤拆卸专用扳手、17号套筒扳手(拆卸油底壳螺丝用)、机油加注管、废机油接油盒、再准备一副劳保手套。 机油更换比较简单。这个季节的气温比较低,需要提前预热车辆几分钟,让发动机里面的机油热起来,增加它的流淌性,这样放油更彻底。 将车辆的中撑打起来,将接油盒放在发动机油底壳下面,从摩托车的右侧拆掉油底壳放油螺栓,将发动机里的机油完全放干净,大约需要5分钟左右。放油的间隙,发动机的底护板拆卸下来,这样更方便拆卸机滤,用机滤扳手将几率拆下,同时更换上新的机油滤芯,注意用力不要过大,铝制的机油滤芯容易滑丝。 当发动机里的机油放完之后,重新拧上油底壳螺栓。从机油加注口添加机油即可,将2L新机油完全加进去,将机油加入口重新拧紧,启动车辆运转5分钟,在熄火静置15分钟,静置15分钟之后再机油窗看机油液面,在l到f之间就可以。 以上就是更换机油机滤的整个过程。有一点动手能力就可以独立完成,整个更换的过程大约需要20多分钟,相对比较简单。 更换完机油机滤的新感受。换完新机油机滤之后车辆的怠速更加的稳定,发动机怠速维持在1200转,更换机油之前,发动机转速忽高忽低,在800~1200转之间晃动。更换完机油之后的发动机声音更加的沉稳好听一些同时怠速的声音也变小了许多。 更换完新的机油机滤最大的变化是换挡更加的平顺。换挡卡顿的情况完全消失,一,二档挂档也更加的平顺,同时空档也非常的好找,骑行操控性更好。 在使用这款机油之前,我也使用过雷神4t机油,雷神4T1升的价格在110元左右,价格并不算低。雷神4t机油的抗衰减性不好,在行驶到2000km以后换档会出现明显的卡顿,发动机的噪音也明显的增加。使用效果不如原厂的铁桶机油,在这里更推荐使用原厂的铁桶机油,3000~5000km一更换即可。 本次更换机油主要是为了迎接寒冬的到来,更换新的机油也是为了防止冬季机油乳化损害发动机,毕竟新的机油性能更好。
#摩托车保养笔记我的dl250在骑行到16000km里程的时候更换了前后刹车片,前刹车片磨损较轻,还有3mm左右的刹车片厚度;后刹车片磨损相对严重,只剩下1mm左右的厚度。为了行驶安全,将前后刹车片一同更换掉了。 本次更换刹车片的品牌是XATA陶瓷刹车片,前后共两副刹车片价格是170元。 更换的过程需要一些动手能力,整个过程大约半小时。准备一套棘轮扳手,螺丝刀和劳保手套,将前后刹车卡钳从固定架上拆下。将原有的刹车片用螺丝刀卸下,再依次装上新的刹车片。新的刹车片厚度较大,需要用扁口螺丝刀将卡钳液压柱挤压进去一些,才能更简单的装在碟刹片上。最后上紧固定卡钳的螺栓即可。 更换完新的刹车片之后的感受。新的刹车片厚度很大,空挡转动轮胎有一些摩擦力,不过这也是正常现象,毕竟是新的刹车片比较紧的缘故。实际骑行中刹车的制动力明显的增强,新的刹车片,刹车很灵敏,行驶的时候也没有异响,刹车片的表现不错。这套刹车片我磨合了1000km以后,检查碟刹盘并没有留下凹槽,刹车片比较软,不会损伤车辆的碟刹盘,这一点表现非常的好。有些劣质的刹车片会损伤磨损碟刹盘,硬度过大会在碟刹盘表面留下很多凹槽。另外这款碟刹片的磨损速度也不算太大,行驶1000km之后,没有发现明显的刹车片磨损,刹车片的耐磨性也非常好,耐用性好。 还是建议大家购买品牌的碟刹片,第一,能保证车的制动力。第二也能保证不会损伤碟刹盘。市面上有些二三十的碟刹片就十分的劣质,制动力差而且会损伤原车的碟刹盘。 以上就是我的车碟刹片更换过程,自己动手的话半小时左右就能搞定,千万不要忽略了刹车片的更换。
#摩托车改装笔记我的dr250买回来陆陆续续改装的差不多了,走了不少的弯路,接下来继续分享我的一些改装。 【改装之加装了护杠边包】 加装完全护杠之后,感觉护杠的部分少了一些储物能力。选择那凯乐鱼的黑武士护杠边包一对的价格是140元,这个护杠边包单个的容积是8L,容量还是很大的。选择边包之前也对比过摩多狼的护杠边包,摩多狼的护杠边包外形不是特别的好看,外面的支撑性差一些,看起来比较松垮,同时价格也比这款边包贵一些,最终选择了凯乐鱼的护杠边包,凯乐鱼的护杠边包既便宜又有型,值得推荐。 加装完护杠边包,我的车的储物能力又增加了16L。平时单个边包里装了骑行雨衣、骑行雨鞋、以及擦车的毛巾。另一个边包里装了打气筒,车罩衣和一些补胎的工具。两个边包非常的实用,并且在外形上也非常的好看,车辆从正面和侧面看起来更加的饱满,也提升了我的dl250的颜值。这款边包有简单的密码锁,起到了一定的防盗作用,但是不建议放很贵重的物品在里面,毕竟小的密码锁只能防一下君子。 【改装只之坐垫】 我的dl250的原车坐垫特别的硬,我的体重是140斤,骑这款车超过50km就会觉得座椅硌的屁股疼,原车的坐垫真的是超级硬。另外这款坐垫儿后面高,前面低,骑行的时候人会往前滑,特别的难受。 改坐垫儿是找的专门儿改坐垫的汽车装具店改的,花费了350元。将原来的坐垫海绵削低了4cm,填充了6cm的乳橡胶层,最外面一层用的是防水的纳帕皮,整个坐垫的改造用时2小时。 改装完坐垫之后的感受非常的好。由于将坐垫削低了4cm,使得坐垫儿更加的宽,同时填充的6cm厚的乳胶层非常的柔软,坐在车上感觉舒服多了。实际坐姿上比原来的坐高低了2cm左右,像我这种175身高的骑手来说,做高更加的友好,轻轻松松双脚落地。 改完坐垫之后,实际上骑行100km左右也不会觉得屁股疼,新填充的橡胶层比原先的坐垫柔软太多了,改完之后非常的棒,骑行过程中也不会往前滑,大大提升了骑行舒适度。 以上就是我的250的一部分改装,花费不高,但是特别实用。
#摩托车改装笔记我的250改装了不少的东西,今天分享一下护杠的改装行车记录仪的改装。 加装了上下护杠。Dl250原厂是没有护杠的,我刚开始也觉得没有必要安装护杠,但是有一次我原地倒车将我的脚压在了发动机部位,幸好当时发动机不热,要不然真的是双重打击。经过这次事我下定决心要装全护杠,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 这套后杠是去的售后门店里安装,忘记了是什么品牌的了,花了520元。就是上杠加下杠,都是钢铁的。掂起来挺有分量,安装的师傅说这副护杠11kg重,很结实质量很好。安装过程很简单,师傅20分钟就搞定了,发动机和车架上都有预定的螺丝孔,安装还是比较便捷的。 全护杠从前面看起来。下边的护杠宽出车体15cm左右,总的宽度不超过车把,这样也不影响驾驶。突出车体的下护杠,在倒车的时候能首先着地,和车体能形成一个有效的空间,这样不管是腿或者是脚都不会直接砸在车下面,安全性还是很好的。上户杠能包围到油箱的部位,能保护侧面的车壳,摔车的时候起码能保证塑料胶壳和油箱不受冲击,减少车损。加装完护杠之后感觉车也变得好看,之前从看前边儿看起来很瘦,现在看起来也饱满多了,车都壮实了许多,再加上我挂了两个8L的护杠边包,车的气势一下子就出来了,车体从前边儿看起来宽了不少。 安装完这款护杠之后有个小缺点。那就是发动机的震动更加的明显,发动机在5500转的时候,护杠会嗡嗡的响,声音不是特别大,但是能听得到,同时手把的震动也比没有安装护杠之前大了。 加装了HFK摩托车前后行车记录仪。最早的时候,我的摩托车没有安装行车记录仪,有的时候出门带个运动相机。但是运动相机的续航只有一个小时左右,有时候会忘记了更换电池,导致很多时候录像缺失,后来决定加装一款比较靠谱的行车记录仪。 加多了这套行车记录仪是HFK的,选择的是没有外屏的版本,花了1600元。也考虑过国产的一些品牌,赛维斯通的摩托车前后记录仪才600多块,但是看评论有很多录像缺失的,也有说图像模糊花屏的,虽然性价比高,但是质量真的堪忧。我考虑下来还是选择了HFK 摩托车前后记录仪,主要是大品牌质量好,用着也放心。 这款记录仪安装的过程也比较简单。也是在门店里安装的,师傅安装了一个小时左右就搞定了。供电也是经过acc线,这样也不用害怕电池亏电。 使用到现在这款记录仪已经用了两年的时间,加装的内存卡是128g的内存,经过了两轮寒暑,记录仪从来没有缺失过录像,寒冬酷暑的天气,这款记录仪工作依然稳定。画质说不上太好,但是骑行起来都能录的清防抖不错。夜视能力也挺强,夜晚录像也挺清楚,但是车灯直射会炫光,看不清对面儿来车的车牌号。 行车记录仪贵在稳定,这款行车记录仪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价格上比其他品牌贵了不少,性价比不是特高。 这两个改装我觉得还是不错的,挺实用的,能帮助到大家。
#摩托车改装笔记Dl250这款车没改装之前有一些瘦小,改装之后也更实用了,也更壮实了。 改装之一:改装了坐垫儿。这款车的坐垫非常的硬,坐垫也比较窄,后高前低,骑行的时候老是往前滑。我骑这款车四五十公里就会屁股疼,坐垫又硬又窄,入手之后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来更改了坐垫。 坐垫是通过机车店改的,在原车坐垫的基础上削掉了3cm的硬海绵,填充了更加柔软的橡胶海绵5cm,座椅的外套用的是napa皮,整体的做工还不错,整体坐垫儿也防水,样子也好看。改坐垫儿用了两个半小时,花费了320元。 改装完坐垫之后的变化。改完坐垫在外观上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和原厂的坐垫几乎相同。但是新填充的海绵比较软,坐上去之后坐高比之前降低了2cm,这样坐上之后坐姿更加的正,手臂伸直之后,腰可以垂直于坐垫,骑行姿势更合理了。其次是坐垫更宽了,比之前的坐垫宽了三四厘米,坐起来更加的舒服。再就是坐垫前后一样高,再也不和原厂坐垫一样会往前滑了。更换完坐垫之后做舒适性大大的提高,现在连续骑行一两百公里不会屁股痛,感觉改坐垫儿物有所值。 改装之二:更换了原厂的三箱。Dl250原厂的三箱是塑料的,容积分别是尾箱28L,两侧的边箱各20L,三个箱子总的容积是68L。说实在的原厂的边箱一点都不实用,尾箱装不下2xl的全盔,边箱更差劲,空间很小不说,还是侧开门儿的很容易往下掉东西。 更换的是LS2 的铝合金三箱,三个铝合金箱子加边架一共花费了2000块钱。也对比过生林的铝合金三箱,发现森林的箱子没有Ls2的箱子质量好,LS2的铝合金箱子做工很精致,而且比生林的箱子还便宜一些,最终选择了ls2的铝合金三箱。箱子是我自己装的,箱子边架的孔位做的非常的精准,装箱子整个过程花费了一个半小时,还是比较简单的。 本次更换的铝合金三箱容积分别是尾箱43L,两个边箱各36L,三个箱子加起来的总容积是115L,比原厂三箱大了将近一倍。 43L的尾箱可以放得下我2xl的全盔,并且还能装得下一副护膝,骑行手套和水杯等。单个的边箱36L开门方式是向上,箱子里可以装特别多的东西,单个边箱实测能装24瓶500毫升矿泉水,还能装得下其他的东西。单个的边箱能装得下我的骑行服、骑行鞋、补胎工具、随车维修工具、便携式打气泵、雨衣等,装载能力比之前大太多了,太实用了。 安装完箱子之后也有一些缺点。这一套Ls2的铝合金箱子,重量很大。个人实测了一下比原车的箱子重了15kg,车真的是越来越重了,动力是越来越差了。单个边箱比原来的箱子宽了5cm左右,两边尾箱比原车宽了10cm,这样过比较窄的胡同,或者在拥挤的道路上行驶更加的不方便了,这也是他的一大弊端,需要自己适应一下。 总的来说改装的这些东西还是比较实用的,原车的确实不太够用,改过之后也实用,也好看。
#摩托车改装笔记D250入手很长时间了,改装也走了不少弯路,就简单分享一下吧。 一:加高了一个大风挡。品牌是天飞仕的,高度是50cm,花费了93元。 先说一下为什么要更换一个风挡?原车的风挡大约只有30cm高,提醒起来根本就是一点儿都不挡风,速度不用太快,50km/h就直接吹到胸口了,要多难受有多难受,速度再快一点就吹的人晃动,太憋屈了。 在网上选购的这个品牌的加高风挡,到手之后感觉质量还不错,选择的是烟灰色的,看起来很有质感,亚克力的光亮度很高,透明度也不错,做工很精细,开孔也很工整,这款风挡的整体外形有点机甲风,看起来还是蛮酷的。买这款风挡之前也考虑过那种夹在风挡上的小风挡。但是感觉那个小风挡加上之后的挡风效果也不行,最后决定买这一款大风挡。 安装比较简单,将原车的4个风挡螺栓卸下来,用得到6号的内六角扳手。然后再将新的风挡安装上即可,比较的简单,一个人动手的话,15分钟左右的即可搞定。 这款风挡安装之后的效果还是很好的。首先颜值上就高了一些,看起来高大上,直线的风格很有机甲味儿,看起来很酷。其次挡风效果确实很好。就以我178的身高骑这款车来说,速度80km/h,风直接就略过头顶,再也不会吹到胸口,风挡的隔风效果真的非常好,骑行起来很舒适了。小缺点就是前风挡过大了之后,低速行驶的时候,车把有一些摇晃,影响一些驾驶感受。 二:加了一个马鞍坐垫。这个马鞍坐垫花了49元。坐垫儿的做工还不错,整体的厚度是5cm左右,质地比较柔软,外表的材质也防水。 加装坐垫的原因就是原厂车的坐垫太硬了,基本上骑50km左右屁股就很痛,原厂的坐垫一是硬,二是窄,骑行的舒适度太差了,所以决定买一个坐垫。也对比过那种大气泡的坐垫,感觉那种大气泡的坐垫样子很丑,也不防水,雨天骑行的话就不友好。最终选择了这款马鞍坐垫。 加装上之后的使用感受。这款坐垫还是很柔软的,厚度大约5cm,坐上之后很舒适,另外它的宽度不错,将原来的车垫完全包裹住了,这样也提升了大腿侧面的舒适度。效果确实的好,现在连续骑行大约100km也不会觉得屁股疼。防水性也不错,雨天有水不会渗到坐垫内部,使用起来很方便。性价比也不错,一共才49块钱,另外它的样子看起来不是特别好看,但是还可以接受吧。 以上就是我的dl一些简单的改装,提升了一些舒适度,花了一些小钱个人感觉还是挺实用的。
#摩托车装备推荐日常骑行感觉街面盔是最实用的,骑行的过程中也不影响喝水,一种头盔,两种形态用起来很方便。 FASEED(法赛德) FS908 揭面头盔的入手价格是368元,头盔的材质是abs工程塑料的,性价比还可以。 在买这款头盔之前,我佩戴的是ls2f 358全盔,佩戴全盔夏天比较闷热,另外还有就是喝水不方便,所以决定入手一款更实用,更方便的揭面盔。综合对比起来觉得法赛德的街面盔做工和样子都不错,果断的入手。 头盔的样子有点类似于复古街盔,整个头盔就是圆滚滚的,看起来挺好看,没有那种大尾翼头盔那种夸张的造型,比较沉稳一些。我选择的是哑光黑色的质感还不错。 头盔的整体做工不错,镜片与盔体贴合的挺紧面,开河的阻尼感也挺好,镜片与盔体的缝隙很小,这样冬天骑行的时候一点都不漏风。揭面开合设计的阻尼感也挺好,开合很有质感,一点都不松垮,骑行起来不会产生异响。 整体内衬的做工还可以,内衬比较结实,有弹性,面料比较亲肤。佩戴上很舒适另外头盔的头型设计的挺好,戴上之后不夹头,不夹脸,佩戴起来舒服。内衬可拆洗,拆洗也很方便,夏天出汗比较多,一周清洗个两三次,内衬也没有变形,质量还是很好的。内部泡沫缓冲层比较密实,用手抠也不会掉泡沫,缓冲层的质量还是很好的,不像我朋友带的AGV K1 头盔那样缓冲层还会裂。 头盔的重量有点大。这款头盔的重量达到了1720g,这比我之前佩戴的s2的全盔重了130g,可能是它有揭面结构和双镜片造成的重量很大,戴在头上真的很有分量,长途骑行的话会压的脖颈酸痛,好在我都是在市区骑行的时候佩戴,佩戴的时间不长,重量上还算能接受。 通风性不错。这款头盔的下巴上的风道很大,很像复古盔的风道,风道打开之后,空气流通比较好。内部泡沫棉上也有风道,能让吹进来的风在头盔内部流动起来。头顶的两个风道也比较的大,骑行的时候风道完全打开,速度只要大于30km/h就能感觉到有风流动,散热的效果还不错。另外夏季的时候可以把头盔掀起来,这样的话就相当于是一个3/4的头盔,夏季骑行更加的凉爽,比我之前佩戴的Ls2全盔要凉快很多,揭面盔的优势很大。 便利性方面是最好的。把头盔下巴掀起来,无论是接打电话还是喝水都很方便,这是全盔,不能比,同时他还有双镜片,内置一个墨镜,夏天阳光比较刺眼的时候直接把墨镜放下来,也间接的提升了行车安全,保护了眼睛。 如果只是短途骑行或者城市骑行,还是建议大家购买揭面盔,揭面盔夏季凉爽,同时用起来又很便利,很值得推荐。
#摩托车装备推荐怪兽公园的这款手套是我带过性价比很高的一款手套,入手的价格是91元,整体还不错。 手套的样子还是不错的。外部的防摔块有点机甲风格的造型,戴上之后挺合手,颜值挺高。整个手套的做工挺精致的,没有任何的线头和毛边,缝合的比较到位,和手指手掌贴合的也比较紧密,戴起来很紧凑很好看。 整体的材质是超纤布.涤纶和pu防摔块,整体面料很柔软,手套的弹性很大戴起来很舒服,透气性也不错,风很容易进来,夏秋季节佩戴也不是特别的热。我之前是戴的赛羽的夏季骑行手套,它的主要材质是牛皮的,比较厚透气性很差,夏天根本戴不住,而且不吸汗造成手部特别滑。 手掌内部有防滑设计。掌心出的材料类似于鹿茸皮,很厚实,带有防滑胶条,这样抓手把抓的更稳,激烈驾驶或者遇到颠簸路面手不容易脱离手把。手指处有可触摸屏的材料,骑行的时候可以不摘手套接电话,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手套的腕部用的是快粘结构,佩戴起来很方便,一扣一粘即可,方便快速穿脱。 手套外边的防摔块儿都是pu橡胶的,大约厚度在0.5cm,比较的软。像手指关节处、手背拳骨处、手掌内部都有防摔块,能有效减少倒车的时候手部受到的伤害。我之前带的赛羽的骑行手套他的拳骨处是碳纤维壳,虽然硬度不错,但是戴起来很不舒适,很硬有一点硌手,不如这种软橡胶的防摔块儿佩戴起来舒适。 性价比方面很不错,91元的价格能买得到做工精良的品牌手套,性价比真的不错。佩戴的舒适性比我之前买的赛羽的手套都要好,那种带碳纤维壳的手套比较硬,佩戴起来不舒适。 这款手套的样子不错,性价比也可以,佩戴很舒适,还是很不错的一款骑行手套。
#摩托车装备推荐我带的这款3/4头盔品牌是GSB的,骑踏板戴3/4盔很方便,这款头盔的款式还可以。 我戴的这款头盔的型号是GSB-G283,花色是闪电白,看起来还挺个性的。入手的价格是230元,头盔的价格也不高。 先说一下这款头盔的优点。首先来说这款头盔戴上之后不显头大,它的外壳设计的很小巧。买这款头盔之前对比过其他品牌的3/4头盔,他的外壳比别的品牌都小一圈,看起来更精致,更好看。 头盔的内外做工都很好。我选的这个花色的头盔,漆水做的不错,摸起来非常的丝滑,头盔的喷涂工艺很好,边边角角的都没有漏气的情况。镜片与锥体贴合也严密,镜片开合的阻尼感也挺好,很有质感。另外它的镜片透明度很好,从里边儿往外看没有形变,镜片的质量也非常的不错。内衬的做工也还可以,内衬也支持快拆,这样很方便清洗。我夏天佩戴头盔每三天清洗一次内衬,反复清洗内衬也没有出现变形的情况,同时它的材料也很柔软,戴上之后也挺亲肤的。 头盔设计的挺合理。我选择的是xl号的头盔,我的头围是60㎝,带上之后刚刚好,头顶和后脑勺与头盔贴合着非常好,也不加夹脸,戴在头上很舒适,另外它里面还有眼镜槽,有时候我戴眼镜的时候也不卡耳朵,眼镜槽设计的很好,还有预留的蓝牙耳机槽,装上维迈通蓝牙耳机之后非常合适,槽位设计的都很好。 头盔的重量是1280g。这个头盔还是很有分量的,说明用的材料比较瓷实。头盔有一点点的重,不过我上下班儿佩戴还是蛮舒适的,并不会压迫颈椎,觉得脖子疼。 头盔的通风还行。它的顶部有一个通风孔,可以打开和闭合,骑行速度高于30km,能感觉到有风在头盔内流动,通风性还不错。再加上3/4亏,没有下巴,夏天戴这款头盔骑车也非常的凉快。 性价比还可以,毕竟200多元的头盔还带3c认证,内衬和外部做工都非常的好,性价比还是挺突出的。 这款头盔实际佩戴还不错,外形好看,版花也好看,另外质量还可以,佩戴了一年多,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内衬也比较厚实。还是值得推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