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新问界M7问界M7公布预售价了28.8万-38.8万,价格一出我看车友圈的车友们迅速出现两极分化的言论,一种是觉得这个价格太贵了没有诚意,另一种言论就是觉得价格还算公道能接受。正好周末我到门店拍到了新款的问界M7,静态体验了一番后来聊聊我发现的亮点和不足,看看价格是否定高了。 🔎 内外造型: ①外观上整体风格很跟上一代相比多了很多细节改变,首先是封闭式前脸,搭配C型日行灯和双矩阵灯珠,带有动态迎宾功能,解锁和闭锁时灯光有流水式效果,特别的有仪式感;侧身侧面线条从C柱之后带有一点点向下溜的感觉,外稳重中增添了一点运动;车尾处的尾灯为全新的贯穿式尾灯,这次的品牌logo标移到了灯带的上方,看起来更加简洁。 ②内饰上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设计,追求的就是极致的家用风格,新的中控布局搭配16.1英寸3k大屏,而且黑边很窄给人一种极致的视觉效果。副驾驶处也增加了一块娱乐圈,讨巧的是这块屏幕和仪表盘看上去像一体的镶嵌在中控台上,和悬浮的中控大屏形成错落有致的感觉富有科技感。 📏 空间体验: 这次体验的是五座版,因为六座版还没到展厅。整车外观尺寸表现中规中矩,长宽高分别为5080-1999-1780mm,轴距3030mm,但是进入到后排,我身高是175cm,膝部空间已经超过4拳了,头部还有两拳的距离,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坐在后排会有拥挤的感觉,后行李舱也是大的有点离谱,尽管二排已经很宽敞了,虽然手里没带尺子但是目测纵深长度最少1.1米,全家出行放几个大行李箱和其他东西完全够用,果然符合家用的定位。 💡 用料质感: 用料上车内基本都是软包材质,触感很好,很舒适而且都是那种大面积的软包,看起来也是非常的整洁温馨;中控扶手台处镶嵌了实木质感的饰板,又提升了车内的高级感。举个例子,很多车坐进去全是科技感全是各种点缀,有点像进到了会所里,这台全新的M7给我一种坐到了自家客厅的感觉,如果我是在主驾驶开车,后边坐着老婆孩子,应该非常温馨吧。 说完了亮点之处,再说说我发现的一些不足吧 📍AR-HUD并不是全系标配,只有高配才有,这个有点说不去了,毕竟定价并不便宜,连选装都不能。要知道20万级别里的某鹏全系都标配了尺寸的AR-HUD了。 📍另一点诚意不足的地方就是,我觉得这台车很多都是奶爸或者家里的男人在开,一般家庭购车基本都是中配低配,但是零重力座椅只有高配有,这样主驾驶位的舒适性就要减弱很多。 📍最后一点还是定价问题,全新M7低配和高配的配置差异较多,对于一直期待价格的用户来说,他们的心理预算是按照老款M7准备的,所以当预售价出来之后,发现不到30万的预算只能买到最低配,不免心里落差大。
#保养费用大揭秘现在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越来越高,很多人都拿电车跟油车作比较看每年的用车成本相差多少钱,买电车到底划不划算。我的车型是问界M7 2024款plus后驱版,于2023年9月提车,开票价24.99万。到现在已经开了2年4.6万公里,经历过两次保养,到8月底将进行第三次保养了,借此机会来聊聊一台20多万的增程车,每年的保养费需要花多少。 一、保养规则 M7如果是刚买的话,提车后3个月或增程器工作3000公里 或者总里程5000公里(以先到为准),首保免费,包含增程器机油、机滤更换及整车检查。一般来说首保都是免费的,自己看好要求,哪个先到就从APP上预约时间,挑个就近的用户中心去就行,全国都可以免费首保。 首保之后的常规保养就是1年一次,增程器保养周期为1年或增程器工作1万公里,先到为准,总得来说就是1年一次,如果增程器使用超过一万公里就要保养,不过一般买了增程车的,大部分日常都是用电,很少有1年内增程器能跑到1万公里以上的吧。 除了增程器一年一次以外,空气滤芯是2万公里或者2年一换、火花塞3年或者3万公里一换、空滤1年或者2万公里一换、制动液3年或者6万公里一换、冷却液4年或者10万公里一换、减速器润滑油5年或者10万公里一换。所有项目在APP里都有提示,从服务-维保服务里就能看到自己什么时候该做哪些保养项目。 二、保养费用 首保免费不用多说,以为自己为例,第二年的基础保养总共花费是510左右,其中包含基础保养392加上更换空调滤芯的费用120,,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费用了。到今年第三年,行驶里程还没有到6万公里,所以其他项目不用做,继续做小保养即可,也就是510元的费用。 除此之外,空气滤芯更换费用136、火花塞4个费用460、制动液费用460、制动液费用440、冷却液费用876.6、减速器润滑油670。以上费用在用户中心的售后车间显示屏里都会提供,全国统一透明价,还是比较放心不用担心会被坑的。 三、哪些项目可以自己做 m7的保养项目还是很简单的,不像油车涉及到要买机油等等。我个人认为能自己做的项目就只有空调滤芯自己换,自己网上买滤芯大概30-50,比店里换能省个80左右。安装也很简单从副驾手套箱里更换就可以,短视频里一大堆教程不需要太强动手能力就可以完成,唯一缺点就是自己换的话在app里会一直提示空滤需要更换,用户中心是不会帮你消除的。 除了空滤之外,可以自己换的就是消耗件了,比如雨刷。原厂雨刷我用了一年多感觉就不好了,自己从网上买的一对大牌的,价格大概60,用起来还可以的。也贪便宜买过9.9两副的,效果是真不行,这玩意儿还是一分钱一分货。 总结:增程车的保养费用相比油车已经便宜太多了,这要是电车几乎都没有保养费用,我朋友的极氪001几年了才去保养一次,也花不了什么钱,在日常的用车费用上肯定是要比油车划算的,唯一的风险就是电池因素,如果是个人原因导致电池损坏的,动辄大几万的费用保险如果不赔,自己承担的话还是很吃力的。经常跑市区的话还好,如果经常走烂路的车友,还是建议装个底盘护甲更安心一些,花小钱办大事儿。
#2025dcar万友引力节第一次受邀参加懂车帝的万友引力节,是真的玩嗨了,懂车帝官方包了三天两晚的全部费用,不仅机酒不用掏钱,每天还有餐补,当天到了之后更是有很多抽奖活动,说实在的,平台能给这样的机会,确实让我受宠若惊。 周六也见到了很多网友,也算是网友面基了,其实和大家面对面交流才发现,这才是懂车帝真正聚集的一帮人,大家是真的对车很感兴趣,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大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无论话筒递到谁手里,你会发现,大家都能侃侃而谈,之前在网上说自己内向的那些小伙伴,也毫无惧色。 其实非常感谢懂车帝能提供这种线下网友交流的机会,希望懂车帝能坚持初衷,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更多的喜欢车的,懂车的,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聚在一起happy。
#爱车充电选快充还是慢充快充效率高,慢充更健康! 充电时间上看,以我自己的蓝山为例,慢充一般功率在7至8瓦,而快充往往能达到60瓦左右,当然我也遇到过那种只有30瓦左右的假快充。因此,一般来说慢充的时间是快充时间的7倍左右,比如快充1小时能充满但慢充就需要7小时左右。 价格上来看,无论快充慢充,费用都按充电量结算,一般分为电价与服务费两部分,与充电耗时没太大关系。当然,有些停车场充电停车不免费,一定要注意停车费哦😐!快充一般都是在外面的商业充电桩,而慢充商业和家庭的都有。商业充电分为高峰时段和峰谷时段,高峰时段也就是大家都比较方便充电的时候,比如晚上6至9时,这个时候电价高的能到1.5元甚至更高,低的也有1.2元左右,而峰谷时段,即凌晨0点至6点以及中午12点至下午2点,也就是大家都要休息的时段,一般在8毛左右。家用的一般是慢充,当然更便宜一些,我一般都是设置凌晨0时开始充电,据说电费在4毛左右,其他时段可能会贵一些,但应该不高于家庭用电价格。对了,有些特定品牌的充电线,比如某克、某来对于非品牌车辆电费很高,2元甚至更高一度都有可能,一定要搞清楚哦。 最后好像是电池耐久度上,据说是每周最好最少慢充一次会对电池比较友好。个人是学的文科,对化学了解不多,但是想想应该也是有道理。毕竟总是打快枪也更容易衰老对不对。反正我经常家冲,不存在这个方面问题。 最后,总结一下。有条件的话,强烈建议搞个家冲,预约充电经济又划算。当然,临时补电肯定是就近就便快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