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总结:三个月驾驶下来特斯拉是现阶段电车里从安全性、科技性、驾驶性、经济性、实用性(空间)综合下来最好的电车,就是我的Dream Car,没有之一!

上班路上停车喝口山泉
下面分开细说。
提车前:
做为科技宅,从2012年MODEL S上市就关注特斯拉了(不好意思,本人是油腻大叔)。

转给老爸用的昂科拉
原来开的别克昂科拉,车开7年今年准备换车,偶尔也有一步到位换电车的想法(从未考虑换混动),但苦于家境贫寒,俩幼子嗷嗷待哺,价格劝退。之前一直在看雪佛兰开拓者七座,都交了5千定金。7月8日标续出来后考虑了半天,因为换车时只考虑25W以下的车,标续还是超了预算,跟“领导”也充分交流了想法,获得“领导”点头后,下午就盲定了。
家住六七线小县城,今年县里刚开了两家充电站(主供出租和公交),订车前只坐过秦的出租和电动公交,未试驾过任何电车,盲定前只在网上看评测,家里小地方也没在街上见过谁开特斯拉,这样算下来,算不算真爱粉?。
9月1日在贵阳观山湖提的车,一个人坐高铁花了近三个小时到提车中心,一个半小时完成交车。恰逢饭点,销售还给我定了外卖,虽然口味很一般,但服务还是比较贴心的。

特意跟销售说不要辣,但还是有点辣

中年油腻男就不露脸了

第一口奶
打好临牌,开车走人。9月10日我在凯里市上的牌,交付直接将车资料寄给凯里的代办公司,代办公司人员全程陪同我上牌,还不错!
提车后:
车嘛,最能让人感受车辆好坏的有三个地方一是驾驶感觉,二是车机体验,三是可靠性(这个只能长期使用后分享)。
驾驶感受:虽然外观上照搬MODEL3感觉有些违和,不过车头下溜的造型,让你驾驶时根本看不见前机盖,前档玻璃外就是路面,开起来视野真的好。
从上车到下车,你自需手抓方向盘脚踏电门开车,其他的附加如:启动、开远近灯、雨刮等操作全部自动完成,你只需专注于驾驶。
动力方面。5.6秒的加速刚开始用时,有些胆颤,虽然现在习惯了,但为了照顾乘客感受,大部分时间都是开舒适加速,看网上评测,舒适加速应该在7秒左右,电车随叫随到的动力超车轻松,比路上绝大多数车快。
开车时第一就能感觉到它线性的加速,在低速下会感觉Y有些笨重,但提速后优秀的底盘调教会让人感觉车子一下子轻盈起来,加上优秀的转向调教,非常跟脚的电门调教,开起来有人车合一的感觉。
原来听一些老司机说手动档才有驾驶乐趣,现在我知道被这些所谓老司机忽悠了,其实他们也不知道啥驾驶乐趣,只是人云亦云而已。
人车合一,才是真的驾驶乐趣!
再去开回我的油车,会明显感觉到原来没发觉的东西,方向盘虚位、动力突兀、加速顿挫……果然东西是好是坏有了对比最清楚。
也聊聊全网吐槽的内饰“毛坯房”。个人持不同意见,车内功能操作高度的集成化语音化后,很多按键都会取消,简约的设计会成为未来的主流,特斯拉的内饰就简约在平平无奇毫不出彩,但我能接受,且内饰用料我觉得还可以,能摸到的都是软性材质,算“简装房”。
车机体验:车机上手还是有些难度,主要是因为功能太多,需要常时间使用才能一一记住(原谅我中老年健忘)。提车前特意在网上学习,加车友群下了车主手册来看,让我了解了大概。提车时的培训环节除常规的学习外,还问了平时留下来的一些疑问。提车后一个人四百公里开回家,就算初步入门了。
行驶中操作车机还是有困难和安全隐患的,使用中遇到卡顿的机会不多,但偶尔还是会出现,流畅度总体而言跟安卓智能机差不多。车机的语音命令才几十条,常用的就几条,打个电话还经常弄错人名,识别能力有待加强。

能耗。提车时充满电438公里,三个月开了,7千多公里,开山路较多,爬坡很耗电,虽然下坡能补回来点,但杯水车薪,一开始对能耗比较担心,但实际开下来表显平均能耗131,410-420公里应该是能跑的,续航能力符合预期。
讲下OTA升级。特斯拉支持整车OTA,三个月以来推送了多次更新包,增加了不少功能,最实用的觉得是屏幕上直接能切换电量百分比和公里数显示,续航里程貌似也被锁成了435公里,不知道其他车友是不是也是这种情况。
同时OTA升级后,感觉方向盘比提车时轻了一点,动能回收力度也在变弱,变得更加线性了,等红绿灯时松电门,有溜车的感觉。
说说空间。中控储物盒很深,放随身物品绰绰有余。前备箱看似不大,但把我洗车机套装放进去还有剩余。而且前备箱设计具有私密性,可放私密物品,也可以放些怕串味的汤汤水水,同时密闭性也非常好,有次洗车后把湿毛巾放里面准备晾干,结果开了几天车后拿出来毛巾居然还是湿的。

俩宝很喜欢

看动画片
说下单踏板模式。提车前三天怕不适应单踏板模式,用了缓行,但缓行的逻辑我根本不适应,感觉跟油车的怠速相比还是有区别。干脆就改用保持模式,开一圈下来反而适应了。
三个多月实际开下来后,遇到的紧急情况也不下十余次,每次都能顺利完成刹车操作,误踩没有发生过。
很多人觉得倒车用保持模式不好,电门不好控制怕撞,但我反而不适应缓行下匀低速倒车,感觉很慢很反人类,还是自己控制电门倒车舒服。

工作在基层
我在贵州乡下上班,都是山区,大部分用车路线都是盘山公路,AP是不能用的。家距离单位120公里,每次出门动辄要两三个小时。也不知道是不是个例,因为右脚长时间放在踏板上,又或许是我用脚的习惯不好,前一个月右脚上楼梯是酸疼的,明显感觉是持续用脚,导致肌肉疲劳。
这可能是单踏板模式我用下来唯一的缺点,脚疼!
好在后面练出麒麟脚后没有再出现疼痛。

随车充
说下我的用电环境。前面说了单位离家远,基本上每周一到周五都在单位过,在单位装充电桩感觉不太合适,所以就买了个随车充在单位充电,回家如果需要补电就跑充电站。除了出行要提前规划需要花点心思外,其他都是随用随充,感觉还是很便利。
最后说下我对特斯拉,或者说是对马斯克的看法:特斯拉造车的理念领先了油车一个时代。驾驶的全面自动化(个人驾驶)、大屏幕智能车机、自动驾驶、极简内饰、直销模式、无边框车门(入门级也有),革命性的颠覆了此前的汽车设计制造销售。同时,开放所有专利,让其他电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让电车重新站上了历史的舞台,并且大有从跑龙套转主角的架式。对此,我一个死忠粉是非常激赏的。
最后,感谢圈主反正比你皮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