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车友圈智驾里程大比拼
参与人数18
阅读124W
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上古神兽张两万
开朗小猫4O1
小米的智能驾驶系统(Xiaomi Pilot)是小米汽车(如小米SU7)的核心卖点之一,依托自研算法和硬件生态,目前处于快速迭代阶段。以下是其主要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1. **硬件配置强悍** - 小米SU7高配版搭载**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算力芯片(如NVIDIA Orin)提供高冗余算力,硬件层面达到行业第一梯队水平。 2. **生态协同能力** - 与小米手机、智能家居等生态深度联动,可实现无缝互联(如手机车钥匙、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等),提升用户体验的连贯性。 3. **城市NOA功能积极布局** - 小米智驾(Xiaomi Pilot)已发布城市领航辅助驾驶(NOA)计划,目标覆盖主要城市道路,支持自动变道、红绿灯识别等功能,未来可通过OTA持续升级。 4. **性价比潜力** - 相比特斯拉FSD、华为ADS等付费方案,小米可能通过“硬件预装+软件订阅”模式降低门槛,吸引用户。 5. **本土化优化** - 针对中国复杂路况(如加塞、两轮车混行)进行算法优化,实测中表现较为流畅。 --- ### **缺点:** 1. **实际落地经验不足** - 作为新入局者,小米智驾的算法成熟度和数据积累(如corner case处理)可能弱于特斯拉、小鹏等有多年实测经验的车企。 2. **高阶功能依赖后续OTA** - 部分宣传的高阶功能(如全场景自动驾驶)需通过后续OTA实现,用户初期体验可能受限。 3. **激光雷达方案的争议** - 尽管激光雷达提升安全性,但成本较高且可能影响车型定价,与特斯拉纯视觉方案相比商业化路径不同。 4. **品牌信任度待验证** - 小米作为汽车行业新品牌,需时间证明其智驾系统的长期可靠性和售后支持能力。 5. **法规与责任界定** - 中国自动驾驶法规尚不完善,事故责任划分等问题可能影响用户对功能的信任。 --- **总结:** 小米智驾在硬件和生态整合上具备优势,但作为新玩家需面对数据积累、用户体验和市场信任的挑战。其长期竞争力取决于算法迭代速度、实际道路表现以及小米汽车的销量规模(数据反哺)。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追求高性价比和生态联动,小米是不错的选择;若更看重成熟稳定的智驾体验,目前可能仍需观望或选择头部厂商。
真诚星辰f9W
整体上来说是可以的,因为我没开过华为的智驾,没办法对比,从我个人角度来看,高速上可以给90分,城区就是70分,都能说是及格,在没有升级端到端的时候,主要的几个问题有:一、在高速智驾上。1、高速智驾整体上是不错的,但是有个别情况我觉得非常危险的,在高速并入匝道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大车一般都在右边行驶,那么这个时候并入匝道就有可能和大车相遇,而小米的智驾会毫无征兆的变道到最右边车道,然后减速,此时如果后面有大车就会非常危险,我就经历过一次变道到两个大车中间并减速,非常危险,只能说感谢后面大车司机师傅的减速。2、在遇到高速施工的时候,会有避让不及的情况还是非常危险的。3、在高速上会频繁变道,只要前面有车他就可能变道,但是变道的路上的车其实速度更慢,有太多的无用变道。二、城区智驾。1、在通过路口的时候,会从二车道变道到一车道,哪怕一车道也有车在行驶。2、拐弯的路线设置的不合理,经常停在路中央。然后就是一些优点,总体上来讲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在堵车的时候或者没有车的时候:1、在堵车的时候的车辆跟进,非常的省心省力。2、没车的时候整体上是非常不错的,几乎可以让它自己来操作。最后,希望小米可以继续升级智能驾驶技术,让我们SU7车主有更好的体验,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快乐!
南京小韭黄
从24年4月提车开了一年了,目前已经34000公里了,智驾里程差不多占到了总里程的40%-50%,从刚提车时只开通了高速智能驾驶,到现在的端到端智能驾驶,不得不感叹小米的智驾进步之快(本人贡献了不少智驾数据)大模型智驾随着数据量的增长会越来强,切身实际体会目前高速基本上可以0接管,在高速通行效率上甚至可以超过驾驶员的预判,城市快速路上的智能驾驶也可以零接管,在过江隧道堵车的时候真的不要太好用,开启智能驾驶在不熟悉道路行驶,智驾也能提前帮你变好道不至于走错路(特别好评)总体来说换了su7之后开高速真的变得安全省心轻松。永远相信美好的事物即将发生
RobinONE
小米su7MAX智驾和能耗真不错。 日常用车环境环线和高速比较多。升级到1.5.5后端到端智驾挺不错的,可以大幅度降低疲劳度。最远一次单程400公里一口气从景德镇回武汉。全程按限速跑,几乎无接管。并且能耗还不错,充满跑到到目的地还有128km的续航。
仙女辰c
提车快一年啦,本时也很少用车,一天也就开个10几分钟,说一说标准版智驾用车体验吧 优点: ①自动泊车太好用了,用的最多的就是自动泊车,快捷,省事,不用自己左看右看,最近更新后的自动泊车会提示周边草坪,箱子,消防栓,这个温馨提示很棒,倒车入库是小爱最拿手的,侧方位也还可以,最近更新的离车泊入倒是蛮喜欢,选择车位,下车关门小爱就会自己停进车位,有时碰到狭窄的倒车入库时我会选择离车泊入,然后下车帮小爱一起看着停车,手机上也可以随时停止,最近更新的泊出用过几次,感觉不错,特别是有人在的时候,体验感拉满。 ②lcc,在宽敞笔直的国道上,用lcc是最舒服的,不用担心超速,也不用担心驾驶疲劳,可以适当放松一下小脚丫,有时在城市道路直行公里数多的情况下我也会选择开启lcc,只要前面跟了一辆车,小爱会跟着前车一起停下等红绿灯,在限速的国道开lcc是最好不过的,不用担心自己一脚油门就超速,到时候又要急刹,lcc稳定性也不错,不会乱刹车,坐的人也舒服。 ③noa的话标准版的su7,只有在我上高速上才会跳出noa,su7的noa还是比较给力的,更新后的noa看见大车不会胆怯,会自主靠边远离货车这点要点赞,主要是我在小县城,基本很少上高速,所以noa也用的少,用过几次来说总体体验还不错,自主意识强,前车太慢是,会自己选择车道变道,变道也比较果断丝滑。 ④代客泊车用过4次,不过实际只用了2次,还有2次中途退出了,我选了终点停车,速度还挺快的,不过我还是更喜欢坐车里自动泊车。 缺点 ①自动泊车用了也有几百次了,几乎每次停车都是自动泊车,但是如果有小爱停不进的车位,它会直接识别不出那个车位,或者停一半发现自己停不进去就直接退出自动泊车侧方位吧,技术要差一点,路两边的侧方位基本都要压线,小爱似乎怕轮毂会压到路边坎上,基本每次都是压线停,离车泊入还是有点怕的,用过1.2次,全程盯着看,主要刷抖音看过几个博主翻车,还是比较怕用这个功能,泊出也是,只有特别好的条件下才会点击自动泊出,说实话还是有点担心小爱同学,我用小爱同学的自动泊车撞过几次矮护栏。 ②可能我是标准版且小县城,高速noa会频繁在lcc之间切换,有时甚至在一条无匝道笔直宽敞4车道的高速上,来回反复自动切换4.5次,这点体验感很差😓,noa根本不敢开自主变道,小爱太猛了,就像一个路霸,想变道随时变道,有时会出现2辆车同时变道,后方车辆已经完成变道,小爱才变了一半堵别人路,也不会让别人我感觉别人都要追尾我了(后车已经长按喇叭了),我直接抢掰回原来的道,有时匝道汇入主路也是霸道,直接就并,根本不顾及后面正常行驶的车,后面我开了变道确认后,它老实多了,感觉还是变道权在自己手里比较稳当,但是小爱还是动不动就申请变道,可能标准版少激光雷达的原因吧,也不知道其他车友的Promax的小爱傻不傻。 ③代客泊车要进入地下停车场很久一段路才会提示按下智驾键,我都还有几米就快到目的地了
凌均先生
之前开的油车,还没提车之前听过一句话“开了电车基本就不会开油车了”。当时嗤之以鼻,现在感觉是真他妈香!噪音、加速的平顺性、车机的流畅性都吊打绝大部分油车。先说su7几个优点。有颜更有电。市区续航基本可以做到1:1通勤 我是pro车主19寸轮胎,上班高架基本80码速度跑一个星期冲一次左右。电量扎实!车机手机端交互特别丝滑。用车机开自动驾驶回信息简直不要太爽!当然缺点也有。车玻璃不是双层的,是单层玻璃 上高速风燥胎噪还是有点吵。希望早日ota循迹倒车功能,如果后期能pro加装hud最好不过!智驾方面的话高速可以算满分,跟车很顺滑。前碰撞开到5档基本ok。市区马马虎虎,还是要多多努力,毕竟是一个自研的自动驾驶。还有很多方面要有待提高,自动驾驶超车逻辑有点问题,喜欢右侧超车,尤其是下快速路靠右进匝道的时候喜欢过早贴到最右边保持最高限速开,忽视了进快速路匝道车辆碰撞危险。希望早日把公交车道使用时间放进地图。这样让我们少去违章风险。还有就是最好增加一个沿途搜索功能。比如想上厕所,可以直接和车机说搜索沿途厕所最好。还有希望小米汽车商城早点更新车里面有趣配件,别整什么杯子车模了,还有很多槽是空的呢
灵敏百香果E8D
提车大半年了,跑了很多地方总里程1万多公里,也一直在用小米SU7的智驾系统,智驾里程3千多公里,这次就来好好说说小米智驾优缺点: 优点: 1. 功能丰富:小米SU7的智驾系统新更新的HAD辅助驾驶功能,能够实现自动变道、上下匝道、自动超车等功能。在实际使用中,其表现较为稳定,加速、减速和超车等操作较为流畅。 2. 生态互联强大:小米SU7支持苹果CarPlay和小米智能家居生态互联,用户可以通过车机系统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实现“人车家”的无缝连接。小米手机用户用小米汽车简直不要太丝滑,手机应用无缝上车。 3. 自动泊车功能出色:对于新手司机和女性车主来说,自动泊车功能非常实用,能够精准完成泊车操作。但对于老司机来说总感觉差点意思。 缺点: 1. 识别精度有待提升:在高速行驶和城区道路时,智驾系统会出现识别错误的情况,如突然减速、变道异常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城区道路,需要变道的时候应该减速变道,往往速度很快,这给人感觉很不稳。 2. 复杂路况处理能力不足:在遇到施工区域或障碍物时,智驾系统可能会出现紧急刹停或走错车道的情况。 3. 与某品牌智驾存在明显差距:虽然小米的智驾系统在不断升级,但与某领先品牌的智驾系统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总体而言,小米SU7的智驾系统在功能和实用性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复杂路况和识别精度上还有提升空间。
月白白白白白白白白
max版本车型,开了一段时间小米智驾,有一些优缺点和大家分享 1.高速无敌好用,开车不怕疲劳了 2.城区宽敞路也很不错 3.红绿灯路口需要优化学习多一些,现在容易被后方车滴滴 4.泊车很不错,但是需要注意有没悬空的障碍 希望各位早日成为ultra车主
小凯的su7
我是24年4月第一批提车的创始版,驾驶18000多公里,本人智驾才1000多公里,由于是标准版,没有智驾pro,没有端到端智驾,所以,这篇文章就仅仅作为自己观点。 刚买车时,很期待智驾功能,实际用下来有点不尽人意(虽然很大原因是自己买标准版原因)。 1、刚买车时,智驾还不算太成熟,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从三车道变为两车道时,出现猛打方向吓到人的情况,所以后续我就有点少用了。 2、第一次较长路程使用是出门旅游时,长时间的高速开的让人略显疲惫,打开了高速NOA,效果的确不错,有点不满意的是,有点弯的话速度降的有点多,就感觉总体有点慢。(主要因为自己开的话基本是顶着限速向上20%的速度走的,所以会觉得有点慢) 3、当时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下闸道。最开始,下闸道时,车辆会将车速降到限速,很多后面跟的车就会打喇叭,开的太过于机械化,不像人开的一样,不过经过好多次更新后,这段时间上、下闸道挺人性的,会适当控制增加点速度,体感上不会太硬了。 后来,在每一次更新的,我都会适当的使用高速NOA,的确感受到智驾是越来越好了,越来越像真人开的一样,流畅超车,流畅下闸道等等。 就在发文的今天,我自己亲身测试了一下上面所遇到的三车道变两车道、两车道变三车道以及上、下闸道的情况,感受就是太流畅啦!上面所说的上下闸道的问题已经解决(闸道限速30,实际开60,更加像真人开的了)。 说完高速、高架NOA,说一下自动居中LCC,自我觉得一般般,没有特别好的地方,就是单纯的居中+自动跟车,跟车时的油门与刹车有点急,从买车到现在一直没解决,所以就没啥具体好说的 最后,说一下也是特别表扬的!自动泊车!太惊艳,太舒服了,对于我媳妇这样停车停不好的,真的是福音,简简单单,自动识别入库。对于我这种经常自己停车的,好处就是在车位狭窄的地方,能自动泊进车位,要走的话能自动泊出,没有那种停进去想下车下不了,想上车又怕剐蹭到旁边车的问题。所以我给自动泊车好评,特别最新版本还更新了关车门自动泊入的功能,减少了下车后还需要打开APP的步骤,这样收收东西下车关车门自动泊入,舒服。 可能有人问代客泊车?其实这个我没怎么用过,我不怎么去商场或者下地库,这个就让其他朋友来评判吧。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大家可以投投票,并且在评论区友好交流一下呀~ 最最后再附一张洗车的帅照吧~
依然恋哥
以下是小米智驾的三个优点和三个缺点: 优点 - 全场景无缝衔接:Xiaomi HAD端到端全场景智驾可以为用户提供从停车位启动到目标停车场智能泊车的全程无缝衔接体验,从停车位内车辆启动开始,驶入公共道路,直至目标停车场实现智能泊车为止,无需用户频繁切换操作。 - 轨迹平滑自然:端到端引入了用户驾驶数据训练,在无图基础上,轨迹更拟人,行驶过程中的轨迹更加平滑、自然,急加速和急刹车明显减少,能够智能预判并规划最佳行驶路径,提前做出更合理的驾驶决策。 - 硬件配置升级:以小米SU7 Ultra为例,配备了高规格的传感器组合,包括1颗128线激光雷达、3颗毫米波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和12颗超声波雷达,结合双NVIDIA DRIVE Orin芯片,智能驾驶总算力达到11.45EFLOPS,可确保系统在各种复杂场景下的稳定运行。 缺点 - 技术可靠性不足:小米智驾曾出现过云端服务故障,导致智能泊车系统误判静态障碍物,还发生过自动泊车功能故障,致使车辆在泊车过程中发生剐蹭和碰撞等事故。 - 覆盖率不够高:有用户反映,小米智驾在一些城市的覆盖率不够高,毛细血管路没有覆盖,甚至经常出现三四车道的大宽路也没有覆盖的情况,有时笔直路会出现NOA和LCC切换导致速度变化,更多时候是到路口断开,需要手动转弯后恢复。 - 决策不够果断:在并道等操作时,小米智驾可能会出现决策不果断的问题。如并道时不亮转向灯提醒后车,后车加速贴近时,车辆只好在即将完成并入最右侧车道时又反打方向回到原车道内,最后可能导致无法完成并道。
你的辰逸
作为小米首批车主,还是比较期待小米智驾的后续发展,我相信可以做得越来越好。今天聊聊小米智驾的优缺点吧。 优点:1.小米智驾团队比较认真负责,进度也很赶,有一个优秀的团队。 2.小米愿意倾听用户的声音,对于用户的要求想法有去积极做出行动,这是我相信会做得越来越好的原因。 3.智驾高速基本可以放心交给车机,省了不少心,开长途不会那么疲惫。 缺点:1.最近的版本对于靠近超宽大货车或者压线车辆,就会大幅度减速,让人不安。 2.对于转弯,路线走得还不够好,经常会让人想去接管。 3.对于y型路口,闸道口,路线时好时坏,不够稳定。 4.喜欢靠左行驶,有时候无效变道过多。 总结下来,有优有缺。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变得完美,因为有一个足够优秀的团队和一个负责任的公司。
小米SU7 Pro智驾使用感受:科技引领出行新体验 提了小米SU7 Pro一段时间,智驾功能给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改变,分享下这段时间的使用感受。 一、优点 智驾体验出色:硬件配置很给力,双NVIDIA Orin芯片加上128线激光雷达,感知能力超强。在城市道路,能快速识别各种交通标识、行人、车辆,像路口复杂的信号灯和突然出现的行人,系统都能迅速做出反应。在上海南北高架 - 延安东路立交这种魔鬼交叉口,变道成功率达到91%,比人类司机平均水平高,全程几乎不需要我干预,轻松又安全。 自动泊车好用:对停车不熟练的人非常友好。之前每次停车都头疼,现在开启自动泊车,车辆能精准识别车位,无论是侧方停车还是倒车入库,都能稳稳地停进去,误差控制在5cm ,比我自己停得还标准。它还能识别地锁开关状态,进入车位后自动熄火下电,很智能。 智驾系统人性化:小米的智驾系统在决策上很人性化,面对加塞车辆,采用“渐进式刹车”,减速度≤0.3g ,避免急刹带来的不适,比人类急刹舒适性提升60%。在过减速带时,会主动降速至20km/h ,让车身保持平稳,乘坐体验感很好。 二、缺点 受环境影响较大:遇到恶劣天气,像暴雨、大雪时,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感知能力会下降。有次下暴雨,系统对前方车辆距离判断出现偏差,自动跟车距离拉得很大,而且行驶速度明显降低,影响出行效率。另外,在一些没有高精地图覆盖的偏远地区,智驾功能受限,很多高级辅助功能无法使用。 网络依赖问题:虽然泊车功能在无网络情况下也能正常使用,但部分高阶智驾功能需要网络支持。有一回在地下停车场信号不好,想开启高速NOA功能没成功,只能手动驾驶,要是在高速路上突然遇到网络问题,可能会影响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用户容易过度依赖:智驾用久了,我发现自己开车的警惕性有所下降,有次开着智驾,突然有辆车违规变道,差点发生碰撞,好在智驾系统及时制动。但这也让我意识到,过度依赖智驾系统存在风险,驾驶员还是要时刻保持注意力,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总的来说,小米SU7 Pro的智驾功能优点突出,为日常驾驶带来诸多便利和安全保障,但也存在一些有待优化的地方。相信随着技术不断升级,这些问题能得到解决,智驾体验会越来越好。
睿智阿弗丽尔9j5
讲一下自己的用车体验(sU7 MAX) 目前是总里程12998km,智驾里程7855km。 车辆能耗:我个人认为还是挺不错,充满电差不多能跑500km左右,我回老家差不多350km左右,对我来说完全够用,甚至冬天可能都不用充电。 空间:只能说中规中矩,我个人身高192cm,驾驶位置稍微有点委屈,但是习惯了还好,后排腿部空间很充足,头部我觉得葛优瘫完全没什么问题吧…… 做工:做工只能说中规中矩,这个价位只能说一般了。而且没有座椅按摩是我的一个缺点。 智驾:智驾还算正常,驾驶比较激进,刚说完超车接着就打转向超,下匝道的时候有时候减速也比较慢。车道保持有时候抢方向盘非常明显。 然后雷达和摄像识别,比较低矮的路台识别不到,有一次自动泊车,蹭了一下马路台。还有一次我自己驾驶,割了一点轮胎…… 整体来说还是非常满意,我很喜欢我的这辆车,也是我自己的第一台车,整体上还是非常满意。希望小米会越来越越好。 还有那个无线充电啊,小米手机,有时候无线充电就特热,然后冲的就特慢,我已经好几个小米手机都这样了… 最后说一下,小米汽车变红米汽车还真是很难受啊
淡定芒果SU7
优点,1. 一键使用智驾,解放双手,智驾反映快,灵敏。2. 可实现多种智驾,领航、泊车、遥控车辆等等。3. 小米智驾已经步入第一梯队,智驾水平发展迅速,成长空间也很大。 缺点,1. 智驾的视觉方案有出现错误识别的情况,激光雷达版本的好一些。2. 对路面标志标线乱、杂的情况,小米车有可能不能正确识别行驶路径。3. 智驾的刹车与加速不够柔和,都有点快。
YMGCCTR
24年的4月份提车到现在总里程已经达到了3万km,不怪我开的多,实在是su7真的很懂我这样的懒人!!! 开了6年油车的我换到开su7用过智驾之后,终于体会到了“坐车”的快乐!一开始只敢用LCC,毕竟是科技开车,总归让人不是特别的放心。但这...查看全文
总里程5801智驾使用了1313公里 刚开始使用内心还是有点小杵,后面越用越放心 升级1.5.5后全景没之前1.4.8全域好用,需要掉头转弯经常不及时变道 高速确实有明显提升可以自己走etc道。但是超车变得很笨拙经常在快车道跟着前面的龟速车行驶。还有几次国道要闯红灯被我及时踩停了 端到端有一个我很爱的功能就是下车泊入,感觉好装逼 就是希望超车跟变道的时候能果决一点
# 五一开车自驾游
41人参与
8.6万阅读
# 五一车窗外的世界
6人参与
4021阅读
# 电车长途续航攻略
1人参与
194阅读
# 真实续航大公开
332人参与
383万阅读
# 买车省钱小妙招
133人参与
137万阅读
# 开车在重庆
29人参与
4.8万阅读
# 一人说N条真实购车避坑建议
65人参与
162万阅读
# 新能源亮点功能清单
27人参与
59万阅读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渝公网安备50010502503425号
渝ICP备20230136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告渝B2-2023000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40-2108
举报邮箱:jubao@mail.dongchedi.com
用户协议 | 隐私协议 | 营业执照
站点地图侵权投诉我要反馈加入我们广告投放懂车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