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购车经历】 2023年和朋友聊天谈起想买的代步车型,想在三开门中找个空间最大,所以就在纠结,直到凯翼拾月上市,奶凶奶凶的前脸,360全景,电动门把手,包括自动大灯,让我们一拍即合,绝对购买凯翼拾月,于是在今年五一买了心心念的车 【驾驶感受】 提速快加上防溜车设计,让每次起步都快人一步,因车重1吨多,根本不用担心漂,而且开始来很稳,音质很棒 【最满意】 当然是360全景和怀挡,作为新手,完全不用担心翻车时手忙脚乱,因为在车上可以看的一清二楚,在对其他车系后发现,拥有360全景的车基本上都在7万以上,且对于新手而言,常常忘记开车灯,拾月会根据光线自动开灯,对新手真的很友好 【提车价格】 落地4.5 【续航里程】 目前夏天温度较高,上班路上全程开空调,11公里耗电5%,续航不是虚标 【亮点配置】 对比某mini三代,奶凶奶凶的前脸很有辨识度,座椅也不会很高,空间很大,储物空间也很多,而且中控屏幕连上Carlie不仅导航听歌放便还可以看电视,后备箱空间可以当下2个20寸行李箱,外出旅游也很友好 而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离车一米自动开关, 完全不用担心车没锁 【最不满意】 希望中控屏幕的时间移到中间,看时间比较方便 【维修成本】 目前还不清楚 【销售态度】 因为朋友先买了拾月,自己也在直播间看了很久,所以比其他人了解的多一点,去提车的时候,朋友都和我讲完功能了
#最没用的配置车上一些配置可能因个人需求和使用场景不同,而被认为是“没用”的,以下是一些可能被认为“最没用”的配置: 1. 大灯清洗:虽然大灯清洗看起来很有用,但在实际使用中,其作用非常有限。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大灯很少会被弄脏到需要清洗的程度。如果车辆真的很脏,建议直接洗车。 2. 自动泊车:虽然自动泊车看起来是一项很方便的功能,但在实际使用中,其体验可能比较差。目前市面上大多数自动泊车系统只能在标准车位,并且周围障碍物比较少的情况下简单操作,对于一些非标准不规则停车位的处理能力较弱,在多障碍物复杂环境中难以获得良好效果的泊车路径,应用效果相对不高。 3. 后排娱乐系统:后排娱乐系统看起来很高端,可以给后排乘客提供看电视、听音乐,甚至打游戏等娱乐功能,但实际上利用率非常低。而且对于后排乘客来说,盯着屏幕看节目也容易晕车。 4. 全景天窗:全景天窗可以让车内更加明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夏天会让车内更热,冬天会让车内更冷。而且全景天窗的维护成本也比较高,如果出现漏水等问题,维修起来也比较麻烦。 5. 隐藏式门把手:隐藏式门把手在新能源车上比较常见,但这种设计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在极端天气下,门把手可能无法弹出。此外,隐藏式门把手也可能增加维修成本。 6. 无线充电:无线充电功能虽然方便,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存在充电速度慢、发热等问题,而且放置手机也不太稳定。 7. 自动启停:自动启停功能可以在车辆停车时自动关闭发动机,以节省燃油。但在实际使用中,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个功能会影响驾驶体验,而且在一些情况下,自动启停功能可能会导致车辆抖动或启动不顺畅。 当然,这些配置是否“没用”,还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些配置很有用,而有些人则可能觉得它们是可有可无的。在购买车辆时,建议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选择配置。
#你为什么坚持手动挡?在咸鱼上看了很多车商,也看了个人一手车,定价确实有点贵,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款车,起亚(锐欧)2007年1月份在上牌,有很多人不知道这台车叫什么名字,这款车在07年上市价格7.69w,那时候能买的起车的人,可以说是资产家。这台车搭载1.4L自然吸气发动机,用的是韩系的发动机,这辆车有很多型号,看的博主CPU要烧了。然后我简单介绍一下,这辆车的车主是第二户车主了,听车主说,这辆车是从他亲戚手上买来代步用的,也同样买来给他媳妇用来练手,起亚锐欧手动挡车,是非常耐造的,目前跑了16万多公里,车主买来没有怎么开。内饰的话很简约,车主给它加了氛围灯和导航屏幕,本来这辆车是没有倒车雷达的,车主后面买来给他加了。 车主在咸鱼定价9800,11年的车,没有出过事故,后翼子板被三轮车剐蹭了一下,没有伤到底漆,四个轮胎也是全换了,连备胎也换成新的了,车主每个月都会洗两次车,博主试驾了一下,挂档很顺畅,没有卡顿的现象,方向盘没有拉缸的现象,离合器没有问题,车辆保险明年5月份到期,车主没有交商业险,他说,商业险用不到,技术练好了可以不用买商业险。车辆大灯都换了,原厂的是卤素大灯,车主在拼夕夕上买了35块一个,近光灯远光灯都换过,发动机干燥没有漏液的痕迹,能看到很多生锈的地方,但不影响使用。电瓶换过,车子最近保养在2024.5.2保养的,听车主说,这辆车子机油一直用壳牌,其他的机油品牌不要去乱加,修车的也不要去加,怕维修店的机油是假机油。车子空间的话,前排还可以,我1.72,做在前排刚刚合适,离车顶有一拳距离,但是坐在后排,你会发现后排空间狭小,离腿部只有半拳距离。如果是买来代步用的,一家四口做在里面有点拥挤。
#车辆吐槽21年的速腾才用了26000多公里,平时都停在地库,今天打了火才两分钟屏幕发绿光,给4S店打电话说车辆过保了要自费维修,我查了下21年的速腾好多都有这个问题,这属于批量问题也要消费者自己承担么
#北京车展新车点评🚘 车型名称 🔎 内外造型 📏 空间体验 💡 用料质感 预计会比现款的瑞虎8所有车型要卖的好的多。好的方面就不说了。我从一个潜在购买者的角度提几个意见: 第一、就是隐藏式门把手,这个设计一直在被别人诟病,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国内的车企都一窝蜂的去模仿特斯拉,不管用户的呼声,而一味的去追随和模仿。这次运城的问界事故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许有车友会说,隐藏式门把手也有多种的补救开门措施,但是它增加了开门的时间成本而且增加了维修的成本,就不是一个好的设计。 其次、超大面积天窗或者说是天幕相对铁皮来说安全系数降低,保温效果很差。尤其是夏天把人晒得车内都得打遮阳伞。在遇到石子坠落或者是冰雹会增加用户的维修成本。 第三、中控大屏非常突兀,我没有看到实车,从图片上看,实在看不出来有什么所谓的科技感。而且为了所谓的科技感,许多车企都把实体案件取消,都集中在屏幕里,或者是设计在某一个不太方便的地方。这种不利于盲操的设计,对消费者不友好,对安全是隐患。可以参考标致车内的按键设计,中控那边一排钢琴键,也非常的好看和醒目。 真希望国产车企,以及尤其是奇瑞能够倾听用户的声音。把旗下的车做的更精致一点、设计更到位一点!祝所有的国产车大卖。
提问#拯救选车困难症家庭第一辆车,燃油suv,15万内落地,常在市内,有高速和省道乡道需求。使用地区黑龙江吉林两省。 介意点:要有物理按键,有档把,不要隐藏门把手,不喜欢三连屏幕。最好有360。国产合资均可。 关注点依次为:安全性,省油,价格,皮实耐用维修方便便宜(路边摊能修,不用非得去4s)。希望能用十年八年以上 目前考虑的车:马自达cx-5智商pro,各方面都觉得不错,但是国内销量低,长春落地14.9w,有点贵。星越l云起,落地价与cx-5 一样,介意屏幕,担心多年后车机卡顿不好用,不知道车机坏了影不影响车辆驾驶。哈弗h6 max,价格比前两个低,很中庸,没有很喜欢的点,不知道安全性怎么样。 麻烦各位老板给点建议吧,其他车型也可。
#爱车保养小技巧前言:随着春夏交接的到来,万物复苏,我的爱车ID.4X也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春季保养,以确保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安全、稳定地陪伴我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ID.4 X的春季保养攻略吧!首先电车保养的话质保期内建议还是回SSSS进行保养,空调滤芯的话如果动手能力强可以自行更换,换的越勤快。车内空气更加有保障。回 Ssss店保养这样可以避免自己的爱车脱保,或者出现质保范围内的问题时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我这次去保养是因为在App和公众号上都收到了需要去保养的提示。提前在公众号上进行了预约,并打电话确认。然后前往,节省不少时间。到店之后说明到店需要做的项目和外观确认,钥匙交接之后就可以等待保养了。 一、车辆介绍 我这款车是2023款纯净智享版ID4X,目前行驶里程15756公里,购车时间是2022年12月,当时落地价17.5个W。 二、保养项目和步骤 1.第一步检查轮胎压力和磨损情况 轮胎是车辆行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定期检查轮胎的压力和磨损情况。如果轮胎压力不足或磨损严重,需要及时进行充气或更换。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维修技师通过旋转轮胎配合灯光,检查轮胎是否有异物或者钉子。使用胎压计来测量轮胎的压力,并使用深度尺来检查轮胎花纹的磨损情况。 2.检查刹车系统 刹车系统是车辆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我们需要定期检查刹车片的磨损情况和刹车油的含水量。如果刹车片磨损严重或刹车油含水量过高,需要及时进行更换。 3.检查车辆底盘和悬挂系统 底盘和悬挂系统是影响车辆操控性和舒适性的关键因素,我们需要定期检查底盘和悬挂系统的状态。如果发现底盘有刮擦或悬挂系统有异常,需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4.检查空调滤芯并进行更换 因为空调滤芯自己更换过,这次保养就没有进行更换,师傅就帮忙吹了吹灰尘然后重新装上去了。 5.读取车机电脑进行系统诊断 维修师傅将电脑连接至主驾驶左下角的连接口后,用电脑诊断程序检查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并且同时读取车辆当前的电池健康度。 三、所需工具和材料 在进行空调滤芯保养时,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如手套,新的空调滤芯一对。同时,我们还需要确保这些工具和材料的质量可靠,以免对车辆造成损害。自己更换空调滤芯的时候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教程都十分详细。 四、保养价格 保养价格因地区和维修店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ID.4X的基础保养价格在300元至500元之间,具体明细表我忘了拍了。具体价格还需要根据车辆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更换的零部件来确定。此外,保养所需的时间也因保养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在2个小时至4个小时之间。简单的基础保养的操作时间大概在半小时,主要还是看排队的时间。我这次保养是基础保养只有一个电脑诊断加上基本检查和工时费总计车友会折扣后158元。使用的V豆抵扣,只花费了15800V豆。相当的划算。 五、保养完成之后的注意事项: 1.检查保养清单:首先,确保4S店已经完成了所有预定的保养项目,并核对保养清单。如果有任何遗漏或未完成的项目,及时与工作人员沟通。 2.测试车辆性能:在离开4S店之前,进行一次简短的试驾,测试车辆的各项性能,如刹车、转向、加速等。这有助于确保保养后的车辆状态良好。 3.注意异响和异常:在试驾过程中,注意车辆是否有任何异响或异常情况。如果有,及时返回4S店进行检查。 4.了解保养周期:询问工作人员下一次保养的时间和里程数,以便及时安排下一次保养。 5.保持车辆清洁:保养完成后,及时清洗车辆,保持车身和内饰的清洁。检查车辆外观是否和进店时一致,这点很重要。
#下一部车买什么上周日(20240428)单位休息一天 前些天跟对接我的小鹏销售聊天 他说可以体验AI代驾了 我心想 短时间内体验不到无限xngp的话 AI代驾能覆盖我上下班的路线 体验一下 大致也能了解小鹏城区辅助驾驶的表现了 因为要导航存图的缘故 要先跑一遍(销售说其间不能用acc lcc或者ngp等辅助功能 要纯人驾) 我从小区西门开着导航开到了单位门口 然后 存图(存图需要一会儿) 然后 又开了导航 从单位开到了小区门口 人驾跑完再存第二条路线 这个时候第一条路线已经保存成功 然后我就用AI代驾跑了第一条路线(在可用路段 显示ngp灰色标志的时候 下拨一下 打开AI代驾模式 ngp标志变蓝) 从小区跑到单位 这时天公作美 下起了大雨 正好让我试驾到难得的恶劣天气(我把雨刮开到最大的时候 AI代驾降级 且无法开启AI代驾 我猜测可能是因为大雨天气 激光雷达识别有困难 所以这个时候辅助驾驶系统是以视觉感知为主的 我把雨刮调慢了 就又可以开启了) 大雨天气下 系统自动限速50km/h 顺利跑到单位门口之后 这个时候 第二条导航路线也已经保存成功 我又用AI代驾按第二条导航路线从单位跑回到家门口 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我在3月11日试驾过问界M7的无图智驾 我用它的无图nca试驾了我家到单位的两个路线(共两个来回) 总的来说 小鹏跟华为ADS2.0表现旗鼓相当 问界M7 我这两个来回路程里只因为信心不足干预了一脚刹车 其余都是自己开的 缺点是寻迹做得一般 而且会降速 体验较差(好处是不压实线) 小鹏G9 AI代驾开了一个来回 客观上说 因为遇到大雨的缘故 而M7试驾那天是晴天 所以 直接对比对小鹏并不公平 同样 小鹏跑了一遍后存图 导航路线也熟了 对问界直接初次跑那条路线(不停地寻迹) 来说 对问界也不太公平 所以 我就直接说说小鹏的表现 小鹏这一个来回 我刹过两次车 一次是双左转车道 作为较左侧车道头车起步 差点碰了隔壁车道的头车 我急踩了一脚刹车 (被对方滴了很久 只能摇窗表示歉意) 我心想 如果是华为的ADS 是不是 侧向AEB就可能会刹住了呢(后来转头便回忆起M5车友圈有个老哥 @问界的小艺是聋子 似乎他M5的无图nca也撞了 好像也是双左转 但那位老哥是在较左车道还是较右车道 因为他的帖子已经删了 所以 我已经不太记得了 还需要向他本人求证才知道) 小鹏的另外一次我刹车干预也是因为信心不足 怕它撞了前车 自己给它来了一脚刹车 小鹏的缺点是 会在进入实线车道之前 压实线的初始段(这一个来回 它压过三回) 不知道是不是跟下大雨有关系 等有机会 我在晴好天气再约了试驾一回看看 关于智驾车型的选择 这几天我又一次陷入了选择困难 之前列入选项的是 问界M5智驾纯电 和 小鹏G9Max 现在 一个新的车型又进入了我的视野 就是4月25日上线的极狐阿尔法S先行版Pro 这车我列举一下优缺点 Pros: 1.有一万现金优惠 2.还有北汽老用户的置换补贴2万(家里有台北汽的小车) 3.城市nca是免费(阿维塔12要2万6 简直是在抢劫) 4.车身安全性几乎是国产天花板 5.激光雷达3颗(侧向两个激光雷达用作补盲有点奢侈 ) 6.客观来说 目前的AEB应该比鹏厂的要相对靠谱一点 Cons: 1.激光雷达有人说是速腾聚创的代工的96线 这点存疑(不晓得存不存在ab供应的问题) 如果我要买 我会先向北汽求证 但96线应该是真的 这个目前来说 有点落后了 2.主激光雷达位置较低 缺点有:①探测距离和车顶位置比起来是受限的 ②容易碰撞 维修经济性较差 ③容易脏污 使得感知降级受限 (当然 小鹏的两侧车灯位置缺点也类似 关于激光雷达放哪里好 我主要参考的是知乎作者 路特斯机器人 的文章《激光雷达位置之争论(上)》) ps:小鹏是两颗激光雷达 注定了激光雷达数据要跟视觉数据对齐走前融合的难度 要大于单颗主激光雷达和视觉数据对齐前融合 这可能也是小鹏走轻雷达路线的一个原因 3.车载屏幕是个长条屏幕 自己看起来不太舒服 副驾娱乐功能基本上就没有了 4.前悬是麦弗逊 其实 这一点对的我来说 影响不大 自己快要40了 现在开车只图安逸舒适 5.后排座椅据说高度不咋地 不如SUV车型(这点等待我去试驾验证一下) 列举完以上这些 我估摸着自己最终的购车决策一时半会儿怕是出不来了 不知道这里有多少老哥跟我一样 购车是有智驾刚需的 想问问各位老哥的想法 大家一起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