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发布全员信反思MEGA问题理想容易断A柱撕裂车顶的原因。 用一些低等强度钢材去凑数,中保研碰撞成绩不错,但是中保研是应试教育,一个应试教育满分学生未必素质就够好,所以我们要提倡素质教育。 中保研有固定的碰撞规则,受力点也确定,所以就好比两个力气30公斤的人去拔河,能跟一个力气60公斤的人势均力敌。但是假如你变成了从侧面去推他们,用31公斤的力推一个人,他就倒了,另一个人也是,但是那个60公斤的人你得用61公斤的力去推他,如果你实力不够,只有40公斤,那就根本办不到。 这就是理想问题所在,当我们讨论强度,我们在讨论什么?一个是它形变前的的支撑力度,一个是它撕裂的临界点。你叠两个1500,他们一起支撑副车架,接受力传导,好像能出3000的力,但是一旦换个方式去碰,尤其直接碰a柱,他们就土崩瓦解了。这就好比,10根筷子确实掰断比较费力,和一根铁棒一样,但是一菜刀切下去,所有的筷子都断了,而铁棒不会断。 - 此外,各种大螺栓根本就不能保证强度,各种各样的下层基础限制导致理想在超出中保研应试范围的工况下安全性表现一般。 理想工程师确实暴露了他们的应试造车理念,所以可以看到力帆车厂确实还是落后于行业的,沙发彩电冰箱盖不住基础实力的落后。 不可否认,我也很需要冰箱彩电沙发,买了个加速3.8秒的破车以后我也觉得没有理想香,午休肯定大沙发更好,它至少有6个座,也缓解了我的车座不够的焦虑。我也觉得理想这个企业擅长营销,会走的比较远,但是他的车确实很一般。 - - - 最后,就算按水军洗的,两个1500加一起承担了3000的力,拿材料特性和力的大小一起比就是个笑话。1500mpa并不是这个钢材出了多少力的意思,两个厚度1厘米强度1500的钢材放一起,和一个厚度3厘米强度1500的钢材比,你觉得如何?所以两个1500等于3000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 当你追尾大货车,A柱受力,你愿意要一个变形但是不断的铁筷子,还是一堆会断掉的竹筷子?讨论2根竹筷子和一根铁筷子的选择没有任何意义!
#你买这车后悔了吗?我第一辆车是哪吒V,当时刚需,正好当时哪吒V上市,无论是空间还是价格,毫不夸张的说,哪吒V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不到7万能买到4个门续航400公里的新能源当时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直到去年我家喜添新丁,赶上哪吒X上市,最终决定换购,卖了V买X。 现在开X也有小半年了,此时此刻坐在家里,好像确实有那么点点后悔,买了X,存款又所剩无几,一家三口加我爸妈五个人在车里不觉得拥挤,但这个用车场景并不多,平时代步上下班,一个月差不多也就一千公里的样子,好像没必要换车…… 但是坐在车里的时候,就不觉得了,因为X开起来真的很舒服,反正还有存款对吧,反正父母健康对吧,反正也不需要买房对吧,存着钱干啥呢,既然有这条件,就换了呗,自己开心舒服就好。 我选择的是哪吒X的顶配版本,500的续航还有智驾包和舒享包,主要就是看中的智能辅助驾驶和电动尾门,偶尔出去玩,辅助驾驶真的开起来很轻松,高架上,三环上,高速上直接打开,跟着车就自己跑,当然手还是要扶着方向盘,毕竟辅助驾驶,还是要安全第一,可不能像网上,司机去化妆了……电动尾门直接把车的格调提高了好几个档次,轻轻按一下,或者中控上点一下,尾门自动启闭,虚荣心满满。。 所以说,买了X后悔吗?站在不同的角度肯定有不同的答案,但不可否认,无论是V还是X,都是很不错的车。
#我与小V的日常提车作业 我是属于那种从小就喜欢车,再加上退伍手里又点钱,从退伍前就一直在看车,而且从uni-v刚上市的时候就开始关注了,期间还关注过mg7和领克03,也在网上查多这几辆车的信息,家里也劝过我买其他的合资车或者他们认为好一些的车,但是毕竟是属于自己第一辆车,我觉得还是选自己喜欢的比较好,毕竟是你自己开,买一辆自己不喜欢的车,自己开着心情也不是很好,最后经过一再对比还是选择了uni-v。 先说说我最喜欢uni-v的几个点吧,首当其冲的必须是尾翼了,毕竟尾翼太帅了,再加上速度上了90迈自动开启,然后就是这个挡把了,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开车时右手握着挡把,然后就是实体按键了,因为我个人认为还是实体按键来的靠谱一些,毕竟实体按键不用你可以的去找,只需要瞥一眼就能找到你想找的那个,最后就是前脸了,说实话在uni-v没上市之前让我很难找到一款车的前脸让我喜欢,但是uni-v的上市让我瞬间就喜欢上了这个无边界的前脸。 选择uni-v的原因:先说说不选择mg7的原因首先就是网传他的小毛病太多,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人的事没有的,但是我不想去赌我是不是能买到没有小毛病的车,然后就是他的轴距,虽然官标是b级车,但是和uni-v对比一下其实并没有大多少,而且长安作为一个前军工企业能够更让我信服一些,然后就是03了,不选择03的原因是:虽然官标的轴距,长,宽,高等数据和uni-v相差不大但是我总感觉实车看上去要比uni-v要小一些,然后就是03的尾翼了,和v比直接没有可比性,所有最后还是选择了V。 提车价格:我是在甘肃的武威提的车,我的是23款2.0T领速版,指导价是139900,加上轮毂,排气选装2999,然后我提车的时候是没有加现状的价格,相当于选装直接就是送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又给我优惠了19000,如果要算选装的话是优惠了22000,最后落地价是不到14w,提车给送了全车的太阳膜(说实话这个膜很差,我是加了980重新贴的其他的)然后还有全车的脚垫(这个脚垫也不是多好的东西)然后最重要的是送了我终生保养,和一张2500的油卡。 油耗表现:加满一箱油具体能跑多少我也没有专门看过,我提完车之后的第十天,我开车从我家到呼和浩特,总共是1200公里左右,反正这一路的表现油耗是在6.8个油,平时在村里面开的时候表现油耗在7.3,当然我还没跑多少,总共才跑了2237公里,可能后面会降一些,这个等以后再看吧。 驾乘感受:我的净身高是173穿鞋大概也就是175,我按照我的坐姿调好主驾座椅,和我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坐在后面也不会感觉到难受,但是身高再高一些就不行了,感觉会有一些顶头,腿部空间也会感觉有点小了。 驾驶感受:先说一下我感觉优秀的点吧,首先就是他的运动模式,这个模式下不管是油门响应还是提速的提升都很快,总会让人忍不住去踩两脚,然后就是难受的是,一个是油门不跟脚,但是我感觉这个用自己的脚法还是能有所改变,然后就是隔音,我感觉这个还是有点挑路,大部分路面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个还是看个人,当然也可以调大音乐的音量来盖住胎噪(而且现在的年轻人哪个上车不开音乐的)所以我感觉这个没啥影响,最后就是我个人感觉还差一个眼镜盒,想放眼镜还得自己去网上买一个放眼镜的夹子。 车机系统:个人感觉车机还是很流畅的,就是这个车机流量有点少,我从2号提车,到10号的时候就只剩下800兆了,然后就是连接caiplay,我是苹果手机,因为他的数据线是双头都是type-c的口,相连接车机还得专门买一条usb头的线。然后就是360了,虽然我平时很少用,但是这个东西对新手司机还是很友好的而且这个360还很清晰。 内饰设计:整车的内饰总体我还是非常喜欢的,唯一让我感觉不太够的就是副驾手抠空间了,我只放了两个文件袋就放不下其他稍微大一点的东西了,而且文件袋里也没有多少东西。 以上就是我的用车感受了,欢迎各位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特此表明,以上言论只代表个人观点
#用车心得💁🏻♀️💁🏻♀️【前言】: 今日开车去上班,不经意的看了一眼仪表盘,猛的发现,车子的行驶里程已达到5万公里,与我相伴也已3年有余,提车三年了,不禁感慨时光易逝,岁月如梭呀!在这期间,爱车🚗朗逸plus从未出现过问题,不论是我上下班通勤、打卡景区自驾游还是长途出游,表现让我很满意!拥有一款适合自己的车,才能让有车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惬意,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朗逸plus用车3周年,各方面表现可还行? 🚘🚘【车型简介】 车型:2021款朗逸plus1.5L自动舒适版 提车时间:2021年3月 提车价格:全款落地,12.59万 行驶里程:50483km 平均油耗:6.3L/100km 🥰🥰【选车背景】 2020年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了考公的大军之中,不负所望,上岸成功,同年国庆节后,开始了正式工作之旅。老爸、老妈许诺送我一辆代步车,这让我超级兴奋🥰,工作之余开始了选车之旅。在这期间,我否定了父母让我买飞度、Polo等小型车的建议,听从了在4S店有过销售经验我哥的指导,选择了一台销量还不错的合资A级轿车~朗逸plus。指导价13.99万,优惠后落地12.59万,终于我也是有车一族啦! 🚗🚗【选买建议】 车子毕竟是大宗商品,买来后至少要用大好几年,所以选车一定要慎重。我当时选择的时候,对空间、整车质感、以及口碑有要求,对动力感觉够用就行,所以我从这几个地方入手去考虑,综合来看,我觉得选买建议有两点: ❶买车预算。不论是贷款还是全款,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量力而行。 ❷个人用车需求。选车的时候想一想我们用车最大的需求是哪一些,这在选车看车的时候可以精准定位,可以节约时间,少走弯路。 🛞🛞【三年用车感受分享】 3年来,习惯了有🚗车相伴的生活,我喜欢自驾出行,5万多公里的行驶里程,平均一年行驶1.66万公里,通过深度的体验,聊聊这台车的各方面的表现吧! ❤️一、优点。 ❶皮实耐造。这款车是1.5L自然吸气版本,故障率低,保养便宜,皮实耐造,三年来,车子没有出现异响的情况。我都会按时进行保养,每次保养的时候我都会让保养师傅再检查一下各个部件的螺丝,在我看来,这对整车的稳固性很重要。 ❷设计经典耐看。在我心中,这款车的设计依旧非常经典和耐看,运动感也有,当然家用感更强一些,特别是前脸,对称式的设计,虽然不是高端车型,依然给我一种稳重的感觉。 ❸空间大。实际用车中,基本都是我自己开,装载物品轻松放下,偶尔拉上我几位好友出门,表现也很宽敞,特别是后备箱以及后排座椅放倒,空间得到了更大的释放。 ❹驾乘稳重舒适。朗逸的底盘调校不错,上下班通勤路上,除了过个别减速带有颠簸,其余道路很顺滑,乘坐很舒适。跑高速的时候,超大车没有飘的感觉,方向盘比较轻松,很灵敏,转弯后有辅助回正功能,轻松好开。 ❺油耗低。自然吸气版本的朗逸,燃油经济性不错,最近两次加油后,看车载智慧APP显示,油耗基本表现在6.1L/100km~6.4L/100km,按照现在的油价,每公里5毛钱左右。 ❻几个好用的智能化。💕在我看来,这几处智能化对用车很有帮助。一是自动大灯,除了开远光灯外,其余不用手动调节。二是自动驻车功能,踩刹车就停踩油门就走,很好用。三是智慧车联APP,实时查看车子状态、位置,还可以对车子进行解锁、上锁、鸣笛等操作。四是CarPlay功能,我还是比较喜欢的,洁面美观,用起来舒适。 💔二、缺点。 3年来的用车体验,对车子都会有一种全新的观感和感受,相较于之前,我觉得以下三点对我目前来说希望改进的地方。 ❶风噪胎噪较大。 日常用车,速度基本不超过80km/h,风噪胎噪比较小,不过在跑高速的时候,风噪和胎噪就会很大,这个时候必须要用车内音乐来抵消噪音带来的驾驶体验。希望后期车企可以在隔音方面再下一点功夫。 ❷内饰塑料感强。不可否认朗逸的内饰比较经典和低调,塑料感也蛮强的,平时感受的不多,当看过现在新能源的车子后,发现朗逸的塑料感,导致内饰高级感不强,希望后期可以加一些软包。 ❸没有360倒车影像。日常用车中,磕磕碰碰有不少,位置基本都是在前脸,主要原因是我对车子车头位置感觉不很准,希望后期车企可以在360配置这方面有所增加。 🈵🍒【三年用车总结】 三年来对用车时光,让我对朗逸这款车有了很强的认同感,我会发挥朗逸的优点,并积极克服它的缺点,让用车更加舒适和便利。在我心中,朗逸不仅仅是一台车、也不仅仅是生产力,它更像是我的家人,在我人生高光时刻选择了我,也没有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抛下我,人生的第一台车选择了朗逸,相识就是缘分,我会继续与爱车🚗朗逸plus奔向幸福的未来和远方,哪怕前方道路险阻,荆棘遍布。 最后希望圈主推荐加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