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young骑士驾到【破车】野【破风】 车➼ 是朋友送的二手车,2019到我手里的车,ATX750,S码,您就看咱这铁驴的样子,大佬都是换轮组,改碳刀,我是加装了儿童座椅,就我这大铁链子的车锁也得有个2斤吧?应该速度骑友里最沉得车了吧? 骑行感受➼ 19年-22年都是偶尔骑车,完全是经常接土的车。 我是从今年4月开始第一次长距离骑行的。第一次是4环,起步有些高,但正是这次4环打卡,开启了我的骑行之旅,第二次是三环一圈完事去的大兴单日118公里,第三次就是传说中的《金顶妙峰山》了,虽然不算合格,临近山顶有推车的时候,但是就咱这破车,这个菜腿,我觉得自己就挺棒的了,妙峰山这次,单日骑行150公里,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现在每周都要抽出一个早上5点左右出门,80公里9点到家,这样的晨骑每周都有至少一次,每天通勤25公里,因为骑车的时间很有限,每个月只有400公里左右的量,但我自我感觉良好。 所以您看到我的帖子和隔壁大佬有本质的区别,我这大概3个多月也累计骑行有1200公里左右了,从第一次的80公里开始,我从不注重速度因为车破,也不拼装备,码表迈金206,别的就没啥了,速干短袖,速干短裤都是迪卡侬的,硬底运动鞋,手套拼多多的,头盔也是别人用剩下二手的,所以比硬件我全输,但是我偶尔也能28的配速10公里没问题,而且车架也不合适,我本人181,200斤,S码,我觉得骑行最重要的是感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由感,我没有哪些专业硬件知识,没有高品的骑行装备,我只有一颗热爱骑行的心,我只在乎车和我一同在路上的那种自由自在,天地间只有我和我破车的这种孤独的美好的感觉,所以我是真的热爱骑行。 所以学习车架车零件知识的我们一起去隔壁,我也需要学习,但是您要是想寻找热爱的骑友,那就是我了。 骑行联系➼ 作为一个菜鸟,我这3个月来的小总结,装备上头盔,手套是必须,安全第一,车架本身一定要匹配自己,要舒服才能骑得长久,健康长久(我该换车了)。再有就是夏天注意防晒,不然一天就变李逵,一开始我还像那些大佬一样去刷街,4环,3环,长安街,后来我开始走进远郊区,因为城区的尾气真的污染太严重了,所以除了通勤,非必要就远离城市骑行,城市骑行戴个面巾。 路线推荐➼ 我住东边,推荐温榆河东岸(邓家窑桥-机场辅路)往返绿道,大运河东岸(大运河森林公园西园26号门-胡郎路)全线绿道,可往返,可缩减路程往返。 下次见,路上见。热爱你的热爱。
#用车感受20年11月买的第一批2020款四雅(之所以上四驱不是为了越野,是为了安全)。保养了3次,目前接近4万km。 1、顿挫是必然的,跑了大几千km后可能也是越来越适应了,顿挫感没当初那么明显了。即便今天,顿挫感还不如我原来速腾第一代干式双离合来得顺畅。但我对顿挫不是特别在意,这也是因人而异。 2、开了2年半,异响几乎是没有的。第2次保养我曾经去找过4s店,因为车里时不时有哒哒的金属敲击声。把所有物品全都卸了以后,声音没有了。我才知道原来是儿童安全座椅卡扣和车座相连的碰撞声。 3、车机只能说勉强够用。这也是因人而异,不能装第三方软件,比如哔哩哔哩等。百度地图还凑活,2年半中导航自动退出过2-3次,黑屏过1次,重启后都正常。据说sync+已经升级到第四代了,不知道和20款车机有啥区别。 4、表显油耗百公里8升,肯定有水分,但9能打得住。一箱油跑个600km很平常。 5、上5wkm打算换朝阳一号或者米其林pilot sport4 suv试试,就是想提升抓地力,总感觉刹车太软,心里没底。 6、车内空间够用,后备箱勉强。小冒后排座椅可以前后调节,所以载物时相对其他紧凑型suv还好。但还是后悔买小了。当初在锐界和小冒之间选,因为锐界没有大五座4驱suv(至今没有),所以只好选了小冒。 小结:冒险家这款车在2020年属实能打,但这两年国产车进步有目共睹,太气人了。30w左右,比这款车强的太多了。无论是燃油还是混动,瑶光、坦克300、蓝山、领克08,还没提比亚迪呢……30w基本都是顶配了。 品牌在国内还能活多久,这是很现实的。如今中国车市终于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不再被合资车企公关+无耻主流车评人(全tm是广告)裹挟,中国车煤圈终于看到点希望,得益于年轻一代对产品力的理解和认同。悲催的是认知转变太快,同价位产品力比较,合资相比国产太拉跨,特别是日系,用实力证明:落后就要挨打(扯远了)。对于林肯,它的产品力可能相比同级bba是能打的,但国产车的进步不是林肯能赶上的,所以我不看好。 最后必须吐槽北京奥吉通林肯4s店套路太深。 我在这家4s店第二次保养(不到1.8万km),告知需要做曲轴清洗。出于对林肯品牌的信任,我没有疑问的签字并付款1k7、8吧。后来问了个朋友,他说曲轴清洗只有积碳严重才有意义。没听说不到2万的车需要清洗的。回家后在网上查询,果然被套路了……4s店应明确告知哪些是建议项目,哪些是必做项目。不能含混其词。这次保养被告知减震漏油,对这一点我不意外,等了1周配件后,换了2个后轮减震器。 第3次保养也很有意思,又被告知减震漏油,这就有点意外了。3次保养,2次换减震。合着跑1万多km换一次呗,一想免费,换就换吧。这次保养也是坑爹,客服推荐2k多的套餐,我说我不要套餐,只要按保养手册上最基本的项目保养,客服假么假事一顿敲键盘,然后说也是2k多!除了套路还是套路!把车开走时,我觉得不太对劲,查了下胎压,果然把胎压打到250,随便跑跑胎压就上270了。但说明书上明明写着,小冒最适合的胎压是220!你4s店连这都不知道,做保养瞎充什么气啊! 以上支出是在减免工时费500元/次和免基础保养项目(机油机滤)后实际支付的。最近估摸着要做第4次保养了,我必须换个4s店了,我宁可不要奥吉通的减免工时费和免费机油机滤(买车时要了10次工时费减免和基础机油机滤免费),看看其他林肯4s店是不是都这么拉跨。 此外,最想把轮胎尺寸改成245/45/20,这好像是美版小冒的选配轮胎。油耗会增加,操控性估计会大幅提升。改装的话怎么备案,有知道的小伙伴请指导下。
#用车感受20年11月买的第一批2020款四雅(之所以上四驱不是为了越野,是为了安全)。保养了3次,目前接近4万km。 1、顿挫是必然的,跑了大几千km后可能也是越来越适应了,顿挫感没当初那么明显了。即便今天,顿挫感还不如我原来速腾第一代干式双离合来得顺畅。但我对顿挫不是特别在意,这也是因人而异。 2、开了2年半,异响几乎是没有的。第2次保养我曾经去找过4s店,因为车里时不时有哒哒的金属敲击声。把所有物品全都卸了以后,声音没有了。我才知道原来是儿童安全座椅卡扣和车座相连的碰撞声。 3、车机只能说勉强够用。这也是因人而异,不能装第三方软件,比如哔哩哔哩等。百度地图还凑活,2年半中导航自动退出过2-3次,黑屏过1次,重启后都正常。据说sync+已经升级到第四代了,不知道和20款车机有啥区别。 4、表显油耗百公里8升,肯定有水分,但9能打得住。一箱油跑个600km很平常。 5、上5wkm打算换朝阳一号或者米其林pilot sport4 suv试试,就是想提升抓地力,总感觉刹车太软,心里没底。 6、车内空间够用,后备箱勉强。小冒后排座椅可以前后调节,所以载物时相对其他紧凑型suv还好。但还是后悔买小了。当初在锐界和小冒之间选,因为锐界没有大五座4驱suv(至今没有),所以只好选了小冒。 小结:冒险家这款车在2020年属实能打,但这两年国产车进步有目共睹,太气人了。30w左右,比这款车强的太多了。无论是燃油还是混动,瑶光、坦克300、蓝山、领克08,还没提比亚迪呢……30w基本都是顶配了。 品牌在国内还能活多久,这是很现实的。如今中国车市终于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不再被合资车企公关+无耻主流车评人(全tm是广告)裹挟,中国车煤圈终于看到点希望,得益于年轻一代对产品力的理解和认同。悲催的是认知转变太快,同价位产品力比较,合资相比国产太拉跨,特别是日系,用实力证明:落后就要挨打(扯远了)。对于林肯,它的产品力可能相比同级bba是能打的,但国产车的进步不是林肯能赶上的,所以我不看好。 最后必须吐槽北京奥吉通林肯4s店套路太深。 我在这家4s店第二次保养(不到1.8万km),告知需要做曲轴清洗。出于对林肯品牌的信任,我没有疑问的签字并付款1k7、8吧。后来问了个朋友,他说曲轴清洗只有积碳严重才有意义。没听说不到2万的车需要清洗的。回家后在网上查询,果然被套路了……4s店应明确告知哪些是建议项目,哪些是必做项目。不能含混其词。这次保养被告知减震漏油,对这一点我不意外,等了1周配件后,换了2个后轮减震器。 第3次保养也很有意思,又被告知减震漏油,这就有点意外了。3次保养,2次换减震。合着跑1万多km换一次呗,一想免费,换就换吧。这次保养也是坑爹,客服推荐2k多的套餐,我说我不要套餐,只要按保养手册上最基本的项目保养,客服假么假事一顿敲键盘,然后说也是2k多!除了套路还是套路!把车开走时,我觉得不太对劲,查了下胎压,果然把胎压打到250,随便跑跑胎压就上270了。但说明书上明明写着,小冒最适合的胎压是220!你4s店连这都不知道,做保养瞎充什么气啊! 以上支出是在减免工时费500元/次和免基础保养项目(机油机滤)后实际支付的。最近估摸着要做第4次保养了,我必须换个4s店了,我宁可不要奥吉通的减免工时费和免费机油机滤(买车时要了10次工时费减免和基础机油机滤免费),看看其他林肯4s店是不是都这么拉跨。 此外,最想把轮胎尺寸改成245/45/20,这好像是美版小冒的选配轮胎。油耗会增加,操控性估计会大幅提升。改装的话怎么备案,有知道的小伙伴请指导下。
#用车感受20年11月买的第一批2020款四雅(之所以上四驱不是为了越野,是为了安全)。保养了3次,目前接近4万km。 1、顿挫是必然的,跑了大几千km后可能也是越来越适应了,顿挫感没当初那么明显了。即便今天,顿挫感还不如我原来速腾第一代干式双离合来得顺畅。但我对顿挫不是特别在意,这也是因人而异。 2、开了2年半,异响几乎是没有的。第2次保养我曾经去找过4s店,因为车里时不时有哒哒的金属敲击声。把所有物品全都卸了以后,声音没有了。我才知道原来是儿童安全座椅卡扣和车座相连的碰撞声。 3、车机只能说勉强够用。这也是因人而异,不能装第三方软件,比如哔哩哔哩等。百度地图还凑活,2年半中导航自动退出过2-3次,黑屏过1次,重启后都正常。据说sync+已经升级到第四代了,不知道和20款车机有啥区别。 4、表显油耗百公里8升,肯定有水分,但9能打得住。一箱油跑个600km很平常。 5、上5wkm打算换朝阳一号或者米其林pilot sport4 suv试试,就是想提升抓地力,总感觉刹车太软,心里没底。 6、车内空间够用,后备箱勉强。小冒后排座椅可以前后调节,所以载物时相对其他紧凑型suv还好。但还是后悔买小了。当初在锐界和小冒之间选,因为锐界没有大五座4驱suv(至今没有),所以只好选了小冒。 小结:冒险家这款车在2020年属实能打,车是好车。但这两年国产车进步有目共睹,太气人了。30w左右,比这款车强的太多了。无论是燃油还是混动,瑶光、坦克300、蓝山、领克08,还没提比亚迪呢……30w基本都是顶配了。 品牌在国内还能活多久,这是很现实的。如今中国车市终于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不再被合资车企公关+无耻主流车评人(全tm是广告)裹挟,中国车煤圈终于看到点希望,得益于年轻一代对产品力的理解和认同。悲催的是认知转变太快,同价位产品力比较,合资相比国产太拉跨,特别是日系,用实力证明:落后就要挨打(扯远了)。对于林肯,它的产品力可能相比同级bba是能打的,但国产车的进步不是林肯能赶上的,所以我不看好。 最后必须吐槽北京奥吉通林肯4s店套路太深。 我在这家4s店第二次保养(不到1.8万km),告知需要做曲轴清洗。出于对林肯品牌的信任,我没有疑问的签字并付款1k7、8吧。后来问了个朋友,他说曲轴清洗只有积碳严重才有意义。没听说不到2万的车需要清洗的。回家后在网上查询,果然被套路了……4s店应明确告知哪些是建议项目,哪些是必做项目。不能含混其词。这次保养被告知减震漏油,对这一点我不意外,等了1周配件后,换了2个后轮减震器。 第3次保养也很有意思,又被告知减震漏油,这就有点意外了。3次保养,2次换减震。合着跑1万多km换一次呗,一想免费,换就换吧。这次保养也是坑爹,客服推荐2k多的套餐,我说我不要套餐,只要按保养手册上最基本的项目保养,客服假么假事一顿敲键盘,然后说也是2k多!除了套路还是套路!把车开走时,我觉得不太对劲,查了下胎压,果然把胎压打到250,随便跑跑胎压就上270了。但说明书上明明写着,小冒最适合的胎压是220!你4s店连这都不知道,做保养瞎充什么气啊! 以上支出是在减免工时费500元/次和免基础保养项目(机油机滤)后实际支付的。最近估摸着要做第4次保养了,我必须换个4s店了,我宁可不要奥吉通的减免工时费和免费机油机滤(买车时要了10次工时费减免和基础机油机滤免费),看看其他林肯4s店是不是都这么拉跨。 此外,最想把轮胎尺寸改成245/45/20,这好像是美版小冒的选配轮胎。油耗会增加,操控性估计会大幅提升。改装的话怎么备案,有知道的小伙伴请指导下。
文凤汽车:18.8万起,全景智慧座舱,吉利银河E8纯电B级车新标杆?5款车型,虎式前脸车身,零百加速3.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