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我的摩托车一年多的时间,我的小摩托UY125已经骑行1w多公里啦。有了它之后,生活半径悄然扩大,它带我走过了分水岭的春夏秋冬;吹过秦岭顶的风;远离故乡也能在西安后花园广货街吃到地道的家乡菜;感受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牛背梁;看了清澈碧绿的黑河水,骊山的日落,佛坪的大熊猫。它也陪我见过凌晨3点的软件新城。走了这么远,它从来没有因为故障把我撂在路上,这和Suzuki优秀的品控是分不开的: 1、发动机表现不错,哨音好听,运行品质同级别同价位属于优秀的水平,甚至可以说“买发动机送车” 2、操控不错,转向很稳,没有那种过于灵活的感觉 3、储物空间属于正常水平,腿部空间较大,骑行过程中不局促(因人身高而异),平踏也能满足买菜拉东西等场景 4、半热熔的轮胎,抓地力在晴天骑行够用了 5、邮箱6L,能满足市区代步和偶尔的激情跑山 6、仪表简洁,在阳光下的可视效果很棒 虽说夸了这么多,它也不是没有缺点,大灯,板件接缝,漆水一般,但是考虑价位可以接受,所以到手后就开始了改造: 安装了铝合金的尾箱;加装了护手,透明风挡,加大脚撑,全车护杠;改了后视镜,视野可见左右三车车道,再也不用变道回头看啦; 加了无损安装的挡泥板,有效减少了甩泥问题;换掉了自带的大灯,远近光铺路效果很好,再也不用担心跑夜路了,夜间的山路也够用。 常见的改造件在某宝就能搜到,拆前脸的在网上也有教程,需要有一点点动手能力和耐心。嫌麻烦的,可以直接车行安装或者买完去车行付费安装。最后,摩托方便但是被动安全性差,骑行过程中要防御性驾驶,管住右手,纵享风与自由!
#冬季不封车挑战作为一个东北人在北京,北京的冬天就是毛毛雨,所以封车是不存在的,骑车时多穿点,压力不大。 装备推荐 1加绒棉鞋。网上买的,重点是加绒,冬天骑车主要还是抗风性能。这时候踏板就有优势了,不至于腿脚直接裸露外面让风直吹。 2加厚皮裤。裤子的选择同样以抗风为主,加厚裤子,保暖性有了,在加上皮,抗风性也有了,兼得 3手把套。也叫手闷子,有了它,加上加热手把,手套都不用选,随便带一个就好。丑是丑了点,但是冬天嘛,要温度不要风度。 4冬季护膝。冬季骑行护膝还是有必要的,虽然有皮裤腿部保暖已经够用了,保险点为了预防岁数大了风湿关节炎,该带的时候还得带。 5全盔。冬季头盔还是选择全盔吧,脖子漏风的话带个小围脖就可以 北京打卡推荐 1、798艺术区。摩友聚集地,懂得都懂。 2、温榆河公园。距离市内较近,不至于长时骑行冻得发抖。 保暖改装 1、电加热手把。冬季骑车,电加热手把是必须加装的,没有之一。 2手闷子或挡风被。踏板的优势,加装挡风被也不会影响骑行。保暖效果杠杠滴。
#提车日记【情况介绍】 家里以前有一辆手动挡的suv,不过已经六七年了,在我开起来比较麻烦,主要是现在上下班通勤,路况走走停停的,手动挡开着太不方便了,换车刚需了吧!虽然当时拿的是手动挡驾照,但是确实开不习惯了。 【买车过程】 首先排除了SUV,毕竟开过,感觉车比较宽,路上开着不是很灵活,所以想买轿车。也没想过买什么好车,反正就10左右吧。 由于我们小区只有公共充电桩,而且离我们楼栋比较远,所以也没有考虑电车。网上有看:艾瑞泽8,朗逸,星瑞等等。线下去过大众4s店也试坐过,朗逸坐着确实挺舒服的,很扎实的感觉,就是内饰太素了。艾瑞泽8和星瑞,大致看了落地价,12~13万了,要是买这个,就全部钱掏完了,一点没有了,想了想还是没下手。后来在懂车帝上饱览群车后,看中逸动的性价比和逸动销量的第一。逸动每月销量都是一万起步,而且还是1.4T发动机,动力也不差。所以本着销量买,也不坑! 【购车价格】 逸动2023款PLUS畅享版 蓝鲸NE 1.4T GDI DCT尊贵型 购车时间:2023年8月 购入地点:上海 裸车价:7.09万 落地价:8.30万 备注:全款买的,只送了首保,脚垫,两个炭包。膜没有要(等我都提了车,回到家了,才打电话,丢)。 【用车感受】 ①主要在上海市松江郊区开开,到目前为止,跑了3300多公里,没跑过高速,平时早上开车会热车2分钟,也不是故意热车,反正上车打火,然后准备一下,也差不多怠速稳定了,油耗一直都是6.5基本没有变动过。这车不建议短距离开,就开3~5公里的,油耗只会越开越高。开个十几公里,均速四五十,绿波速度,哈哈表6个油耗挺不错的。 ②双拼座椅配色也蛮好看的,我不喜欢太深的颜色,所以这个刚好老少皆宜吧。特别是副驾驶的腿部空间非常深,座椅整体偏软,搭个一米七的妹子都可以翘个二郎腿,空间直追B级车。中间的储物格方正规整,出去耍放两个杯架可以放550ml的饮用水。还有一点,中央的储物格下面还有一个蛮大的空间,里面有USB接头和点烟器插头。这个设计挺好的,还可以方便放抽纸啥的。 ③新车几乎没什么异味,最多就是提车那几天,有点点,只要多开开窗,用用车,就消散了,不会像那些公交车,上车就闻到晕车。而且比我开之前那个手动挡的车味道新鲜多了。而且逸动钥匙🔑长按解锁键,可以打开四扇窗通通风,这设计就很人性化,夏天可以快速降温通风换气。 ④驾驶模式上,标准轻轻一踩油门就两千转以上了,但是速度没上去,看车友圈都说升档不积极,没想到我也遇见了所以还是喜欢用eco模式,只要舍得踩油门,加速挺给力平顺的,不过水温没上来前,起步会没啥力,发动机噪声也大,所以我的经验就是先轻踩油门,在松了在给油,有个缓冲提速上升快些。运动模式听说费油,没试过。 ⑤隔音:城市开车隔音有效果,平时通勤限速70以内开嘛,能听到主要声音就胎噪和加速发动机上2千转的声音,跑起来快速的时候发动机转速保持一千左右,都听不啥声音的。在放点音乐用,音量10就够了。我还加了四扇门的防撞条,开门防止蹭到其他车的同时,密封性更好一点了,总的市里开还是不差。 ⑥驾驶感受:有次开车去加油路上,低速时,变速箱的顿挫还是有的,偶尔降速的时候,会一窜一窜的,变速箱调的不稳定。这车的油箱盖开关的位置设计的挺特别的,在驾驶员地板的左边,对于下车的驾驶员挺方便的。就是第一次去加油有点不习惯。 ⑦缺点:语音识别,有时也识别不了,感冒了嗓子哑了就识别不出来了。说话得标准发言,其次车机偶尔有点卡,点触会反应慢几秒,有点像几年前双核智能手机,运行不够,还有听广播必须要用流量,没得普通的收音机,普通收音机感觉用起来就更好的直接不用网。 ⑧优点:天窗+车内大面积都是皮革用料,双连屏,电子档把,巡航等等,8万的价格,性价比太高了,我一个朋友的铃木车十几万落地的,都没逸动配置高,所以很值得。电子档,轻推就切换档位了,简约又高级,之前圈里看有车友说,为什么不显示档位亮灯,我觉得自动挡这个不需要亮啊,仪表已经显示有了。360影像和巡航是最喜欢的一个功能,360转弯可以切换侧面视野,把控一下车距,侧方停车也能用上,不会容易磕碰到。还有那个记录仪画面,这个共用视野上面可以显示当前车速,比只能看面视野的好用,四个方向视野都能看,唯一不好的就是清晰度欠缺,稍微距离远了就看不见对面车牌号。 ⑨悬架减震有点硬,跑那种水泥马路,手放在方向盘上,一路都是抖着在开车,下坡遇减速带,带刹车过脚有很强的路感,但是开沥青路面就算不平,感觉悬架减震过滤很好啊,也不知道啥情况。 10最后吐槽下这车子不适合装手机支架,出风口就别想了,卡就了手机要么非烫,要么非冷。要不买那种专用卡双闪位置将就用用,熟路就靠自己脑壳记忆。 麻烦圈主推荐!
#提车日记22年12月25日提车,目前提车已满一年 22款宋pro DM-i旗舰型旗舰pro 目前安全行驶已22231公里 外观:不能算很好看,但是也不会太难看,属于耐看型,越看越好看的感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 内饰:用料还算过得去,内饰总体不错,就是杯架设计不太友好,手机无线充电很慢,发烫比较严重,位置很小 空间:空间还是挺大的,前后排很宽敞,我身高175,调到合适的坐姿,后排1.7米的大个子无压力,头部和腿部空间都很充裕,前排储蓄空间还是比较多的,扶手箱很大,可以放很多东西,中控下面还是镂空的,也能堆放物品 后备箱就比较小了,但后排可以放倒,这点倒是很好,后排放倒后可以拉很多货物啥的 驾驶感受:原来开的是21款宋max(燃油的) 和pro最大的差别就是加速这一块,红绿灯基本都是第一个冲出去的,还有就是比较安静,没有了发动机的声音,HEV模式如果超车地板油发动机比较响(和拖拉机一样) 隔音效果一般,胎噪挺大的,轮胎比较拉跨,起步电门大一点容易打滑 地盘减震稍差,比较硬,中规中矩,城市路段没啥问题,转弯速度快些侧倾比较大,还是慢一些好,三连杆的悬挂属实差点意思,这个价位不算太好,基本够用。 颠簸路段车内就有异响,主驾门板,眼镜盒有点松动,发动机启动后行驶中控有滋滋声(还好地盘没有听到有声音) 主要问题:胎噪,风噪很大,其他但是没啥问题 功能很多,特别是自动刹车,有一次在路上行驶,从右侧超车,路口有辆小电驴窜出来,触发了自动刹车,刹停在路边,(踩油门没反应的)当时属实吓一跳 车机:车机很流畅,想要啥软件都可以下载,最近看网上大神下载了好多软件,桌面,导航地图,听歌软件等等 特别夸一下:语音识别特别灵敏,很智能,基本上开车都是语音直接开启功能 油耗:油耗还是比较低的,基本上都是城市通勤,用电比较多,自己没有充电桩,都是在外面充电,整体能耗在3毛钱一公里左右,还是比较省的。 电池:110的续航,夏天能开120-130公里,冬天开了暖气电耗比较高,充满电只能跑个六七十。其实广东的冬天也就冷那么几天,这几天电耗都在16以上 提车落地价:17.3左右 (贷款买的)有利息,还好补贴拿了一万多我这个价格是比较贵的 当时只想着年前提车,没有考虑过价格这一块,去店里看车,销售算了一下价格,直接就交钱订车(当时是想着置换宋max的,奈何老板娘不同意) 总结:车是好车,看个人需求,见仁见智,使用过程中没有闹心的事情,还是比较满意的,希望后续用车没有问题 请求圈主↗买来宋外卖↖推荐精华
#冬季不封车挑战虽然冬天很冷,但是还是得骑车,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骑行装备 第一个冬季头套。冬季头套除了防止头盔内衬变脏外,它加长加绒的面料更可以抵御吹向脖子上的冷风。佩戴时把头套掖在衣服里边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衣服里边进风。 第二个冬季骑行服。现在市面上主流的骑行服保暖和防风基本上做的还是不错的,看似薄薄的内胆实际上也可以很好的锁住身体的体温来抵御外面严寒的天气。 这骑行服我上下班穿着不方便,我自己的解决方案是在里边套一个薄款的羽绒服,这样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保暖效果会更上一层楼。 第三手部的保暖。比如说冬季手套、电加热手套、电加热手把手焖子等。效果 最好的其实还是手闷子。 第四个秋裤的选择。实际上腿部的保暖相对来说是更容易被忽视的。传统的秋裤虽然能保温,但面对骑行时吹来的风还是有点力不从心的。后来被我找到了这种外面羽绒里边加绒的保暖秋裤。这种秋裤在骑行时由于前面有一层羽绒,再加上这种密度很大的布料,让我们面对冬季骑行时也是游刃有余。甚至在我的老家零下10度的环境下穿这种秋裤都没什么压力。 第五冬季护膝的选择。有短款的、中长款的和长款的。我个人建议就直接选择长款的。 第一个它防护面积大,从小腿到膝盖可以全面防护。 ·第二个中长款的护膝在佩戴过程中,尤其是下了车之后会往下滑,但是 这种因为长度已经到了脚面,所以也不容易出现护膝下滑的情况。 第六个冬季袜子的选择。这块由于脂肪少、肌肉少,所以对冷也不是很敏感。 所以在袜子上的选择时我会选择这种运动袜。首先这比传统袜子要厚,既可以给脚保暖,又可以更大程度的上保护脚踝部位。 最后一个就是鞋子,这个简单点说就是正常厚一点的鞋子或者马丁靴就可以了。 这些就是我给广大摩友的建议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