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局:终结“11万电车10万修电池” 保险行业急推新规不愿再当冤大头
#宝马i3 提车作业优点: 1.动力很好,响应超级快 2.机械素质好,操控不错 3.刹车调校得很线性 4.内饰座椅都好看 5.方向盘手感很好 缺点: 1.中控设计很传统很冗余,不好放手机其他东西 2.软件UI设计很差,很不好用,软件很少,可扩展性也很差 3.语音很辣鸡,能控制的东西很少 4.座椅没有通风加热按摩 5.后排不能放倒 6.没有露营模式,不能在车里开空调睡觉
啊波5165:有点想入手海豹这车 但是网上看到说有高速失速的情况 ,有点担心了,想问下是不是真有这个情况 ,如果出现了也太危险了
#晒晒我的摩托车1100到货,到现在骑行了近500公里,因为工作原因,没有跑远,跑了一趟山路,主要以城郊为主,我的感受是:优点一好骑,虽然有1100排量,但因为有DCT,释放了左脚和左手,座高700,两脚着地,两百三十多公斤的体重,但骑起来还是很灵活,骑过小排量摩托的都能驾驭,二动力充沛,本田非双同款排量,虽然调教的很温柔,但排量在那里,油门响应很积极,只需控制好右手。缺点一油箱偏小,13.6升,一箱油只能跑200多公里,如果市区通勤的话,都不足200公里,二低速挡位顿挫感强,3挡以下很明显,4挡后较顺滑,因为是自动挡,入挡机械化,特别是跑山时感觉很明显,想用3挡爬坡,却自动上了4挡,有拖挡的感觉。后期雨天、非铺装路面骑行感受再与大家交流. 通常情况下,我觉得应该就称CM们为一个并不太纯粹的“日式bobber”。 纯正的日系bobber车,它们不同于传统巡航车的绝对性区别就在于脚踏的位置,手把是很窄很高的也比较靠近身体的。同时,车身从前面看起来也比较窄。不仅更符合我国车友的传统审美,我认为CM系列几乎是所有摩托车中最好骑的一类车。它特别适合新手入门,各位不信看看日本的教练车大多是什么车吧。 本田REBEL车型从最早的CM250,一直到现在最新的CM1100,它们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就是对应一台小、中、大排量摩托车的入门车型。
#新人进圈说配置进群新能源汽车在豪华车领域似乎有点安静,目前的市场依旧是传统豪华品牌更受青睐。不同于EQ系列在市场上的尴尬销量,目前的奔驰GLE在市场上的表现力依旧不错,仍然是奔驰的利润重仓之一。 随着奔驰GLE国产加长版预计明年上市,现款进口版本迎来了最后的狂欢。80几万的车型目前70几万可得。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很大的吸引力。这意味着不止新车,准新车的价格也将进一步下探。 2024款奔驰GLE的整车风格端庄大方,线条流畅分明,不同于越野派车系的狂放豪迈,不同于商务车的圆滑温润,它更像是一位训练有素但低调不外现的精英人士,静静的散发魅力。当然又碍于江湖上的盛名,所以被关注被研究是奔驰车型注定的命运。 2024款奔驰GLE前脸造型线条错落有致,与中网奔驰大小LOGO交相呼应。前大灯灯光布局点线结合,承媚眼如丝状。灯光点亮后,犀利明亮。一副不好惹的样子。 车身侧面线条直接有力,粗细结合相得益彰,明暗有序,轮毂动感坚毅的支撑起车身,孔武有力又和谐养眼。车身尺寸4927mm*2018mm*1782mm。轴距2995mm。个子不高,却有杰森斯坦森质感。 车尾整体庄重夯实,与前脸交相呼应。后背箱空间纵深930mm ,宽度1020mm ,最低纵深1640mm。锂离子电池把放置于后备箱下方,电池为31.2千瓦时。 内饰承豪华游艇式的宽阔之感,细节狗。功能颇多,没有一味追求现代科技呈现,选择了以使用者感受为主,传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内仓布局、功能选择。材质面料和色彩搭配符合这一级别豪华车该有的质感。整体感官宁静致远,温馨松弛。12.3英寸控制屏,清晰触控。MBux 智能系统机智如你。 空间随不如国产加长版车型大,座椅却格外柔软舒适。后排座椅可调,国内乘客使用无压力。 GLE e 400 4MATIC采用2.0T4缸发动机,9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后置单电机,WLTC纯电续航100KM。最大功率280千瓦,最大扭矩650牛·米。其他如高级可调的悬架,舒适过滤道路,质感很好。 L2级别驾驶辅助系统在主被动防御上均有保障,安全测试成绩上还是有保障的。 插电式混合动力在市区内使用足够省油,长途跋涉亦无旅行焦虑。 不知道在国产加长与进口标轴版本之间,你们会如何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