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个人情况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家离学校大概40来公里,平时住学校,周末回家。结婚2年多了,准备要个小孩。上班这么多年,手头上也有些积蓄,所以准备买辆车。现在的车尺寸越来越大,路上车也越来越多,而我平时主要是一个人开,所以想买一辆精致的小车,车身灵活,好停车好掉头。在懂车帝看了好长一段时间车,最终入手长安CS35plus,至今已提车半年多了,下面分享一下我的心得感受。 💰购车价格 听说今年年初买车的都是冤大头,没赶上去年的购置税减半,也没享受到今年的汽车大降价。我的爱车是2022款长安cs35plus 1. 4T豪华版,指导价9. 39万那一款。优惠1万2,购置税7千多,保险4千多,算下来落地价和指导价相差不大。另外还送了行车记录仪、挡泥板、脚垫、行李箱垫、玻璃贴膜。看到大家现在8万多就能拿下,心里羡慕不已。不过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暂且这样安慰自己吧。 ✏️静态体验 先讲讲这个车的外观吧。每个车主都有自己喜欢的设计风格,萝卜白菜各喜各爱,所以还请意见不一致的车友们笔下留情。既然选择了这个车,说明我还是挺喜欢的,外观大气,线条硬朗,车身比例也比较协调,当然长一点更好看,不过也会牺牲它的灵活性。白色车身配上前脸的红色饰条,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如果改成黑色或者银色会好看点。 再来讲讲这个车的内饰。中控台的设计属于那种简约型的,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元素,看上去感觉很清爽,能触摸到的地方也用软质材料包裹,没有那种硬塑料的廉价感。中控屏屏幕有点小,和仪表盘屏幕连在一起,功能不多,毕竟价格摆在那里,功能多了还要被嫌弃容易坏。座椅是仿皮的,原车没什么异味。如果汽配城的脚垫、坐垫、中控垫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买多了,太阳一晒那就不好说了。 最后讲讲这个车的空间。老弟一米八几的身高,坐后排感觉还行,如果后排坐三个人,那就有点挤了。不过平时坐满的时候也不多,大多数都是我一个人在开。一些常用的物品比如口罩、充电器等可以放扶手箱或者手套箱,现在口罩也基本用不上了。后备箱空间对我来说也挺大,要是有大件放不下,可以把后排座椅放倒,当然如果要搬家还是叫个货车比较合适。 ✏️ 动态体验 没开过什么好车,所以觉得这个车开起来还行。1.4T发动机搭配7挡双离合,这个价位算动力好的,至少市区、国道开起来不费劲,高速暂时还没上过,等有机会跑回长途上次高速再来分享。油耗最低一趟跑过6.2L/100km,最高跑过12.2L/100km,平时一般七八个油的样子,表显油耗,仅供参考。 后悬架是板悬,所以过一些坑洼路面时后排会有些颠簸,舒适度体验欠佳,操控性能也大打折扣。 新车开起来暂时还没什么异响,等开个几年,零部件之间松松垮垮的,可能异响就来了。隔音一般般,速度上来了必须关窗,不然风噪太吵了。发动机噪音没仔细去分辨,买油车就是为了听引擎躁动的声音。 另外小县城比较拥堵,挪个车啥的要原地打方向盘,不然就要多倒几手。经常这样搞会加快轮胎磨损,对转向系统也不利。不过有时为了方便,也没管这么多。现在感觉打方向阻力变大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 爱车优点: 1、便宜。这个必须排在最前面,9万多能买这么大一个玩意儿,它都不嫌我穷,我还能说啥呢! 2、好看。外观内饰都是我喜欢的风格。代步车而已,什么参数配置啥的懒得去研究,好看就行了! 3、灵活。车身尺寸不大,4米3的车长,1米8的车宽,无论是侧方位还是倒车入库都挺方便,不容易剐蹭。小型SUV虽然不能拿来越野,但是上个马路牙子,走段烂泥巴路还是没啥问题的。 缺点吐槽: 1、顿挫。打开陡坡缓降功能时顿挫比较严重,伴有较大异响,不知道是只有我的车这样,还是大家都这样?评论区聊聊。 2、费油。买车之后最大的开销就是加油吧,虽然早有心里准备,但每个月500块钱油费下来还是蛮心疼的。 3、品控。听身边车友说,这个车手套箱右边有个阻尼器,打开手套箱还挺有手感的,同一款车型,我的是忘装了还是怎么回事。另外车买回来没多久轮毂盖也掉了一个。虽然无伤大雅,但心里还是有点不爽。 买车之后生活质量确实提高不少,幸福感也大大提升,但随之而来的生活开销也增多了,所以买车还是要量力而行,有多大的能力买多好的车,切勿为了面子与身边的人相互攀比,徒增生活压力,这样就得不偿失了。最后,祝各位车友一路平安,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感谢圈主哦了哦可以可以的推荐,希望可以评为精华!
#新款马自达3 昂克赛拉上市7月27日,长安马自达MAZDA CX-50行也“山系生活漫游之旅”,在吉林长白山迎来收官之站。从海南万宁开始,经过浙江丽水、河南太行山、宁夏银川、吉林长白山,CX-50行也跨越中国版图南北,累计行程突破10000公里,一台车一群人穿越山水一起奔赴山系生活。 吉林长白山,素有“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 在神山圣水奇林中驾驶,多弯山路最能考验一台车的综合实力,CX-50行也好看、好开、好空间、好安全、好智能、好品质,凭借六好实力打造集颜值、操控、舒适等优势于一体的出色山系座驾,而这,是专属于MAZDA的独特魅力。 以下是MAZDA CX-50行也试驾感受: 1、好看 首先是颜值,马自达的设计之美不仅仅在于其标志性的“魂动”设计,还在于它无与伦比、难以复刻的车漆颜色,独家开发的锆石砂和谧境蓝大地车色,为这台山系座驾MAZDA CX-50行也带来了金属质感和力量之美。 硬朗有型的翼子板,强劲流畅的引擎盖线条,以及独特实用的峡谷导风槽,完美诠释了力量与光影美感。全系标配LED灯组、全系标配感应式随动无骨雨刷,以及19英寸铝合金双色切削轮毂,长车头+短前悬高级运动比例,整车散发出了刚毅挺拔的运动之美。 2、好大 MAZDA CX-50行也,拥有1920mm的超宽车体,4785mm的超长车身,2815mm的越级轴距,后排腿部空间比海外版增加55mm,并拥有767mm同级最宽全景天窗。在多风的山路、高速公路、桥面行驶时,超宽车身带来了更好的行驶稳定性,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从实际用车场景出发,其车身高度并没有超过2米,为加装行李架等户外装备预留了较为充裕的空间,有效避免加装之后在面对限高杆、地库等场景无法通行或进入的尴尬。 3、好开 2.5L发动机搭载了马自达独家的智能无感变缸发动机技术,通过智能变缸技术降低油耗,更为重要的是,通过CPA离心钟摆式阻尼器,能够最大程度抵消4缸/2缸的切换振动,减少噪音,有效提升座舱静谧性。 风琴式油门踏板设计,比(半)悬吊式成本会高一些,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应力,向前尤其是向下的力能够更有效的传递,具备防滑、更高的耐腐蚀性。得益于GVC PLUS加速度矢量控制系统升级版,在多弯山路驾驶时车辆带来了自由平稳的驾驶感受。 全球首创的「i-DM人马一体驾驶评价系统」,让驾驶可视化、具象化增加了人车互动性,让驾驶者直观看到自身操作和车辆反馈,通过软件评分以及驾驶等级的划分,提升用户驾驶技术的同时,同步提升驾乘全员的舒适感,人马一体让驾驶更有乐趣。 4、好安全 全系标配7气囊,车门窗侧气帘覆盖率100%。车身高强度钢材占比达到58.59%,前后防撞梁采用1800兆帕热成型钢,并在前防撞梁再增加一个1180兆帕的强化构件;车身980MPa硬度以上钢材多达77处,车顶承受重量峰值超过10吨,确保全景天窗的超高安全性; 全系标配i-ACTIVESENSE L2级智能辅助驾驶,包括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系统、车道偏离警示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巡航模式智能行车辅助系统、自适应远光灯控制系统、智能前行刹车辅助系统;3D透视全景影像系统带车身透视(STV)功能,不仅显示行驶方向,同时显示侧部及虚拟车身,可以更直观的掌握周围状况和车辆移动方向。 5、好智能 全系标配第三代马自达悦联系统,搭载了联发科MTK 8666芯片,8核CPU,拥有两千兆赫超高计算频率,以及每秒2万亿次神经算力,支持指令开关和触屏操作,支持OTA空中升级。酷我音乐、高德导航、虚拟语音形象控制、手机互联、车家互联等,智联化功能完备,操作简单实用。 「i-DM人马一体驾驶评价系统」亦首次实现联网,让驾驶成为一种乐趣“人马一体”具象化,从驾驶新手逐步晋级为驾驶大师,享受驾驶乐趣的同时不断超越自我。 6、好品质 细节之美,是MAZDA俘获马粉的原因,真是因为种种细节之美才收获了马粉“一台马自达,一生马自达”的偏爱和忠诚。为了保留方向盘美感,CX-50行也的方向盘中心保留加厚气囊,并且是横向缝线有效避免视觉噪音,回弹式设计提供良好的握感反馈。 🙋🏻♂️ 情况介绍 🗺 旅行攻略 🚖 车辆感受 📷 美图分享 好的真皮,能打孔。皮革座椅的中心材料采用高光泽、触感极具优良的cordovan调和皮材质作为点缀贯穿,搭配粗犷而不失精致的“X”CROSS对称缝线装饰,在座椅侧面交界区域运用科技功能感的降落伞材质,打造个性独特的座椅绲边饰条,具备优秀的耐久度和牢靠度。 座椅采用双密度发泡材质,两翼硬,坐垫软,软区吸能,硬区支撑。座椅后背高,头部得到更好保护,弧形两翼具备更好的包裹性,臀垫后仰颠簸时骨盆腰部坐在带S型脊柱设计的人体工程学护腰真皮座椅上,有效缓解长时间驾驶的疲倦感。 格栅卡扣数量更多更牢固,有效避免车身震动,
#晒晒我的摩托车6月12日提车,15日降价5000,虽然没有加价,但是3天后就降价了5000块,还是有点蓝瘦香菇 到现在骑行有1700公里,说说用车感受,因为这是人生中第一台摩托车,其他品牌车辆没有骑过,所以仅仅谈一下个人感受,不做对比! 动力:绝对够劲,感觉任何速度下都有充沛的动力输出,没上过高速,太快也不敢骑,城市道路和乡间小路上,任何时候拧动油门,都感觉它会给你充沛的动力! 做工:全车做工都挺细致,味道手套箱那里有几率打不开或者关不上!这一点我本人挺讨厌的,这个地方有没有改装的,有摩友改过没?请教解决办法! 油耗:还没有跑过山,也没跑过长途,全是城市道路和城市快速路,目前油耗3.0,还是挺满意的,加满一箱油75块左右(95#汽油),能跑个320公里左右! 缺点:前减震触底,问了好多车有,有加装阻尼器的,有换减震总成的,有更换弹簧的,也有阻尼器和弹簧一起加的,我到现在还没有更换,因为不知道到底哪种改装是合理不伤车的,所以很犹豫,有经验的车有麻烦告知! 改装:我没怎么大改,换了个风挡,加了个靠背,手机支架之类的常规改装,不想动别的,基本上只骑素车,个人觉得素车也就够我日常骑行了!对了,之前一直犹豫要不要改灯,前几天看了一位车友改的5矩阵大灯,很亮,比素车亮太多了,也想改了 目前就这么多感受了,等我啥时候不是小白了,再继续跟大家分享吧! 突然发现手机里没有自己摩托的照片,这几天就拍,拍出来帅帅的感觉再来给大家分享!
#用车心得我的小缤越马上一年了,这一年来积累了不少自己心得和使用体验,简单给大家分享一下。 油耗一年下来,三线小城市,80%上班通勤,20%国道高速,油耗大家自己看,就提车当天吃次中石化的油后来全加的我们这三方的油,挡不住便宜啊,一升能省1块多把😂 保养是3个月开了3000做的首保,过程略去,服务还是不错的,该做的流程一个没少好评👏,然后就是半年7500一次保养。可惜😷的原因大家都懂,才堪堪到8000,也去做了。买的4s店的保养套餐1000块3次半合成加机油滤和工时还可以吧,能省就省啦,空滤和空调滤自己在马家或者海鲜市场都能搞到,自己换10分钟简直不要太简单💪。 一年来用车没有发生过故障,唯独就是冬季副驾驶头上的天窗支架那个位置,听音乐或者过搓板路的时候有“咯咯吱吱”的异响,天一热就没了,自己琢磨着应该是冷缩热涨引起的零件干涉,不是大问题不管他了😅。黑顶有轻微的裂漆,像小米粒那样的轻微爆开,问题不大没管他😅,别的都挺好。 保险新车在4s店买的下来3400的样子,PICC的,交强车损200w的三者加车上人员。还行吧不算高也不低。负责提车的经理交代过,就头一年在这买,以后自己可以出去买了,不错今年6月刚开始那几天保险公司都快把我手机打爆了。太平洋平安人寿等等,最后还是选的Picc,找的自己人,交强车损300w三者车上人员,驾乘还有医保外用药,一套下来带返点2400多🤣。可以吗老铁们。 最后说下改装吧 都说买车不改,不如推下海 不知道谁说的,真的挺有意思哈哈哈。 建议老铁们改装在自己的可承受范围内合理的有节制的去完善自己心爱的小车车。 我说下我改的哈, 贴膜脚垫不用说了这是基础。 音响因为我平时喜欢听音乐所以改了,4门隔音加6单元套装的喇叭,后门的喇叭减配了很不地道啊吉利。没加功放,主机直推的,至少改完能听了。原车的喇叭就是听个响。1500送了全车的脚窝灯。 大灯是卤素的,黄色的有点不亮,我主要市区用车,自己去马家买了一对4面发光的型号9005的LED大灯装了近光,远光没动。基本能用啦😅 氛围灯没改,晚上开车影响注意力。 自己又改了手套箱的阻尼器,倒车灯升级了LED的,一个字“靓”🤣晚上超级有用。 一件玻璃升降没改,自己动手有啥麻烦的哈哈。 方向盘原车是皮的,但是,,,,太细😅,另外没打孔,滑得很,自己改的手缝打孔。好用的很😁 轮毂改了BBS RI-D款,跃岭出品旋压工艺,单只比原厂铸造的轻了将近4公斤吧,原厂接近12公斤每只。4个就是16公斤,螺丝也换了7075锻造丝,现在装车快5000公里了,没问题,大厂出的就是安心。改完以后和轮眉齐平,嗯…很帅🤭刹车没改我觉得原厂就很好也够用,改了一套铝合金卡钳罩,装车半年多了,没事。 想改姿态,,,,,但是需要拆塔顶,,,,怕影响质保,等等在安排吧,相中艾巴赫的套装短簧了,口水中😂 我这里是中原地带,农业城市,有点脏,洒水车成天洒水烦的要命,洗干净保持不了两天就脏了😭想要好看就得勤打理。不过说实话,家用车买白色的不会错,至少落一层灰不明显。 缤越是款好车,好用,好开。适合一家三四口使用,城市拥堵好停车又好拐弯掉头,1.4T的机头属于吃苦耐劳型,140匹的马力只要你踩他就有。2023新一年了,看着新出的缤越COOL,1.5T机头的新缤越,再看看自己的钻石版缤越,我觉得挺好,不后悔🤞 写的有点多啰哩巴嗦,感谢大家。 哈哈哈最后感谢圈主浮生若梦iii帮忙推荐!
#最美改装🔧保养分享 有的人爱好钓鱼,有的人爱好打麻将,我就爱好鼓秋车。 想自己换空调,空气滤芯好久了,因为考虑到要拆这拆那,总是没能实现自己动手。最近提上了日程,买了工具,准备大干一场 工具呢,某宝买的,自己用电烙铁改装的电热刀,效果不好,没用。都在评论里上图 侧装饰板用个扁平的硬工具就能翘开,都是卡扣,要小心点。手套箱左右的挡轮啊,向内压亡能出来,不用拆的,阻尼器向右掰,没啥难度 21款的揽月需要拆,上,下,右三个方向的螺丝。上面三个,下面四个,外加一个六方螺丝杆(千万别忘了拆,在右下角,是金属的,用钢丝钳就能拆下),右侧的需要拆右装饰板,内有两个螺丝(可以拆门胶条,再将石装饰板整个取下来,我没那么做,买了个棘轮扳手,搞定) 螺丝说完了,内护板拆的时候别太暴力,一定看好是否上下右都松了,左侧无螺丝。手套箱的照明可以先拆下,别把线拽断了。 开孔尺寸啊,用壁纸刀就可以解决,主要是划线要直我配个图,但我没按这个来,尽量大一点就可以,使其是整体,要不然一会割一块可就分家了(我是想让割下的板做个活门的,割下的直接扔的可略过)后侧的隔音棉最好是保留,看着是好货。 切的㾗迹个人相当满意,严丝合缝,直接又扣回去了,在网上买了塑料合页,等回来了再按上。滤芯也没到,暂时就这样了。 安装的过程就反着来就行,慢工出细活。因为配件不好买。 最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下一步研究下空气滤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