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之光97:如图自己看吧……
#我与国宾的故事谁也拦不住我,今天就要提国宾650 今天下午我要订车了,在订车前,我是仔细考虑过入二手的,毕竟没人跟钱过不去是吧?我这边22年的也就4个多不到5个. 但!必须说但是!在这之前,我跑了好多家的二手车行,也每一台都自己试驾,我个人的结论是,国宾买二手我自己必定会出大问题[藏狐],别人也许会幸运些,但我不敢拿自己来°[辣眼睛]. 首先必须说,国宾的配件就是贵,是的,就是贵,这个明码实价,我买新车还有送东西和救援呢,二手的买回来就必须进行一次大的检查和整备,不然你敢直接上路?真的是在赌自己八字的硬度哦. 另外一个,二手车行的水深,外观件大三价没问题,出门300公里给你弄出个坏油泵才是真的气[无语],这么惨痛的经验是老表入坑的时候遭遇过的,不过他买的是跟我同款的GSX,还这都能坏油泵,换一次油泵总成原厂配件998不讲价,工时费120.我是真的不敢说二手的国宾到时候会搞什么花样[灵魂出窍]. 最后的最后,国宾确实很不错,不然我不会放弃GSX,当初买的时候也是因为GSX是同排里面最大,现在换车也是为了更大的车壳子而不是更大的排量(当然还是穷,不然就换大国宾了)我个人是很喜欢大比例的车子的,大就是好好就是大,大好好大[妙啊]
#哪吒GT试驾体验终于有时间试驾了这台车。 从第一印象说起,这个车实车比照片看起来好看,宽大很多,当然哪吒S也很好看了,比例还算协调,因为是电动车,所以跟常见的传统油车的比例不太一样。整车没有特别锋利的线条,也不像保时捷那样圆润,线条不是很放的开,后期改装风格可能还要仔细琢磨琢磨,不然容易踩坑。 太宽了需要注意的是窄路会车有点麻烦,不过有360,问题不大,住在老城区的购买者可能要注意。 红色实看感觉不太满意,颜色偏暗,饱和度不太够,车在展厅里面,不知道开到太阳下面怎么样,是不是光线原因。 空间方面,前面做了两个大块头后面基本就坐不了人了,小女生可能还坐的下,跑车都这样。后面就放个包,或者放前备箱。前排空间没问题,视野也不错。 后备箱是不是电子无所谓,但是不能弹开有点蛋疼。 两个眉毛不是很排斥,图片看着可能有点别扭,但是实际看上去还行。 再说试驾,总体好评。 动力迅猛,没有试弹射,但试了动态加速,感觉跟大排量自吸车很像,最大只开过6.2的,再往上就没开过了,但是没有大排量涡轮那种踹你一脚的感觉,我指的是4.0T的那种,2.0T的家用车还比较温柔,眩晕感没感觉出来。 松电门拖拽感基本感觉不出来,如果不是听不见发动机声音,甚至以为这是油车,当然动能回收可以调,别的档位没试过。 转向也是好评,车够宽,轮胎也不错,侧向支撑很足,完全不像SUV,大部分轿车,某些美系跑车那样开船。 小滤震还可以,就是过减速带有点颠,但这都小问题。 方向盘电子味很重,不知道是不是设置原因,跟路面的隔绝感太强了,虚位什么的都还好,不会显得方向盘很贼。 总体来说这个车还是好评的,填补了国内平民跑车的一个空白,价格更低的零跑S01一言难尽,直接pass不谈了,感觉根本就不是用心做的一款车,不知道是不是欠设计师钱了。往上的话,新车能选的基本上也就是BBA家的coupe,野马,86BRZ,MX5,再往上就到了保时捷,Mpower,supra了,能给平民玩的跑车太少了,落地三四十万的车根本就不是年轻的平民能碰的到的东西。在国外平民还能玩到末代celica,三菱日蚀,S15,MR2,阿巴斯124这种车,甚至还能玩到S660,smart roadster,这种0.66T,国内根本就玩不到。二手车水太深,根本不敢踩。年轻人要是有的选谁愿意一上来就开中庸的轿车 SUV的,谁不想年轻的时候就有自己的一辆跑车呢。希望这条赛道能有更多厂商加入进来,给年轻人们一个更多的选择。
#用车心得上一篇分享了关于驾驶感受的方面,这一篇分享一下日常静态的体验。 车身颜色:本来想买银色的,但是去店里的时候只有灰色的车,看着感觉好像更好看。而且现在各个店里基本只有灰色的现车,最后就定了灰色的。后来看到一台1.5T的时间比较久的银色的,感觉有点褪色,和新车颜色不太一样。想把橙色的套件贴膜成黑色的,问了几家店都不行,后面再看看吧。 座椅:座椅的包裹性挺强的,坐着也比较舒服。但是为什么调到最前面还是离油门刹车这么远啊!我177的身高感觉踩油门都费劲,难道是我没调好? 头枕处镀铬、停机坪和碳纤维纹路饰件:很多人觉得十几万的车硬上这些有些low,但是十几万的车也不能真上碳纤维啊。本来想把这些地方改掉的,但是开了之后发现这些地方的存在感很低,没必要改了。 尾翼:这个尾翼确实有些浮夸了,想改成小鸭翼。话说厂家为什么不上电动尾翼呢,加2000元钱绝对是能接受的。 车机:因为是pro版本,所以车机本身不能联网。7.2的屏幕感觉也够用了,流畅度除了刚开机的时候反应有点慢,其他时间没什么问题,拖动地图也很跟手。车机有华为的hicar,苹果的carplay和安卓的carlife。但是!!!只有华为的可以无线连接!我的苹果手机还得拖个线,实在忍受不了。准备换个华为手机当工作机或者买个转无线的carplay的盒子。 音响:pro版本是普通音响,据说max版本的雅马哈也是贴牌的,都是听个响。没怎么用过好的音响,感觉这个车音响还行吧。 隔音:整个车的隔音确实很拉。开在粗沥青路的时候,轮胎声音特别大。正常柏油路的话,风噪和一般家用车差不多吧。都买影豹了,还要啥隔音啊。不行就加大音响,哈哈哈。 排气声:排气声音和网上测试的差不多,不够浑厚低沉,没有回火声。还好排气声有开关。关闭的时候发动机和排气比家用车吵30%左右吧。打开的时候,如果用sport或者race模式,耳朵能被震的嗡嗡的。 置物空间:驾驶位置物空间中规中矩,pro版本没有无线充电,但是和max用的同一套膜具,所以手机放无线充电的凹槽里就行。扶手箱里两个杯架可以移动,还有一部分空间,可以放钱包数据线之类的。档把下方空间不小,可以同时放一包纸巾和一包湿巾。车门也有空间,可以放水瓶。但是没有眼镜盒,拉了。Pro版本是电动半天窗,手动遮阳板。后备箱还没有放东西,看上去还行,不算小。 氛围灯:颜色无极调整,但是只有一条灯带,意义不是很大。 倒车影像:pro版本没有360°全景,只有倒车影像。这个倒车影像确实非常的拉,有点模糊,看上去不像是2023年的产品,只能说能用,拉。试车时候看了max的360°全景,感觉还比较正常,好像挺清晰的。 以上体验全是一个经常开家用车的车主的主观感受,请大家理性讨论,共同进步。时间太短,很多东西还不是很了解,后续有新的认识继续分享。 有问题也可以随时交流。。。。
AlexTs:观点:城市SUV四驱鸡肋,没必要。 论据1:道路建设越来越好,需要脱困的地方越来越少。如果一定要往松软的泥巴地跑,那一定是自讨苦吃。适时四驱脱困能力有限,过分自信只会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论据2:四驱只在驱动方向上有助力,对刹车和侧滑没有半点帮助,驱动力的传递靠的是轮胎抓地。没有靠谱的轮胎,四驱优势在雨雪天气基本不存在,首先一点就是刹不住,其次是方向不正刹车会甩尾,还敢开快么?雨雪天气一套冬季胎远比驱动形式重要得多。 PS:本人10年冬季胎用户。 论据3:四驱只是厂商在产品序列上做出的差异化布置,目的是获取更多利润。车主在使用过程中四驱结构也会带来车重增加、维保增加的额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