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虎8Pro人车生活周末自己动手把天窗贴上了膜,没有买汽车天窗膜,而是买的窗户隔热膜,23元卖家根据提供尺寸切割完成,回来后根据教程自己贴上就OK。为什么天窗选择自己贴膜,有几个原因: 1.天窗平时很少看到,即便贴不好,不会影响整车美观。 2.这个位置使用频率比较低,大部分时间是不开的,顶多就是开开遮阳帘,让后排亮堂点。 3.所以只要能隔紫外线和红外线,其他透光率不是主要的,膜就可以随便选。 4.同样隔紫红外线的膜窗膜比车膜便宜很多。 施工完成,结果不完美,但可以接受,不完美是因为手法不专业,也是自己第一次贴膜没有经验,个别地方有气泡,可以接受是因为确实起到了隔挡紫红外线的作用,太阳直射温差确实明显,作用是有了还要啥完美呢。
#摩托车新车点评刚刚 川崎中国公众号官宣上市旗下首款纯电动摩托产品正式上市 价格68900元。 Ninja E-1车型基于燃油摩托ninja400版型打造而来 外观还原,车架使用了全新的钢管设计 可以有效减轻质感和节省空间。你完全可以把他看做电动版Ninja 400。也就是俗称的油改电 动力方面 川崎ninja e1搭载了一台功率9.0 kW(12.1匹)的水冷电机 极速可达99km/h 支持快充 续航里程 WMTC-Class 1工况为72KM ECO节能模式下80km➕ 车辆右侧手把提供了与此前Ninja 7混动车型上相同的e-boost按钮。通过按住按钮可以获得15秒的电机最大输出(也叫超车模式,15秒内最高可达99码速度) 车型配备传统换档杆 拥有四档位模式,但取消了离合设计。左侧有控制动能回收的按钮 车型采用了两块11.5kg的可拆卸电池进行供电,原厂标配两组充电器 具体参数未知 整车重量预测为160-180kg左右,具体量产车型可能会有变化幅度 作为国外传统摩托企业的第一辆真正的电动摩托车型 E1的出现对于电动摩托行业的推动力不容小觑。也是川崎的试水之作。但动力数据和续航方面数据都不尽人意 作为“竞争车型”的BYD秦价格也只有7.98w元,你会选哪个呢?
#机车的第一张照片人生的第一辆摩托车,21年9月初有买摩托的想法,9开始增驾,然后9月底拿证付定金买车,10月7号车子挂牌上路。 天鹰总体感觉不错,这个钱花的相当值。 二保以后换的厂家推荐的爱德王子全合成,冬天骑车打火很快转速就稳定了,之前的半合成得两三分钟。冬季北方地区还是建议5w30的机油。我是双十一屯下了没办法,就直接用了。全合成加上之前厂家让开的小孔,加速声音更小了。 我上班距离短,买车两年半才跑了不到七千公里,天鹰真的省心,没出现过问题。换了竞技碗公,低速震动几乎没了,加速更快了。 天鹰的售后真是没治了,有啥问题在群里一说,直接手把手发教程,现在群里有些刚进群的有啥不懂的,我们直接回答了。 信天鹰,得永生。哈哈哈 前两张照片是现在的,后两张是买车不久的。
#晒出你的露营照ahhabike电助力自行车高颜值又实用😍 建议热爱自驾游、露营的宝子人手一辆🙌 支持自行车、电助力、纯电动三种骑行模式 踩踏感应智能加速,轻松爬坡不费力💪 ✅往返营地拿取物资✅短途采购饮料食物 ✅不堵车不限号✅亲子骑行不怕体力不支 . 🔋7.8ah三元锂电池,可拆卸,助力续航可达55km ⭕️16寸轻度越野齿胎,前后双碟刹 ⚓️铝合金车架轻量可折叠,整车(含电池)仅17.8kg 💡高亮车灯,明亮视野,夜间骑行无忧 ✨英伦复古风,皮质编制手把,气质优雅更防汗
#机车的第一张照片2023年11月26日订车,2024年1月11日提车,终于骑上了心心念念的无极SR250GT。 买这车之前有幼狮250、新大洲本田190TR和一辆小牛G400,跨骑接送小孩不方便,电摩在冬天又有续航焦虑,所以动了买一辆油踏板的念头,还好等车时间并不长,不然可能现在骑的又是另一款踏板了。 无极SR250GT到手以后,改了全车护杠、后货架、45L尾箱、骑技车机、未来之眼射灯、十玛电加热手把等等,足够满足我的日常通勤之旅了。 这车到目前为止已经跑了600+公里,对于我来说动力足够,整体操控灵活,不大的车身方便在早晚高峰期的时候钻车缝(这样是不对的),关键的关键在于本来就比较大的坐桶空间加上后加装的45L尾箱,给了我超大的装载空间,放上我和小孩的头盔,再放长短各两套护膝、一双厚的骑行手套、一双SBK的电加热手套,还有一套骑行雨衣,这些东西放进去以后还能有剩余储物空间,完全出于我的意料。 当然人无完人车无完车,在16666元的价位上,无极SR250GT还是有它的缺点的。就我的骑行感受来说,一是冷车起步的时候,在维持低转速状态下,这车有皮带连续打箱体的哒哒哒哒哒声音。二是后轮的轮胎罩有一些短,导致后轮甩泥比较严重,虽然有车体可以遮挡,但是甩泥以后总归是让我这个强迫症觉得很不爽。 总的来说,这辆车给我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希望能够陪我多走一些路看一些风景。
#机车的第一张照片我的赛6是23年6月份买的,目前一万公里了,赛600外观中较具争议的部分之一是挡泥板和牌照框的位置,另一方面是手把的位置。这种挡泥板在跑车上确实不常见,尽管看起来有点奇怪,但实际上挡泥效果还算不错。如果您觉得不好看,可以轻松拆卸并改装。各种比喻接壤而至,有人说它像杜卡迪,有人说它像地平线。然而,无论外界如何评论,这款车的设计始终备受争议。外貌问题常常取决于个人口味,但可以确定的是,赛600在跑车外观方面虽不至于惊艳,但也不算丑陋。国产大排量跑车领域尚未积累足够经验,因此在某些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开春继续骑行!
#冬季不封车挑战从买车到骑了快3万公里,因为在四川所以可以往西翻高原雪山到甘孜藏区,往西北可以到邓生沟,巴郎山,四姑娘山和西宁雪山。刚买车走过弯路,也纠结过昂贵性价比不高的冬季防护装备。 我比较节俭不喜欢花太多的钱去买昂贵的骑行装备。但是不是对安全不负责,我会去买性价比更高,有颜值的有安全认证的高性价比装备,所以推荐几个实用性价比档平民装备给大家。 1、冬季骑行加绒手套:冬季骑行最直接影响骑车品质和安全的装备。冬季气温太低,如果没有手把加热,也不是冬季专用手套。哈哈不到5公里,你的手就基本冻僵了,会影响到捏刹车和离合。 2、快拆卡扣冬季护膝:护膝的必要性很多摩友都知道,安全的底线(丝袜档的妹纸,我们不管,但是也绝对不推荐),一定要购买有安全认证的护膝品牌,不能购买三无产品。快拆扣的主要作用,在冬季更明显,穿的本来就多,弯腰也累,手冻僵了能最快的卸掉护膝,方便快捷。 3、雨衣,一款真正的长时间防水雨衣的重要性。用过至少6款雨衣,说实话阵亡了4款。基本都是100元以下的,大雨和长时间的小雨都把里面衣服全整湿透了。所以不要图便宜,一定要看评论特别是差评,然后别买百元以下的产品。冬季骑行并非下雨才穿雨衣,防泥浆飞溅,防风是御寒最关键的一步,防住了风基本也冷不到哪里去,所以很关键。 推荐用过的产品 护膝:塞羽k12,骚气外观,拆卸方便;onesagain四季骑行护膝(都是便宜好用有认证的) 手套:摩多狼冬季加绒真皮手套(好用,保暖,便宜) 雨衣:POLE AR801骑行机车雨衣。 忠告:安全骑行比什么都重要,冬季骑行一定要注意保暖膝盖关节。备齐防护装备,冰雨路段沿车辙骑行,注意暗冰。祝大家骑行愉快!
#摩托车年度吐槽大会聊聊我的第一辆摩托吧。 那就是超长续航且颜值在线的,启典KD150G1!!!! 当时是21年这车我买的事二手的,这车在一众小排车型中它杀出重围,以超高的性价比和不俗的颜值,它深深的吸引了我,实话当是也没啥钱,190外观感觉一般,但是保值都在1w以上,所以还是选择了KD150G1当时以8500价格收的。这车我骑了2年,出手的时候已经到了2.8万公里了,咱就吐槽一下这两年我对这车的不满 第1个槽点,电控开关,我真的服了,座椅非要弄个电动的,开关都不方便,有一次车没电了,车座都打不开。大晚上在路边找开后座的教程,找人搭电。第2个槽点,减震漏油,这车骑了没俩月两个前减震全漏油,第三个月后减震漏油。好在售后不错,换件工时都是免费的第3个槽点,就是手把上的开关键,老实坏,防水做的真不行,尤其是点火和座椅开关第4个槽点,配件是真的贵啊, 第5个槽点,是真不保值啊,买给车贩子3500收的。真是服气了 第6个槽点,车的热衰减才两年连100都跑不上了。 以上就是这些,问题都不打,真的只要品控好,这其实是一辆好车
#冬季不封车挑战冬季骑行肯定不比春秋季,保暖放首位!装备不能少,下面说说保暖好物吧!冬季骑行裤,我首选星空骑士的,款式好看,穿着防风保暖,单穿还是有点冷,毕竟温度是零下了,怕冷的里面可以加个厚点的保暖裤,裤脚是收口的,不用担心会冷。膝盖也得保护好,这里说一下涅夫的冬季骑行护膝,可拆卸加绒内里,是真的很保暖!可以很好的护住膝盖不受冻,骑行这个护膝一定要保护好。鞋子建议加绒的高帮的,可以很好的保护脚踝不进风。加热马甲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还是有效果的,我穿的是加绒的三合一的冲锋衣,内里加绒可拆卸,可双面穿,外边的微防水面料,防风效果不错,里面一定贴身穿个长袖保暖衣,胳膊才不会冷。手套买那种内里加绒的,皮面的好些,可以隔风,最好稍微长一些能护手腕的,再加个加热手把,出行不会冻手指。防雾贴有必要贴,冬天骑行这个是必贴。眼镜党的话防雾喷雾可以试试,或者眼镜店那种防雾凝胶,效果很棒,不过也不能维持太久,两三天可以用一次,每天都用效果更好些。头套也建议买加绒的,最好再买个小围脖,便宜的那种,摸起来软乎乎的就可以,20块就可以搞定,冬季出行前记得检查好车辆,车子要定期维护,以确保安全骑行!简单的就说这么多吧,出门切记安全第一,管好右手!
#冬季不封车挑战很多人冬天就不骑摩托车了,但是对于少数像我这种的人来说,只要不是冷的骑不下去,就还得骑,不到万不得已不封车。首先第一张图是骑行服,杜汉的四季通用款,颜值我觉得挺高的,也不会撞衫,没有呢么杜涵骑行服皮衣款呢么大众,带五块护具,安全措施方面也是可以的,还是挺保暖的,如果觉得他原本的内胆不够暖和,可以拆卸下来自己掏一个薄款的棉袄。第二张图是保暖头套,戴上确实很暖和,但是头盔就得买大一个码,估计效果会更好,我头盔原本买的就是合适,戴上这个就会稍微有点点挤,这点得考虑到。第三张图是手套,因为买了两个手套相对来说都有点冷,就直接上了滑雪手套,确实很暖和,但是太厚了,影响手感,日常骑是没什么问题的。第四张照片也不算是追焦吧,就是朋友拍下来了,调了色觉得挺好看的。第五张是去的西安的朱雀国家森林公园,一路上挺舒服,路也很好,风景也不错,我去的呢天飘雨了,有点小冷,平时去还是不错的。第六张是在去的路上,休息时候拍了一张照片,就是导航只有一条路线,挺推荐去的。车辆保暖改装的话如果有资金,可以去装加热手把,下来也没有啥能改装的了,毕竟骑车本来就是吹风!穿厚点比啥都强,穿棉袄虽然暖和,但是稍微骑快点风一吹,衣服太重了,长途的话不太建议。最后说一句:慢慢骑,骑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