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感受【购车经历】 上一辆车是14年的瑞虎三,开着还可以也挺喜欢那个车型的,但是时间久了各项配置跟不上时代,动力也不够,有了孩子之后感觉空间也小了,不能够满足一家人的旅行,所以连续三年想换车了,一直在看,第一年看了瑞虎8,第二年瑞虎8 Plus,第三年看了瑞虎8 Pro决定买下了,对国产车是情有独钟。 之所以选瑞虎8pro,一开始是源于对国产车的情怀吧,国产车最近几年一直在进步,不断的超越一些合资车,我觉得并不是非得开合资车才能显现出你的身份与价值,重要的是喜欢。瑞虎8pro这个车的配置我感觉是相当高了,相比同级别的车,别人没有的他有,相比同价格的,别人有的他也有,而且性价比更高。选SUV主要是因为可以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出去自驾游,空间大,也可以露营,感觉美美哒,心情都很愉悦。而且瑞虎8pro 2.0T的动力很强劲,马力达到了254匹,丝毫不用担心有到不了的地方, “你只管踩油门,剩下的交给鲲鹏!” 【选车对比】 之前也看过奇瑞旗下的捷途系列的车,虽然发动机是一样的,配置差别不大,但是内饰和做工方面没有瑞虎更有质感,质量更好,感觉捷途那个车轻飘飘的,让人没有安全感,而瑞虎就让人有一种成熟稳重的感觉。 也看过瑞虎7、瑞虎8、瑞虎8plus,我觉得都没有瑞虎8pro的前脸好看,瑞虎8pro是主打年轻运动的,我觉得它是最适合我的,可以说瑞虎8pro它是懂年轻人的!最终综合考虑我决定选择了它,没有什么理由能阻挡自己的喜爱! 【提车价格】 买的2.0t天穹版,当时想买浩瀚版的,浩瀚版没有现车了。裸车118900,没有置换,直接优惠了25000。加上购置税、车船税、交强险、上牌费,还有一个自己贴了500元换的3M太阳膜,因为送的太阳膜不好,可以用送的太阳膜补差价,一共13万一千多。 【驾驶感受】 1. 起步油门反应有点慢,好像得踩下去2厘米才感应到油门,起步之后提速非常灵敏,加速的时候感觉不稳当,车身有点晃。 2. 刹车初段和低速非常灵敏,速度80刹车感觉有点肉刹不住的感觉,要使劲踩,刹车距离稍有点长,但是只要提前预判都是没问题的。 3. 开了一千多公里了,别人说的异响到是没有,就是感觉车身晃动明显,尤其是高速时候,不能走直线,也许存在有横风的影响,总是得调整方向盘。 4. 开长途停车之后,左前轮刹车片有明显的焦糊味,其他轮子没有,可能刹车卡钳调的有点紧了。 【油耗】 买回来目前总共跑了1300多公里,60%是跑的高速,20%跑的省道,表显油耗9.4。高速上开着定速巡航,速度120左右吧,有时候车少的时候开到过150,但是转速都没超过3000转,实时油耗在7、8个左右;城市道路就有点高了,10个多,因为我个人开车属于激进型,不喜欢磨磨唧唧的,不然就不会买2.0T的了。现在还在磨合期,油耗还不固定,完全看自己的驾驶习惯,只要转速不超过3000转,不猛提速,油耗还是可以接受的。 【最满意】 1、最满意的就是整车的配置相比同级车较高,外形漂亮美观。 2、空间大,后排座椅放倒可以当床使,外出旅行可以满足一家三口的露营。 3、做工和用料还不错,原厂真皮座椅,舒适度很好,发动机舱整了个大包围,包括发动机底盘也有护板。 4、可以连接华为手机的hicar,这个功能是很有趣的。 【最不满意】 1、副驾位座椅偏高,不能调节高低。 2、雨刮片质量差,刮水雨刮器有一点晃动。 3、中控大屏有时候会死机没反应。 4、刹车后半段不灵敏,总感觉会刹不住,安全感大大降低。 5、总感觉车身有轻微的晃动,速度80以上不能走直线,高速更得总是调整方向盘。 以上都是几天来开新车的感觉,在此感谢圈主ralinlei的推荐。
#ARIYA 艾睿雅提车分享1、起因:春节自驾走了一趟浙江到湖南的长途。由于雨雾天气较多,驾驶之前的老车,大脑和右腿持续工作,感受到疲劳和危险,产生了换车的念头。 2、需求:家里已经有了一辆电车,使用中的电费是以前油费的十分之一,因此本次还是考虑买新能源车,需要有L2级辅助驾驶。同时,要舒适,安静,符合家人共同出行的要求。 3、过程:a 特斯拉,买新能源车绕不过去的就是特斯拉,因此首先试驾了Model Y。动力和辅助驾驶是明显的优点,过程中服务人员也演示了玻璃的隔音效果。但是老婆和孩子对噪音和座椅的舒适性依然存疑。之后又试驾了两次特斯拉,还是觉得不适合全家出行的场景,在缴纳定金后放弃了。 b 理想,理想L7上市后,去看了车,也试驾了。新势力有个共同的优点就是直销模式。从前台到后台,干脆利落,系统支持向客户直接交货。由于理想发展的时间还不太长,增程车的油耗和保养费用还是超过纯电车,想再观察一段时间,本次就先不买了。 c 奥迪,试驾了q4 e-tron。服务人员按照规范流程,认真的陪同试驾。确实老牌豪华车企的底子还是很好的。看了很多车主反馈下,对大众ID平台的可靠性存疑,于是也就放弃了。 d 问界,销售人员以华为座舱为卖点,没有提到太多辅助驾驶。当然,现在问界有了智驾版本,价格有些贵。我也已经提车了艾睿雅。 e 东风日产艾睿雅,之前的老车是日产天籁,十二年二十万公里的车,没有出过什么毛病。因此,在艾睿雅上市后也到店观察过。车子不大,很精致。 近期的降六万政策和置换能给价值1万元的积分,看上去很划算。带着家人试驾了两次,舒适和静音,是非常突出的优点。四驱车的动力也是随叫随到。车子属于紧凑型SUV,空间对于我们全家的身高情况,也足够了。 于是在热情销售人员的跟踪下,觉了5000定金。这时候,老车企的惯性问题出来了。 4、问题: a 没有做好直销的准备。产品 交付 和售后是消费者对汽车感知的三个环节。东风日产的交付环节的财务和物流部门似乎还停留在to B阶段。定金交完后,还没约定好提车时间,就要求全款支付;车辆从武汉运输出来后,在郑州莫名停了还几天不动,后来听说是要凑到一起火车运输;交车时间在APP上不断变动,难道客户不需要确定哪天去提车吗? 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厂家的体系还在面向经销商做事情,不考虑客户的感受。 b 车辆有小问题,也许是车辆库存时间较长,拿车后的一周内出现了打方向异响的问题,导致还没上牌就返厂维修。在厂家技术员到4S店处理后,总算是找到原因就是一个轴承缺油,拆卸 上油 换件,总算在五一假期前完成了上牌,拿到了车。这已经离4月1日办隆重的交车仪式快一个月了。 5、小结: a 产品,车辆外观漂亮,行驶安静,乘坐舒适,辅助驾驶符合预期。这方面 五分制 5分; b 价格,四驱高性能版26.78万,不高不低。期间能看到有车友比我低一两万拿到,有点小遗憾。五分制 4分; c 交付,基于前面的问题,五分制3分; d售后,有厂家的服务管家建立专门微信群提供服务信息和反馈,4s店积极联系安排交付时间,置换车辆价格合理,维修车辆迅速,五分制5分。 最后,五一节开车市内出游,家人非常满意这辆车。接下来,看看北京浙江长途表现。
#领克09 LYNK OS N系统体验大家好!我是领克09EMP性能版的车主,自22年9月份提车,至今已经用车接近6个月,累计行驶里程6261公里(图1),期间跑了一次深圳至浙江的长途往返,其他用场场景主要在深圳市区。用车的半年多时间,总体体验不错,老车虽然拉胯,但在没有更新LYNK OS N之前,基本上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就出个新版本,厂家解决问题的态度很积极,更新的速度很快,让客户能看到领克的努力,很暖心,至少不想某些品牌,买了车基本就处在没人管的状态。当然,这次不再诟病老车机了,这次重点聊聊新车机LYNK OS N!(图2)首先声明,我不是领克的托,先讲优点、再提建议、客观公正,不当之处希望各位看官嘴下留情🤭 四个关键词概括一下几个特点:快速、智能、便捷、个性。 第一个关键词:快速! 在更新LYNK OS N车机之前,车机做的比较好的主流厂商主要有华为、理想等,我想现在可以加一个领克了。在8155芯片的加持下,车机只要完成正常开机和自检之后,基本后期所有的操作都不会有卡顿的现象,4月份我自驾从深圳回浙江,前后累计驾驶时间11个小时左右,途中全程开启导航,家人一路都在听音乐、看电视、玩游戏等,反复在不同APP之间切换,毫无卡顿感👍 第二个关键词:智能! 驾驶员基本可以实现95%以上纯口头指令操作,当然,如果你愿意一步一步让车机自己运作,完全可以100%不动手,因为“可见即可说!”“可说就可操控”只要你的普通话不是太差,识别基本没问题,能持续不间断多指令识别。另外,车机似乎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因为我发现刚开始有部分指令是识别不了的,搞了几次之后,有些又能识别了,所以我猜车机是不是可以主动积累用户指令数据(只是猜测)。 第三个关键词:便捷! LYNK OS N基本采用了手机的操作模式,我跟我爱人基本上是打开就会用,会用智能手机的基本都可以零基础上手。有几个功能值得点赞,第一个是情景模式,窗口左滑可以快捷来到切换界面(图3),当然也可以直接语音切换,很方便实用。目前一共有小憩模式、儿童模式、国王模式、吸烟模式、女王模式、醒神模式6种,每个情景模式都来自车友们,很接地气,另外还能自定义。第二个是导航好用,如果上一次导航没到达目的地,下次启动还能继续导航,高德比百度靠谱很多,在使用导航的过程中,可以分屏、全屏、隐藏,可根据个人爱好设定(图4)。第三个是屏保功能,只要双击车机页面上沿正中间的时间,就能进时钟屏保(图5),不想用车机的时候,可以开这个,减少对驾驶员的干扰。第四个是下拉菜单功能(图6、图7),基本上常用功能都涵盖了,可以直接语音操控,也可以手动直接点,能控制的项目还是很全的。第五个是后台运行软件管理,可以一键快捷显示后台运行软件(图8),可以在各软件之间自由快捷切换,不要太方便! 第四个关键词:个性! 首先值得点赞的是LYNK OS N车机的界面,是集电脑、平板、手机优点之大成,有个性有特点。第二是车机可玩性特别强,更换桌面壁纸这种功能就不说了,车机一半以上的功能模块都是可以手动调整模块内容的(图9),这个功能跟手机APP操作很像,是大多数其他车机厂商没有的功能。还有就是,导航界面的三指飞屏也继续得以保留,这个真的很酷!谁用谁知道🤭。 几点建议: 1.建议把车辆后视摄像头加入行车记录功能,车主们就不用加装后侧行车记录仪了。 2.建议开发哨兵模式,09块头比较大,经常担心被无辜刮蹭,有哨兵模式化可以进行提醒和记录,借鉴一下理想。 3.建议开发手机遥控挪车功能,自动倒车入库没有问题,那遥控挪车就应该更没问题了,有时候驾驶位一测靠墙停车,驾驶员进出有点尴尬😭 4.建议优化车机的智能对话功能,这个也是目前主流车机都存在的问题,希望领克团队再接再厉,跟主流齐头并进,能赶超当然更好🤭 5.建议放开一些基础功能的语音控制权限,比如说在主页面直接说“打开智慧充电”,车机就实现不了,光是“可见即可说”可能还不够,能智能识别语音之后,直达操作界面或直接开启功能,那就更好了! 6.建议对车载天线进行升级,在高速行驶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网络信号中断的问题,但同样坐在车机乘客的手机却是有信号的,说明车载信号接收器不如市面的主流手机天线,还有提升空间。 7.建议优化语音识别,如果车内人多且都在说话(正常音调),后排语音识别错误率就会比较高,有时候直接中断,建议加强对同一种人声的持续识别。比如说:假设当前接收到的是小女孩童声发出的指令,在没有新的指令人发出操作指令之前,应该重点去连续识别当前这个小女孩的童声,而不是去识别其他乘客无关紧要的聊天语音。 最后,篇幅受限,点到为止🤞总而言之LYNK OS N车机算是为领克扳回了一局,从目前1.0版本来看,完成度已经很高,相信2.0更值得期待,继续支持中国汽车产业,坚持国货之光-领克! 🙋🏻♂
#用车感受🤦🏻购车考量 二胎的家庭伤不起,如果选择全家人自驾出行,那么一辆靠谱的出行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家里只有一辆5座车,带上老婆还有两个娃,车里就只剩下一个空位。于是问题来了,老妈和老爸,或者岳父和岳母,究竟带谁呢?如果有一辆6座或7座车,以上问题大可不必苦恼了,原因很简单,前、中、后三排乘客的乘坐空间都给安排得妥妥的,全家老小都能坐下。毕竟,有足够的车厢空间才能装得下全家人的外出所需和欢声笑语。 选车过程非常简单,新能源汽车已经是发展趋势,所以直接没考虑过燃油车,纯电有续航焦虑,可油可电的混动成为我的首选。 为什么选择华为问界M7呢?在确定买这个车之前,试驾过问界M5, BYD 唐,理想 one ,相对来说,华为的鸿蒙车机更加流畅,操作体验更加符合我的个人习惯,可能是我自己也用的鸿蒙系统的手机吧,比较的亲切。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这人有点强迫症,电机工作的噪音太大我受不了,当时还特意用我朋友的特斯拉感受了一下噪音,噪音控制问界M7绝对优于其他我开过的车。 💰费用明细 我买的是问界四驱豪华版,相比后驱的官方权益少了不少,但对我来说,全适时四驱更加有吸引力。赠送价值6k琥珀棕内饰和8次保养,颜色选的深空灰,首任车主优惠4k,加了零重力座椅花费1w,用户中心代买保险代上牌花费8k,实际车子落地近35.38w。提车不到两个月,降价3w,首任车主妥妥大冤种,降价后补偿老车主12w积分,整车质保延长至8年,相比其他车企(特斯拉),华为这波操作算良心了吧。 📚静态体验 我选的颜色为深空灰,搭配5m的车身,看起来非常大气,整车尺寸与汉兰达不相上下,个人感觉整体外型设计相比其他同类车更偏向于燃油车型设计,实属于第一眼看着平平无奇,越看越耐看。很多吃瓜群众说外观丑,估计也就网上看了下图片而得出的结论,实车属于耐看型,越看越喜欢,问界M7外观硬朗,贯穿式尾灯加日行灯又不失新能源车科技范。外观不需要太多的花里胡哨,流行总会过时,经典才会永存。 问界M7的内饰风格非常简洁,配备高档 Nappa真 皮、木纹配饰、水晶档把及隐藏式出风口,营造出众的豪华质感。10英寸曲面全液晶仪表和15英寸2K/HDR智能中控大屏,搭载了鸿蒙智能座舱,人机交互非常顺畅。19个华为 sound 音响,7.1声道环绕声场,配合静谧性极好的车厢,带来沉浸式的影音体验,坐过我车的朋友都说好!!! 问界M7最大的亮点之一"零重力座椅",配备了四向腿拖托加上独有的专利悬浮抬升机构,最终实现了业界唯一的零重力坐姿。老婆和孩子用过了,都说好,奶爸司机不配享受 空间表现个人是满意的,基本上满足了家庭的日常出行,6座满载情况下,后备箱也能放下日常需要的东西。以前的旧车经常出现坐不下的情况已一去不复返,两个小孩每次上车就直奔第三排,再也不用纠结大人坐着难不难受的问题了。 🚗动态体验 目前行驶了5000+多公里,纯电状态下能跑160公里左右,完全能上下班通勤和短途旅行,能耗控制在22kmh左右,换算下来不到2毛一公里,成本之低是油车没法爱的,高速长途使用燃油优先模式,速度平均低于100,油耗在7.5L/ km 左右,控制在120左右,油耗在9L/ km 左右,超过120的速度,油耗可能还会增加,为了安全起见,速度最好不要超120。对于车重2.5T的车子来说,整体实际续航油耗满意。 问界M7四驱版,最大输出功率330kW,最大扭矩 660N. m ,超车、爬坡、提速不需要任何多余操作只要踩电门就行,踩的那一瞬间电车就会像一台脱缰的野狗一样以峰值扭力蹿出去,不会像燃油车还要拉起转速提高扭力。如果仍然觉得不过瘾,可以尝试一下弹射模式,4.8s的百公里加速,带你体验刺激的推背感。 配备的L2级别的辅助驾驶,对我个人而言已经足够使用,高速体验非常棒,高阶的自动驾驶我不敢用,不能拿小命开玩笑。 🚀智能表现 鸿蒙车机非常优秀,天花板级别的存在。触控操作流畅,界面简约明了,语音可以掌控一切,可见即可说。使用车机整个就像在玩一个大平板,学习门槛低,老少皆宜。 第一次 OTA 升级,增加的超级桌面功能,为车机带来了海量的应用,丰富了用车体验。使用超级桌面的话,可以在车机上使用手机 app ,哪怕这个 app 没有车机版,也可以在车上使用,大屏体验非常棒,不需要额外的 vip 充值。而且使用的流量是手机的,不用担心车机流量用完。 第二次 OTA 升级,增加的智慧寻车功能,为找车带来的很大便捷。开启智慧寻车后,倒车过程中可以准确识别车辆停放楼层及位置,并自动记录车位信息;停车后,将自动推送车辆的详细位置信息至手机 AITO 应用,轻松找到自己的车。 💘总结 车无完车,优点大于缺点那就是好车,安全驾驶只能靠自己,体验升级我交给华为。 “望圈主推荐”
#问界M5提车/用车感受💰晒晒价格 因为本人比较在意续航,购入的是后驱版,官方定价28.86万元+落地价加保险6k,送了4000的消费券,换了华为mate50。在购买问界M5ev之前,试乘试驾过世面上几乎所有新势力的电动车,有特斯拉model 3、小鹏P7、比亚迪汉和海豹、极氪001,深蓝SL03,而且还是海豹的准车主。选择M5 ev的理由如下: 1、试驾的竞品车型 特斯拉model 3的内饰实在是难以忍受,极简风导致的毛坯既视感,真的是不符合这个价位的,试驾的时候过加速带,后排的我几乎跳起来了,运动调教导致后悬挂太硬了。 小鹏P7其实还是不错的,外形、质感,超充站,特别是智能驾驶,确实是国内厂家独一档的存在,可惜看的时候,正赶上新能源车调价的时候,不仅涨价了小几万,还啥积分和充电补助都没有,一点性价比都没了,而且同事的P7反应续航比较拉胯,也就不考虑了。 极氪001试驾的感受就是还行,没有特别之处,不过车是真的宽,停车的时候差点碰到旁边的桶子;深蓝SL03这款车其实看了一眼,就没想法了,整体的质感太差,车机屏幕的质量是我所开过所有车里面最差的。 其实一直在购买计划之中的是比亚迪汉,本来是等新款的汉dmi,可惜等发布的时候,带5个毫米波雷达的长续航版本得28万多,落地毛30万了,这个价位买比亚迪确实有点膈应。后来就等海豹了,第一批盲订车主,可惜看到实车的瞬间,就口吐莲花了,车内空间太小,后排几乎怼头顶了,那个内饰风格真的是一言难尽,欣赏不来,而且辅助驾驶阉割到前2后4的泊车雷达,这个价位的车,难以接受。特别是经过半年多的比较,发现比亚迪的车啥啥都是中等水平,甚至及格(车机),30万价位的车没有给人某些方面比较极致的东西。 2、M5ev的优点(纯属个人观点) 1.外观真的喜欢,车头采用封闭式动感鲨鱼鼻设计,流体车身。大灯炯炯有神,很吸睛。外观颜色没有纠结过,直接定天青蓝,很大气很耐看,辨识度很高,不过还是更喜欢发布会上那种蓝色。 2.内饰做工用料扎实,内饰座椅大面积的皮质包裹很精致很有高级感。新车基本没有异味,自带的PM2.5过滤很给力。 3.驾驶感受:动力在市区真的够用了,市区高速超车轻轻松松,驾驶质感真的不错,第一是底盘,首先我认为大多数抱着就体验一下的人在开车的第一时间一定会被他的高级感所折服,是那种很厚重,没有丝毫松散的感觉;第二是滤震,总体很不错,中高速过减速带"唰"的一下基本没有多余的晃动,不够好的是低速过减速带车身晃动幅度有些大;第三是日常驾驶是很好开的,车辆的动力响应、车身的跟随性很好,即使激烈驾驶也没有问题,而且方向盘低速表现轻盈、高速沉稳。同时车辆的静谧性做的不错,前后排都采用了双层夹胶玻璃,车身地板大部分区域都喷涂了声学阻尼材料。 4.乘坐空间:车内空间满意,我身高170,前排驾驶位调整好,后排还有二拳半空间,地板几乎纯平,后排坐三个大人也不拥挤,这是电车的优势,全景天幕这时候还是很有优势的。 5车内储物空间:只能说中规中矩,中控下方的空间没有掏空,比不上问界M7。 6华为最给力的当然是他的车机系统,觉得是世界天花板级的存在,高清屏幕分辨率、界面流畅度非常好,而且语音交互是在我体验过的这么多品牌交付车型中最好的。 📉能耗分享 续航:浙江还是适合纯电车,20kwh/100km的冬天耗电量,空调2档座椅加热导航音乐全程开着。刚刚提车11月份,气温在15℃左右,去千岛湖自驾,来回300多公里,平均16kwh/100km的能耗,按照我的脚法,高速能开到500公里,和我在市区开开几乎无差别,难以置信,希望过年回家的时候也这么给力。 💔爱车吐槽 说了这么多似乎都是优点,不过没有一辆车是完美的,说说不足之处: 1.就是在黄昏或者外界亮度较低时通过内后视镜基本看不清车后的路况,因为M5的内后视镜是防眩光,但估计是背面的感光原件设定问题导致通过内后视镜看到车后的视线很暗,在白天也会较暗; 2.空调扫风有"哒""哒""哒"的声音,这个问题是公认的,希望之后新版本会有所改进; 3.应用商店适配车机的APP还比较少,一些常用的均未适配; 4.车内前后排的储物空间比较少,和其他同类型新能源车如理想ONE、极氪001等相比,仅能达到及格水平; 5、这个价位的智能辅助驾驶确实是这辆车最大的缺憾,虽然目前实用性不大,但是你得有啊。 作为一名问界M5ev车主,这些就是我提车1个月的用车感受,短板不短,长处顶天就是我对这辆车的评价,他依旧是当下三十万这个级别最值得关注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