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汇丰长安张华
热销车型,河东体育场等你哦
骑DL的赵教练
17年刚退伍就想考证买摩托了,驾照都报了,过两天驾照工作人员打电话,C证刚考科二。摩托车证不能同时报。又把学费退回来了。这一退就是6年 这6年,结婚生子,成家立室,热血渐退。直知道看到了一个车友骑的DL,有把热血给燃气来了。 然后23年3月18号报的北京龙泉驾校【才知道需要刷课时】20个课时。每次只能去消课4节。加上报名和考试,要去7次,属实有些难受。后来听说北京南边有个驾校不用刷课时,三天就能考,但是报名费都交了,也就这样了。 4月18日下证,然后19号看车。因为预算有限,第一辆车选择了5000公里的19年12月份出厂的2手。 第一眼看到有喜欢上了,直接定金了。北京需要办居住卡,又耽误了几天。23号才过户完毕,当天直接骑了40多公里回家。这是近10年来第一次骑两轮,感觉很稳。对于经常骑电动车的来说,这个车提速够用了。毕竟选择这个车也不是为了压弯刷帅的。 现在骑了500多公里了,感觉很不错。适合我这个身高【181cm,85kg】这车对新手也特别友好,骑了两个多月了,没有坏过,小毛病也没有,所以给大家推荐一下。 前几天跑了80多公里,做的屁股有点疼,准备换个坐垫试试看。车友们有好的坐垫也可以给我推荐一下
MJ车谈
继smart旗舰中心相继落地成都、杭州、广州、北京后,以“Modern”摩登风尚为主题的smart上海陆家嘴旗舰中心于今日正式启幕。 - smart上海陆家嘴旗舰中心坐落于即墨路12-1号 ,紧邻老船厂1862,不得不说,smart在选址这件事上非常smart,老船厂1862作为本地新兴的文化地标,不仅有着浓厚的历史感和工业感,艺术气息也是非常浓厚,而且此地向来还是魔都高端汽车展厅的聚集地。 - smart和《时尚旅行》环保IP“为TA去旅行”再次携手,呈现出#点亮城市绿洲#艺术主题展。知名艺术家、策展人将带来一场关于可持续发展与艺术的碰撞和启迪,用定制化艺术品和装置艺术创造出一个兼具艺术氛围和新奢风尚的城市绿洲创意空间。 - 智能与艺术的融合,smart与百度AI营销创想季共同探索美学艺术与自然艺术的无限可能。你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城市绿洲”,与广大密友一同汇聚灵感,共创出城市绿洲主题的艺术作品。这是一场智能科技与创意艺术的奇妙融合,绝对不容错过! - 作为D2C直销代理商业模式的领军者,smart正在加速建设渠道生态。目前,在上海已有17家门店,其中包括1家品牌旗舰中心、4家服务中心和12家零售展厅。今年,smart在华东地区还计划发展8家门店。在中国市场,smart已经在超过40座一线、新一线、二线及三线城市建立了164家线下独立渠道网点。通过不断扩展门店网络,smart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为便利的购车体验。 - 6月21日起,全新smart精灵#3将在中国市场率先开启全球交付。魔都的朋友如果来老船厂1862号玩儿,除了吃饭购物,也可以顺道来smart上海陆家嘴旗舰中心打个卡。
用户6662271341762
21款瑞虎7plus1.6尊贵。22年10月份买的,去年空调失灵出问题打不开,拔了电瓶线才恢复。今天2023年6月17号空调再次失灵,我总不能老实去拔电瓶线吧,这个质量真差劲。1年不到的车5000多公里,连着出问题两次。
用户7128151381385
因为我每天上下班都要用到车,遇到限号的时候,挤公交地铁真的让我受不了,所以就有了购买新能源的想法,车反正迟早要买的,早买早享受,在懂车帝上看了好久,挑来挑去还是觉得纳米box的性价比是最高的,价格也合适,就在东风汉口北店提了车,车内的布局、用的面料还不错,车上还有些不错的配置,比如倒车雷达、倒车影像、手机远程操控,热的时候可以提前打开车的空调,上车的时候不至于热的踹不过气来。 我对动力的要求不是很高,这个车对于城市代步是再好不过了,在试驾这个车的时候一点都不吃力,开起来很舒服,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市里,用车成本一个月不到100块,这个车的人体工学座椅还是挺不错的,车里的音响效果也不错。 我对于这个车的总体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高颜值、超大空间、超高性价比,城市代步在合适不过了。
藏秘9523
高考期间孩子放假,给孩子补一下儿童节的外出旅游,选择了比较近的帝都,开车去了北京,发现一个充电的好地方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北京大兴区旧宫镇政府云快充充电桩,价格便宜,7毛8到1块1,而且充电桩充足,没有油车占位置,充电2小时免停车费,基本上一个小时就够用了,如果去北京游玩或者办事时间段的话完全可以把车放到那,因为孩子喜欢拼装玩具,直接去了王府井的乐高旗舰店,别说孩子了,摆的东西我都觉得震惊,还没进门就看到了门口的古建筑都是用拼装玩具摆出来的,走进里边,有系列的拼装玩具,星球大战,各种跑车,指环王,哈利波特,幻影忍者,超级玛丽,还有女孩玩的各种鲜艳颜色的城堡,还有一个大红轿子,可以做人拍照的,里面很火,还有小朋友的游玩区,孩子们可以自己动手拼装出自己想象的事物出来,这个店就在王府井的里面,地铁8号线站金鱼胡同出了B出口就能看到店面了,路线给大家分享完了,再提醒一下家长,如果孩子比较任性,喜欢东西不给买坐地上不走的尽量不要带孩子去那,乐高玩具的价格可不是工薪阶层能满足的,估计孩子随便看上一个就得上千,大几千的也有,当然非工薪阶层的就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了,不过带孩子玩玩开开眼界还是可以的,在里面玩的也很开心。
用户6763705504595
4月17日提的,1.5TPro跑了2600公里,续航显示还能跑400公里,加了1640元的油,表显示油耗为7.4,用车感受,高速上胎噪,风噪太大,车内很吵,需要加大音乐音量,顿挫感强,长时间低速行驶,会有晕车感觉,车辆提速慢(和排量有关,切换运动模式可以,就是太费油)。A柱异响,后视镜反空调出口的光,影响视线,底盘硬,减震效果较差。音响效果还可以,外观可以
杨城坤
人的一生匆匆而过,转眼不过百年,在历史时光的河 流中,渺小如同尘埃,然而我们活着的意义就是用有 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也唯有如此,沙小的生 命才会释放伟大耀眼的光芒,故此汽车这个人类劳动 革命的新型产物,也是人类创造无限价值的成果,在 它对的时间就此诞生,为人类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哈哈哈…!开场白是不是多少有点“装X”了?言 归正传还是说说为什么选择我的爱车,我的“小三” 。 当年选择奇瑞瑞虎3这辆车完全是看着它的性价比去 的,也是对奇瑞这个品牌的信任才考虑的,为什么选 择奇瑞这个品牌还是有些渊源,我在2010年时有了自 己人生中第一辆汽车, 奇瑞旗云1那个时候感觉这车 及便宜又好开,还有就是维修维护成本非常低,最主 要还是省油时真的,直到2016年家里又添了一个宝 宝,感觉小云这车还是有点胜任不了目前的现状,本 着对奇瑞的信任和第 •任车主的使用感受,我毅然决 然的再次选择了奇瑞, 当时在选购新车的时候还是做 了一些工作,瑞虎3这个车型当时是仿照丰田的RAV4 逆向研发的产品,也就是说仿照人家的技术,按理说 在质量和耐久度上还是值得信赖的,毕竟这个车型已 经卖了10多年,据统计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00万辆 (也就衍生出来现款叫百万销量版), ,并以出口免检 车型的身份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虽然技术老套用 某些车企的话,车型的技术成熟稳定啊,这也就是最 大的卖点(我会心的 -笑)。我的车是2016款也就是改款中控台以后的瑞虎3,车 型定位是小型SUV,当年最早时我记得奇瑞给它的定 位是城市新概念型轿车后来迎合时代变成了现在所说 的SUV了,它延续了老款瑞虎一贯的经济性、耐用 性、实用性,并且完全满足了一个家用车并且追求 SUV车型的要求,车身总长4285mm(算上后备胎小 书包),轴距2510mm,选用的17寸轮毂,在数据上 真的不是很漂亮,但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经过小小的 改造,这个小车的空间还是非常够用的。外观上看前 脸采用了钢琴黑烤漆的前格栅,和厂家宣称的什么鹰 眼大灯造型,看上去还是比较时尚动感的 (我后期换 过路虎款的中网,感觉多少还真有点那意思,总感觉 是不是因为与路虎公司合资后有什么借鉴了?),门 板上添加的镀铬的装饰条和塑料护板,尤其是后面的 小书包是我非常喜欢的 (多少有点普拉多“霸道”的意 恩) ,整体看很有硬派越野的范儿,相比老款瑞虎整 体外形更加年轻,虽然没有惊艳但是属于比较耐看的 范围,这也是奇瑞设计师的祖传手艺概念。2016款 车型搭载了具备连续可变正时技术的1.6L DVVT发动 机,虽然听上去感觉很先进的样子 (和以前的车型搭 载的2.0甚至上款1.8的动力根本不是- 一 个级别), 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说实话这个1.6真的很肉, 这 车要是给“老年人”开,我感觉还是够用的,车身太重 发动机动力太弱了,也就时日常使用还能凑合说得过 去,这是我个人用车的感受,但是有人说没有肉车只 有肉人,但这句话我不敢苟同,肉就是肉没必要找什 么借口,我开出来的油耗也不低基本在市区使用围绕 9个左右,相比现在其他品牌的同级别车型真心的不 算低。截至目前“小了”已经跟着我有6年的时间了, 也行驶了4万5千多公里,由于平日里出行基本是靠电 动自行车的,所以使用频率还是相对比较低得,甚至 没有跑过几次高速,长途就更不多了,这也许是油耗 比较高的原因,我看有得车友的油耗在7个上下,这让我心生羡慕,我只有望眼欲穿的份儿啦~我所在的 地区属于小县城,平日里上班购物基本都不会超过5 公里的范围,所以用车的机会并不多, •,“小3”每天都 在小区的车位上静静的默默地看着我在它面前的身 影。我是一个比较喜欢车的人,也是比较喜欢改装喜 欢动手的人,用车小经验谈不上可以说说我的这段时 间的感受和做法,为了这个车的动力我通过论坛里的 大神们的改装姑子,也加装了vIS进气控制也就是大 家说的“勒死狗”但是我这个是自动的电子控制,通过 空气压力和进气量转速等数据自动开关,自从使用到 现在已经2年多的时间了,实话实说还真的多少有些 效果,但不是绝对只是相对性的,也就说的过去吧也 算聊胜于无,这是动力方面的小改装,在空间上这车 的后排真的太小了,我在某宝自己购入后座改造铁 片, 一 把棘轮扳手就完成的空间的拓展,这个还是比 较推荐广大车友改造的,很实用。对外观的装饰也同 样进行了一些小的细节,什么亮条、晴雨挡、车贴还 我的业余爱好无线电,尤其这个无线电的加装增添了 这个车的硬派越野感觉,满满的仪式感。 总体来说瑞虎3这车目前使用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对 奇瑞这个品牌还是比较信任的,毕竟价格以及性价比 来说国产车奇瑞算是技术型的企业,做出来的产品虽 然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通病,但是我感觉从价格对比 来说还是可圈可点的,毕竞合资车也有不同的问题
不看车
5月17日,路透社报道称,特斯拉公司已提议在印度设立一家工厂,以生产供国内销售和出口的电动汽车~
威商勋章
我是2009年买的狮跑汽车,当时接近20万的价格,全额付款,现在跑了17万5千公里,没出过任何发动机故障,底盘就换了两个减震器,点赞东风悦达起亚狮跑。现在有时想换车,但是又很纠结。继续起亚系列,好像不中意,别的车型没开过,也没感情。想买电车,各种原因不会现在买。心里还是对狮跑的不舍,有时就想给我的狮跑换个混动引擊,大灯LED,喇叭亮个8度,变速箱来个9速,中控的空调出口放在车顶两侧,中控台更加平整,中间扶手箱能改个4瓶水的小冰箱。能喝到热水。后备箱能软包装再给个床垫。我依旧爱我的狮跑车型。
specia28
看到最近无论是懂车帝的圈子还是汽车之家的论坛都是乌烟瘴气,很多车黑,也很多无脑吹的,我以车主心态客观的说一些意见供真正想买车的人参考,我的车是2月底买的,高位入,一个多月掉了一大截价格,但我觉得还是需要客观看待。 1、车是不是奔驰换壳问题,我的车改了中控,改了音响,改了360,改了第三排,应该说能拆开看的地方都拆的七七八八,里面都是奔驰原厂件,所以对于有一些车黑所说的非奔驰原厂件的言论,可以大胆反驳他们是放屁。 2、车子的技术到底是哪年的?很多人出口就说是80年代的技术,我只想说放屁也做做功课。发动机M276和M278是2010年左右开始在奔驰车型上使用,而9at变速箱是2011年开始研发,2018年左右开始在奔驰车上大范围推广,至于底盘是W166的,我的车拆开看过,这一点毋庸置疑,W166的底盘是2011年开始使用于ML和GL车型。所以这台车确实是老技术,但没有想象中夸张,其实都是2010年之后大范围推广的技术。 3、行驶品质在同价位肯定是降维打击,即便是对比现在国产X5L,我均试驾过,我觉得比较接近的是路虎发现5,当然吐槽路虎发现5外观的就不用争论了,我只说行驶品质问题,不讨论外观问题。 4、适合什么人买?千万千万别听很多销售的吹嘘,觉得30万捡了便宜。你预算30万准备买汉兰达的,那千万别买3.0的BJ90,坚持买汉兰达就对了,这车后期费用远高于汉兰达,你预算50万准备买GLC的,那就买GLC,千万别买4.0的BJ90。这车适合购车预算比销售价格高的人员购买,追求车辆品质而不是追求品牌,至少现在来说我试那么多车,70万内除了路虎发现5的3.0T,其他车行驶品质没有能比的,包括XC90,2.0T的X5,飞行家,QX60,RX300等。不信的我也没法说服,但三大件摆在这,双叉臂+空悬的配置摆在这。所以现在很多人手持30万想要捡漏,我不建议购买,买了必定后悔。 5、油耗很高,追求经济的别考虑了,3.0和4.0的油耗差别不大,市区都要17-20(有可能不止20,因为表现最高只有20),综合算下来13-15,我的现在开了快2000公里,13.8的油耗,其中很多高速,油箱是100L的。 6、装配工艺比X5、XC90等车辆差很多,主要体现在外壳,因为外壳是北汽的,缝隙不一样大小,走烂路异响等问题都有,这个是很多卖车销售不会告诉你的,自己去评估能否接受。 论坛里也不用这样乌烟瘴气的,想了解真实情况的看我这篇就行了,车黑和车吹都歇歇
高晓阳715
问界m5的选择及用车体会 前天提了问界M5四驱至臻版 +松霜绿外观+玛瑙棕内饰。选装配置:松霜绿 外观+玛瑙棕 内饰+20英寸低风阻轮毂+音响主驾头枕。这个月优惠挺大的,原厂最早30.88万,后来官方优惠2万,变为28.88,这个月又优惠1.3万,现车减5000,开重庆票,再优惠2万,大客户礼包5000,4s店2000礼包,算下来降价后整体又优惠现金3.88万,上完牌保险25.7万左右。 买车前首先确定增程车,无里程焦虑,结构简单,没有变速箱,优于其他混动车,老婆华为深度用户,首选问界,m7icon刚出来,先下定m7,也试驾了,还不错,方向盘轻盈,好操控,空间够大,智能化高,但是家用就老婆开为主,太大不方便,家里两娃,四个老人健在,出去旅游人较多,6坐装不下,勉强6人,后备箱又不够用,家里还有几台车,家里的gl8可以更多人出行,就没急于提车,一边观察问界系列用车车评,一边说服老婆,关键等来了降价和优惠,17号新款m5icon激光雷达版上市,新车估计会提价,老款促销,而我和老婆对自动驾驶不感冒,于是决定提m5。 再来说说这几天用车体会,底盘不错,有任性,整体稍偏软,方向指向好,得益于双叉臂和后多连杆,家里有台悬挂可调舒适度的车,感觉比它好,可能新车缘故。音响不错,低音好,后期升级后估计有更好的表现,智能化高,该有的都有了,网上都有,大家可以去了解,反应速度确实快,不愧为天花板级的。家门口就有充电桩站,充电桩都省了,快充一次,从42%到90%,33分钟,一会就好了。油箱加满375元,满油满电900公里应该没问题,家里的油车瞬间不像了。相信自己的选择,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黑华为,期待五一旅游高速表现。 额外话题,我们是华为宣布不造车第二天决定提问界的,有的家人朋友说你疯了,我反驳国产精品不支持,支持谁,华为倒了中国科技界都会垂头丧气,我说我不喜欢🇰🇷,但他们团结支持本国产品,佩服他们。凭什么华为不能有品牌溢价,就只苹果可以,当韭菜怎么了,当年忽悠老婆同事买了奇瑞瑞麒g5,自己提了瑞麒g620万,武汉只有三辆,买了没后悔过,现在奇瑞车出口第一有我的一份贡献。话说回来,问界不论前端还是售后都非常棒,车主用户群里我一个车主,其他八九人全是问界售后人员,随问随答,体验非常不错👍也感谢圈主“小奶牛他爸”在观察车评及犹豫车型选择中给的互动帮助
电车出海V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2 月,新能源汽车出口8.7万辆,环比增长5.3%,同比增长79.5%;1-2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7万辆,同比增长62.8%。
开着雅迪的水军
成功被这哥们逗笑了,大家别笑一降价老车主怎么怎么滴,我们最低花17-18万真金白银去支持的深蓝,没有这些老车主当小白鼠你们敢买吗?要是觉得替深蓝出口气,那您先真金白银的买一辆,别口嗨,买了再说您支持深蓝!
再来杯冰镇可乐
汽车整车。 个人私家一手车!吉车出售!!! (车贩子勿扰,谢谢!) 2022年11月末购入比亚迪元PLUS 510KM旗舰版, 外观99新,内饰99成新,细心点你会发现很多膜我都没舍得撕开,包括方向盘 大屏 车灯等处,个人十分爱惜因为购入不久,一直保持干净整洁。 偶尔开开,元胖真的好开且用车成本极低,刚刚首保,目前才跑了不到5000km,车况自然不用多说,一个月充电费不到50元(家用充电桩),原厂原漆,买来练手或者改装都很可以。非常适合家用通勤等。 卖车原因:出国。 三个月用车感受: 优点:性价比高,这是出口车型,懂的都懂。电车会有里程焦虑,但是因为广东气候温暖,基本20度以上510km的续航是不怎么打折的,自己开了电车后明白了电车并不怕塞车或者开冷气(之前有误会),反之暖气才会电耗高,但我目前还没用过真实车主表示远距离通勤很香,越远你会觉得买这台车越值。我自己平均是2周充一次。 缺点:雨天时急转弯抓地不够稳,我这已经是18寸大轮毂了,不知低配的17寸轮胎如何。 我很真诚想要出这一台车,也希望你们足够真诚,不闲聊。预期价格在13.8,真诚想要可约看车聊。希望可以找一个爱车的好好对待它。东莞可看车 。
林海临风
📉能耗分享 1月30日提车,目前39天。本人长期固定路线是上下班通勤高架+地面,高架大概17-18公里左右,地面差不多6-7公里,平时也有不定时外出,目前累计1770km,平均油耗开到了10.0。 刚提车那几天比较兴奋,经常享受V6的动力,导致平均油耗在12左右下不来。后来注意到油耗显示,有点想试试能开到多低,于是老司机的驾驶经验又重新回来了。除了第一箱油加满外,每次固定加300,先加92试验一下,基本来说一次加油可以开到430-450km,逐渐提高。感觉上城内道路很费油,估计要在13-14左右。高架则省很多,我第三箱油的第一次回家路程23公里开到了平均7.5,可惜没拍照。最终300开了440km(上次加油余50开到余40加的油),平均9.2,感觉挺满意。 今天装好了ETC,又刚好加第四箱油,于是打算跑一次高速,再记录一下。路程上地面道路和上高架是一样,高架上去1公里后有出口可以上高速,高速下来又连上高架,比较了一下距离上相差不到1km。高速是6km的120和5km的110,提速后全程巡航,感觉上高速还是比高架费油,上高速时油耗10.8,最终开到8.4,然后高架6km开到了7.8,下地面回家停好车到了8.1。 总体来说,航海家因为车重缘故,频繁起停肯定巨耗油,而长时间匀速行驶则相对省油不少。鉴于自己的用车环境,我的目标是先开到9.5。其他车主如果城市内道路为主的,我这参考价值就不大了。不过买V6的车,总不是奔着省油为目的吧,我也是现阶段对油耗有兴趣,等过段时间肯定还是会奔放起来,这6缸不造一下多浪费啊。
城市间的游民
#新能源车主晒续航2023年3月6日早上广东气温15~17为主,从佛山顺德去阳江办事,不赶时间,从G15开平出口出,走325国道80公里,之前的20公里是高速,摩卡插混四驱,2.25吨,一人,不开空调,驾驶模式纯电,动能回收标准! 海拔落差不大,轻油门,不急刹,不超速,纯电行驶创了我自己的纪录纯电7.8度/100公里2.3升/100公里,原计划在圣堂附近充电的,结果到阳江界内才充电! 魏在广东做节能大赛我一定参加,16年老司机选的车真的不错!摩卡插混我开了快3 万公里,算了解了
广汽传祺老车主
本人2017年1月13号在广汽传祺北京长瑞店购买gs8一台,正常使用至2021年12月份左右(151000公里)时,出现发动机高温报警,后进入长瑞店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告知需拆卸发动机进行大修(广汽传祺厂家店经检查为车辆质量问题进行免费维修)后,使用至2023年1月19号(18万公里)时,车辆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途中发动机在仪表盘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突然熄火停车,后通过高速救援车辆拖至收费站出口,再由保险公司车辆拖至广汽黄冈丰雷店进行检查,检查后为发动机内部问题,需拆卸发动机进行进一步检查,由于临近春节放假原因车辆未继续检修(车辆发动机可以启动),后拖至江西南昌安义放至2023年1月31又再一次拖至广汽传祺南昌长聚店进行检查维修(车辆发动机可以启动加油门,1/2/4缸有缸压3缸无压)后告知需拆卸发动机进行维修,直到多次催促沟通后在1月15号店方告知需换发动机,我要求店方给我出具一个正式的告知单,又在1月17号给我发了告知单,检查结果为由于机油润滑不良导致凸轮轴抱死断裂(1月14号车辆发动机在外修理厂进行保养,机油嘉实多磁护530,质量可经第三方鉴定公司进行鉴定),经多方咨询了解,如果凸轮轴断裂以后,(发动机是不可能启动并加油门的,包过广汽传祺其他店专业人士了解)后,经多次与厂家,店方沟通无果,时至今日他方以超保为由称无法承担车辆质量的责任,(一开始有说是机油质量问题,我说机油可以做鉴定,如果机油没有问题是话,是不是质量问题呢,店方告知是需和厂方进行沟通再做决定),再就是我的车辆拖至店方车间在我本人和车间维修师傅一起试车时候车辆是可以启动并加油门的,现在凸轮轴断裂以后还能不能启动车辆店方售后主管告知可以启动,在这里想问问广大汽车修理师傅,这种情况是否可以启动,还有就是长聚店方主管曾说过一句车辆购买以后必须在广汽传祺4s店进行保养,如不是的话,也不再负责车辆质量问题,想问广汽传祺厂家是否有相关明文规定,广汽传祺在本车辆151000公里出现发动机故障进行免费检查维修,是否是质量问题,长聚店主管告知为厂家对于车主的关怀而进行免费维修的一个规定,请问是否有明文规定,告知为通病,那么这个通病算不算是质量问题,在此诉求贵平台和广大车友予以帮助和解答,谢谢
Q蓝气球Q
# 提车作业 【情况介绍】-00后大学毕业一年,手上存了几万块钱,本来打算先买个二手车先过过渡,等赚几年钱就换个新车的,然后姐夫哥也换车子准备把他朗动拿着开的,但是他说车子时间太长了,刹车啥的都多多少少有点小毛病不好开,然后他在杭州买红旗的时候就置换了,买的HS5,我爸妈和身边朋友想着买车就买个新的,买个旧的干啥,然后就开始了看车之旅 【买车过程】-一开始看车先让看的红旗,准备买个跟姐夫哥一样的车子,这车真大啊,内饰也豪华,试驾了就更喜欢了,本人个子比较小172,开这个车跟开船一样,特别侧面跟Q5特别像,黑色蛮霸气,然后都决定买了,价格都谈好了,谈的17.2落地,我哥说叫我晾一晾销售说不定价格还可以讲一点讲到17,然后同时看一看其他车子,最后决定放弃这个车子的原因是, 第一这个车子黑色才好看但是不耐脏 第二是这个车子油耗很高,我姐夫哥开了七八年的车,开这个车在高架上开的油耗最低才是8.5个油左右,还加95,我想着我一个新手还不得12个油起步啊!然后就pass 了。 第二个车子是比亚迪宋普拉斯。这个车就问去问了一下看了一下没试驾,因为销售说等车排队到一月份了,其次也是担心换电池的问题,因为没有充电桩,就直接pass了, 第三个车看的星锐,也是差点就买了的车 看这个车价格也谈好了,看星锐的时候就看到了博越,也是蛮喜欢,但是心都在星锐那里,星锐看的尊贵,落地价14.9估计销售看着我一个年轻人,好骗一点优惠都不给我,星锐蛮好的,尊贵内饰接受不了不耐脏,只此青绿又没车,就在家懂车帝上看看博越,蛮喜欢,然后第二天就去试驾了,感觉蛮好,然后同一个销售谈价,也是一分不少15.3,我本来很有诚意想买的,你一分不少就没办法了,然后打了几个武汉4儿子电话,都说好谈14.5左右,然后我月底有时间就去了,26订车,28提车,订车一个小时没要到就直接订了 【提车费用】-费用明细 其实具体多少钱还真不清楚,因为买的太快了,两个选装包,两年免息分期,首付7,月供3100,保险4100,服务费2000,落地14.5,送的垃圾脚垫,3m膜,我反正拿回来了没贴,自己花了1000块钱贴的山由(不懂车膜,也不知道山由咋样,反正感觉蛮帅的)然后送的垃圾行车记录仪。 【爱车初体验】 -外观感受 外观可太帅了,越看越喜欢,很适合年轻人的审美,我就很喜欢特别是双色车身,贴了膜之后更加帅气了,街上和小区,回头率贼高,特别是夜色下,停在街上回头率贼高,路过的人大部分都会回头看两眼,有的还会绕着我车看哈哈哈哈,满足我小小的虚荣心,前脸大灯巨帅! 动力感受 动力我是1.5T的,只能说够用,就是车上如果就我一个人,或者副驾坐一个人的话非常轻盈,每个模式都没压力,满载的话会明显感受到动力有点吃亏了,感觉车子会很重,加速也不是说很吃力,动力这个东西嘛只要愿意踩肯定是有的啦,够用毕竟家用车嘛,也不会拿去飙车啥的,1.5T加92经济又实惠 驾驶感受 开还是很好开的,方向盘手感很好也很轻盈,因为我这是第一辆车,开起来还是很好开的,目前开了2500公里,无任何磕碰 乘坐感受 坐起来空间也大,跟姐夫哥HS5停在一起看着还要比他的长些,吉利是懂设计的,看着比较修长,内部空间也大,朋友坐了都说好,后排地面几乎全平 油耗 第一辆车,开得比较猛,急加速急刹车智能模式,一箱油开过最低油耗是7.9,平均8.2左右,首保后应该会低点,再练一练脚法应该会好很多 功能体验 大屏幕不错,然后L2辅助驾驶很好用,跑高速的时候只需要手幅方向盘就可以,道路识别还是比较精准的,感应后尾门,全景天幕,音响燕飞利仕,我很喜欢听歌,这个音响效果个人感觉很好,还有头枕音响,很方便,专门播放导航信息 “缺点” 缺点当然有啦, 第一,前期主驾门异响,然后过一段时间又没响了,变成副驾B柱响和后视镜那里响,然后姐夫哥说车子都有点异响的正常,心里就好受点,然后总感觉那里有点漏风,又说不出那里漏风,不知道怎么回事, 第二,底盘有点硬,感觉没有悬挂一样,速度稍微快点过坑坑洼洼的路,感觉整个车子都要跳起来了,有点硬底盘,然后速度慢慢的过路况不好的地方车身摇摇晃晃,乘坐不舒服 第三,就是车机导航了,真的拉垮,这么好的屏幕,搞个缺德5.0的版本,无语死了,有次开车用车机导航,车道导航不清楚然后就开到逆向车道了,在低头看导航,前面一个大卡车滴滴我,我一抬头吓我一跳,把女朋友也吓一跳,幸好逆行没多远,就倒出去了,还好没扣分罚款,还是买个手机支架导航把,说来有点丢脸,这么大个屏幕导航不用,用一个小小的手机导航,说不出口的心酸。 第四可能没啥,就是车子的OTA升级太慢了,这么大个屏幕,能下载的东西太少, 再就是内存了,车友群里,都说宣传是128的结果内存只有64g,不知道是不是虚假宣传,就这些了后续再分享用车感受和用车好物! 最后感谢圈主(老王推荐)!
西游社官号
乘联会: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 崔东树老师观点: - 油电差价近17倍,新能源汽车具有超强的用车成本优势。部分地区对一周限行一天工作日,等于燃油车的20%工作日时间不能开,按乘用车均价15万元折算的话,等于有近3万元补贴了新能源车的路权,加之部分限购城市还有牌照补贴,新能源车优势明显。 - 大城市限购限行因素带来的示范效应推动中小城市购买新能源的热潮,因此综合成本差异推动的新能源车销量猛增,替代燃油车的进程在加快。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650万辆,2023年可能突破850万辆。2023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降突破2,000万辆,预计占汽车保有总量的7%。目前来看中国汽油消费达峰目标,已经提前10年实现了。 国内乘用车的总体汽油消费已经跨越峰值,未来逐步下降。由于乘用车主体是汽油车,柴油车基本退出,新能源电动车增长迅猛,2022年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达到28%,高油耗领域的出租网约车等已基本电动化,加之单位用车电动化占比也明显提升,因此判断乘用车碳达峰后难以逆转,也不可能逆转。 - 2021年的中国汽车出口量219万辆,同比增长102%。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市场销量340万辆,同比增长51%。2022年汽车出口均价1.8万美元,比2021年的均价1.6万美元有小幅提升。
渝兒粤中游
正月初六,返程广东,由于是高速免费的尾声,车流量特别大,开始的11个小时只行驶了不到500公里,后面一路看导航一路寻找稍微畅通一点的路,最后行驶了1500多公里,花费32小时左右完成了旅途。关于油耗反正比回家时有所减少,回家只走了1300多公里17小时左右,油费1400多.而返程油费却跟这个差不多,但是时间和公里数都增加了不少。不知道是不是回去时驾驶模式选择的舒适,反程选择的节能模式,还是因为回家了去做了首保的原因。让油耗有所下降。 关于高速通行费回去花费750左右反程花费300左右,返程时车太多,好多加油站都没油了比如吉首北,有的92#没有只能加100元95#.我总共加了三次油,都是下高速加的,比较快,一路都没怎么进服务区,关键是进不去,尤其是晚上一接近服务区就堵车,入口都被封了,服务区出口入口的应急车道都成了停车场,真的太累了。不过GS8的l2辅助驾驶和ACC自适应巡航蛮好的,让人放松不少,以前开哈佛h6只有定速巡航,而且哈佛h6连续开13-4个小时后热衰减特别明显,六档开100km/h都很吃力(不知道是个例还是通病),GS8就没有这个问题。 以前也是差不多初六初七左右返程,返程花费30小时左右都算快了,车流量太大了我同事他们路程和我差不多都是40多个小时,
智晨奇瑞汽车王丽蓉
深耕全球化战略的奇瑞集团加快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走上去”,与越来越多的海外经销商、全球汽车产业链优秀企业成为合作伙伴,携手开拓海外市场。 今年以来,奇瑞集团接连打破由自己保持的中国品牌乘用车单月出口纪录,单月出口有4个月超过5万辆。奇瑞集团旗下奇瑞瑞虎8、瑞虎7、星途揽月、星途凌云、捷途X70在内的一批明星产品走向海外,受到海外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 在世界杯火热开赛的卡塔尔,奇瑞汽车被卡塔尔航空指定为官方用车,瑞虎7在卡塔尔位居细分市场销量第一名;在热情似火的桑巴国度巴西,瑞虎8多次担当国宾级接待用车。1-11月份,奇瑞集团累计出口占到总销量的36%,国际国内“双市场”格局更加稳固。截至目前,奇瑞集团已拥有1113万全球用户,其中海外用户超过235万。 奇瑞集团自主乘用车品牌中,奇瑞汽车11月销量70,788辆,1-11月份累计销量844,010辆,同比增长45.8%。 奇瑞“大单品策略”下的艾瑞泽轿车系列,为A+级家轿市场带来一匹“黑马”——艾瑞泽8。艾瑞泽8凭借先进的工艺、高强钢材料和领先同级的安全结构,在11月份一举斩获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评选的“2022中国十佳车身”大奖。 SUV瑞虎系列的瑞虎8、瑞虎7两大明星主力继续发力,1-11月份分别贡献了17.1万辆、14.6万辆的全球销量。 瑞虎家族“尖兵”瑞虎7系列,在11月7日迎来全新一代瑞虎7 PLUS上市,进一步增强了奇瑞在紧凑级SUV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 星途汽车11月份销量3,866辆,1-11月份销量46,788辆,同比增长46%。作为奇瑞“瑶光2025”前瞻科技战略的落地成果之一,星途依托高性能M3X火星架构2.0,打造出“40万级最强舒享驾控SUV”星途瑶光。 星途瑶光搭载瑶光试验室出品的“飞鱼超感底盘”,凭借CDC电磁悬挂系统、SS系统、底盘液压隔振系统、全地形科技、全场景智控四驱系统等诸多架构先进技术和配置,进一步诠释了“以科技定义豪华、以科技引领未来”的品质魅力。 捷途汽车11月份销量17,117辆,1-11月份销量158,025辆,同比增长18%。 捷途汽车在11月16日迎来第60万辆整车下线的里程碑时刻。自2018年8月18日首款产品上市至今,捷途汽车仅用50个月时间就实现0-60万辆的跨越,旗下捷途X70系、捷途X90系双双进入主流市场前列,创造了“中国新锐SUV品牌增速第一”和“中国自主品牌中大型SUV销量第一”的“双料冠军”。 捷途汽车将立足60万辆新起点,持续拓展产品战略规划,在“旅行+”生态建设领域深入发力,不断为用户推出超越期待的产品。 11月份,奇瑞集团销售新能源汽车(含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13,025辆,1-11月份累计销售220,918辆,同比增长147.9%。 11月份,奇瑞新能源迎来精品智能纯电小车——“智能小怪兽”奇瑞无界Pro的全新上市。奇瑞无界Pro以个性新潮的雷霆机甲造型、灵动智能科技、澎湃先锋驾控和硬核全维守护的四大优势,为广大用户带来20万元级智能车新体验。 奇瑞新能源还依托iCar生态化服务模式,在11月公布的2022年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调查(CAACS)中,以87.21分的客户满意度得分,在新能源品牌排名中位居第一。
一起来狂喷
晚上走一个不常走的出口接个电话反正多种原因没下去,只好多绕了100多公里,最后算了算足够到家就没去加油。。。燃油续航不显示之后至少以115的速度跑了15公里,能量流里增程器还在运转电量也一直没掉,后来剩余续航实在太富裕了就切换到纯电了,没测出燃油续航空了之后到底能再跑多少 对了,最后佛系开法但前面慢车后面快车在中间卡着太难受,直接加速到150+甩开车流也毫无压力,在意亏电加速能力的起码四驱足够 📉能耗分享 不用讨论能耗四驱1/3高速里程150+,总重650斤,-17°,5级风,四个座椅加热一档自动22°空调,油耗10很可以了
乘联会:11月,特斯拉中国出口37,798辆、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出口17,696辆,比亚迪汽车出口12,138辆,东风易捷特出口5,243辆,吉利汽车出口2,654辆、上汽通用五菱出口1,898辆、创维汽车出口1,192辆,江淮汽车出口919辆,爱驰汽车出口车503辆、东风小康出口370辆,一汽红旗出口262辆,神龙汽车出口177辆、东风乘用车出口145辆,其他部分车企也有少量新能源车型出口~
电车汇
【乘联会: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59.8万辆,新能源渗透率36.3%】 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9.8万辆,同比增长58.2%,环比增7.8%,1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6.3%,较2021年11月20.8%的渗透率提升15个百分点;1-11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503.0万辆,同比增长100.1%。 11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创历史新高,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14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85.1%。其中:比亚迪汽车229,942辆、特斯拉中国100,291辆、上汽通用五菱76,165辆、吉利汽车34,642辆、长安汽车32,018辆、广汽埃安28,765辆、上汽乘用车25,785辆、哪吒汽车15,072辆、理想汽车15,034辆、蔚来汽车14,178辆、东风易捷特11,740辆、华晨宝马11,615台、奇瑞汽车11,563辆。 11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8.2万辆,特斯拉中国出口37,798辆、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出口17,696辆,比亚迪汽车出口12,138辆,东风易捷特出口5,243辆,吉利汽车出口2,654辆、上汽通用五菱出口1,898辆、创维汽车出口1,192辆,江淮汽车出口919辆,爱驰汽车出口车503辆、东风小康出口370辆,一汽红旗出口262辆,神龙汽车出口177辆、东风乘用车出口145辆,其他部分车企也有少量新能源车型出口。
酒厂招商专员
环境:深圳市区+福田至机场高速出口 时间:8:00-9:30,17:30-19:30 从12+逐步降低,1994km降到了9.2,2300km降到了8.9,到2600km一直维持在8.9,估计深圳的路况就在这个水平了。
勺子任意球
从7月31日提车至今三个月有余,行驶5128公里,总结如下: 1,续航:与驾驶习惯和温度密切相关,我在城郊通勤路况下,在九月下旬气温约20度上下时,从100%—50%电量最高开出358公里,能耗通常不超过12。而到了十月底,气温10度左右,从100%—50%电量最多开出330公里,能耗基本不低于12。由此可见,随着气温进一步降低,续航还会缩水。但这个续航对我每天65公里通勤足够用了。 2,前50%电量与后50%电量完全不一样,随着电量的衰减和气温的降低,越来越不禁用。今天17%电量,5度气温,初段行驶居然1%的电量跑了2.5公里,后来跑了一段,基本可以达到1%的电量四公里。在九月份高电态时,1%的电量可以跑七八公里(经济模式较大反馈不开空调) 3,今天第一次做低电态满充,电量从100%开到13%时,行驶了511公里,剩下的13%估计最多开50公里,总续航应该是560。考虑到现在的气温为5—15度,如果是九月份,完全可以开出标定续航,当然前提是不开空调经济模式较大回馈。 4,电量低至13%时,停在家用充电桩前,开始低功率放电,把空调开至制热最高档,功率最高为6千瓦,稳定后维持在3千瓦。我持续观测,约15分钟降1%,一直放到1%,没有发生跳电现象。 5,借此机会测试一下空调出口是否喷粉,所有出口都轮换贴透明胶带,没有发现喷粉,不知道是幸运还是质量过硬。 6,家用充电桩电费0.52元一度,一共缴了400元电费,目前还剩100,说明只用了300块钱。其实真正用电比这个多,在单位充了两次电没花钱。经过我持续不断的计算里程和电费,确定每公里的花费应该是8—9分。 7,首保时安装电池护板,结果出地库时刮护板横梁又拆了。 8,缺点是拐弯半径真大操作不变,好在有高清晰全息影像可以辅助。底盘差点意思但是换FSD确实有点贵。 9,买之前有续航焦虑,买之后焦虑变成了开车去哪?现在跑多远的路再也不心疼油钱了,但是如果一年不跑个三万公里之内,电车的使用价值就没有开发出来,等于没有做到效率最大化。 每跑两万公里时再总结一下,见证中国电车的发展历程。
国际雪灾
我的车是17年12月份出厂的,18年11月份购买的,第一年好像没有发现,20年的时候冬季制热效果不好,自己简单清洗一下循环水路,只管用几天,后来一直不行,今天彻底清洗一下,打开热水箱的进出口管道,彻底清洗,洗出来很多水垢和锈瘤
Dr.Costa
为什么要买新能源车: 老公去年买了ID4,上下班开+平时全家出行用,我自己开的是大众凌渡GTS,上下班代步。随着油价不断上涨,以及偶尔开了老公的ID4,就很想把油车换了,不管是从驾驶体验还是用车成本考虑,电车都在召唤我,毕竟,现在一脚油门下去,心在滴血……哦,混动我也考虑过,但我老公建议我直接买纯电,而且是纯电平台的车,不看油改电的,姑且相信这个汽车业内人士的建议了) 为什么选择了MULAN: 一说起上下班代步,脑子里就跳出买菜车、老头乐这类名词,但是,对于一个曾经的GTS车主,对驾驶体验和操控乐趣还是有追求的,对我来说开车不只是从A地到B地的出行方式,更是一种放松和体验人机合一的场景。以及,作为一个家有宝宝的妈妈,对于车子的安全性(驾驶安全和车内环境)也有比较高的需求。所以在比较各大车型的时候(预算范围内的),操控和安全成为我考虑的首要因素。 基于这两点,我主要就在传统合资和自主品牌中选择,对于汽车这类复杂的工业品,需要技术和经验沉淀,所以传统车厂更让我觉得安心,PPT造车和互联网造车总觉得有点虚(没有贬低新势力的意思,只是我个人对风险比较谨慎)。另外最近大火的某迪也不在我考虑范围之内,品控实在令人担心。最后就落到几款适合女生开的:欧拉猫、ID3、MULAN。做了研究以及试驾后感受如下(以下纯个人主观感受,不喜勿喷) 操控:ID3=MULAN>欧拉。(具体内容可以查看我之前发的另外一篇专门的MULAN试驾体验) 安全:MULAN>ID3>欧拉。MULAN是出口欧洲的安全和环保标准、试驾车没味道(我自己新车 提来开了三天也没什么味道了),电池零燃技术(号称),底盘保护做的不错(底部加宽保护电池所以上下车有点搁脚)。ID3大众出品,碰撞侧翻都做过验证,安全性能信得过,但内饰味道比较明显。 外观:说实话三款车各有特色,欧拉前两项对比之后基本被我pass了,虽然很萌但不符合我的需要。ID3继承了golf小钢炮的造型,兼具可爱+运动风,城市里开开也蛮适合的。MULAN就完全摒弃了可爱,运动、飒,我个人比较喜欢运动SUV的造型但又不太喜欢大车(操控性和灵活性欠一点),MULAN这种跨界车就刚好戳中了我的痒点。(不得不说,我现在开着mulan在路上,回头率不一般) 内饰和配置需求:我主要考虑操控和安全,内饰和配置属于有则加分,没有…也就没有了吧,忍忍也就过去了(比如:ID3有CarPlay,这个很好用;MULAN全系没有副驾电动调节,我之前车是有的,由奢入俭难;没有后排拉手和阅读灯,有时候确实不太方便)。另外说说车机大屏和天幕,现在越来越多的新车型会配置这两项,但那些大屏幕真的会影响驾驶安全诶,一眼望过去屏幕都看不全,开车的时候不是应该集中精力在路上而不是屏幕上吗?看车机屏幕应该是眼睛一瞟,一秒钟能看清关键信息,然后驾驶者可以很快注意力回到路前方,保证驾驶安全性,这块MULAN的屏幕真的恰到好处,不用转头低头什么的。然后天幕,很浪漫但很鸡肋,夏天晒,一年用不到一次,没有挺好。 最后看下来,在ID3和MULAN之间二选一,后来想想家里已经有一台ID4了,再加上女人还是有点看颜的,MULAN外观真的很加分,所以最后决定买了MULAN。 开上MULAN,后悔了吗: 我买的520旗舰版,163800元,+3000绿漆,2000膨胀金优惠,嘉定区补贴20000,选了2年0息的金融政策,不享受赠换购补贴,加上保险和其他七七八八的费用,大致算了下落地15w出头。 虽然网上一片声音说这车卖贵了,性价比不高,配置拉垮,但我实际用下来,觉得真香!尤其是操控性,不得不说自主品牌的研发能力不容小觑,做的和大众ID很接近了,虽然智能方面的小bug也是有的(隔壁ID也被诟病这块,传统造车确实在软件能力上要向新势力学习)。还有要提及的一点,MULAN的驾驶视野非常赞,两厢车开出了SUV的视野,而且车头下趴,前面一览无余,太舒服了)。期待后面能解锁更多小惊喜。 电耗这块也算实在,我平时上下班都是高峰,而且一路红绿灯的那种,驾驶模式和能量回收都调到标准模式,百公里电耗开下来基本在13度电左右,换算一下64度电能开492公里,实现率95%左右。早晨和傍晚上海室外温度17、18度左右。 虽然这个车子看起来配置很简单,但作为车主,实际用下来发现这些配置都够用,满足了最多的用车场景,有一些看不见的地方其实投入了很多成本和心思(比如电池安全性、独立悬架五连杆、底盘调校等)。也许因为自己买了这个车所以有一些心理暗示和偏见,但确实要说一句:真香!(虽然MG经销商的服务有很多要吐槽的地方,但抛开服务讲,车子本身还是不错的,就这个价位而言)。 希望MULAN能作为中国造车的名片,在全世界各地带来好的体验和口碑,也期待自主品牌能越来越好。
红烧排骨冰墩墩
在这次巴黎车展上,唐唯实就说,将会对标致和雪铁龙在中国市场实施轻资产战略,这就让很多人认为法系车将会退出国内市场。 要知道在 10月17日,神龙汽车官方发布捷报:截止到10月16日,神龙汽车公司旗下的标致与雪铁龙这两个品牌,今年销量突破10.06万辆,实现了连续23个月的同比增长,销量超过了2021年全年。这是值得庆贺的,神龙汽车深化改革的成果。 但是唐唯实在巴黎车展上的一番话对外表示,集团正考虑为标致、雪铁龙等旗下品牌在中国实施“轻资产”战略,“这就意味着不需要在中国设厂,公司可以将其欧美工厂制造的产品出口到中国。 其实吧,那些新闻都被误解了,法系不光不会退出国内市场,而且还会加大投入! 现任神龙公司总经理陈彬总已经出来辟谣:“让子弹飞一会”,后续官方还会有更权威的消息! 还有就是东风标致408X将于广州车展首发亮相,击碎法系车退出中国传言!
高贵面条6G
10月17日,在巴黎车展期间,Stellantis 集团CEO唐唯实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 示,旗下的标志和雪铁龙品牌未来将采 用“轻资产”方式在中国运营。该公司考 虑不在中国建厂,转而从欧洲或美国向 中国出口的方式向中国市场销售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