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度缺席车展背后的造车资质焦虑4月18日,2023上海车展在国展中心拉开帷幕,行业内有名儿的没名儿的、有货儿的没货儿的车企悉数登场,拿出看家的本事在人潮涌动的车展争奇斗艳。而令人意外的是,此前宣传火热的集度汽车却出乎意料地缺席了车展。 至于缺席的原因,有媒体报道称是因集度汽车没有造车资质,因此上海车展的主办单位拒绝了其参展的请求。官方亲自给集度盖了章:有名儿,没货儿!而集度汽车方面对此的回应是,集度从成立之初就严格遵守行业相关规章制度,不参与本届上海车展,是根据自身产品营销节奏所作出的决定,不存在“被迫不参与本届车展”一说。并且,集度正根据计划节奏,紧锣密鼓地准备即将到来的重要节点事项。 据报道,集度汽车原本申请的展区位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6.1H馆,紧邻极氪汽车和小鹏汽车,集度汽车确定缺席后,极氪汽车接收了这一展区,捡漏成功。 百度造车梦,梦想成真还是梦醒时分? 2021年1月,百度与吉利控股宣布合作造车;2021年3月,集度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20亿元人民币,夏一平出任公司CEO;2022年1月,集度汽车宣布完成近4亿美元A轮融资,由百度和吉利共同增持;2022年12月,集度ROBO-01亮相,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打造,定位为中大型SUV。 虽然百度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其最早在2013年便开始相关的自动驾驶领域研发工作,并在2017年成立了自动驾驶业务阿波罗Apollo,并与国内多家车企合作推进自动驾驶的测试,但受限于法规,L4级自动驾驶技术还不能搭载到普通产品身上。李彦宏曾表示,“就自动驾驶技术而言,集度将领先特斯拉一代,成为领先一代的智能汽车标杆。”百度和华为都是国内知名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但两家公司对于造车的态度截然不同。3月底,华为内部再次发布关于汽车业务决策的公告重申“华为不造车”,并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而百度,其早在2021年宣布与吉利控股合作,目前仍希望把集度汽车打造成标杆项目,以证明百度的技术能力,但在行业收紧的背景下,百度造车所面临的问题并不少。 为获取造车资质,新势力“借腹生子” 造车生产资质一直都是困扰汽车公司的难题,车企想要推出新车必须先向相关机构提出申请,审批许可后才允许生产。早从2017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就开始收紧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申请和审核,但同时也明确代工生产的合法地位。于是,一大批既没有生产资质又没有市场基地的新势力,开始通过与传统车企合作代工生产,其中蔚来选择江淮代工,小鹏起初也是通过海马代工,绕过资质的关卡从而达到量产上市的目的。 然而,代工生产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每年都需要为此付出巨额资金。于是,越来越多的新势力开始抛弃代工生产路线,通过收购濒临破产或已破产的汽车制造公司,间接取得生产资质。2018年,理想汽车收购力帆汽车100%股权,从而获得生产资质。2019年,雷丁汽车收购川汽野马,获得生产资质。同年,爱驰汽车入股江铃控股,成为最大股东,获得生产资质。小鹏汽车最早通过海马汽车代工实现整车量产,后通过收购广东福迪汽车获得生产制造权限,最终与海马汽车分道扬镳……2022年12月,自造车新势力自游家(NIUTRON)发布“致NV用户的一封信”,官宣停摆,业内将其原因归咎于缺乏生产资质。 从游侠、赛麟汽车等新造车项目烂尾,到这一两年威马、天际、爱弛等陆续出现经营困难,让相关部门下定决心必须加强对新造车生产资质的管理,逐步淘汰落后的、存在问题的企业,保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质量,而集度汽车同样面临难题,在国家有关部门收紧新能源造车资质后,集度很难再获得生产资质。 看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吃得满嘴流油,旁人纷纷眼里泛光开始涌向湖里,但池塘就那么大,螃蟹就那么多,越到后面人越多,能分到的就只有半条螃蟹腿了。再后面的人,可能连根腿毛都舔不到。也许这就是竞争的魅力,愿中国车企走出困顿,打破固有格局,做到外面有名儿,里头有货儿,吃到自己“全蟹宴”!
#聊聊你的Dream CarApollo(阿波罗)这位熟悉的陌生人。阿波罗的前身是Gumpert(冈勃特)原名GMGSPORT WAGEN MANUFAKTUR是MTM集团的主力之一与奥迪关系一直都相当密切 ,从1985年开始奥迪旗下便有了不少概念车或者赛车,都是由原厂性能改装部门与MTM合作开发的产品比如S2,S3,S4,RS4。同时提供包括DTM房车赛,奥迪厂队的技术与赛事支持,所以可以说是奥迪的一御用改装。于2004年独立品牌,2012年申请破产后被新东家收购名为Apollo阿波罗。跟兰博基尼的svj,法拉利的拉法,保时捷的918,迈凯轮的p1咯,甚至是科尼塞克,布加迪,帕加尼咯。可以说成是Hypercar超级跑车。其品牌下的车型有1Intensa Emozione(有热情的意思)也被我们俗称为太阳神,于17年底发布,全球限量十台,它搭载了一台6.3L,V12自然吸气发动机,经过ecu刷写,定制排气马力达到了780HP,零百加速只需2.7s。2Arrow(有箭头的意思)于2016年发布,此车搭载一台4.0L,V8自然吸气发动机加电机马力合成1000HP,1000nm,零百加速2.9s。3Apollon,此车有不同的版本有自吸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分别为4.2L,V8,360HP,48.9kgm,4.2s,460HP,60.77kgm,3.8s,650HP,82.5kgm,3s。
汽场:魏牌确认:新拿铁9月上市,外观大改+全系四驱,还看宋PLUS吗?
月小喵:端午开我的大白回家啦~北京到包头,京藏高速700多公里历时8小时,中途三次充电,每次约30分钟,3个人,空调+音乐,平均电耗18kw/100km。出京路段堵车还挺严重,平均下来也就开60左右,出京后基本是一路上坡了(京藏高速你懂的),设置适时定速巡航110,有一段我看电耗一度飙到24,后面进内蒙以后坡少了慢慢电耗降下来了~~~整体还是比较满意的,预计回程电耗应该会比这低很多~
沈一king乀:今天凌晨3点多,车放在农村家门口充电,被个疲劳驾驶的水果贩子撞飞5米多,真踏马的倒霉,路边那么多车偏偏撞我的,提车差一天满月啊😤😤
#提车日记【情况介绍】 各位圈友,大家好!本人85后,2008年拿驾照,从小对车充满无限兴趣,在一汽大众也做过两年销售工作,现在从事机械销售工作,长期全国各种长短途,安全驾驶30万+里程,对于车辆也有一些自己的感受。 先说说自己的用车经历吧,自购车辆有比亚迪F0,09款锐志(二手),11年大众迈腾,17年宝马520i,今年宝马ix3,公司常用车有11年捷达,13款帕萨特。 【选车对比】 说说这次的购车经历吧,从2021年开始,身边朋友都在换电车,给我各种种草,当时心里就有些被说动,但是没想换,今年开始计划的换车,最早考虑的是比亚迪汉EV,试驾后整车质感还可以,但是缺少高级感,再加上比亚迪的内饰确实有些欣赏不来,因为考虑长续航,感觉不值25万+,放弃了。 后来阿维塔11出了单电机版本,被华为的智能辅助驾驶种草,试驾了几次,不论外观内饰都很满意,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坐垫,担心长途驾驶不舒服,被坐垫劝退,说实话,如果小塔有ix3的腿托,可能就是阿维塔11车主了。 我弟弟年前买了i3,在他的建议下,看了ix3,试驾了2次,感觉还可以,因为自己的5系也用了几年,相信宝马的品质,再加上懂车帝的实测,觉得续航不错,不用太担心,就下定了。 【新车初体验】 说说最近的用车感受,整车行驶质感不错,转向精准,支撑到位,提速快,不拖沓,日常用车完全够用,电动车胎压高,路感清晰,但是硬,没有原来5系舒服,车机比原来升级了不少,但是跟国内的新势力比起来,不是一个level,好在有Carplay,但是高德不能在Hud显示,辅助驾驶不错,长途驾驶确实可以更放松,可以打灯变道,但是不能自动超车,还是希望能够用华为那一套系统。 这次出差从山东到浙江,全程大约1000公里,刚好测一下高速续航,出发前一天充满100%,中间下高速吃饭充电一次,大约40分钟,高速洗手间两次,每次10-15分钟,到酒店后大约还剩13%,然后充到98%自动停止了。全程2个人,气温30度,顶着限速120跑,有时130,我的同事第一次开我车,用D+ECO跑了700公里,我用B+ECO开了不到300公里,电耗在16.2。 【费用明细】 车价31.7万,保险1.2万,老车主置换补贴1.2万,等于保险没有花钱,贷款5年做的平安保险,一年后可以提前还款。送了全车贴膜,专用行车记录仪,脚垫,后备箱垫。 【想吐槽的点】 顺便问一下,怎么认证车主,车是用的老婆的名字?估计得用老婆的实名认证,而且一手机对应一车架号,所以也没办法共用,这个点我觉得挺难用的 感谢圈主推荐
中日美法德车主:昨晚下高速前服务区加油,市内跑了三十公里,50升油箱表显还能再开940公里
国检检测:分享:某车辆差速器行星齿轮早期断裂原因
汽车实测中心:高配搭四电机+空气悬挂,捷途T3竞争仰望U8,若40万起上市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