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将生产纯电车型“理想MEGA”理想的明天会更好 “2019年11月首台理想ONE下线;2021年10月第10万辆车下线;2022年8月第20万辆下线;2023年3月,理想汽车累计交付超过30万辆。今天,理想的AI梦工厂将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时刻,第40万辆理想汽车正式下线。”随着理想汽车商业副总裁刘杰的话音,一辆L9缓缓从舞台侧边驶出,作为车主,热泪盈眶,今天第一次来到常州工厂,看到爱车的生产地,也正好赶上第40万辆理想下线,让人佩服理想的发展速度,其实背后的原因在于,幕后英雄李斌的带领下自研自产自建工厂,把从零开始的常州工厂管理的如此出色,保证销售卖得出,工厂产得出。再回到自身用车,从纯盲订(没见过真车直接下定金,第一时间转大定)到安全驾驶近2万公里,安全感、幸福感满满,用车体验得到极大提升,割草一堆进口车。我是很容易喜新厌旧的性格,买L9之前的几台车,都是进口车,持有时间都不是很长,但是我感觉L9值得长期持有,随着OTA的升级,几年内不会成为目前燃油车这种“过时产品”。 在发布会上,理想汽车介绍了自研的 800V 高压纯电平台,并将大规模量产 5C 纯电车。同时,理想还对电池进行了系统级别的优化,充分利用了电池的最大 5C 充电倍率,实现了只需 9 分 30 秒即可充电到行驶 400 公里。这一充电速度和续航里程的表现相当优秀,基本满足了现阶段我们的快充需求。更让人期待的是,还发布了一款自动充电设备,充电机器人通过视觉识别,可以自动插枪充电,全程无需下车,完成充电后自动结算,自动驶出。这个在下雨天,炎热的夏天,对用车体验又是进一步的提升。并且今年年底将建设完成超过 300 个超级充电站,2025 年将超过 3000 个。 目前我上下班的路线会经过西安的二环路、三环路,我会在可以使用NOA或者LKA的时候,立即打开,让自己尽量轻松一些。每天上下班通勤,通常也是一天中最疲惫,最需要辅助驾驶的时间。如果这一条路能全程用 NOA 开,真让人不敢想象,但是,理想汽车昨晚告诉我,马上就可以实现了。理想的通勤 NOA ,我可以自己设定路线、让我的车自己学习 NPN 特征,学成之后就可以在上下班路线上使用 NOA 功能了。有了通勤 NOA ,就不用等着整个城市的NOA开放使用。设定好自己的通勤路线后,只要天天开这条路,2-3周完成训练,上下班我就拥有“免费司机”啦。看了发布会现场的测试视频,感觉真是不可思议,NOA从高速场景进入到城市场景,摆脱了对高精地图的依赖,像真人一样实时感知和决策。 发布会的最后还有年底的旗舰车型命名公布:理想MEGA,虽然发布会上只有确定了名字,但是这次去发布会的都是各路大V,聊天中得知一些消息:纯电、超高速充电、七座八座可选、车长超过五米三,空间优化强大到第一排第三排正常乘坐,二排可以躺平…… 期待理想更好的明天,MEGA,年底见!
#锐界L用车体验相比昨天的1300多公里行程,今天就显得格外轻松。早上睡到自然醒,然后开着锐界L混动做首保。4月28日提车,不到一个半月就5000公里了,是不是全国第一个做首保的呢?有没有锐界L混动车主,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车跑了多少公里。 说到保养,其实很多人对锐界L混动这样的HEV车的保养有很大的误解。他们认为“HEV既有发动机油又电动机,要花两套系统保养的钱,当然比油车更贵”,这个确实有点想当然了,其实混动系统不需要进行专门的保养,HEV车的保养流程和油车的保养流程是一样的,工时和材料费也是一样的。 而且,我是2月23日下订,3月21日在店里小订转大订,享受到了“678踏春出游礼”,6年6次免费基础保养,7年免费道路救援,所以这次首保包括后续5次基础保养,都是免费的。 对重庆的长安福特4S店不了解,所以出发前就在网上搜索了重庆最大的一家店(不说名字免得有广告嫌疑),并预约了保养。上午10点到店,服务顾问已经在接待区等候了。都是熟悉的流程,这里就不啰嗦了。总而言之就是,店是真的大,光是举升机就有几十个,而且无论是接待顾问还是维修师傅都很专业。这里特别要提一下为我保养的维修师傅,检查非常仔细,左前轮胎侧面一条细钢丝,不知刮到了什么从胎壁断掉并伸出来都被他发现了。为了安全还特意把这条胎从前轮放到后轮上,还一点一点把轮胎沟槽里面的小石子全部抠了出来,现在这么认真负责的维修师傅确实不多了,必须手动点赞。 5000公里首保,放出的机油很干净很透明,说明发动机内部机件运转良好。这其实很容易理解,HEV车型的电池电量充足,并且电动系统的动力能应付车辆所需的动力时,发动机是不工作的,这时候就不会对发动机有任何磨损。 以我的锐界L混动为例,行驶里程4484.2公里,其中电动行驶里程1120.9公里,占比为25%,也就是说跑了4484.2公里,发动机运转行驶的里程占比我75%,与传统油车相比,理论上机油的耐用性要比传统油车提升25%以上了。注意,为什么是25%以上,而不是刚好25%?因为机油的性能下降主要是由发动机高温和发动机内部机件磨损后产生的碎屑导致的。当发动机不工作的时候,机油温度和水温都会缓慢下降的。 比如我通过安装的OBD发现,市区正常行驶时,如果因为拥堵车速缓慢甚至停车,这个时候主要由动力电池来工作,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如果3-5分钟不使用发动机,发动机的机油温度和水温会下降大概5-8度,这无疑会延长机油的使用寿命。所以,像锐界L混动这样的HEV车型,机油的耐用性也比油车更长。 维修师傅给我的锐界L混动放机油的时间比较久,算是放的比较彻底,所以新机油加了大概5.8L,我看工单上写的是5.2L,所以这次机油算是换的非常彻底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锐界L混动原厂推荐的机油是SP级别的5W-30的合成机油。SP级别的机油是目前市面上所有机油中等级最高的,油膜相对较厚,可以更好的润滑发动机零部件,延长发动机寿命。 首保用了一个半小时,效率也非常高。所有检查项目都是正常的,前刹车片9mm,后刹车片8mm,四条轮胎坑纹全部都是6.5mm,说明车辆的轮胎磨损都很均衡,这也反应出锐界L混动轴荷及四个车轮驱动力分配都相对比较均衡。本次首保免费,所以也没有详细询问具体更换项目和工时的金额,而且我还有5次免费基础保养的机会等着呢。 保养过后在重庆市区兜兜转转百多公里后,开着锐界L混动沿着渝蓉高速、成资渝高速向成都进发。全程320公里,重庆和成都市区都特别拥堵,用了差不多4个半小时才到。 到成都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给锐界L混动加油,一共跑了868.7公里,用时16小时26分09秒,电动里程195公里,电动占比22.44%,行车电脑显示百公里油耗7.5L。 实际加油67.07L,平均每百公里油耗7.72L,与行车电脑显示的7.5L油耗误差2.8%,也算是非常精准的了。 截止到这次在成都加油,我的锐界L混动总里程5357.9公里,清零记录里程5352.9km,电动里程1316km,占比24.58%。共用时128小时35分25秒(仪表显示的最大小时数为99,累计100小时自动归零),平均速度41.63公里/小时,综合百公里油耗7.5L。我之前就说过,这个电动占比的油耗,基本上就可以看成是锐界L混动比同级别油车的节油量。按这个数据举例,就是电动化占比约25%,油耗是7.5L,那同级别的油车综合油耗大概是7.5/(1-25%)=10L,也就是同样用车情况下,同级别油车的综合百公里油耗大概是10L。 我自己在小熊油耗上记录的行驶5352.9公里的综合百公里油耗是7.61L,这还包括1600多公里的高速满载油耗,平均每公里油费5毛9。对于锐界L混动这个油耗表现,我还是很满意的,毕竟它的车重超过2.1吨,还是同级别中最注重动力性能表现的车,你觉得呢?
阿健74081:各位i3车主大神,为啥我的i3,90%-20%=70%的电只能开90多公里呢?本人舒适模式,然后空调26度3档,用的家用慢充,上次用到9%后充到90%,然后用了3天,期间没怎么开,一共跑了90多公里,没多少呆在车上的时间,但是电量降了70%,求解
一生柔情似水:标准模式没有暴力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