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养那些事#凤凰城#这个汽车保养店开在我小区门口,选址非常的奇葩,选在一条商业街中间,面积不大,门口可车位也非常少,当时开业,我不太不看好他,刚一开业就遇上了政府修路,直接把他门口堵死了,一到营业就是休业,这个运气也是没谁了,相当于在股市里面吃到了几个跌停板 ,好不容易熬到上个月才解封,但是我看生意也是稀稀拉拉的,在修路之前,他们有做过洗车的活动,我问过保养一次多少钱,如果在他们店里面选择机油套餐就只能换壳牌的机油,说是跟他们有深度绑定的合作,如果自带机油以及机油格的话,人工费是79,这个价格在一线城市的郊区里面算是偏贵的,广州这座城也是蛮奇葩的,番禺那边就经常可以找到20块钱人工换机油的,增城区这边就怎么也找不到。现在的汽车后保养市场现在已经不是一片红海的,而是一片血海了,想要进去里面挖金的人,还是要自己小心一点,未来的汽车全面拥抱新能源已经毋庸置疑了,新能源在后续 保养的项目,对比汽油 车就少了很多,并且我觉得如果在维修这一块重大利润上面,新能源的汽车维修,我不觉得现在的汽车师傅能够拥有这样的技能。 我自己有一个亲戚在某连锁店里面做店长,经营了2~3年。店里的员工还蛮多的,每个月支出也不少,他每个月大概可以为公司奉献净利润超过3万块钱。这还是一个加盟连锁的汽车保养品牌,主要以店面的数量取胜。汽车维修维修这一块才是主要利润的来源,小病大医在这一行里面已经是通用的一种手段。建议各位车友,如果汽车真的发生了什么需要去维修的时候,尽可能的找多几家店进行询问。让他们不赚你的钱,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能够找到一个比较良心的维修店也是蛮不错的,毕竟一两千块的维修成本,可以报三四千,也可以报八九千。没有统一标准。 🔧保养分享
#你买这车后悔了吗?作为岚图最惨韭菜,我觉得岚图依旧很省好用。我今年是一月份提车的,既没有一年免费充电,更没有后面几个月东风置换带来的终身免费充电(188/月)。当然老车主八百度一月才是神操作,基本上可以免费周游全国了。 但是两个月左右的使用体验,给我的依旧感觉是,“省”。 首先,增程版的电池只有33度。基本上用到剩余电量25%左右的时候,发动机就会开始介入。也就是大概还剩6度电左右的时候。所以,平常基本上是充满25-26度为基准。按照现在快充充电桩平均一块钱一度的电,差不多25-26能够跑一百+公里。 现在攻略来了,怎么在没有权益的情况下更省钱呢? 1.一个站点,不同品牌不同价格。 我之前在广州花都就遇到过这个情况。比如这个桩用的他们官方的充电小程序的话,就非常贵;但是打开快电或者特来电,会明显便宜20-30%。建议大家多储备几个充电APP,像广东就是快电特来电多对比一下价格。 2.错峰充电规划充电计划,无感充电不会造成精神负担。 很多人记住谷电,总以为是半夜12点以后需要熬夜充。其实早上6点到早上8点也是谷电。我们家附近岚图合作的充电站有一公里左右,有点麻烦。所以我更喜欢去我家对面的一个商业综合体旁边的充电站,大概的规划是这样。早上起来开车到充电站充上电,然后去商业里吃个早饭(我喜欢吃汉堡,基本上一年365天都在吃)。整个时间大概半小时到四十分钟。回到车里,基本上电也充到80%了,非常够用了。(一般80%表显100+公里,实际上开80左右,很够用)。 这里还提到一个开电车的精神负担,我认为所有电车都有“续航焦虑”。无论续航50还是1000,所以一定不要刻意去充电,这样会感觉使用工具就很累。我们小区地库也有充足的慢充,但是目前价格偏贵(1.2全天)还在改造,改造以后谷电差不多9毛左右。我就更不会出去快充了。 3.寻觅隐藏充电站,找寻超级低价惊喜 像深圳有很多地皮原先是工业区厂房,或者闲置用地,旁边可能会有驾校之类的低聚集业态,这里附近一般也有充电站。这种充电站普遍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上主流充电APP。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充电站往往新开业极其优惠,不收任何服务费;主要面对的是滴滴和出租车,私家车主喜欢充了车丢这里,商用车充了就跑对他们来说利益更大。我就在我家附近找到了这个充电站,最离谱的时候谷电只要3毛钱。但是专门开车过去充又有点麻烦,所以我一般会规划个小事情。 比如,在车上写个帖子,或者整理一下今天的工作思路,又或者是淘宝上买个车用办公桌,可以简单的办公一下。这样就不会给自己充电活动带来过多的时间成本和负担。 4.电动车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更好的驾驶体验 我一开始转电车,“电瘾”非常严重。剩余70%的电就想充,走到哪就搜充电站。这种行为无异于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时间损耗,得不偿失。有时候庆幸自己没有免费充电,如果有肯定每天要到处找充电站。(自我安慰)。其实目前的电动车,岚图算是唯一一个比燃油车更划得来配置的车型了。毕竟这个价格带空气悬挂还有这么好的配置以及底盘调教还是非常少有的。其他的电动车型普遍比燃油车贵,所以综合算下来可能并省不了多少钱。毕竟蒙迪欧现在也就16W起了。蔚来就更不必说了,25W的车卖50W,剩余25W用于平摊换电成本(电费很便宜对于厂家来说)。 总结:我目前3000+公里,电费+油费也就千把块钱,这还是相当省的。岚图满电的动力大概4.9T左右,传统油车得20个油吧!其实不是特别喜欢岚图官方引导客户去注重性价比,省钱这种话题的。很容易让客户最后变成斤斤计较扣扣搜搜,满嘴分析数据的理中客,会容易讨人反感。毕竟买车买到这个价格以上的,已经不是很看中性价比了,这个话题营造对品牌的调性不是特别好。举个例子,买蔚来真的能省钱吗,一辈子加油可能都加不了30W。他们很少去刻意强调换电不要钱,更多强调逼格和所谓“服务”。我觉得对于大部分客户来说,一年2W公里以内的行驶里程,岚图的经济性和综合体验(增城版无焦虑)还是最好的。当然,岚图官方看在我这么勤快发帖的基础上,给我送个终身免费充电我会更开心。
#闲聊自动驾驶RoboSense是一家老王观察很久的公司,从最初比较小的规模到目前在业内受到认可,前几天发布M1(图1)我觉得算是个历史节点吧,那么我们应该关注什么呢?关注近期激光雷达的主要诉求在微妙地变化。以前激光雷达强调的是多少线等效,FOV视场角,而现在是更加智能化的功能。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M1特点其实有两个,一个是MEMS扫描雷达,这种雷达行业内被称作第二代激光雷达,最大特点就是使用二维MEMS芯片代替宏观机械扫描(第一代是一维机械扫描),通过在微观尺度上实现激光雷达发射端的光束操纵,有点像相控阵雷达代替传统机械雷达的变迁,这种变迁同样出现在了汽车上。 讲第二个特点前先普及一个专有名词ROI(全称The Region of Interest),意为“感兴趣的区域”为啥很多自动驾驶公司都追求ROI,其实是因为激光雷达需要通过高精度地图过滤器过滤 ROI 之外的点云,去除背景对象(如图2) 然后我们回头来看M1,一般意义上的ROI是指鸟瞰空间意义上的,如图3的区域,但M1的这个ROI是指纵向视野Fov上的。而且它增加了一个很好玩的叫做 “凝视”功能,其实这是类似仿生学的一种设计,简单的说就是高速时激光束会集中扫描远处,焦距边远,能提前看清远处障碍物;低速时,提高刷新率,减少延迟,优化响应速度。图4就是开启凝视后ROI情况的对比,当然开凝视会对等效线束产生一定影响,不开凝视全局等效 126,开凝视中间ROI区域等效252线(M1 的FOV 水平120度,垂直 25度)本质上拥有这个功能的激光雷达比没有这个功能的在高速路况下更容易捕捉动态信息,对安全行车有很强的帮助。 目前,广汽AION LX Plus和威马M7选择搭载3颗M1激光雷达,同时比亚迪和极氪还跟这家公司签了战略合作。关于激光雷达,老王接下来的节目中可能会做讲解,大家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