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提车一个月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丝滑。在买拾月之前,我的家里面已经有了一台油车,并且是手动挡,众所周知手动挡+油车意味着挂挡操作很麻烦,其次有发动机的轰鸣和振动,所以当我6号下午在4s店完成上户开着拾月回家的时候,真的感觉太丝滑啦,油门响应非常快、没有震动、行驶噪音很小,感觉真的是太棒啦。当天晚上我就开着拾月去了竹文化公园的充电站给他进行了第一次充电。说实话,在这之前我都不知道怎样给电动汽车充电。同样的,在这之前我对于汽车的快充并没有概念,所以当我们看到小拾月半个小时就从20%多充到80%的时候,我都惊呆了,从此我就爱上了这种给车子充电的感觉,从那以后,不管走到哪里去办事,只要是有充电桩,我就会顺便给小拾月充电,然后不一会儿就会充满,这感觉太棒啦。同时由于家里人的工作需要,我们每天通勤的距离大概在70公里左右,之前开油车的时候平均油耗在6毛一公里,加上平时的出行,每个月的油费都在1200元左右,这一个月开拾月以来,一共冲了19次点,花了200多块钱,相比之前的油费,真的是省了大钱了。总的来说,这一个月以来的感受主要就是丝滑、省钱、喜欢充电。然后拾月还有一个让我很喜欢的功能,就是他支持carlife,这可真的是太酷啦,我之前的油车车机不支持carlife和carplay,用起来很不方便,现在用上carlife之后,连接车机之后就可以直接导航、放音乐,最最关键的是,carlife前两天更新以后,支持播放网易云音乐啦,这些对我最重要的导航和音乐拾月都给我了,酷的很。充电的话,我一直以来都是用的戎州驿充这个小程序对应的网点充电,这样方便统计自己每月的充电消费,并且他的网点也非常多,离我家比较近的公元π、公司附近、市区的其他很多地方都有网点,充电非常方便,而且充电时间也刚刚好,充上电后,玩会儿手机、休息一会儿基本上就充得差不多了,或者下车去逛会儿超市、吃个饭,也能基本充满,真的是太方便了,而且那种看着拾月的电量充一个比较低的值充到比较高的值的感觉真的很治愈、很解压。最近我这几天我对于拾月的关注都在电耗这个事情上面,因为前两天元旦,去老家来回跑了两趟,都是高速,时速基本山在90km/小时,有时候直接干到100多,所以电耗慢慢就上去了,从一开始9.5kwh/100km的电耗直接干到了12.6左右,主要是因为持续高转速的运转、又开热风空调、油门也踩的比较猛,所以元旦过后我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降低电耗上面,我每天早点起床,上下班都把速度保持在最佳的60左右,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终于把电耗降到了9.2,这下我都要慢慢开车啦,因为当电耗在10左右的时候,充满电基本上能准确的跑300公里,但是如果暴力驾驶或高速驾驶导致油耗过高,那满电肯定是跑不了300公里的,今后我开拾月的原则就是,保持60km/h匀速行驶,这是最舒适、最经济的速度。拾月是我的第一台电车,也是我的家庭的交通方式从油车进入电动化第一步,自从开上拾月后,我明白,我今后再也不会买油车了,我的下一辆车,肯定也是插混或电车,极有可能就是昆仑的插混版本。为什么我下一辆车还愿意选择凯翼,一方面是预算原因,另一方面,凯翼是我们宜宾人自己造的车,虽然品牌认可度稍微低一些,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人都不支持,凯翼又怎么会有走出去的一天啊。
#北京车展新车点评新世代车型真的晃瞎了很多人的钛合金眼,外观大气、敦厚,有着宝马的双肾设计,却又增加了纯电车的很多时尚元素!据介绍,该车将首次采用第六代BMW eDrive电驱技术及圆柱电芯,能量密度、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实现显著提升;人机交互方面,新世代车型将搭载首创的BMW全景视域桥,它代表了平视显示技术的一次量子飞跃。新世代车型将采用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以及先进的“域控制”设计,四个“超级大脑”组成的智能中枢,将智驾体验和纯粹驾趣提升至更高维度。“新世代”是宝马创新的领航者,其创新成果将逐步应用在宝马未来所有车型上。我们期待这款车尽快量产! 与此相对应,宝马集团宣布在沈阳生产基地增加200亿元的投资,此次投资将重点聚焦于华晨宝马在沈阳的大东工厂的升级和技术创新,为2026年宝马“新世代”车型在中国的本土化生产奠定基础。 。根据宝马的规划,在首款宝马“新世代”车型投产后的24个月里,将至少有6款“新世代”车型面市。 据悉,宝马沈阳生产基地自2010年以来累计投资已达1050亿元人民币。随着在华投资的加大和生产基地的升级,宝马集团将进一步助力中国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并为辽宁省和沈阳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相信会宝马越老越接地气! 🚘 车型名称 🔎 内外造型 📏 空间体验 💡 用料质感 📋 总结
#奔驰C用车心得1.电车到油车的决定 本人上海打工人,去年12月份动了买车的念头。一开始想买的是电车,但因为绿牌政策,要等7个月居住证,就耽搁了。后面算了下账1.在我没有充电桩的情况下,电车平时省的不多(就一万公里);2.还有扑朔迷离的电池更换问题,天天再吹电池革命。3.没有一夜暴富的话,使用寿命应该会在10年以上(家里老车子14年的大众,开起来完全没问题)。在考虑油车以后,就在今年3月份,正式开始看车。 2.价格预算 价格预算在30个以内,原因有:最重要的是相应国家号召,最近经济发展(哈哈);短期不买房,不如先买车耍耍;较长时间内不太可能置换,所以尽我能力上了最好的车了;个人条件中等(没拿家里一毛) 3.准备 因为学完驾照开车不多,所以先租车子练了下手,有大众朗逸,帕萨特,雪佛兰。这段经历主要帮我感受下不同的车子,和心仪车进行比较。其实应该也看看电车的,感受感受,但买车上头了。还有就是疯狂刷知乎、b站、抖音、懂车帝,看相关评测,学习各种技术名词。 4.试驾选车 从试驾到买车,总共花了2周。第一周周末试驾了凯迪拉克CT5,第二周试驾了奥迪A4L和奔驰C。下面是我的一些不太准确的主观感受:凯迪拉克是真的不错。当时租着完帕萨特去开凯迪拉克,感觉就是CT5开起来非常稳,地面颠簸感几乎没有(也可能是那段路的问题),转弯非常丝滑。第二周去开奥迪,可能是没租车过去,就没有明显对比的感觉,所以忘记差不多了。有一点印象很深刻:奥迪车子有股不太好闻的味道。然后就是奔驰C,因为刚开完奥迪,奔驰给我的感觉就是,方向盘非常轻,刹车非常软,起步很舒服,还有奇怪的跺一脚的自动驻车功能。 实话说,最后选奔驰,就是因为标。CT5尊贵和A4L豪华,C260L,价格都在30以内,260贵2个。以10年,20年的维度来看,这辆车会陪伴我很久,而这2个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影响很小。这些配置的差异,性价比到底怎么样,千人千口。我选择牌子响一点的,短暂的满足我的虚荣心,然后该干嘛就干嘛,让这件事过去。 5.下单 跑了3家奔驰4s店,在3.30号那天,最后以30个落地价(包含利息),定下了白色c260。价格优惠了11.5,但是有1个多的装潢,再加上贷款10个的利息,还有一个后来加的2年延保(碰撞每年每次送3k,就当买个心安了)。经过20天以后,在4.20号,终于提上了新车(等得我心力憔悴)。 6.感受 好吧!我感觉时间漫长,但才提车一个星期。让我总结感受写下来,才发现和以前看到的评测很类似。当时只看懂文字,现在才对文字有了真实感受:1.优点是起步快,驾驶转向很舒服,操控性不错。2.驾驶辅助很实用(虽然可能是辆车都有),碰撞预警,倒车影像,雷达,车道偏离辅助,自适应巡航,都在开车过程中亲身体验,并感觉到了便利、安全。3.坐在车内感觉非常好(独立的空间、很棒的氛围灯),感觉有了可以容纳自己的小天地。但对应的缺点也有:1.起步发动机声音大,这个的确有。2.悬挂,这可能不是缺点,只是不算优点。我上班路上井盖好多,开过去颠簸感还是比较明显的3.让人蛋疼的刹车点头,我停车老是刹车点头。也学着用网上的办法——快要刹停的时候,松一点刹车,但是收效甚微。4.行车记录仪提示传输速度过慢,给我断开了。这个我不确定是不是u盘问题,后面格式化了u盘,待观察。另外请教下这个48v电机,什么时候充电?感觉刹车有时候充,有时候不充,没摸清规律。 我的感受可能更多是第一次拥有爱车的感觉,就算是加上租车,开车经验不算丰富。关于我上面提的各种点,欢迎讨论,指教。最后附上爱车照片。刚拍的,天有点暗了
#北京车展新车点评仰望U7在2024北京车展迎来首秀,延续仰望品牌打造百万级豪车。 云辇-Z技术首次发布同时也搭载在仰望U7,配合易四方技术和刀片电池。对于仰望首款百万级旗舰轿车,云辇-Z的技术由4个高度集成化悬浮电机替代传统液压减震器,调节响应速度的加快,能量传递损耗较少,乘坐舒适感大大提升。而且“天神之眼”驾驶辅助功能也能大大挺升行车安全性。 易四方技术让整车马力高达1300Ps,0-100km/h加速2.9s,四轮扭矩独立分配调整,对应各大路段相对从容。值得一提是在120km/h时速下,U7风阻系数只有0.195Cd。 虽然本次车展未能看到仰望U7内饰,不过光看技术层面,U7与U8、U9这两位老大哥们是不同风格道路,城市越野有U8、赛道超跑有U9,如今行政级别有U7。接下来可以持续关注仰望U7的到来。到底还有甚么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