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007的日常└选车 其实对换车的要求其实就两个:1、能满足我的基础驾驶乐趣需求。2、空间得比之前要大一点。对比看过很多车,包括岚图free(降价王pass)、飞凡F7(星星轮毂+掀背真tm的帅,但是很担心飞凡被抛弃pass)、极氪001(2米的宽度劝退pass)、领克08(那个低速行人提示音太难受了,加上纯电续航不高pass)、蔚来et5t(帅是真帅,后排是真的难受pass)。最终还是选择盲订冲了007,75度金砖电池后驱智驾版蓝外黑内加装电动门灯幕。 └使用感受 后驱还是偏软,像我每天上班的地方有很多桥头跳,带速度过的时候还是能比较明显感觉出来的拉不住车身,对这方面有要求还是得上四驱,四驱的cdc是真的香,后驱智驾版到目前还是个期货,再次许后驱版官改cdc避震! 驾驶座的腰托感觉很鸡肋,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调,等一个大神指导。座椅角度建议不要调太大,刚提车时追求坐垫完全贴合大腿把角度打到最大,导致小腿一直酸痛,放下来之后就好,个人猜测是因为一直顶着大腿的原因。 19寸原配的eprimacy真的是抓地力不大行,20寸的psev应该会好点,我现在平均一周打滑三四次,强烈建议有激烈驾驶需求的换ps4s。 └能耗 每次有人问我续航问题我就很头疼,我开我的车续航从350-620都能开出来,抛开使用条件不提问续航简直就是耍流氓。按照我正常的开法,市区通勤能耗在16-17之间波动(加速比较猛),特意悠着开可以做到12,最低遇到过9的能耗,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开出来的。 高速能耗最低做到过13.0,均速80左右;正常高速平均在15上下,根据我自己的计算极限续航在450km附近(需要长距离上下坡的话另算)。很省电谈不上,纳智捷那都是玩笑话,不必当真。 └用车成本 不得不说,电车有家充是真的香,坐标珠海,家充晚上谷电是0.29/度,结合15左右的电耗算下来就是百公里只需要4.35元,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2万公里一次保养大概也是500多,也是可以接受的。就是保险会比较贵,首年300万三者车损下来在5200左右,后续续保价格有待观察。 └辅助驾驶 6.1更新后,可以明显感知到nzp的范围扩大了,之前我上班走的高速只有其中一段可以开启nzp,现在已经全覆盖了。日常上班用nzp高速狂飙,下班Lcc跟车缓慢通行。 很多人说nzp变道策略激进,其实我是不赞同的,我觉得nzp变道还是偏保守,很多我判断应该超车的时候它都选择默默跟车;还有一个感知比较明显的问题是遇前车慢车变道超车时,nzp的策略是和前车保持距离-减速-变道,等变道完成后再加速,两个逻辑单看都没有问题,但是组合在一起就不合适了,减速变道,对其它交通参与者真的很不友好。 再说LCC跟车,我一般都选择1档,慢速跟车表现尚可,但是防不住加塞车辆,它的逻辑似乎是需要前车起步一段距离才会启动遇到加塞的得手动跟进。 至于自动泊车,更新后不会傻乎乎打着双闪了,但是原地打方向还是避免不了的,总体来说还行,效率肯定是比不上老司机的,但是胜在准确率比较高,不会出现有时候我自己手动泊车没算准距离的尴尬。 └OTA 好了,进入正题,其实我是来吐槽6.1更新的。 1、升级后手机蓝牙连接会默认打开电话和媒体且无法记忆,导致手机无法播放语音,每次都要重新关闭。 2、6.1升级后NZP及LCC速度控制大失败,反复加速-减速循环,且有明显推背感,体验极差。 3、极拓是好用的,就是还是有点卡,考虑到只是个虚拟机,可以理解,希望能进一步优化。 4、新增的杜比音效和普通音效声场不一致,最重要的是音量极其不平衡,听歌需要反复调节音量。 5、新增的ai绘图功能,往往我还没说完我想要的内容就开始自行创作,不知道在听什么。 6、交通灯识别提醒时灵时不灵,另外在仪表屏上显示效果不好。 7、前车起步提醒时灵时不灵。 8、LCC跟车距离增大了,哪怕调至1档也有约10米的车距,城市跟车极易被加塞。 9、灯幕增加样式好评,但新增加的动态显示功能是不是时间太短了,只动两次就不动,希望能延长时间,做到真正的动态。 10、NZP更新后策略似乎过于保守,我在高速上设定120速度,NZP跟在80-90的车后面长达8分钟拒绝变道超越(有很多足够的机会)。 11、希望车机内高德地图加入手机高德地图类似的色觉障碍颜色。 12、雨天后视镜自动加热开启无提醒(或者是根本没自动开?)。 13、哨兵模式自动模式下,偶发无法app操控启动。 14、智能全景寻车有时候看不到图片,不知道是什么逻辑?是否需要开启哨兵才会有? 15、哨兵模式打码效果一般,遇到过打了等于没打的情况。 16、图库文件快速分享,连上wifi了为什么还要扫码17、主驾偏头车控不太靠谱,识别不准。 18、天气卡片不准,外面倾盆大雨,车机一片小雨淅淅。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有想到更多以后再发,希望圈主推荐
#辣评新车【写在前面】 海豹06和秦L在车身尺寸、配置、用料方面都做到了高度一致,可以说是除了外观,二者是一模一样,都属于A+级轿车。相比外观海豹06DM-i与海豹B级车还是很像的,但是在个别细节处做了改变,比如门把手设计,但还是保留了海豹的整体设计风格,尤其是内饰做到了高度一致。 【产品定位】 其实仔细看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的车型及布局,你会发现跟南北大众很像。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的车型总是一模一样,无非就是外观造型有些差异,迈腾对标帕萨特、朗逸对标速腾、宝来对标桑塔纳等等。所以海豹06DM-i就是对标秦L的,所以价格相差不大,但从目前发布的车型版本来看,海豹06 DM-i只有120KW和160KW两个版本,而秦L有80KW和120KW五个版本,所以海豹06 DM-i的配置稍高,所以起售价也会高点。两者即是兄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合理的竞争才能给企业增加活力,才能稳步向前。 【外观】 海豹06 DM-i还是延续了海豹的整体设计风格,前脸依然保留海豹的造型,很多人说海豹06 DM-i的前牌照板露出了一块黑色会很难看,但我觉得这是比较正常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安放前置摄像头和雷达,也是为了看起来更年轻化一点,但如果把这一小块全部设计成黑色玻璃板或许更好看点,这是空心的就显得有点廉价感,不排除为了降低成本。尾部还是跟海豹一样,贯穿式尾灯,但是尾部LOGO变了,不再是一长串的字母,改成了更加简洁的“BYD”LOGO。侧面出了前门与后门没有连贯的经线之外,与秦L的造型很像。不过轮毂设计上海豹更加好看和时尚,同时轮胎的尺寸海豹更大,目前来看是没有16寸轮毂。 【内饰】 内饰依然沿用海豹的设计风格,同样的座椅材质和造型、同样的档把设计、同样的中控设计、同样的悬浮屏和方向盘设计……做到了海豹的套娃。所以可以理解成朗逸与帕萨特的一致,有种小海豹的感觉。 【配置】 目前秦L的配置比较详细,海豹06 DM-i的配置比较含糊。但从展车的图片来看,应该与秦L一样。 也是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和后四件杆独立悬挂,发动机都是采用的1.5L 101马力L4,电动机为120KW和160KW与秦L一样的发动机型号和电机类型,电池类型为全系磷酸铁锂电池,与秦L一致;驱动方式都是一样的前置前驱,轮胎的类型大概率全系采用225/50 R18轮胎。 两个配置的价格差异应该在电机功率上,其他方面应该保持一致。 目前来看海豹06 DM-i搭配这些配置属实比较良心了,在城市智驾流行的今天,海豹06 DM-i的配置已经完全够用了,L2级辅助驾驶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日常所需。 【价格预测】 目前海豹06 DM-i的配置版本有120KW和160KW两个版本,根据目前秦L的定位和价格预测作为参考(之前发布过,详情可以看我的主页文章),海豹06 DM-i的价格应该是12.98万和14.98万,但考虑到海豹06 DM-i与秦L的同宗关系和竞争关系,再来看南北大众朗逸VS速腾、迈腾VS帕萨特的价格作为参考,海豹06 DM-i综合价格会比秦L贵个1万块左右。 所以综合来看,海豹06 DM-i 120KW的售价应该是11.98万元,海豹06 DM-i 160KW的售价为13.98万元,这样更适合当前市场环境,也更容易实现比亚迪2024年年销量400万的目标。 【总结】 海豹06 DM-i的综合配置较高,外观造型更适合年轻人,也更具时尚,内饰用料也更扎实。相比沉稳内敛的秦L,我更偏向于海豹06 DM-i!也更觉得海豹06DM-i 的用料更好,塑料感几乎没有,不像秦L的内饰塑料感重。但是在价格方面秦L的性价比最高,目前来看海豹06 DM-i的销量应该追不上秦L。但是应对和抢占合资车轩逸、朗逸、速腾的市场还是搓搓有余的,与秦L形成珠联璧合的态势,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海豹06DM-i走的还是中高端路线,动力更高,配置更丰富,内饰用料更好,不能用秦L的标准要求海豹06DM-i,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秦L走的是中低端路线。 所以让我选择我还是选择海豹06DM-i作为家用车,秦L还是去做网约车吧,动力、舒适性、功能性海豹完胜,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
#辣评新车按照惯例每上市一款新车型都会取代老车型。再看目前秦PLUS DM-i的售价区间为7.98万-12.58万,秦L的配置和车身尺寸都比PLUS DM-i高,价格自然而然要高,但不排除保留秦PLUS DM-i,走低端路线,就像上汽大众的朗逸新锐一样,取代桑塔纳车型,做到车型整合,目的就是提高单一车型的销量,打开知名度,降低运营成本。我觉得秦L的路线与上汽大众的朗逸很像。 【车型定位】 看车展发布会,秦L主打的路线竟然是中级车,但看车身尺寸和轴距,距离中型B级车的门槛还差点距离,目前还达不到B级中型车的标准,这口号“引领中级轿车新趋势”,喊的有点过分自信了!我觉得秦L就是辆A+级轿车!细数朗逸和速腾,秦L除了车长点,也没什么区别。或许你比亚迪要自己重新定标准了,有种“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感觉。 【车型竟品】 秦L通过配置和车身尺寸升级,按目前的销量榜来看,它的竟品轩逸、速腾和朗逸要头疼了,同样的一箱油秦L能跑2000公里,轩逸和朗逸再怎么弄也没有优势,甚至配置还比竟品轩逸、速腾和朗逸高,怎么玩?秦L这是要做到A级轿车销量垄断了! 【外观】 相比秦PLUS ,秦L的外观确实好看了很多,添加了更多的“中国龙”元素,前脸日行灯的“龙须”设计更加长,伸到了装饰板处,将“秦”LOGO做到了围绕。尾灯或许就是秦L的亮点,“中国结”设计,突出传统文化精髓,同时取消了一长串字母,只用了“BYD”的LOGO,或许想要表达“梦想已达成”,或许后面车型都会改成“BYD”的LOGO,毕竟年销量300万+已经做到了行业领先,不再是梦,而是梦想成真了。 【内饰】 内饰相比秦PLUS 更加豪华,整车塑料感变小了,替代成软包和皮质。中控扶手台也配上了更上档次和更有颜值的无线充电设计,但是充电功率只有15瓦,这怕不是只发热不充电吧!同时档把也用上了最新车型宋L同款的水晶档把,整个内饰一眼看上去,让轩逸、朗逸和速腾情何以堪,秦L是因有尽有! 【配置】 车展发布会称,秦L搭配DiLink 智能座舱,15.6英寸自适应旋转悬浮Pad、100%兼容手机生态、智能上下电、NFC数字钥匙、全场景智能语音、3D全景透明影像等都是标配。还有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不过这应该是顶配才有的,标配应该没有ICC智能领航,不过这个配置已经很厉害了,在A+级车里已经是天花板存在了,前段时间上汽大众途观L pro新车型还在宣传说是“最智能的油车”,现在看看秦L或许可以把“最”去掉了。 后悬挂也升级成了四件杆独立悬挂,终于升级了,这悬挂不知被吐槽成什么样了,但从官方发布的图片来看,还是很细呀!我对比亚迪的底盘悬挂调教还是不太有信心,总觉得不如合资车,毕竟合资车的经验更丰富,尤其是德系大众车的底盘悬挂调教目前公认最好的。 【价格预测】 我预测秦L走的是朗逸路线和战略布局,而且它的竟品就是轩逸、速腾和朗逸,妥妥的A+级轿车。 从销量榜来看,目前轩逸的价格区间为7.36-15.69万元,朗逸的价格区间为7.99-12.36万元,保留秦PLUS 的低端路线7.98万元和10.58万车型,秦L的价格区间定位在8.98万起或许更有优势。 从秦L发布的5款车型来看80KM的两款车型定价在8.98万和9.98万,另外120KM的三款车型定价为10.98万元、11.98万元和12.98万元。 同时秦L和秦PLUS 两款车型做整合,划归在秦的同一类,那销量就更好看了。 【总结】 秦L属于A+级轿车,而且秦L的上市仅仅只是秦PLUS的换代升级,不存在搞了个B级车新车型。竟品目前对标的就是轩逸、速腾和朗逸,合资车的压力很大。比亚迪有天然优势,那就是自家供应商为自家供货,再说了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的库存应该有很多,急需销售出去,现在市场更多的选择了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所以磷酸铁锂的成本对于比亚迪而言几乎没有,这也是比亚迪能把价格打下来的主要原因。 10万左右的车型还得看秦L,不管是配置、车身尺寸和性价比秦L绝对是最佳选择,主打一个便宜和性价比。
#辣评新车这一代的普拉多和上一代相比较可以说是脱胎换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外观和内饰都进化明显,这一次的外观还分为圆灯版和方灯版本,这两个版本,个人更喜欢圆灯的版本,看起来更有传承性。 内饰,大家可以直接看图,在硬派越野中我个人觉得稍微跟得上潮流了,最值得一提的是它几乎保留了所有的实体按键,在部分严苛的环境下实体按键比虚拟按钮要靠谱很多,这点是丰田还是在产品定义的时候有非常清晰的定位的。 具体的空间细节等,大家可以直接去懂车帝的图库查看图片,也可以抽空去线下的实体店去体验,不过大概率在网上看的各位不会买新款普拉多了,下面听我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目前在国内它的售价是45.98-54.98万元,这个价位下能买得起的用户都是中老年用户群体会多一些,他们有一定的积蓄,对可靠性以及后续的保值率都比较看重,最重要的是对普拉多这个牌子有疯狂的信任。 上一代普拉多的3年保值率接近95%,10多年的普拉多还要卖到接近20万,这个保值率堪称一绝;在我们普通人看来,一个外观普通的大盒子,油耗动不动10多个甚至到20个,车内饰像毛坯房一样的车子,开起来还忽忽悠悠的车型,能有这样的保值率不可思议;但是在北方地区,大家对普拉多以及整个丰田系的越野车就是这样的认可,主要是以前的2.7以及3.5的发动机确实比较皮实,在北方地区确实好使,而且路边店都会修理,这些都是客观原因。 那么现在最新款的普拉多还可以让大家信任么?首先我对它的四驱系统的能力毫不怀疑,至少保持了和上一代一样强悍的越野能力,但是动力系统已经更换成2.4T的双擎混动版了,又是涡轮,又是电加入,让我对整个系统的皮实耐用以及后续的维修保养产生了怀疑,到底能不能长时间持续的越野让我们拭目以待? 目前的国内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进入了新电气化时代,整个动力系统带电了,而且已经有可以撼动普拉多车型的存在了;上面所说的十多年的上一代二手普拉多就是被坦克300所替代了,差不多价格的情况下,坦克300的动力,越野性能都能和老款的普拉多一拼,而且内饰和公路行驶质感更好,还有啥理由买个老车呢? 但是新款普拉多目前国内的竞争对手可不多,如果单从车身尺寸以及动力系统来说,目前可以称得上对手的有坦克700,坦克400HI4-T以及方程豹的豹5版本;如果从越野属性来讲,可能还会多一个牧马人 新款普拉多目前可以称之为对手的是坦克700,坦克700的价格区间在42.8-46.8之间,两者都是非承载式车身,坦克700是360匹马力高于普拉多的282匹马力,700的扭矩560也大于普拉多的430N.M,但是普拉多的四驱是全时四驱,而且是托森差速器,而坦克是适时四驱,且是多片离合式差速器,这点在越野老炮心目中托森差速器就是比多片离合式差速器强,这点普拉多掰回一成;其他的配置,坦克700的配置明显比普拉多高很多,主被动安全配置都比较足,还有一点就是700有一个大电池37.1度的,足以在城市里用纯电行驶,这个用车成本会比普拉多低;可是话说回来,买这个车的大哥在乎这点用车费用? 总结一下,个人认为在30万价格区间,大家可能会选择国产新能源越野车多一些,在去到四五十万的区间,普拉多的地位短时间还是比较难悍得动。虽然目前大家对普拉多做工,车机配置等纷纷吐槽,但是它的品牌,基础的越野性能,以及人们心目中靠谱的三大件,甚至于后期的保值率,都极可能让大哥们选择新款普拉多,尤其是北方地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