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东风风神L7有哪些亮点东风风神L7 110pro和吉利银河L7 115plus龙腾版选哪个?现在东风厂家优惠4000之后,两者落地价差不多,都是13不到。银河L7我看了拆车的视频用料比较扎实,品牌力高些,多了宠爱副驾,最大的问题是车机卡顿,加速延迟这点我倒不是很在意。而风神L7馈电油耗更低,且他的车机我试驾驶体验非常舒服,但是因为他刚刚上市,也不知道他用料怎么样。现在就纠结于这两个车型,请广大车友们提点意见。
#用车心得油车和电车哪个好,哪个类型需要淘汰的问题几年来争论不休。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简单的回答却没有人用一句话来告诉你,有人几十万买个电车随便开两年就赔钱卖掉了,有人买个卡罗拉也需要办个零首付,这里面和技术,油耗,使用成本保质率有关系吗?不用天天纠结于电车省不省油钱,油车能不能开空调这种事情了,我就问你一个问题,你回答了我这个问题就不要纠结了,把自己内心最喜欢的那款车买回来就行了,抛开技术、费用成本不谈,而且根本没必要考虑这些。 你就回答我:有钱的没有因为加油而变穷,没钱的没有因为充电省钱而变富有。现实中遇见过通过省油钱从穷人变富人的吗?或者因为加油从富人变成穷人的吗? 油电车主要区别在于体验,体验,体验,重要的事情说三次,这两类车型最大的不同其实就是体验不同,和省钱没有半毛钱关系。喜欢哪种体验自己内心最清楚,车企也清楚,早些年的电车都在吹百公里加速,一个几万块钱的小车让你有媲美几十万性能车的体验,车企宣传的就是体验。现在为什么转而吹续航力了呢?因为加速度的体验过时了,现在人们不喜欢排队充电的体验了,所以车企宣传的还是重要的体验。买车的时候,问问自己喜欢哪种体验,买哪种车都没有错。不用纠结了,电车的毛病一大堆,优点也有一大堆,找十全十美的车那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了。 一些粗浅的感想,和大家唠唠。
#辣评新车一整体感受 从l9到l6,都是中大型SUV,从外观很难分辨出具体是哪个车型,类似于大众的套娃设计,优点是家族化设计,一看就知道这是理想的车,缺点是看久了会腻,毕竟每款基本都长的一样。前脸是半封闭的设计,只有非常小的面积是格栅且防护措施非常好,之间的间隙很小,从图片上看是看不到水箱的。这一点是非常良心的,毕竟很多车前脸的格栅间隙做的非常大,如果前方落下石子的话是很容易崩到水箱的。我觉得半封闭式前脸更适合低趴一些的车型,这么大的suv如果配上大格栅还是很霸气的,就像最初的理想one。 侧面门把手采用隐藏式的门把手,从图上看门把手有些娇小,配着这么大车身不太协调。车尾顶部有尾翼,使得车尾看上去不会特别呆板。尾灯采用贯穿式尾灯,和车头相呼应。整体看上去很简洁,没有多余的设计。但个人觉得说不上耐看,这么大的车我觉得还是大格栅更搭。 在主驾有一块4.82英寸小屏幕可以显示档位等信息,对于司机很方便,瞟一眼就可以看到。同时配有13.35英寸的HUD,hud很方便,不用来回在仪表屏和前方视野切换,但这个尺寸就中规中矩了。在中控屏和副驾驶都配有15.7英寸的屏幕。我个人是觉得副驾驶屏幕很鸡肋,一个人开车看电视会晕车,再者给了孩子更多看电视的时间,减少了交流的机会。档把采用怀挡设计,跟传统相比更方便,而且可以有更多的空间来进行手机无线充电位置和杯架位置,下方也有更多的储物空间,我个人是非常喜欢怀挡的。 二配置分析 目前有两个配置,最主要的区别也是在智 能驾驶上,至于驱动形式和电池容量都是 一样的。两个版本都标配L2级别的辅助驾 驶,日常使用是完全够用的。全系标配全 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架、热泵管理系统(在冬天开空调会很方便)、24+128G的车机内存(24G非常大,后台可以运行很多程序,但是会不会引起屏幕过热还有待体验)、8295P芯片(高通最顶级的芯片)、19扬声器最大功率为1920w(数据很震撼,不知道听觉体验怎么样)、 bud 抬头显示,纯电续航里程在 wltc 工况下为182km,对于一款大五座 suv 这些配置都是非常顶的。 1 Pro 版本,指导价格为24.98w。搭载 AD Pro 辅助驾驶系统,芯片配备地平线征程 5,所具备算力为128TOPS,因为没有激 光雷达,算力也一般。按照常理来说, 在变道,主动刹车上也不如具备激光雷 达版本预判的更早。车外摄像头配置为 5*200w+1*800w+4*300w,如果觉得智能驾 驶主要的应用场景是高速上,这个 Pro 版 本就够了。 2 MAX 版本,指导价格为27.98w。这款智能化的配置会更完善。和上一款相比主要的变化是增加了记忆泊车、车载冰箱(对于夏天非常友好,不知道能不能放点冰糕,费电吗)、更高级的智能化配置、和音响材质的不同。辅助驾驶的硬件上采用 AD Max 系统,两块英伟达芯片,芯片算力为508TOPS,几乎是上个版本算力的3倍。相比于上个版本是多了1个激光雷达、6*800w+1*200w( Pro 版本是5*200w+1*800w),看得出智能化硬件配置很高,除了应对高速场景外还可以应对一些城区的驾驶场景。可实现的功能有全场景 NOA (高速城市都可用), LCC 比 Pro 版本多:施工绕行、城市避让、相应信号灯通过路口这三个功能。其他的高阶功能想实现在配置表上看需要选装,但是没有标价格,在小程序订购中也没有看到。 音响的数量是一样的,但是材质采用双折铝膜音盆和COSCONE技术弯折音盆,听上去很高级,具体和传统的有什么区别也不太懂,有机会的话会感受一下音响。一般的都是在扬声器数量上区别,我是第一次见到在材质区别的。 三 总结 个人觉得一款有较高的智能化配置且指导价不到25w的长度为4925米的大五座SUV,性价比很高。如果我有25w,我会将这款车纳入考虑范围。要说不足,第一是理想外观套娃,区分不开,我觉得也没有大面积的格栅前脸好看。第二是都增程了还得加95号汽油,后期成本会高一点,但是如果充电方便不出远门的,那就很香了。第三是我觉得大五座四米八就够了,希望后期出小一点的车型,不如比较窄的停车位停车真的很不方便,尤其是后面一堆车等着的时候,心理压力更大。
#辣评新车提到增程车型,脑海里第一反应是理想品牌,星纪元第二款车型竟然也有增程版本。竞品我认为是理想L6。 一、价格方面 星纪元ET增程版本一共3个价位,18.98万元的Plus、20.58万元的Pro和22.58万元的Pro+。 理想L6一共2个价位,24.98万元的Pro版和27.98万元的Max版。 星纪元ET的3个价位是正常的配置增加的价格变化了,价格因为不同配置递增。 不过理想L6的却是Pro与Max版本就是非智驾版本与智驾版,即使最低配的Pro也是相当于星纪元ET的顶配了,就是配置满满的了。 对于预算不是很充足,又想购买中大型增程SUV车型星纪元可以考虑一下了。星纪元ET算是中大型增程SUV最便宜,入门门槛最低的了吧,虽然哪吒L增程中型SUV更加便宜,但是论豪华性比不过星纪元与理想。星纪元才是20以内就可以买到中大型增程SUV了。 二、尺寸方面 星纪元ET车身与理想L6大小基本差不多,轴距也是差不多的,不过星纪元ET大了一点。星纪元ET比理想L6长多了30mm,宽多了15mm,轴距多了50mm,不过比理想L6低了37mm。 尺寸方面的差距算是微乎其微吧,也就轴距的5CM,5CM也许内部空间可以多点。但是这点微小的差距实际体验基本体验不出来,外观也基本看不出来差距。所以购车的话,这个因素基本不影响,影响最大的还是价格和配置。 三、配置方面 星纪元ET的3个配置,也就顶配的Pro+能和理想L6比下,下面就简单对比下星纪元ET的Pro+版本与理想L6的Pro版本。 这2款车,都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底盘配置,而且都有CDC。纯电续航也都在200km左右。 理想L6比星纪元ET看似贵2万4。但是理想L6配置多了:四驱、后排侧气囊、方向盘电动调节及记忆、抬头显示、nappa真皮座椅、第二排座椅通风、副驾驶屏幕、5G网络、后排隐私玻璃、后排独立空调、空气净化器、负氧离子发生器、高通骁龙8295p车机芯片、热泵空调。 智驾芯片星纪元ET是2颗征程3,理想L6是一颗征程5。不知道2颗征程3与1颗征程5,哪个效果更好一点。 但是,星纪元ET也有独一无二的一点,好的发动机带来的高热效率,就是续航最长。1500+的满油满电的续航,极限测试跑了2000+。 四、选买方面 在我看来,这2款车,外形与尺寸基本都是差不多的,如果是想买ET顶配而且对配置不满足,也许可以看下理想L6,虽然L6更贵一点,但是配置更高一些,体验上更好点。 如果是想体验下增程中大型SUV车型,那星纪元ET无疑是最佳选择了,星纪元ET算是入门门槛最低的中大型增程SUV了。。 至于续航的优势我感觉不是很大,满油满电跑一个月不补能也不现实,应该不会有人极限的跑2000km再去加油吧。 各位车友如何认为呢?
白白回不去了:今天刷到2个m7智驾的事故,一个是前方遇到类 似团雾的尘土,结果智驾没减速直接追尾翻车, 一个可能是智驾途中冲出小悬崖了。两个事故都是造成了车辆翻车的。还好2个车祸安全带都绑好了的,而且m7质量的确还不错,都是轻伤。。各位智驾的时候注意力一定要集中,随时准备介入,不止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也是对路上其他人的生命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