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传祺ES9 PHEV2024款143km MAX+配置丰富值得买吗_传祺ES9 PHEV怎么样

    ·传祺ES9 PHEV

    什么是懂车分

    https://p3-dcd.byteimg.com/img/tos-cn-i-dcdx/d6c36057b91a02ffe0f0039d4ed327da~960x540.png
    4.08
    “优秀”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共139人评价
    18万-25万新能源总榜No.13
    超过89%的同价位车系
    经销商报价
    22.98-26.98万
    厂商指导价
    22.98-26.98万
    • 项目
    • 当前车系评分
    • 同价位平均分
    • 综合
    • 4.08
    • 3.93
    • 外观
    • 4.59
    • 4.14
    • 内饰
    • 3.99
    • 3.90
    • 配置
    • 3.92
    • 3.84
    • 空间
    • 4.42
    • 3.98
    • 舒适性
    • 3.89
    • 3.88
    • 操控
    • 3.89
    • 3.88
    • 动力
    • 3.89
    • 3.91

    分项评分

    同级车评分

    • 同级车均值4.03分
    • 车系名称懂车分单项最高
    • 蓝山4.12空间4.63
    • 传祺ES9 PHEV4.08外观4.59
    • 问界M74.07内饰4.28
    • 领克09 EM-P4.03动力4.23
    • 揽巡3.93空间4.60

    分项评分

    • 车系名称懂车分单项最高
    • 同级车均值4.03-
    • 蓝山4.12空间4.63

    传祺ES9 PHEV·全部评分

    点评车型: 2024款传祺ES9 PHEV 143km MAX+

    3.71良好

    首先外观没的说,简约大气。其次动力日常家用是足够了,毕竟买这个车的奶爸也不想着去飙车,舒适安全是最好的,纯电续航是满足日常上下班通勤需求的了,只是美中不足的纯电续航有点短,跑高速的时候你看综合油耗有多爽,电量掉的就有多快(不考虑油耗的除外) 【亮点配置】 买之前对比了很多车型,之前是看上了ES8混动的,毕竟对广汽这个国企牌子还是放心,其次由于广汽与小日子合作了多年,技术沉淀也有,这么说吧,目前市场上7座的SUV基本都看了(家庭7座是刚需,两个孩子,老婆,老丈人丈母娘还有自己妈),所以6座完全不考虑,实话说,个人对于车辆配置还是要求比较高的,对比了一圈发现除去品牌力的话,ES9在空间和配置上是秒杀一些合资品牌的,之前看了昂科旗,也作为备选车型,结果一对比配置,感觉昂科旗就是个丐版(当然当初对于昂科旗和汉兰达,感觉汉兰达是个丐版😎) 【空间表现】 我对于7座SUV的定义是:平时当5座车用,过年回家也不用怕拉不下东西了,回了老家可以用7座出去郊游玩什么的,但是空间一定要大,一定要省油(回趟老家1400公里),对于我1.78的个子来说,第一排第二排足够用了,第三排因为司机的身份没有机会尝试,但是家用来说足够了。 【驾驶感受】 刚提车的那会养成了不好的习惯,谁敢在红灯处崩我,我一定崩回来,归根结底是在于这个动力太猛了,油门灵敏度2,节能的情况下,半脚油,基本上想超谁超谁,没试过运动模式,毕竟有家庭有孩子,安全第一。前段时间跑了躺高速,不知不觉上了140,动力是绝对足够,而且在电油互换的过程中不会有迟钝,这点非常满意。 【购车经历】 购车经历就不提了,人生第一台车,感受特不好,就一句话吧,不是看上这款车了,4儿子店的销售我想喷的心都有了。为了能提到车,忍了吧。车是好车,希望能给我带来更多的惊喜!

    2024款传祺ES9 PHEV 143km MAX+ 图 02024款传祺ES9 PHEV 143km MAX+ 图 0
    2024款传祺ES9 PHEV 143km MAX+ 图 12024款传祺ES9 PHEV 143km MAX+ 图 1
    2024款传祺ES9 PHEV 143km MAX+ 图 22024款传祺ES9 PHEV 143km MAX+ 图 2
    2024-08-25

    太子夜华弯我传祺E9 红绿灯起步也是崩这个崩那个……

    Justin威武霸气这都是真实价格吗?难道就我谈到20落地

    我爱吃肉肉的小骨头你这个车直线行驶短时间脱手,方向会向右偏舵吗?我这个偏舵太厉害了

    前往

    同级车热门评分

    4.57分“优秀”
    蓝山 2023款 四驱超长续航版蓝山 2023款 四驱超长续航版

    先说说购车经历。21年入了坦克300,刷新对国产和长城的认知,有了强烈的认同感,后面又给老婆入了汉ev。从此成为坚定的国产拥护者,60万以内的外国货再无法提起我任何兴趣。不是狭隘的爱国情怀,是真的觉得外国货从产品力上被打败了。之前一直准备入glc300,你能想象,快50万的东西给你6个喇叭,那种感觉就像把你的尊严和智商踩在地上反复摩擦,一气之下盲入300。300经过三年来上十万车主的反复蹂躏,证明了其可靠性,也证明了长城制造的素质底蕴。因为工作繁忙,300闲置率太高,加上家庭需求,所以置换了蓝山。有了之前的购车经历,所以选择蓝山时,完全无视了国产以外的任何品牌。 奶爸车,终究逃不过L8和蓝山。我对车子还算是颇有一番研究和理解,且经过深度试驾总结了两个车的优缺点如下: 1.外观:L8的形象气质更佳,整车更具质感; 2.空间:蓝山更大,特别体现在第三排;蓝山就是一个字,大。下面有张俯视图,旁边是途观就像是五菱的mini; 3.内饰:各有千秋; 4.智能化(含车机):蓝山跟合资比,相当热武器时代和冷兵器时代的区别。跟新势力比,额,要落后一个级别吧。差距主要就是太理工男思维了,又炫酷又花哨的东西真的受用; 5.动力系统:蓝山优势。L8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纯电车,跟“飞哥”说的一样,增程确实不是很好的选择,至少我是不会选择增程。插混动力输出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在全速段都能有更好的动力和能耗表现。 6.滤震:L8的空气减震完胜,这是硬件上差距,无解。实际试驾,L8可以说路面的细碎震动被减震完全隔开了。但也不是说蓝山很差,至少达到了同级别应有的水准。主要问题是在细碎路面的震动过滤上不彻底,比如在路面平整度差的农村水泥公路上,能明显感受到震动。 7.操控性:蓝山完胜,L8正是因为空气减震的问题,注定不可能有什么很好的操控。很多人可能不懂什么是操控,其实就日常来说,就是转急弯或者避险急打方向时车身的稳定性。比如,有的弯道80码的速度过,感受车子不会失控,很有信心,车身也不怎么倾斜,那就是操控好。所以这里就有一对矛盾体,操控性和舒适性,在减震上,减震越硬操控性越好,舒适性就越差,反之亦然。蓝山的悬挂系统可以说还是精心调制的,操控性和舒适性兼顾得比较平衡。同为奶爸车,我觉得蓝山是40%的操控60%的舒适,L8是20%的操控80%的舒适。 8.价格上蓝山优势大; 9.售后保障:蓝山质保更有保障,还是相信传统大厂,蓝山可以停产,但是长城一时半会儿也难得倒下,万一十年八年倒了,也到换车的时候了。长城在全国大部分地级市都有4S,服务网络发达,保障更强。新势力这方面有差距。蓝山是三电终身质保,比L8的8年15公里强。另外单次保养,大致问了下,L8在800左右,蓝山在500左右。另外长城的零配件市场保有量大,价格便宜些,所以后期养车成本比L8低。 10.油耗:应该差不多吧,没有具体测过。随时看网上总是测试馈电油耗,我搞不懂,不是万不得已,谁馈电跑啊。馈电本就是极限的行驶工况,绝大多数时间大家都是满电,而且多半都是只充电不怎么加油。反正我300块钱油的1个月了还有一半。自从开蓝山了,能耗问题根本就没有关注过了,没电了充就是,家和单位都有充电位,五毛八的电费,很便宜很方便。具体三个月下来,我油估计用了400元,电估计300元,将好跑了3000公里,折合0.23元每公里。所以这个能耗水平了,还有必要去关心什么油耗不油耗的问题么。但是想购买新能源的朋友,还是提个醒,如果你无法安装私桩,最好不要买电车,有条件安装的,电车的就是无敌的。 其实两车价格差距也不是很大,在接受范围,放弃L8 的原因主要是这几个:一是动力系统,无法接受增程;二是成也萧何败萧何的空气减震,个人无法承担其高昂的后期维护成本;三是新势力的售后障系统大多是委托第三方,不确定性因素大,相比之下,蓝山保养维护系统更健全,几乎在每个地级市都有4s;四是看不惯L8油箱比底盘还低几公分。 特别讲讲空气悬挂的问题。这个东西确实很馋人,很多人诟病蓝山没有空气悬挂。之前,基本上在百万级的豪华型轿车上才有这个东西,后来新势力借鉴过来作为拉高逼格的一个配置。但是,空悬最大的毛病就是气囊耐久度差,容易漏气,且保养维修成本极高(一根差不多要过1个w)。现在空悬寿命期普遍只有5至6年,而且长期停放,寿命还要大打折扣。作为30万至40万区间的车,这个维修成本显然是一般车主不能接受的。所以从长远用车的角度来讲,特别是路况较差的用车环境下,选择传统液压减震更具性价比,少了很多烦恼。

    3.50分“良好”
    问界M7 2026款 增程 Ultra 五座 四驱版问界M7 2026款 增程 Ultra 五座 四驱版

    ◆这次我去店里试驾体验时,只有增程车型,且当时试驾的时候整个M7都是处于馈电状态,所以整个体验上和平常体验到的其他增程的车有点差异,先聊聊驾驶感受。 ①方向:聊方向前先吐槽一下这个M7座椅后背,它的后背是真的有点硬,我坐在上面是直接顶到了我的腰,后面我以为是座椅按摩的功能导致,我打开了座椅按摩,打开后整个座椅按摩开始运行后,发现这个座椅靠背还是有点偏硬,我后面又去试了一下展厅里面黑色的那辆M7,也是会偏硬,坐起来不是很舒适。 ○其次就是整个坐姿是有点偏高的,方向盘调节也是依靠中控大屏里面调节,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左侧的后视镜已经调节比较靠后了,我再次按的时候发现调节幅度很小,不如右侧的后视镜。 ○方向盘的设置只有在自定义里面可以调节,有舒适,标准和运动,它的方向盘的整体的感觉我觉得要比智界R7要好上一些,R7的整个方向盘轻的有点没有阻尼感,而M7不会,它算是优点柔和的;尤其是在舒适模式下,整个车开起来很轻快,在要进入停车场的一个直角弯,打死也丝毫不费力。 ②动力:动力这里我要稍微吐槽一下,M7馈电模式下的发动机的噪音和震动和我的零跑C10整体的感觉是差不多的,都是可以明显感觉到;馈电模式下,即使我调整的驾驶模式为舒适模式,只要速度一上来,还没有到60码,整个发动机的噪音就嗡嗡嗡上来了,伴随而来的是方向盘轻微的震动感,不如享界S9上面的发动机运作的时候的噪音控制水平。 ○其中个性化里面还有一个弹射模式,这是我第一次在问界的车型上面见到这个设置,我一不小心打开了这个设置,整个发动机就开始嗷嗷叫了,震动都可以通过座椅传递到屁股上面了,当时是让我有点害怕的,动静真的有点大;由于我没有体验过非馈电情况下的加速情况,所以没办法去进行比较。 ○舒适模式下的馈电加速动力确实是比较一般的,深踩油门下去和油车感觉是差不多的,都是发动机和震动先上来后,车子才开始有明显的加速感,少了点电车的那种比较畅快的加速体感。运动模式只要一开启,发动机的噪音就立马起来还没踩油门就已经感受到了,整个车的静谧性相对比较一般。这样的情况下,导致我都不敢深踩油门,因为真的是有点滋扰了。 ③刹车:说刹车前先说一个比较奇怪的情况,就是在馈电情况下,即使我把驾驶模式从经济模式切换到舒适模式,M7松开油门后的拖拽感依然比较严重,我后面又切换回到了紧急模式,发现依旧如此,我咨询了销售大哥,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设置动能回收调节的地方,而且这个动能回收的强度是比较强的,可以达到中等回收强度的地步。 ○刹车的整体的脚感还算是可以的,整体踩下去的相对是比较线性的,且开启了舒适刹停后,整个车的最后那一下没有明显的点头现象,只有很轻微的悠一下的感觉;我在体验中由于是馈电情况,我靠动能回收慢悠悠的到红绿灯路口的时候,发现前面距离比较近的时候,稍微深踩了一下,整个车突然有了一个明显的点头现象,有点吓了我一跳,其他时候没有这种情况。 ④底盘:我个人认为它的底盘是要比M8要好一些的,首先我认为好的原因是因为M7的底盘比M8会稍微硬一些,尤其是遇到那种有点起伏的路面,整个车晃晃悠悠的感觉比M8要小一些,后排就没有晕车的感觉;但是在平路上面尤其是那种比较低矮的三条黄色减速带,过去的时候会感觉没有M8那么有隔绝感,舒适度差一些。 ○我调节悬架的从低调整到高,发现整个压过减速带的感觉变化不大,这点不如L90的空悬,L90的高悬挂和低悬挂两者的舒适度差异比M7要大上一些。 ○M7比M8还有另外一个好的地方就是M7开起来比M8要更加跟脚一些,简单来说就是打方向变道的时候整个车的车身愿意跟着后面摆动,而M8即使放到运动模式下整个车的大车感还是会明显有点大的,开起来不够灵活。 ⑤能耗:由于这台试驾车是今天刚上的,可能相对能耗会偏高一些,目前表现能耗是:电耗:10.7度/100km,油耗是5.7L/100km,这个能耗水平对于这么大的车还是可以接受的。 ⚠️其他聊几个印象比较深的配置: 1.脚踏板:这个脚踏板我这个身高上下反而是有点阻碍的,感觉有点不高不矮的感觉,明明可以直接下去的,反而需要踩一下踏板才能下去,会有点麻烦,而且这个还是选配的。 2.副驾驶的小屏幕,这个小屏幕真的是有点敷衍了,里面没啥功能,而且是细长条的,放什么内容都尺寸会有点不合适,还不如这里做一个拓展坞,后续接个平板电脑算了。 3.后排的侧面的遮阳帘,这个遮阳帘有两个点打动我了,一个是上面的提示标志,因为它这个遮阳帘的挂钩是做得比较隐蔽的,所以有个提示会好很多;其次就是这个遮阳帘的遮阳面积是比较大的,侧面都能遮得住,比我上次试驾的ES8要好一些,ES8的侧面部分会有点遮不住,阳光会照射过来。 ◆总结:这次的M7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对比老款的质感配置方方面面都有了质的提升,但是它的价位也来到了30多万,这让很多用户会有点望而却步,可惜这次没有体验到6座版。

    3.80分“良好”
    领克09 EM-P 2024款 EM-P 2.0TD 七座PRO领克09 EM-P 2024款 EM-P 2.0TD 七座PRO

    之前想吐槽的时候开帖子说过了,今天有空翻论坛,刚好看到可以认证,顺便再写写。 上一辆车是17年买的明锐,结婚后方便跟老婆小两口出行的买菜车,动力一般,胜在掀背车空间较大,适合家用。 去年因为怀老二,一家人出门有六座需求了,就开始考虑换个大点的车。综合考虑下来觉得七座车型比较适合,平时主要当大五座,可用的储物空间大一些,三排现在临时应个急,等小朋友大了也可以在三排自己坐。 网上几圈比较下来,基本就是理想one,蓝山,领克09,唐这些新能源车型,还有就是传统品牌的丰田汉兰达,昂科威这几款车。因为回北方老家单程有500+公里,老家充电没那么方便,北方冬天电池续航里程打折也多,纯电不考虑了。又因为有家充条件,纯电续航成本低,还能支持哨兵、空调和出行路上各种可能的用电场景(虽然现在也没用几次),增程车型电池电量普遍太小,所以看来看去,最后综合考虑选定了插混车。还没想好呢,理想one已经退市,理想新车型只有6座可选,剩下主要就是蓝山跟领克09了,试驾了几次,对领克的内饰和操控印象深刻,开起来感觉动力太充沛了,隔音也很优秀。美中不足是销量太差,新车型看论坛小毛病挺多的,一直犹豫没有下手。期间看了此地无垠的那个双车耐久视频,领克09emp在可靠性,内饰,操控各方面都很不错,尤其拆开后看到领克用料和做工细节个人觉得更好一些,属实了种草。到24年底,准备要带小朋友回家了,年底了4S店优惠还可以,12月初快刀斩乱麻下了定,过了也就一周左右就提了车。 整个购车过程还算顺利,略有不爽就是前期聊的价格优惠捆绑了店内保险没早说,承诺的副驾娱乐屏后来发现只有六座车型才有,免费电动踏板也给换成5次保养,好在这些附加分本来也不太在意,提车过程简单粗暴,略过不提。 24年12月提车到现在,工作原因接近一半时间出差,但已经开了有13000公里左右。出差期间不管滴滴专车也好还是租车,驾乘体验跟领克09相差太多,真的会有车友讲的越开越喜欢的感觉。领克09的操控虽然多次试驾过了,但其实感觉还是要到高速场景才能真正体验到这辆车的实力: 提速迅速,变道干净利落,转向平稳。建议未来4S和厂家考虑给顾客提供更多试驾路线选择,否则大家更多关注在空间内饰这些静态体验上,优势不明显,说不定就错过潜在顾客了。 车机智能化一般。UI说实话感觉都有点low了,应用不多,分屏只支持很少几个软件,而且导航和其他软件的分屏比例很奇怪,没法调整。用华为Hicar,车机互联后投屏的软件适配很烂,又不支持carplay。同样是领克家族,08可以上Flyme auto,质感就要好很多,09这么多年只能OSN缝缝补补,升级多次了也没啥大的提升,900之前的老旗舰啊,这个做得属实一般。 智驾平时只用车道保持和自适应巡航,城市场景能用,但堵车时太容易被加塞。NOA智能驾驶只支持百度地图,而且只能在部分高速和高架路段能用,跟华为他们比,感觉是上个世纪的产品,聊胜于无吧。这个NOA现在是5年免费,后面不会为这个智驾付费了。 空间一般,但其实没有网上被骂的那么不堪。之前迟迟没下定,主要顾虑之一就是网上被吐槽空间太小。实际体验,本人身高180,体重也是180,六座勉强能坐,七座的话进出很困难,而且二排座椅下方没有放脚的空间,但考虑我实际用车场景,基本不会有这种情况,临时应急应该够用。平时放倒第三排后二排尽量后移,空间其实还不错,建议大家实车体验一下。 续航能耗一般,提车时是冬天,平均下来纯电达成率也就50~60%,想用电上下班的话基本得两天一充。夏天好很多,尤其家到公司的高架和快速路开通了,脚感柔和点达成率最好能到90%左右。馈电油耗就很欢乐表了,高速我一般喜欢开到120+,油耗感觉要10个左右了,看在它动力充沛的份上,没啥好挑剔的。 内饰、功能配置都算满意,但总感觉整体优化的不好。摄像头图像变形严重,而且360功能在30km/h还是40km/h以上就没法用了,应该还是车机的锅吧。前置摄像头原来老款有起雾的问题,我24款看上去已经改掉了,没遇到过。 说到配置,当时下定想选升级包来着,香氛,遮阳帘,头枕音响啥的都挺喜欢的,但这些都要跟空悬绑定,而空悬车型我试驾时觉得开起来有点晃了,不像旧款沃尔沃祖传扭力梁那么整,而且担心调教不够成熟,后期维护保养成本又高,无奈放弃了。 外观虽然网上被吐槽大蛤蟆,自己看着还是挺顺眼,尤其尾灯,很有辨识度,但直到要发帖了才惊觉还没给大09好好拍过照片,等下次洗个车带它出去兜一兜再补上吧~

    4.50分“优秀”
    蓝山 2023款 四驱超长续航版蓝山 2023款 四驱超长续航版

    【购车经历】 家里原有一辆2010年购置科鲁兹手动挡,换过火花塞、电瓶、灯泡,防冻液有点漏,手排换挡头塑料开裂换了一个,车顶布部分脱落。除此之外车子没有什么大毛病,车子皮实、底盘扎实、操控好开,当然车子肉、油耗高、夏天空调不给力、手排堵车开的累。 家里有二娃后,换车心思就蠢蠢欲动,目标就是6座或7座,日常使用80%时间4人,20%是6人。但种种原因23年换车计划暂时搁浅。今年1月,科鲁兹连续出了几次故障,上午出修理厂下午又进修理厂,媳妇一怒之下说换车,于是又启动看车进程(其实1月份买车不合适,过了12月冲量期,车企或多或少收回了优惠)。 选车过程。首先pass掉了唐,不是车本身问题,是销售问题。唐一直是我首选(性价比真高),但销售就一副爱买不买的样子,原话:“现金优惠1万,没有赠品,我们比亚迪去年完成300万目标,今年销量不是我们的目标了”,这销售素质彻底打消我试驾欲望(本想试dmp)。不过也幸亏没买,不然荣耀版刺这一刀也是够狠。 然后就是理想L8和蓝山(问界个人原因没考虑)。首先理想L8外形圆润符合国人审美,增程和混动个人没什么倾向性,两者大差不差。理想逼格给满,电吸门、空气悬架、座椅电动折叠、车机、更好的隔音。1月份车价优惠力度在3-4万,但价格没达到预期,而且理想增加逼格的东西对我来说不如一个电踏、小桌板有用;同时车机虽好,但大部分功能95%时间是不用的,我开车只用导航和听歌,停车刷手机,娃在车上我连语音唤醒都关了(太影响开车),还有媳妇坐理想晕车,试驾几次上车就睡觉,不过媳妇表扬:这就是高级感吧。。。 然后就是蓝山。31.88的蓝山(加包官价)啥也不是,但优惠后的蓝山就很香,特别是对比唐DMP后,性价比出众!加上媳妇领导去年就提了蓝山,询问了真实用车感受,比网上水军黑子靠谱多,同时销售承诺春节前提车。于是1月20日下定蓝外橙内,2月7日提车。 【驾驶感受】 1、纯电很安静,市区提速很快。电车的优势不一定是用车成本,但行驶品质确实一旦习惯了,就回不去了。四线城市上下班通勤,纯电一周一冲没压力。 2、加速很猛,市区和高速都是速度随踩随有,毕竟马力和功率在这摆着。 3、悬架有韧性,家人没有晕过车。底盘前悬虽然是麦弗逊(受限于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布局),也没有空气悬架,但是长城调教的很有韧性,好处是驾驶感好,坏处就是对细碎过滤没有理想那么软。 4、从小车换大车需要适应期,行车、会车、停车不好把握两边距离,哪怕有360环视和透明底盘。开蓝山也改变了之前频繁左右变道超车的习惯,特别是带着家人开车更加佛系。 5、高速NOH不画龙,在网络信号好、车道划线清晰的地方,你可以大胆的交给车自己去开。但自动驾驶策略保守,所以高速路况好我开NOH;车流量大又要赶时间,我就自己开。 【油耗】 春节带家人出去转了一圈,900多公里开智能混动,油耗5.1,电耗8.5,高速上不用跟纯电抢充电桩。 【乘坐体验】 空间同级别最大,三排是真能坐人;前排按摩力度可以,后排没坐过也没试过;隔音很好,全车双层加胶玻璃;储物空间多,推荐买手套箱隔板更实用。 【最满意】 加速、油耗、空间、隔音,无线充电速度很快,自动泊车可用。 【最不满意】 1、抬头显示字体再大点,显示的导航信息往往看不清。 2、车机需要再优化,一是优化导航,增加浅色模式、交通灯读秒和语音包;二是增加腾讯视频、B站、网易云音乐之类的。 3、自动刹停策略和提示需优化,太突兀。 4、没有哨兵模式,官方也没说啥时候更新。 5、全国价格不统一、赠品不统一,相比较理想的直营店,比较影响购车人感受。 6、充电桩只送30米线,超出部分40/米,我们家用了60多米,都是钱啊!

    4.00分“良好”
    问界M7 2026款 增程 Ultra 五座 四驱版问界M7 2026款 增程 Ultra 五座 四驱版

    今天给大家带来全新问界M7的试驾体验,以前试驾过问界M8,没有开过老款问界M7 车型,这次试驾完问界M7,眼前一亮出奇的好开,问界M8开起来更软更松散,而M7的操控偏运动紧致一点。 试驾车本是增程5座Ultra版本,车漆珊瑚红,我身高180多一点,前排是我比较喜欢的驾驶位,后排的腿部空间非常夸张的有一臂长度,而且座垫非常长,能够完全支撑着大腿。 1️⃣加速踏板、刹车感受 舒适模式的加速表现偏弱,体现在转弯变道时有些拖沓,运动模式的动力来的稍快一些,毕竟M7的整体定位还是舒适家用。车速50左右,从舒适模式切换到运动模式时,油门踏板踩下角度不变,车速时缓缓的有提升,并没有感觉突然窜一下,体感很好,整体评价就是加速踏板的脚感不突兀,在不同模式能明显感受到相同下压角度带来的动力是不一样的。 感觉得到刹车防点头的控制,但抑制的程度不够好,还是有一些晃,特别是起步加速和稍重踩刹车,感觉车前后像船一样晃。 跟大部分电车不同的是动能回收的力度很小,总共就2档,调整到强回收模式,速度30-40左右拖拽感很弱,提速超车后收油门的时候拖拽感稍微明显一点。 2️⃣底盘支撑 底盘支撑性很满意,车速60码左右变道,底盘支撑和座椅的承托性都很好,35-40码速速右转时,即使不靠座椅侧向的支撑,能感受到的离心力也很小,确实底盘素质方面强了不少,理想L7的底盘在新问界M7面前也有些黯然失色。 3️⃣底盘滤震 调整到舒适模式后,颠簸过滤的非常好,会把小震动完全过滤掉,车内非常的静谧,,跟大部分车子不一样的是,车速20左右低速过减速带,会感觉底盘很硬,很干脆的一下过去,没有多余的跳动,车速提到60过减速带反而觉得颠簸感更小,应该是有道路预瞄,速度越快越舒适。 调整到运动模式后,小的震动就能够传递到驾驶室里,比如大桥上的震荡标线,以及驶过马路上的井盖,都能清楚的感觉到。 4️⃣操控、转向 底盘的调教比M8要鲜明一些,因为轴距短了,底盘的操控更好调一些,微打方向时,可以体会到车子操控的精准度稍差,不会马上响应转向打方向的一侧。助力风格整体是偏轻的,即使调整到运动模式转向助力也只是稍微加重一点,比一般油车转向轻很多。 开起来能感觉到车子是比价灵活的,但在转弯和调头的路段还是有笨重感,路口调头观察好距离避免蹭墙。 5️⃣HUD 试驾车是AR-HUD版本,开始看着有些模糊,用了自动调节高度后偏差也很大,手动调节后画面稍微清晰了一些,右转补盲投影放在画面里显示很小而且清晰度一般,用起来对我帮助不大,不如直接观看屏幕和右后视镜。 6️⃣NVH隔音 无论是风噪还是胎噪都抑制的很好,观察到理想L7和问界M7的胎压都不高,M7四轮都是2.6bar,所以对路面传递过来的噪音隔绝的非常好。但美中不足的是在低速行驶时增程器噪音非常明显,有嗡嗡共振的声音。 7️⃣音响 这套音响低音效果挺震撼的,但是调教的不是特别好,所以还是用原生模式听歌吧。试听“黒月光”这首歌,张碧晨的声音适合“音乐厅”立体感更强,毛不易的低音歌更适合“影院模式”,听男低混响更强,听低音歌曲用“音乐厅”体验不好不好听,人声更空灵,歌词和人声听得都很模糊。 要是能够选装哈曼卡顿或者丹拿音响就好了,即使价格定高点也是可以的,有些用户确实对音响的品质有较高追求。 8️⃣能耗 驾驶车总里程110公里,我驾驶了7.7公里,有急加速,这段表显电耗17kWh。如果车主开的话应该在15kWh每百公里上下,这个表现对于一台30万+的车来说比较能接受。 9️⃣优缺点 ❌缺点 ①.冰箱最低只能0度冷藏,不可以冷冻。 ②.增程车型400瓦平台不够优秀,希望做得更好。 ③.中控的手机充框有点小,我的手机放进去富余空隙比较小,如果手机更大一点拿放就不太方便。 🟢优点 ①.尾箱门完全打开高度舒服,身高1米8的人都不会碰头。 ②.主驾有零重力座椅,躺下很舒服。 ③.底盘升级明显,舒适和运动性底盘兼顾。 🔟选买 M7比较推荐选择5座版本,除非6座车型当4座开,跑长途就选增程Max,主要市区就选纯电Max。虽然M7个M8轴距相差7厘米多,5座版本跟M8乘员舱空间体感相似,因为尺寸已经很大了,差距不明显。反而6座版本差距比较大,三排头部明显明显比M8差,而且两侧共享空间也比较挤。 车身颜色方面我更喜欢珊瑚红这个版本,但是因为夜间拍不太出来这个颜色的漂亮,高饱和度加一点阳光下亮闪闪金沙一样的质感,比展车的星际蓝要好看很多 ⭐总结 M7追求更多的是实用,少了很多豪华的配置,手动隐私窗帘,后排没有腿托,后排手动放倒座椅等等。之前被吐槽的底盘差的短板也补上了,真是走理想的路让理想无路可走,一个问界M7的增程版本把L7、L8都对标了一遍,但好在这两款车的价格方面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