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4款小鹏MONA M03 515 长续航版

这车诞生的意义,就一个---如果你觉得它的目标是曾经的卡罗拉那类经济型产品,就错了。 今天我们都在说细分领域,SUV、轿车、MPV不够,要卷猎装,卷旅行车,卷越野,要卷底盘,卷智驾,卷座舱,但细分领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通常要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来定义自己,一旦有了这个独一无二,配置上来了,价格就低不了。我们会在20W+看到不少经典车型,宝马3系,Model 3,有小米SU7,小鹏P7,但是10W出头你很难找到这样一台造型经典,配置又足够好,足够有特点的车型---上一台在距离这个领域很近的、成功的车型,是思域,它当年14W,后来也被影豹、MG、领克们,打下去了。 而今天MONA的价格在13W以内---它首先有着极其优雅的造型,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说它是10W+的SU7,宝马3系,没有什么问题。造型上优雅的感官往往来自于我们对自然认知的直觉,这个直觉是什么呢?风阻。MONA目前是全球量产纯电掀背轿车里,风阻最低的产品---纯电续航增加60km,记住这点,一会要说。 智驾,是它的第二个特点---MONA是过去一年多,小鹏一直提到的,要把智驾下沉到15W以内的级别车型里的那个答案。何小鹏说自己一直在思考要不要把智驾带到20W以内,但如果我们认定“趋势是无法战胜的”,“智驾就是趋势”的话,智驾终究有一天,会成为10W的标配,就和过去的L2一样,就和L2更早的ESP一样。那么在这里他会遇到一个问题,今天好用的智驾需要许多传感器,需要激光雷达,15W的产品如何能覆盖这个成本? 当你想到答案是“纯视觉”的时候,其实还有另一个。 就是风阻---60km等效为一台车10%的电池,那么它意味着三五千的成本,叠加两颗激光雷达,基本上就去掉了一万多。 这时候“智驾平权”就成为了现实。 而“纯视觉”这件事,是想纯视觉就纯视觉的吗? 这时候你就发现,过去几年小鹏在智驾上的投入,G6、G9,端到端,甚至于今天公布的第一块芯片流片成功,这么多事情,一切都串起来了。 它是一张巨大的蓝图,而MONA,作为当中一个里程碑的节点,以极其耀眼的状态,呈现出来了。 第三个特点,是“年轻化”。 如果说前两者是它诞生的意义,第三个特点则是它作为产品形态的“本质”。实际上此前讲过许多次,赛博佛珠,功德木鱼,红绿灯随手一敲,音乐与地图的耦合,氛围、导航与节奏感的一体化,看起来不难?但确实从来没有一台车,这么精确地定位了“年轻人”的心态。 很多人说音乐是MONA的灵魂,但我觉得音乐,是建立在这个“年轻化”基础上的一个选择,即使它是7.1.4全景声场布置的产品,尽管它有18颗PSS定制扬声器,就算它有Live House的品质---它首先是年轻化。 当然了如果你说音响没有意义的话,你忽略了一个数据---周渗透率99.2%,这是座舱里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几乎是每一个车主,都需要、都会高频使用的存在。 以及,一个可能很多人会忽略的一个话题。也是我眼中的第四个特点,就是后备箱。 日常状态621L,后排放倒最大储物容积1603L---不说同级别了,跨级别到20W+,也鲜有对手。 我其实反复讲过这个话题,如果我们认识到新能源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可能性的“潜力”往往就来自于空间,你能带多少行李,你能装下多少东西,当你需要的时候它能变化多少形态? 既然是年轻人的产品,年轻人对此,会有足够的创造力。 你也想不到的一件事是,18W的G6,比25W的Model Y大,而MONA比23W的Model 3大。 而这台外形对标20W+、音响对标20W+,动力与续航,对标配20W+的产品,它11.98W起步。
Nick小为:这个车跑网约车不错。电耗低20%以上,说明省20%的电费,网约车10万公里的充电成本1.5万左右,省3000块钱
德才兼备海洋YdC:这个车就是想要网约车的份额
春夏秋冬67581:晚上都分不出那边车头那边车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