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新补贴限定30万以下但换电不受限,国产电车的春天还是灭顶之灾?

    电动星球News头像电动星球News头像
    电动星球News2020-04-23

    出品:电动星球News

    作者:蟹老板本人、毓肥



    4 月 23 号,根据财政部消息,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通知的要点有三个:2020-2022 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和节奏将会趋于平缓;从 2020 年期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 30 万元以下(含 30 万元),同时支持换电的车辆不受此规定限制;争取通过 4 年左右时间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链。


    通知发布之后,舆论迅速开始酝酿,首当其冲成为讨论热点的,自然是 30 万以上价位最受欢迎的两家电动车企——特斯拉和蔚来。


    图片来自 teslarati.com


    按照这个政策,目前30万以上的电动汽车,支持换电模式的,有也仅有蔚来。


    乐观的、支持蔚来的情绪说:国家押宝蔚来了,在精准打击特斯拉,蔚来的春天来了!


    不乐观,支持特斯拉或者另有想法的情绪说:是不是玩不起?特斯拉很快就会再次降价,甚至认为这一政策「对国产电动车而言是面顶之灾。」


    情绪分裂、判断分裂….


    我们尝试着询问特斯拉,也尝试着询问蔚来。


    下面,是我们的观察和得到的回答。


    一、新政策出台


    通知一共有六点,下面是我们摘录的关键表达:


    原则上 2020 -2022 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 10%、20%、30%。


    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2020 年补贴标准不退坡,2021-2022 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 10%、20%。


    2021-2022 年,原则上保持技术指标总体稳定。支持“车电分离”等新型商业模式发展,鼓励企业进一步提升整车安全性、可靠性,研发生产具有先进底层操作系统、电子电气系统架构和智能化网联化特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从 2020 年起,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企业单次申报清算车辆数量应分别达到 10000 辆、1000 辆;补贴政策结束后,对未达到清算车辆数量要求的企业,将安排最终清算。


    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 30 万元以下(含 30 万元),为鼓励“换电”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


    将当前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调整为选择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区域,重点围绕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开展示范,中央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有关通知另行发布)。


    地方新能源汽车推广牵头部门应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强化管理,要把补贴核查结果同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未按要求审核公示的上报资料不予受理。


    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除特殊地理环境等因素外,原则上采购新能源汽车,优先采购提供新能源汽车的租赁服务。推动落实新能源汽车免限购、免限行、路权等支持政策,加大柴油货车治理力。


    二、蔚来的春天?


    通知里非常显眼的一句的,就是「新能源汽车补贴前售价须低于 30 万元(含 30 万),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有网友把这条微博叫做「蔚来专补」。


    严格意义上说蔚来并不是唯一在搞换电的车企,但如果把价格锁定在 30 万以上,的确只有蔚来从这条规定中获益,


    而全体车型高于 30 万,却并未享受本次调整成果的特斯拉,也进入了舆论漩涡的中心。



    同时,也有不少网友提出,特斯拉可能要再次降价,起码让标准续航版符合补贴要求。甚至有网友提出了「长续航版锁电一半卖 29.9 万」的主意:



    但另外有网友分析,如今距离 Model 3 标准续航版上市仅 3 个多月,国产长续航版甚至刚刚公布价格,特斯拉如果再次强行降价,恐怕会遭遇更大的「韭菜论」批判:



    对此次补贴的解读,@Tesla-Suzhou 的观点颇有意思:「这是经济学中的财政政策的转移支付,和政治博弈无关。要说无关也有点点关系,那就是:特斯拉始终是外资,就算特斯拉再怎么调整定价策略来迎合补贴政策,政府都会精准地修改政策来避免补贴大量流入外资品牌。



    博主@Lavinshi 的观点和@Tesla-Suzhou 有异曲同工之处:特斯拉本质上已经享受了足够的政策优惠,扶持国内车企同样应该支持。



    舆论依然在发酵,但补贴的细则已经成为了事实。


    三、专访沈斐


    舆情撕裂,我第一个想法就是采访各方。


    问了行业。


    有新势力的朋友说,这个政策的确是针对了特斯拉,目前也仅有蔚来符合政策,感觉是蔚来赚了。而且这个政策甚至会影响他们自己的定价。


    我把问题抛给了蔚来能源副总裁沈斐,也就是负责整个 NIO POWER ,负责换电站的当事人。



    登机前,他在电话中表示换电是蔚来成立起就定下来的基因。从 15 年到现在,蔚来已经坚持了 5 年多。这次政策的出台,更多是被政府、行业、友商所认同。大家开始理解蔚来为什么做换电这件事,开始表现出对行业的影响。


    他认为政策体现的是整个行业对换电的看法。政府对这个认可也是有路径可寻的。事实上,去年上海车展,相关主要领导就来看过蔚来的换电站。距今,「已经是一段特别长的时间」。当然,大家会有一些联想,也很正常。



    那么,这是否会推动更多的主机厂转向换电模式?


    沈斐认为做不做换电是一个很重要的决策,从研发,从车辆到站点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还包括不同车型之间的兼容问题。即使是蔚来,也没有把换电当成唯一的选择,同样有蔚来超充,说的是「可充可换可升级」。


    但是,据他所知,已经有主机厂在研究换电这个事。甚至,很快就出现支持换电的其他主机厂产品,「你一定很快就会看到了。」



    我继续问,政策的出台会否加速蔚来换电站的部署?


    沈斐的回答说,2018 年交车前蔚来完全是在预测市场,加上从 0 开始,因此布站节奏会快一点。现在蔚来有了更多的依据,从用户的布局、空白地区等角度去布局。因此目前的计划不会发生变动,还是按照一定的节奏去增加换电站。(详情可见早前报道:蔚来推2代换电站,今年新增 50+,沈斐说换电的意义不仅仅是「快」)


    「贵阳的已经开了,上海会有一些老站重新投运,今天是保定开通了,三亚应该也快了,我们每天都有新进展。」


    四、另一种声音:天助特斯拉


    除了特斯拉和蔚来,国产纯电阵营里面还有几家车企迈过了 30 万的门槛。


    首先是广汽新能源 Aion LX(图片|配置|询价),车系主打的单电机长续航(NEDC 650 公里)80 版本补贴后售价为 27.96 万元,处于补贴前 30 万元的红线附近;小鹏 P7 单电机长续航版补贴后预售价为 27 万元,同样位于 30 万元附近。



    另外,Aion LX 和 P7 的高配车型定价均超过了 30 万元,其中百公里加速 4.3 秒的小鹏 P7 双电机顶配预售价为 37 万元,Aion LX 80D 选装了加速 3.9 秒的配置,价格已经接近 40 万元。


    除了小鹏和广汽新能源,补贴后售价 32.8 万元,且仅有一款车型的理想 ONE,也同样会受到冲击。


    而在采访中,我不仅问了行业和蔚来的人,同样也给特斯拉发去了采访请求。但截至发稿前,我并没有得到特斯拉的回应。


    但没关系,大家和热心人已经帮特斯拉想好了对策。一句话总结就是:都是利好!


    先看看理想汽车创始人、超级大V 李想的判断,



    李想这条微博里最重要的一点,是特斯拉从今天起有了「降价的合理性」。


    如果说在老规定的基础上,特斯拉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不断降低国产 Model 3 的价格,容易遭遇老车主舆论反噬。那么新规的出台,似乎正好成为了马斯克贯彻第一性原则的背书——我得卖车啊,降一点就能拿补贴,这不正好吗?


    上文我们提到,有网友说特斯拉可以通过「锁电」的方式,降价出售长续航版 Model 3。


    @哲伦班长 则完整解释了锁电的操作逻辑,如果特斯拉真的采用这种操作应对补贴新规,那么 Model 3 国产长续航版的到手价甚至可以做到接近 31 万元。



    @李想 今天下午的另一条微博是这样的:「设计 30 万的补贴门槛,基本上是精准的助攻特斯拉来打残国内的纯电动品牌。你只需要换位想一下,如果你是特斯拉,你接下来会如何对策和定价,就知道什么叫灭顶之灾了。



    对于这个判断,我通过微博直接表示了反对。因为,如果不限定30 万以下、不豁免「换电政策」,是不是同样也天助@特斯拉 ,给了特斯拉更大的利润空间?


    四、相信市场,相信自强不息


    每当一个政策出台,蔚来总会陷入舆论风波,而特斯拉也好似总是获胜者。


    这样的中国舆情,马斯克如果知道想必会会心一笑。


    就在这个政策发布前,我跟几位大佬聊天。谈及中美两地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他们认为美国政府其实力度更大。譬如,特斯拉成立至今,拿了美国政府 90 亿美金左右的补贴…..而在中国,谁拿了?蔚来、小鹏卖车才两年!



    而即使在中国,绝大多数人也都认为中国政府对特斯拉是特别「厚待」的。


    从资金、政策到补贴,不仅是「国民待遇」,而且是「超国民待遇」;从奠基、封顶到投产,不仅是一路绿灯,而且是「一路警灯」。


    这没毛病,特斯拉的产品力和品牌力有目共睹,三月月销上万台 Model 3 就是明证。



    但引入鲶鱼的目的,不是让所有的鱼死光,或者说认为是「灭顶之灾」干脆投降;而是要激起斗志,让原本波澜不惊的市场加速变化,通过竞争选出意志坚韧、愿意创新、能够承压、敢于竞争的新鱼。


    实事求是的说,政策这根指挥棒并不能决定一切,它只能促进,帮扶。如果是扶不起的阿斗,同样也是个死字。


    差别只是早死晚晚死,苟延残喘还是提前离场。对蔚来、小鹏、理想如此,对广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比亚迪同样如此。



    我们也看到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的朋友圈发言,认为这是「福神降临」。


    不是我厚此薄彼,而是我相信市场的力量,相信君子自强不息这句话


    「市场跟用户的认同,是最终的决定因素。」沈斐说。


    (完)

    次阅读
    7评论
    8赞同
    收藏
    分享
    7评论
    8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