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照日天劫头像照日天劫头像

    照日天劫

    大众ID.3车主·车龄1年

    • 内容鉴赏官LV4内容鉴赏官LV4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精英创作者LV1精英创作者LV1
    • 登录大师LV5登录大师LV5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持之以恒LV3持之以恒LV3

    ID3好不好?请看完150天的用车体验

    2023-08-02发布于:大众ID.3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用车心得


    ♞文章有点长,所以没耐心的,不啰嗦,直接先上结论。有耐心的,请看完全文。


    前言·结论

    ♦️如果你是单纯买一辆代步车,家庭的第二辆车,或单身使用,常载朋友一起。主要用车需求为城市通勤,中短途200公里范围活动,远途不超过500公里的话,那么ID3就很香。如果还有便利的充电条件,那么,趁着现在官降,大胆入手吧。

    ♦️如果你除了有上面的需求,还对电子科技爱好,对电子产品高度依赖或者说对车内豪华感、内饰档次、远程控车等方面有更高追求,那么建议看其他品牌。

    ♦️如果以上两点都不是你的需求,那么你可能需要去看更大的车款,选择油车或者混动车型,而不是纯电动车。

    官宣600公里续航的纯电车 与 ID3的450公里续航,实际使用并无太大差距(不是没差距,而是没你想的那么大差距)。

    现有电池技术并没有什么飞跃,例如油车的发动机一样,永远都只是小幅度的改进,43%热效率已经是宣传层面的最高了,并无质的根本性变化。商业化的电池技术革命短期内的可能几乎为零,技术的变革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想买电车,就必须了解清楚,不要盲目跟风啊,跟自己的💰过不去。花钱要开心,花了💰还不开心就得不偿失了。


    话不多说,进入主题。

    ✨1、【基本情况介绍】

    2023年3月份购买,2023款纯净智享版,实际落地12.58w。

    每天上下班将近50公里,公交车每天花费4元,一个月下来将近100元。不仅时间不够自由,通勤成本也不低。

    特意给它安排了充电桩和专属停车位。

    我所在的城市位于中原地区,小三线城市。上班这条路线呢,路况尚可,早晚高峰通行缓慢,偶有堵车。

    开了150天,算5个月吧,累计行驶了7485公里。平时驾驶习惯比较温和,不快不慢,优先预判,防御性驾驶。

    由于以前都开油车,刚开始B档很不习惯,出现几次踩错的情况,感觉有点危险,干脆切换D档,按油车习惯驾驶。

    就动能回收B档这一点,个人感觉市区内效果还不如D档省电,且动能回收带来的回拽感,很多人会感到不舒服。因此,市区内用D档整体的驾驶感明显要优于B档。这一点,提醒油车或晕电车人士,D档就完全是油车感觉,不会晕车。


    ✨2、【车辆配置】

    有关ID3车型的基础配置,懂车帝的参数配置表介绍的都有,建议大家直接去看,就不再赘述。主要针对几个从配置表上看不出来的地方展开聊一下。

    ①看似高端的type-c接口。

    一开始我看到这几个充电口,还在想这还挺高级,直接上type-c了。


    type-c接口手套箱2个,后座2个,后视镜位置1个。


    后来才发现,虽然全车配有5个type-c接口,但却没一个USB接口。想用USB,就必须转接或换线。而这还不是最大的障碍。


    type-c接口充电功率最大只有15W,也不支持快充协议。

    最可笑的是,当你想用12V点烟器取电,使用快充充电器时,会发现前排没有,找一圈才发现它藏在后备箱里。啧啧,感慨下厂家设计师的脑回路。ID3在这个充电便利性上,真是反人类。

    ②美中不足的主动刹车和IQ. Light。

    这两个功能,一个实用,一个显高端。是ID车型的亮点。

    但主动刹车的逻辑不清晰,有时候距离前车或障碍物较远,它突然报警,吓人一跳。有时候明明很近了,它却毫无反应。官方对这一功能也无详细的说明,用户基本是一头雾水。

    IQ. Light极智灯光,很高级,也很贴心,转向、变道都有预先提醒。可惜,仅在使用车机自带的导航系统时,才会出现灯光提醒。使用手机导航,灯光提醒完全失效。而车机地图虽然用的是高德,但导航界面却没有延用高德。现有的界面晦涩难懂,操作困难。事实上造成了这一配置的华而不实。希望厂家能注意到这个问题,尽快更新导航软件,将极智灯光应用到更多场景。

    ③L2半自动驾驶的软件阉割。

    配置表里显示2023款纯净智享版配备有ACC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辅助、L2辅助驾驶。

    但实际操作就发现,想实现L2就必须要完整的半自动驾驶(官方叫IQ. Drive),这个反而没有。

    硬件设备一样不少,单单出厂对软件进行了阉割。 车道偏离辅助少了IQ. Drive,就不会车道居中,也无法随着车道弯曲变化自动转弯,大大降低了车辆的智能化、科技感和实用性。

    而且,这套半自动驾驶的逻辑有些过于保守了。比如离手,10秒就提示,过于频繁了,降低了舒适度和实用性。



    未刷隐藏前,低配方向盘按键是灰色。

    虽然说可以后期改装刷隐藏,但厂家真的就非要藏起来吗?仅仅只是软件的小差异,直接标配多好啊,成本几乎没有,还能多一点竞争力。

    后来与网友交流,才发现2021款的纯净版,居然连ACC的硬件都没有。也就是说,单刷软件不行,必须加装硬件。

    半自动驾驶功能开启后,配合全车雷达和摄像头,相比较ACC自适应巡航来讲,进一步的减轻了驾驶员的长途疲劳。不过,你的双手依旧需要握好方向盘,否则系统会提示你接管。


    刷完隐藏,该按键亮起。按下会有触摸回馈。

    屏幕会显示已开启半自动驾驶。


    半自动驾驶,这个叫法由于其他车辆有的叫车道居中,有的叫车道保持,有的叫辅助驾驶,有的叫L2。称呼比较混乱,好多朋友把这个混为一谈闹不清楚了。

    不讨论其他品牌怎么叫,这里针对ID3车型的官方表述,我给大家捋一捋。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A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有车道居中时不再画龙🐉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A): 不打转向灯变道,方向盘会震动,并有个回拽力,你不管它的话,它会在车道左右两条线之间来回画龙,无法保持居中行驶。

    车道居中: 顾名思义,很好理解了。

    ACC自适应巡航: 设定好速度和车距,车辆会自动根据前方车道情况,选择是保持设定速度前进,还是减速或加速。区别于传统的定速巡航。

    半自动驾驶辅助系统(TA):整合了上述三个功能,开启时,车辆会根据你的设置,自动跟车在车道内行驶,遇到障碍会主动减速,遇到弯道会随弯道转向,不会直直的跑出去,也不会在车道内画龙。高配车型加包的,还有变道辅助,也就是可以完成自动变道和避让。


    一个小小的门内拉手碗也要简配。

    ④门内拉手碗镂空的简配设计,多少次想放个卡片或者放个手机,掉下去才发现是个洞🕳️。每次都忍不住爆粗口。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设计,为什么就不能加个底做成可以装东西的呢?无奈,只能自己加装解决。



    如此设计,电尾门难道不应该给一个嘛?

    ⑤后尾门设计的安全隐患

    我猜可能是因为车身和尾灯造型需要,所以后尾门开启以后,两侧尾角类似燕子的尾巴,两个大分叉。关门的时候,一不小心就碰头或者夹手。如果是个电尾门,恐怕就没这个问题了,可它偏偏是手动的。


    ✨3、【用车感受】


    ①动力表现:

    170马力,310牛米的扭矩,我对这些数据不感兴趣,只是知道够用了,只要你敢踩,推背感总是十足的。

    日常选经济或舒适模式,红绿灯🚥电车的起步永远是最快的,低速蜂鸣呼啸而过,一扫后视镜,其他车还在停止线上。 我说下这个蜂鸣声,这个是国标,电车都有,目的是保护行人,所以没必要纠结。

    选择运动模式,车辆的动态明显犀利起来,路况好的话,超车只要你敢踩,毫不拖泥带水。满载5人开着空调,也没有任何动力衰减的感觉。


    ②内饰、舒适度、隔音等

    缝线如可以与方向盘下方配色一致就好了


    一贯的风格,绝没有国产品牌的内饰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内饰简陋,配色沉闷,豪华感缺失。除了部分区域用了搪塑软包,大部分都是硬塑料。不过质感尚可,没有给人很廉价的感觉,不然那可真是冤大头了。唯一好处恐怕就是暴晒不必担忧甲醛超标了。幸亏本人对内饰也没太多感觉,就是个代步车,要什么自行车。


    小拇指这里有个按键,扣住了,再压头枕调节高度。


    前排座椅包裹性还行,但没有电动座椅和腿托,而且座椅头枕调节困难,幸亏网友分享了调节的办法才算成功将头枕降下。据说2023款纯净智享升级版的标配了电动座椅,希望提该款车的网友反馈一下。



    后排纵向空间不错


    得益于独立后悬架和2765的长轴距,后排乘坐舒适性还可以,缺点就是靠背角度偏直,部分人可能长时间乘坐会比较难受。横向空间一般,3个成年人坐后座的话,略微拥挤。


    18寸的轮胎要比很多suv还大。

    18寸的轮胎相比高配的20寸,虽然档次稍差,但经济性和舒适性更好一点。不过,轮胎品牌是韩泰,有些失望。

    不过2023升级款提供了更多尺寸的轮毂包可供大家选择。

    滤震隔音都不错,特别是遇到高速路面起伏或接缝处,处理的都很好,有高级感。风噪和路噪都在正常水平。

    平时低速行驶基本没有杂音,偶尔内饰某个地方会有细小杂音,找了很久也没找到,不清楚究竟是那里发出的。

    行走烂路,对路面颠簸和坑洼都能有效过滤,乘坐舒适性不错,底盘结构紧凑,高度适中没有蹭过底盘,过减速带没有多余的弹跳和震动异响。

    可以说,ID3的行驶质感是我日常用车最满意的部分。

    整天和一群老头乐抢位置,太难了


    ③操控表现

    无论是高速行驶,还是市区通勤,ID3的底盘不能说最好,至少同级前三。给我的感觉就是安心扎实且有驾驶乐趣。

    遇到路面突然大的起伏和高速超车变道,总是信心十足,支撑到位,一点都不飘,抓地力足够,稳稳的爬在地上。

    得益于后驱车的转弯半径小,窄路也能轻松调头。

    至于鼓刹的纷争——新车到手,我刚开始市区内跟车的时候,有时候会感觉刹不住要追尾,最后一脚都刹住了。后来慢慢适应学习了新车的刹车力度,就再也没发生过一次。所以,新手建议开始尽量开慢点,磨合一下,等掌握住刹车的力度以后,就不会再有刹不住的感觉了。


    跑山很有乐趣

    尤其是山区跑下来,刹车衰减几乎感觉不到。驾驶过弯的时候,支撑点到位,驾驶乐趣爆棚。山区建议用B档,特别是下坡,既可以充电,还能减少刹车热衰减。


    ④电子辅助功能表现:

    纯净智享版标配没有变道辅助,没有倒车影像,也没有360全景。只有几颗雷达,对新手司机的友好度可以说是负分。所以,至少要后装个倒车影像再配合全车雷达探头辅助才能满足日常使用。

    加装倒车影像,4s送的不是翻盖的

    自动驻车因为很不习惯,又是油车驾驶习惯,等红绿灯🚥时,就喜欢D档踩刹车。所以,干脆关闭了Auto Hold。

    主动刹车和L2以及IQ. Light前面都讲过了,略过。

    自动大灯,🔆亮度可以,颜色是白光,没透镜。启动时会动两下,有点可爱。缺点就是无法手动永久关闭:就算你手动关了,只要车行驶,它就会自动亮起。

    自动雨量感应,用下来我感觉高级感大于实用吧,属于锦上添花的配置。


    ⑤充电续航表现


    气温25度,120的时速能耗也不超过14。

    家用充电桩最大的优势是便利。


    日常主要用7Kw家充个人桩。电表免费安装,桩含安装1100元。用的峰谷电,白天0.59元一度,晚上0.44元一度。大部分都是谷电充。6、7两个月下来,共耗电近400度,月均87元。

    6月一是跑的比7月少,二是6🈷️气温比7月凉快。所以,7月充电度数明显更多。

    平均一周充电一次,日常充到90%停止,准备出远门就100%。气温低于32度的时候,基本一周耗电大概在60%左右。气温高于35度时,耗电量提高20%左右。


    跑了7000多公里,感觉车辆的电量与里程显示还是非常准的。不会出现突然没电或者没里程的情况。

    总里程的电耗与官方标的基本一样

    能跑多少公里是根据当前驾驶环境实时动态变化的,跟油车一样。气温25度左右时,同样电量,其表显示516公里,气温35度时,表显333公里。显示精确带来的就是对总里程减少的焦虑,但不会出现跑半路突然掉电,从100秒变为0的措手不及。我个人还是喜欢显示精确一些到好,有助于提前规划充电路线。

    续航表显更科学,能够让你准确的根据剩余里程来决定什么时候该充电了。

    你不必盯着电耗,只需要盯着车辆行驶状态下的剩余里程。因为这个剩余量决定了你什么时候充电以及是否会被扔在路上。而不是上一秒还是40%电,下一秒就变8%电。


    ■举例: 你要去450公里外的目的地,充满电,静止时显示516公里。比官方数据还高。你此时认为无需充电,即可到达目的地。

    当你启动后,跑在畅通的道路上行进了100公里,温度凉爽,未开空调。那么剩余里程显示406。 距离目的地还有350公里。

    紧跟着你马上开空调了,那么剩余里程会立刻根据你前面的行驶情况+空调能耗,从400变更为300公里。可距离目的地还有350公里啊。

    看起来是续航一下少了100公里,似乎前面的516只是为了让你欢乐。 但,这个剩余里程是不是让你心理变化了,你就知道不充电跑到地方是没戏了。那么你就会中途充电,而不是盲目的跑到没电才慌张吧。

    所以,剩余里程是否根据实际情况精确变化,让驾驶人员心中有数,才是电车表显的王道。


    能耗最少的一周,超过了450的官方标称值


    ⑥电耗分享


    中午休息充一会儿,足够了。


    开过最低的电耗是8.9,最高的电耗出现在-4度的低温,平均电耗达到了23。电车用了这么久,我感觉,现有技术并没有大的飞跃,实际各品牌之间并无根本变化,电车在高温和低温的续航,最好都按5折计算,比较稳妥。所以,建议纯电车辆不要超过200km-300km半径活动。

    7月份去外地游玩,往返共700+公里,头一天晚上预约充电,100%满电从家里出发,中途用App积分兑换的充电权益在服务区补电20度。到达目的地充了24度电。返程服务区又充了25度电。路途中充电共69度。再算上家里出发前充电的37度电,总耗电106度电。


    使用车辆App即可方便的进行预约充电。


    在上述夏季700多公里长途中,大概每10%的电,在开启空调情况下,车辆行进33公里左右。换算下来,0-100%的满充满放,大概可以跑330公里。与官方的450相比,也就是7折水平。

    途中没有将电量跑到15%以下过,大部分充电时,都富裕40%左右电量。驾驶人可以根据电量精准显示,提前选择充电站补能,没有出现突然掉电或里程缺失的情况。这一点还是很可靠的,值得表扬。

    ID3的快充最大支持100kw速度,但受到充电桩本身速率的影响,大部分都是80kw左右。充电速度比起800V高压充电技术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本地公共电桩价格基本都在1元以上,停车费有的场所还要另外交。而且最近的快充桩也有好几公里。因此 有条件的话,一定尽早安装充电桩。


    本地公桩电价

    使用车辆App积分可以兑换电卡,按度结算,无视价格,一年有效,出门必备。


    ⑦车机功能使用感受

    界面复古,实际上功能也不少。虽然没有国产车机做得好,但闭环的车机的优点就是相对故障率低。

    安装个咪咕咪咕,也可以看个新闻

    还可以安装网易云音乐、哔哩哔哩之类的软件


    车机大概是所有ID车主吐槽最多的了,堪称同级最差车机。

    早期版本黑屏以及卡顿严重,但车机版本升级到2930以后,流畅性明显改善了,黑屏也极少出现。

    但车机整体的软件和前面吐槽的一样,逻辑混乱,功能不协调。手机App很多应该具备的功能确实或操作使用不简洁,伴随时不时的服务器错误。例如,明明可以远控空调了,却无法远控开锁闭锁。朗逸都还有这功能呢,反而电车没有。还有触摸按键总是误触,中控触摸按键夜间无背光,车窗关闭按钮反人类设计等等。总之就是一言难尽。

    既然可以看到车辆落锁情况,为何不增加远程锁车功能呢?

    语音功能除了能控制个空调,能导个航,其他功能基本没有。且识别能力一般,正要用的时候,它屡屡识别失败。幸亏我自己觉得这个功能比较尴尬,很少用。



    怪不得厂家要开除整个软件团队呢。系统界面风格类似早期的塞班,内置部分程序,应用商店可以安装指定的第三方软件,但无法自行安装其他App,也不能读取u盘的apk安装包。


    嘎嘎冷的空调


    ID3的空调还是很给力的,哇哇凉,吹一会儿不调一下,就忍受不了。因为买车的时候就是春天了,制热用的比较少,短暂的几次使用上感觉似乎没有夏天空调给力。

    手机什么样,车机什么样,北斗高清导航走起。

    Carplay 就是需要带两个手机,一个安卓一个苹果。太麻烦了。现在安卓机充电快且应用更多,所以我用Carlift,不过,百度原生的carlife太难用了。无意中,发现手机自带Car+车联,没想到这个协议给我带来的惊喜很大。无论是有线连接还是无线连接,使用感受堪比carplay。导航时,也不影响手机其他功能的正常使用。对比华为的 Hi car,个人认为Car+更加好用。


    手机设置里就可以直接连接,无需安装任何App。

    使用百度carlife协议,也无需安装app只用根据提示安装一个插件即可。


    ✨4、用车总结

    尾灯辨识度不错哦


    俗话说,人无完人,车无完车。ID3优缺点都很明显。

    作为一台代步车,我认为ID3相当不错。

    最满意的就是ID3的外观和底盘了,好看、好开,好玩。纯电车开起来不再像玩具车,驾驶时更有信心,又不失驾驶乐趣。

    但它作为一台打着智能生活的新能源汽车,ID3的某些方面表现的就不是很好。

    最不满意的就是车辆配置的不合理以及不人性化的设计,不伦不类的科技配置,稀里糊涂的逻辑方式,让人无所适从。内饰寒酸这个几乎是大众这个价位的通病了,已经懒得吐槽了。

    最后,不得不说,ID3的缺点代表了传统车企的造车理念,其实并不在所谓智能化上落后多少,而是缺少了与时俱进的造车理念。

    如今的社会与市场,汽车已经是个人以及家庭重要的消费品了,人们要的不仅仅只是一台车,还想要更多。因此,厂家在指定配置时,需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才会赢得市场的认同。


    请ID3圈主推荐加精。感谢。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