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孟爱做梦编辑丨小孟爱做梦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汽车作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其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
#雨季安全驾驶指南夏天来了,也迎来了雨水节气,现在广东的天气天天都在下雨,车辆被雨后的湿气入侵就不是好事了。今天就拿我的凡尔赛车跟大家分享下雨季应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养护。 第一,车辆表面养护。 现在外面洗个车要30-50元左右,昂贵的价格让很多朋友都是靠下雨“洗车”,让雨水冲刷干净车身,认为这样可以省下洗车钱,其实,这样做不仅不省钱,还伤车漆。因为雨水中的酸性物质对汽车的漆面具有极强的腐蚀作用,尤其是划痕处更容易被侵蚀而生锈。雨水较多的季节,更需要多洗车,最好的是定期打蜡,不仅可以增加漆面亮度,还可以提高漆面的疏水性。 第三,雨刮保养。 雨刮器在平时基本不用,但是到下雨天,雨刮器的作用就很重要了。如果雨刮老化、损坏,就容易影响车友们的行车视野,造成安全隐患。 每次洗车时,我都要把雨刮器打开用一用,观察它工作状态是否和平时一样,看看速度、刮水支杆是否存在摆动不均匀或漏刮的现象。如果雨刮器用的时间长了,还可以用手感受下橡胶叶片的弹性等,如果叶片老化、硬化,出现裂纹,或者有异响,一定要记得及时更换。现在一付雨刮也就几十块钱,可以用个半年到一年,没必要为了省这点小钱因小失大。 第四,驾驶室内防潮。 驾驶室是人在车内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夏季气温升高,加上降雨增多,空气潮湿,容易滋生各种病菌。同时驾驶室内也有很多平时打扫不到的卫生死角,加上很多车友在阴雨天行车喜欢紧闭车窗。久而久之,这样潮湿、细菌滋生的环境容易对卡友们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我会在车内空间里放一些干燥剂、竹炭包等物品去除湿气。另外要定期清洗空调系统、更换空调滤芯,彻底清除驾舱内异味,特别是对汽车坐垫、脚垫、地毯、出风口这些卫生死角要“特别照顾”。也可以用配有特制消毒杀菌剂的高温水蒸气均匀地将汽车内部蒸几分钟。让驾舱保持干爽清洁。 这些就是我在雨季养护车辆的几个小经验,希望车友们做好爱车养护,更好的渡过梅雨季节。
#人人写点评提车18天了,分享下一些心得: 一、充电相关 [关于免费充电桩权益] 买车送了充电装和30米内免费的权益,但是我一直没安装家桩。自家有车位,问了旁边装充电桩的邻居,说是已经需要到六楼去接线,估计到我这里要80米,按超出部分1米40块算,至少要再花2000。销售告诉我权益1年内有效。 犹豫了一下,先跑跑看再决定什么时候装。 [关于快充充电] 于是第一次用到20%之后,在公司附近搜到了快充充电站,当时是下班高峰,也是峰值电价1.2块,20-90用了40分钟,电费55。 感觉也还好,从我日常需求,一周可能最多充两次电,即便是都用快充峰值也就100块。 [是否要安装家桩] 在家慢充肯定可以用谷值电价(比如0.7块左右),也不伤电池,但是一个月快充两次是不是也还好,频率也不高?更何况,电池不是有终身质保吗?电池技术未来几年可能有更新换代,比如半固态电池大规模低成本量产不是没有可能,所以让这电池多用两年对我有啥好处😅 所以安不安装家桩感觉也不紧迫了,年底再从方便的角度看一下吧。 二、关于日常用电 [市区日常通勤电耗] 如果只是市内通勤,感觉是没必要那么在意,我在车上用电随心所欲,首要考虑是自己舒服。听歌,空调一直开,偶尔还在地库也看看视频,按摩,通风,空旷地方还玩战斗模式,堵车还经常开关电动尾翼找乐子。 车载wifi也共享热点给我手机。除此之外,动能回收我也开到弱,开到中试了一下有点反胃还是别折腾自己了,倒是可以用经济模式,经济模式下舒适体验也不差。 这样下来平均电耗在12.6左右,我也不算老司机,也没打算练什么黄金右脚,还是那句话,一切怎么舒服怎么来,买车不就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吗。 [续航达成问题] 从提车到第一次充电(90%-20%),大概实际跑了240km,好像有点低,按照市区打7-8折算,能跑个400才好吧,不过就如我刚才提到,我平时其他电耗也不低,是不是也有影响?不过有车友说要开个2000km才能完全激活电池,后面再观察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