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来自4万公里Model Y车主的真实评价 如果考虑购买纯电车的时候,那么一定绕不开特斯拉,毕竟特斯拉是电动车的开拓者,产品以高性能,长续航里程及创新的技术特点而著名。小编在选车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情况,当时还在疫情期间,油价和电池价格居高不下,Model Y当时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本着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小编也冲了进去,名副其实的韭菜本菜。开了40000公里的真实车主,给大家总结一下Model Y的优缺点,今天先讲讲它的优点。 首先是优于轿车的通过性,在选择它的时候,也考虑过一些燃油SUV,有些价格太高了超出了预算,有些设计过于老气横秋,加上当时的油价特别高,所以很快的就排除了燃油车。轿车的底盘在重庆来说磕碰是家常便饭。刮的是底盘,痛的是我心。在该预算内不能同时拥有通过性和舒适性的时候,小编选择抛弃了舒适性,选择了通过性。 其次是它的储物空间,Model Y的储物空间属实惊艳。除了正常的后备箱空间以外,下方的隐藏空间非常充裕,刚好存放了露营时奶酪床垫,避免来回搬运的苦恼,往里的位置存放一些不常用的工具,不会影响后备箱的整洁度,出行游玩装载毫无压力。 特斯拉Model Y前备箱的空间也不容小觑,不仅可以和后备箱做一个干湿分离,还可以把一些有味道的东西放在前备箱,避免了放在后备箱里污染车内空气的尴尬。 然后是Model Y车内空间,作为一款中型SUV,前排+后排+储物空间很大,头部空间表现也会比普通轿车略胜一筹,如果经常载人,出游,空间是完全够用的。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单踏板模式,相信听说过不少新闻报道和视频报道,会怀疑它的安全性?但小编认为,网上吐槽单踏板模式的,大概率不是真实车主。单踏板其实非常好用,它并不是只有一个踏板,也不会真正的改变大家的驾驶习惯,从而影响到安全驾驶。这一点不要被有心之人误导。 小编相信不管换什么车,都会有一个习惯的过程,而单踏板模式只试驾一次是不可能完全领悟的。但只要熟悉几天,就能感受到单踏板模式带来的便利和掌握它的精髓。 最后就是经济型,特斯拉的家用充电桩是自费的,小编的车位刚好没有办妥,所以迟迟没有安装家用充电桩,在前半年几乎都是在超充站充电,充电费用高,还有停车费,所以整体算下来并不便宜。 车位办妥后自购了家用充电桩(某迪的¥1500含30米线),还申请了峰谷变电,晚上12点以后充电只要0.38米,说个直观数据,驾驶2000KM充电150米左右,有时国家电网还送劵,可以直接抵扣,这个不到1毛的费用,不知道油车车主们会怎么想。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不选Model 3,其实个人认为Model 3的颜值是高于Model Y的(新款就更好看了)。只是小编更加看中Model Y的空间表现和通过表现,更符合自己的购车需求。 优点说完了,下面是一些嘈点。 首先Model Y的舒适性确实欠佳,底盘开起来很颠很硬,没有一丝过滤可言,后排乘客会有很明显的颠簸感。座椅偏窄偏薄,包裹感不强,后排的小板凳一点也不友好。虽说21年款的Model Y后排已经增加了双层夹胶玻璃,但丝毫不影响它隔音差,特别在高速公路上,会更加的明显。 其次Model Y车子不算大,转弯半径却不小,原地掉头或者180度掉头弯等情况时,都会需要多打两圈方向盘,本来方向盘就不轻,始终感觉不够灵活。 最后不得不说的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如果你完全是在市区代步,那可以忽略。在城市里不会遇到充电排队或者说充不上电的情况。可毕竟小编真实驾驶它去过理塘,香格里拉,稻城亚丁等多地,亲身体验过续航焦虑。 长途驾驶对电车确实不太友好,你既要做旅游攻略,还得做充电攻略,路途上的突发情况实在是太多了,极大的增加了旅途时间和成本,影响旅游的心情。所以小编还是真心建议车友们不要开纯电车长途旅行。 在现如今的新能源市场,早已不是只有特斯拉一个选择,早期特斯拉有先天优势是新能源的开拓者,如今国产新势力无论是电池,电机,电控,还是彩电,冰箱,大沙发,面对自主新势力,优势正在慢慢退化。所以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车更为重要。
#你买这车后悔了吗?说到汽车安全,对汽车略有了解的人都会说到沃尔沃。他们当中有一些是沃尔沃车主,受益于沃尔沃的安全性避免了重大的人身伤害;或是经过一些汽车事故现场看到过沃尔沃和其他品牌汽车碰撞后,对外观受损程度的反差对比感到惊讶,不吹不黑,沃尔沃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确实值得称道。说完被动安全再来说说主动安全,由于工作原因在购买V90CC之前经常开一些其他品牌的车,他们也号称配备有主动刹车功能,可是在驾驶的过程中,一次都没有触发,哪怕是一些接近追尾的情况之下主动刹车功能也毫无反应;而V90CC在我驾驶的两年多中或因为我驾驶时走神未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及时减速或因为其他车辆强行变道触发过几次城市安全系统,系统发出声音提示或主动刹车。对于安全沃尔沃有着一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强,在安全领域不断地研发和创新。而这也成为了它独有的优势。现实当中安全与更安全的区别远比纸面上一字之差更让人印象深刻。 沃尔沃在安全上对比其他品牌确实有优势或者说有底蕴,那沃尔沃在安全上真的是遥遥领先无懈可击吗?作为一辆驾驶V90CC接近3年的车主,我有话要说。我购买的是2021款V90CC致远版,裸车39万,话说价格也不低了,但是为什么不配备360环影系统呢?在如今的汽车市场上20几万甚至10几万的车都开始标配360环影系统了,一向注重安全的沃尔沃怎么不给配备或者给消费者提供选装的呢?这一点有些想不通,360环影系统在一些行驶条件恶劣的情况下还是非常好用非常方便的配置。 也不能说沃尔沃没给V90CC配备360环影系统,在智尊版本上是配备的,只不过致远版和至尊版裸车价差了10万,没有360环影又不是不能开,那就这样吧,我一直在没有360环影系统的情况开了2年多,期间也因为驾驶技术问题停车时蹭过轮毂,如果有360环影系统这些都可以避免。因为怕后期加装拆装会产生异响我又迟迟没有加装,直到因为车位被人挡住我着急出车位挂蹭了邻居的车,赔了邻居1000块让我决定加装360环影系统。。。。。。毕竟驾驶技术上的缺陷,360环影可以弥补。决定加装后,在车友群里询问加装360环影的事,最后听取一位从事汽车行业车友的建议,加装了某品牌的360环影系统,加装过程用时比较长,安装加调试大概需要一天时间,安装过程中安装师傅很用心的将设备、线束都用隔音棉进行了包裹,避免产生异响,调试后的显示效果也很满意。 使用一段时间后系统很稳定、效果很满意,一些狭窄的车位也能从容停放了,这么好用的360环影系统沃尔沃真的应该考虑给全系标配或者提供选装,让沃尔沃在汽车安全方面做到全方位的遥遥领先。
#用车心得各位车友,大家好(⊙o⊙)哇! 历时差不多三个月,我家小蓝陪也我跑了两千公里了。今天得空,就来跟大家嘴嘴自己的一些用车情况。 我平时用车不是太多,尤其是现在小孩读书不用开车接送了,基本都是周末去玩开得多。 今天主要说一下这段时间用车的一些感受吧! 首先,是用车成本,那是真的低! 基本上不考虑油钱了,比之前油车不舍得开出来的想法不要太爽,反而现在的路费(高速)比电费用的多,好像也是变相的增加费用了。之前开油车,周末都不舍得去太远的地方玩,又要油钱,高速费,停车费等。现在好像也只是少了点油钱,但是就像不要钱一样,一次比一次跑的更远的地方去玩,现在几乎每趟都有高速了。 其次,智能车机,也是真的香! 之前市区短途偶尔开开,没多大感受,也经常没使用。随着现在外出跑远的次数增多。动不动一两个小时的车程,这个车机的智能化就体现出来了。包括智能辅助驾驶,现在只要是高架、快速路和高速都必开辅助驾驶功能。最近发现升级车机后,高速下匝道都不退出来,在匝道上继续保留辅助驾驶。加速懵的一逼,吓死了个人,后面习惯了后觉得挺好。听歌放松,语音操控等都很方便,导航增加了等灯读秒功能。 另外,升级车机后,电耗有损升高,但更贴合实际使用情况。虽然现在表显电耗升高了,但是跟真实情况还是差了那么一点,也就是实际上的电耗会更好一丁点。因为表显掉的公里数总比实际行驶的公里数要多几公里,也就变相让实际电耗比表显更高。但是相比其他新能源汽车,这个14左右的电耗还是能接受的。 总体来说,目前两千公里下来,其他的都还好,座椅舒适性,悬挂避震,风噪胎噪等都在可接受范围。就是那个静电,能电得你吓几跳!还有因为静电的原因,那个沾灰尘特别厉害。我的白色外观,天天想像从煤厂出来似的,难堪的一逼! 最后,关于增程器启动的问题,我郁闷了! 我只有国庆放假期间加了200块油钱,用过两百多公里混动模式,目前还剩181公里混动续航,一直都没变过。这个我很奇怪,因为早段时间把电用掉到了8%,剩十几公里续航,居然没启动增程器。还有我上个星期跑高速,特地开了高速模式,跑了三十多公里,到地儿发现混动模式还是0,全程还是用的电,没用过油,增程器没启动过。本来还想着发动机两个月都动过了,想着跑高速就让它活动活动,不要绣坏掉了。 结果……懵逼的不行! 不是说使用高速模式,自动默认用油优先吗? 不是说掉电到18%以下,自动启动增程器吗? 我这个是神马情况? 怎么两种情况,我的都不启动增程器的? 难道是我的增程器坏了? 求大神们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