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我的摩托车我只是个骑车的人,不是玩车的,对很多数据一概不懂,什么扭矩什么功率之类的,我说不上来,我只能用我从去年11月提车以来的体验感受,以及这40多天的朝夕相处来聊聊这个车。如果你不想看我长篇大论,可以直接拉到最后有总结。 当初买DL250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特别满意,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特别喜欢它,嫌它油箱丑,嫌它太重,嫌它三箱又小又重又丑。 但是这个排量的拉力,真的没啥选择,要么质量差,要么坐高不友善,毕竟我只有168的身高,790的坐高对我来说真的就是刚刚好。所以一开始就是想着买来过度用的,也没想过要开着它去跑这么长的长途。谁能想到我最后开着它跑了那么远。 从我出发,就总有人问我,这款车肉不肉。每次我都想回怼,难道你一开始看这款车的时候不知道它的排量和重量么…… 250的排量去拉这么重的车,本身就不是很合理,加上长途摩旅带那么多行李,林林总总加起来,250公斤都有了。小马拉大车,有时候也挺心疼这发动机的,我100斤出头的体重都拉得这么吃力,那些男的一百多斤,是不是更废车,不过没关系,这个车,没别的有点,就是质量好。 关于油耗 高速高转:0.32元/km 低速低转:0.16元/km 综合油耗:0.2元/km 我之前跑山的时候有感觉这辆车的油耗有点高,但没想到持续高速高转的时候可以高到3毛2一公里。那天我跑了一天的高速。上高速前特地加满油测试的,一天下来,唯一的感受就是,一直在加油,没跑多久就得进服务区加油。我是很震惊的,因为我明明加满油才上的高速,结果还没跑到第一个服务区,就少了一格油。最狠的是那天下午跑的是一条全新的高速,好多服务区都没加油站,最后油表都亮灯了,才进了一个有油站的服务区,第一次加油付了超过100块,15升油。曾经一个朋友跟我说他开这个车一壶油在高速上只能跑260km,一开始我还不信,自己经历过之后,就知道他没有骗我。 在高原的时候,因为一直都开得慢,低速低转,一天多跑下来300+公里居然只花了50块钱油,算下来只要1毛6。其实我自己都有被吓到。毕竟我那两天里,一会是甘白线超漂亮的风景,一会是差点没命的215国道。确实没有太多的心情去关心烧了多少油,还是最后在巴塘加完油的时候才反应过来,我去,这么省油。 因为我一直都有记账的习惯,所以路上花了多少有钱,我一分都不少地记下了,11400公里,我一共花了2260元,算下来一公里2毛钱吧。就是差不多百公里2.7-2.8个油吧。 17L的油箱,真的,只要你不要太暴力,悠着点开,6-700公里,估计都没太大问题,前提得路况够好,你也开得够温柔。正常来说,大平直路,500公里的续航真没啥问题。加上现在藏区的油站也到处都是,只要你勤快点加油,不要嫌麻烦,根本不会出现油箱见底的情况。(藏区一些地方需要提桶购油到指定区域自己加油,所以想骑车进藏的朋友记得提前熟悉一下自己的油表和油量的比例,一格大概是几升,方便在藏区的时候不会买多了。)
#用车感受4.2米江淮骏铃V5(插电式混合柴油)冷藏车(国六) HFC5041XLCPHEV2 整车尺寸:5995* 功率/马力: 云内126马力发动机(D20TCIF11) 整车公告:HFC5041XLCPHEV1 整车尺寸:5995*2260*2930,2980,3130,3180,3250,3350,3450 厢体尺寸:4015*2100*1800/2000/2100/2200/2300 轴距:3365 发动机:D20TCIF11插电混动 93KW/126马力 1999排量 变速箱:MH15HB1,E-CVT变速箱。 前后桥:2T/4T可选配5T后桥 电池: [图片] 整备质量:3600 KG 驾驶室:1900宽体 轮胎:700R16钢丝胎 制动:断气刹 油箱:80L铝合金油箱 电子转向、可翻、气压鼓式、金属漆、电动门窗、中控锁、方向盘(娱乐及巡航按键模块)、日间行车灯、电加热后视镜、经典版MP5+倒车影像、扶手皮座椅、铝合金储气筒、双电池、备胎、车联网 厢体工艺: 厢体材质采用内外玻璃钢,中间8CM聚氨酯保温板,后双开门,厢体右侧靠前选装开侧门,底部采用花纹防滑铝板,前部排水孔,门边条采用迷宫式橡胶密封条,铝合金型材包边,不锈钢包角,不锈钢门锁,不锈钢门框及合页,厢体内节能LED照明灯。 制冷机组:易德、华泰、凯利、凯雪、汉雪、冷王、开利等零下5-15°制冷机组。 备注:整车发票,底盘合格证,整车合格证,一致性证书,环保清单,随车工具。
丶厮花一散o:真的是欢乐表,太欢乐了,每次去上班都是7-8个,市区开8-9个,可是一箱油又能跑多少公里呢?
#MULAN试驾初体验感谢懂车帝官方提供本次试驾机会,让本人有幸独立掌控一台试驾车,试驾车品牌为名爵。为了更好的了解一台车,在接到试驾车之间本人浅浅的做了一些与品牌相关的检索,名爵的标志为MG,全称Morris Garages,是国外运动汽车品牌。后来被上汽全面收购,名爵随之易主,成为了上汽集团的一部分。 有了上面的理解,通俗而言可以说上汽MG(以下或简称MG)完全是一款自主研发的国产车,千万不能因为其大大的英文字母MG,而误解为合资车或进口车。 一、试驾初体验🉐️ 10月15日下午5点左右,从上一位MG鲜试官手中拿到了这台试驾车,接下来简单回顾一下我对它第一眼的感觉: (1)外在。因为是在路边交车,所以没有细细的多角度观察。整体而言,外形是比较年轻,运动的,灰色的车身颜色朴实中带来了更多的迅捷及典雅的感觉,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尾部的造型,形似燕尾,呈剪刀张开状,另外贯穿式尾灯凸出,营造了满满的肌肉感,给人感觉是一台小巧运动的车。 (2)内在。进入车内用两个字形容,那就是简单。 1.扶手区及排挡区。用了平台的造型,留出了很大的中控置物空间,与传统车“一山两隔”似的排挡区造型相差很大,第一时间很不适应,特别是大大的换挡旋钮。 2.中控。中控屏幕很小,方方的,不是很大气,因为没有登录账号密码,所以中控显示屏基本没有体验感。 3.音响。因为无法登录,所以车辆的音效没办法言说。 4.方向盘。另外就是与传统油车区别很大的方向盘,是近似长方形的方向盘,比较符合现有新能源车的造车趋势。 5.内饰。内饰映入眼帘的是大范围的塑料。扶手台,门板少部分地方覆盖了皮革(不清楚具体材质,但是应该没有太好用料),整车内饰用料只能说较普通,没有太多可圈可点之处。 6.空间。前后排空间基本够用,这一点还是比较OK的。后备箱比较深,装载一些货物应该是不在话下的。16日帮同事搬运了一下衣物,几大包轻轻松松装进去。当然,毕竟还是轿车,肯定不能和SUV的空间相提并论。 二、试驾在路上🚗 11月15日接车时显示剩余电量71%,剩余可用续航352KM,累计行程2199千米。11月16日下午5点多交给下一任,累计驾驶里程2310千米,1天时间驾驶里程111千米。以下介绍一下试驾的感受。 (一)速度。因为我开过的新能源车不多,此前只开过特斯拉MODEL3,感觉木兰的加速度挺快,一脚油门下去速度表能够迅速上到90左右,上了120以后普通模式依然还有后劲。在上海外环高速上试了一下零百加速度,目测0-100加速度在5秒左右(普通模式,非运动模式),速度搓搓有余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二)NVH。木兰的隔音方面感觉中规中矩,因为本身就是新能源车,电磁驱动,没有油车发送机、变速箱、传动轴的噪音,隔音方面没有太多惊喜,坐在车里外面胎噪、风噪较大。木兰的悬架来说调教的比较硬,支撑比较挺,所以多坑洼路面的过滤不多,乘坐的舒适性一般般。个人认为定价16万左右的新能源车在NVH方面应该会有更多的期待。 (三)木兰的车身比较轻,同时驾驶起来轮胎的抓地力不够,在快速路上速度上到80,一个人驾驶没有行李和同行人员的情况下,车有飘的感觉,有点像开飞车。同时,可能是车辆的横向支撑不够,在过弯的时候担心车辆侧倾,会有较大的不自信。 (四)能耗。试驾了111千米,其中接手的时候71%,可用续航352KM,期间充电一次,充电起始电量58%,累计续航2260KM,续航240KM左右,也就是13%的电量实际续航为61千米,按照此推算,满电状态续航469.23千米,因为主要是城区低速行驶,且期间开了一会自动空调,这个与标称的520KM相比,能够达到标称90.23%的里程效率,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续航能耗效果相当理想了。充电33.22元(含服务费),单价1.1元/度,累计充电电量28.895度,充电电量94%,其中58%电量冲到90%耗时25分7秒,90%到94%耗时10分9秒,显示续航480KM.大呼充电28.895度花费33.22元,按照标称容量64度计算,充满的话也就73.58元,省钱省钱省钱。 三、写在最后🐮 最后,短暂的试驾结束了,除了以上的感受外,总结如下意见及建议,望采纳: (1)多媒体系统:建议网络升级5G,另外设置访客模式,让第三人可以比较容易的登录多媒体系统,体验媒体及导航,不然缺乏驾驶感。 (2)配置。座椅方面感觉有点不厚道,副驾驶还是手动座椅,16万的车喜提副驾驶手动调节,想想可怕。后备箱手动开关,没有电动后备箱。 (3)操控。因为车头比较低,车内垂直高度也不够,位置调了很久总是没办法看到车盖,对于驾驶路感而言,有些欠缺,也许是一开始驾驶还不熟,所以对于判断车辆左右距离感觉不是很好。 (4)驾驶座车门把手靠近引擎盖,开关门只能扶车门,不好拿捏。 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