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杂牌电车LS7,提车作业防一血 (一)换车初衷 我本身工作离家六十多公里跨县区上班,渐渐油价顶不住,去年上半年开始看电车,要求纯电,20万左右,空间够用,看到大聪明1号蛮好,遂下定,4月小定,11月下旬提车,等出我的PTSD了,作为大聪明1号第一批车主,21万6的价格还是蛮实惠的,空间很够用,主要是后备箱太小,而且买这辆车主要考虑到老婆的用车需求。开了几个月,电车开了真的就回不去了,想把老油车换掉,大聪明就老婆通勤用,于是重新看车,预算30左右。 (二)看车过程 30左右的预算,尽量偏左,不要轿车,纯电,真到看车时候,其实价格很尴尬,当时蔚来还没降价,es6贵,et5太小;极氪001,各方面都不错,就是音响太拉胯,重点备选;小鹏G6太墨迹,我妈一听名字就pass;腾势N7还是太墨迹;阿维塔11这车外形太骚气,我有点接受不了,后备箱也很小;比亚迪,特斯拉没有合适的车型。这时候上网看到智己,他第一款车L7在大街上看到过,确实蛮骚气,但是了解下,太多华而不实的东西了,并且中国人并不是那么重视操控,后来第二块SUV,LS7是32.98万起,配置基本拉满,感觉性价比不错,就约了试驾,说实话,第一次试驾之后是索然无味,因为各项指标都很中庸,操控比不上极氪,空间比不上理想,说实话没太大感觉,隔了一段时间,又上门深度试驾一次,这次是顶配车型,和我老婆一起试驾的,她反正被零重力座椅迷倒了。后来基本就是极氪001和智己LS7当中纠结,这时候就听老婆的意见了,同样试驾顶配,极氪001我老婆说内饰没有记忆点,智己LS7的零重力座椅她是印象深刻,而且内饰皮质特别牛,就准备定智己。 (三)定车及用车 由于经销商模式,优惠要谈,那个销售比较真诚,反正看那时候大差不差价格就定了,选了90度四驱,梵高蓝。现在开了差不多半个月,这车优缺点都挺明显。 优点:(1)外观内饰符合我审美,比较骚的同时,功能性也还挺好;(2)隔音非常牛X;(3)动力比较舒服,不是踩一脚,踢你出去的那种;(4)我90度四驱,加保险落地34稍微出点头,性价比确实不错。 缺点:(1)共振情况比较明显,不知道是不是隔音太牛X,低俗过坎轰隆轰隆的声音炸的脑壳痛,过了60又没事了,后来做了套餐,只能说略有改善;(2)座椅我怎么调都没有调到最舒服的位置,这就不得不夸一下我以前的XC60,这个座椅是我做过最舒服的座椅,不是特别软,就是支撑性好,久坐不累;(3)车机目前功能比较少,但非常流畅和稳定;(4)空调感觉不是很给力,至少不如大聪明1号;(5)中控屏幕反光太严重;(6)经销商模式,还有售后,这个有待长期验证。 (四)总结 总的来说,这个车适合一家三口家用,五口出行由于零重力座椅,后排中间位置就只能短途应付下,23年是新能源最卷的一年,如果我要没定这个车,我可能会尝试下腾势N7。
#零跑C系列升级体验近日,全国多地都开启“蒸桑拿”模式,炎热的夏天上车前App远程空调一键开启,上车时设置座椅通风自动启动,开车时还可以通过语音小零,轻松调节空调温度风速~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朋友们都开始探索避暑胜地。清新凉爽的山川湖泊,“浪”到飞起的水上乐园,冷气十足的大型商场,都成为大家避暑的热门选择!而我,选择回到家乡避暑山庄—承德,开启盛夏之旅! 我的零跑C11是180增程舒享版,跑高速完全不会有里程焦虑,早上5:30山西太原出发,到河北承德全程高速756公里,高速费用335元,导航设置了4个服务区停车休息顺便充电,用时10个小时到达河北承德。 高速服务区充电选择的国家电网,e充电充值了100元,开通了即插即充,方便快捷,20%充电到80%大概用时30分钟,休息充电两不误,顺便省点汽油钱,高速行程结束剩余电费不到10元,燃油里程减少280公里。 说说高速上的驾乘感受,这90天里也跑过几次高速,最长里程170公里,中间服务区休息可以补充下电量,驾驶模式选择纯电模式,这次承德之旅行程偏长,基本上200公里休息一次,纯电模式也不足以覆盖一段里程数,所以前半段使用燃油模式,增程器在60%启动的时候完全听不到声音,后半段选择纯电模式,基本到设定的服务区时候电量剩余20%,充电休息一气呵成! 高速上提速说来就来,超车会毫不犹豫,7月8日,C系列首次OTA之后,升级了ACC全速自适应巡航、AEB自动紧急制动、FCW前方碰撞预警、SLIF限速标识识别、和LDW车道偏离警示,我习惯使用ACC和LDW,升级前只有定速巡航,只能以固定速度行驶,不能根据车况调节车速和车距,OTA后,ACC配合LDW在高速驾驶的情况下,对驾驶员就比较友好,而且SLIF限速标识识别,超速能够及时提醒,OTA后新增的辅助驾驶功能使得在长时间高速行驶的过程中轻松惬意。 马上就开始承德之旅了,天气也十分给力,最高一天气温34℃,其他几天30℃一下,不愧为避暑胜地,但是天气预报提示有雨,想着烟雨承德的景象美不胜收,愿旅程愉快!
#海鸥提车作业「入手海鸥原因」 之前开的是19款的CS35P 1.4T,其实车子很好,动力也足,但因为工作性质,每月2000km的行使里程确实遭不住,长安又是出名的“油老虎”,综合油耗能到9.2L,城市油耗11L左右。所以就下定决心换电车,因为家里还有2辆油车,所以换电车没什么所谓续航焦虑,只拿来通勤。 开始看了很多,欧拉系列,吉利系列,埃安系列只要是有的电车,混动都看了,本来都准备下定998的秦,但刚好之前看的海洋网来了海鸥展车(绿色),当时看了就和老婆一致决定就买海鸥。 下决定也没那么想法,就是外观,空间(但第一辆车的朋友还是建议考虑乘坐位,这个只有4个位置),其实下定后,看了很多视频,对电机,电池还是有焦虑,但真的开上后,才知道“开了电车回不去,没开电车永远不知道”。 现在家里油车完全不想开,电车带来的驾乘感受,便利是油车没法比的。 「整体感受」 我的是极夜黑,305km版,中配,对我来说通勤405和305没区别,实际可能405比305也就多了80-100km续航,多1万多确实没必要。 加速:0-60km/h这个区间,基本上可以“秒”在路上的绝大多数车,肯踩电门你就是“最快的仔”,60km/h以上就明显感觉和1.5T的油车有区别,加速就慢下来了,但只是有一点点感觉,60-90km/h区间踩电门还是有加速感。 ECO模式极速103,正常模式极速113,运动模式极速123左右,还能往上,但没试过。 「省电大法」 1.动能回收♻最大,学会计算回收距离,海鸥ECO模式下回收基本上60的速度,能在30米左右降下来,只需要踩一脚刹车最后停下就行(不推荐模仿哈 我试了很久摸索的) 2.起步控制在10Kw的电耗输出,速度回慢慢起来。 3.尽量少急加速,最好的速度就是在60-70码,电耗基本上也就4-6KW 4.高速尽量控制在100码左右 5.空调制冷度随便选,但风量尽量4档及以下 我现在行驶5000多公里,综合电耗9.0 「保养」 5000公里(2个月),做了保养,很快就1.3小时左右,因为最早定,还加了延保,送了总计6次保养,除了首保5000公里,后面都是2万公里保养一次,相当于我开到12万公里做保养都不给钱 「加装」 1.加装了原厂的电机电池护板,近1K元,经常走烂路 2.车机能使用carplay 具体看我另外帖子 「车漆」 有条件建议上全车膜,太薄了,一刮就是印子 「缺点」 1.没有眼镜盒 2.没有后排阅读灯 3.行使速度快了有共振(不仔细察觉不到) 4.低盘还是低了点 5.后视镜不能折叠(几万的油车都能 这个确实有点失望) 「优点」 除了以上缺点都是优点,电车真香 「怼怼小黑子」 1.求你们至少试驾了再黑,尼玛就知道看视频后就黑 2.说什么筷子悬架,F0油改电的,你TM是要开着海鸥去越野还是要下塘的?着车就是定位城市通勤。 3.说车皮薄的我都怀疑他有没有车,尼玛哪个几万的车不是这样,日系十几万还这样呢?光说车皮讲安全性,简直比“砖家”还专家。 4.喷续航的你想想,你TM油车满员开空调说的油耗不升高,里程不减一样。抛开质量谈续航都是耍流氓。 (正常2人,开空调,ECO模式,城市工况1比1,高速85-9折) 5.这车就几万,如果你想揣着几万买个几十万的车,那你洗洗睡吧,要这要那,说实在的,这些人这么说一看就是一辆车都没有的人,买车就只需要一点,你要么需要通勤,要么需要装逼,要么家庭人多需要大的。这是商品,有缺陷,不是你的梦想。 「总结」 当通勤车,没毛病,第一台车的朋友还是不建议,建议至少上混动,998秦确实还不错。 有几辆车的朋友,不要犹豫,下单就是了。 电车肯定是趋势,不然国家费七八力的干嘛?那些打死不买的朋友,能理解,但也可以放下偏见去试试电车。是真的不一样,当然最后还是看个人需求,本身车就是商品,还是消耗品,看人需求,因人而异,电车作为新产品,必定会有“动荡期”,但未来不说油车死绝,但肯定90%都是新能源了。顺势而为,量力而行
#新人新车主【入圈打卡】零跑C11是最近很火的一款车,我也入手了,现把我收集到的信息和经验发出来帮助大家思考和入手,个人观点。 首先,说一下这个车的优点: 1. 价格便宜14.98w起 2. 轴距2930mm的中型SUV,空间大 3. 外观内饰漂亮 4. 三联屏的设计让科技十足,我没有抵住诱惑 5. 丐版也有较多的辅助驾驶,acc自适应巡航、360、主动刹车等 6. 保养便宜 7. 续航实诚,通过真实车主的反馈看出无论是日常还是高速会在7~9折左右,不会太虚 其次,不能只说优点,来点缺点 1. 品牌新势力 2015年底成立,做安防出身,品控值得质疑 2. 交车时间长,一般30~60天之间 3. 大灯亮度低,只能说基本够用 4. 丐版无后视镜加热、单层隔音玻璃 5. 偶发事件是天幕漏水 还有一些优缺点欢迎大家补充。 看了这些优缺点后,那么到底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呢?~ 从版本的名称上看:舒享就是舒服+享受=家用、智享就是智能+享受=科技生活 根据需求选择 1. 家里充电和公司充电方便,有里程焦虑的,入舒享180增程,14.98w 2. 有里程焦虑的,不在意智能的,入舒享285增程 16.58w 3. 有里程焦虑的,在意智能的,入智享285增程 18.58w 4. 没有里程焦虑,不在意智能的,入舒享500纯电 15.58w 5. 没有里程焦虑,在意智能的,入智享500纯电 16.98w 6. 有里程焦虑的,在意出行费用的,不在意智能的,入舒享500纯电 15.58w PS:跑300公里服务区充电休息,节假日排队的下高速充电。 7. 有里程焦虑的,在意出行费用的,在意智能的,入智享500纯电 16.98w PS:跑300公里服务区充电休息,节假日排队的下高速充电。 1. 主动安全方面 后方碰撞预警、倒车车侧预警、DOW开门预警、并线辅助、车道居中保持、疲劳驾驶提示、主动式DMS疲劳检测 PS:全系标配主动刹车,辅助终究是辅助 2. 辅助和操控方面 前驻车雷达、前车驶离提醒、车侧盲区影像、自动变道辅助、自动泊车入位 PS:全系标配倒车影像、360全景影像、ACC全速自适应,小ps:有些功能用着吓人,自动泊车也就装13时会用吧,真实场景你敢用吗?~! 3. 车顶行李架 PS:如果单纯觉得好看的话,可以买个装饰,没有行李架也挺好看 4. 手机蓝牙钥匙、遥控车辆、行车记录仪、无线充电、行李箱12V接口 PS:app解锁无非慢一点,遥控车辆装13的,记录仪自己买就行,无线充容易发热不小心把金属物品放上就有事情发生了 5. 前排座椅记忆 PS:需要吗? 6. AR实景导航 PS:需要吗? 7. SD卡槽、后排USB PS:需要吗? 8. 后排多媒体控制 PS:需要吗?有孩子的强烈不建议 9. 日间行车灯、贯穿式头灯 PS:需要吗?这是给别人看的。 10. 车内氛围灯 PS:那一小条需要吗? 11. 外后视镜加热、记忆、倒车下翻 PS:加热这个下雨有用,但是不常用 12. 车内化妆镜照明 PS:至今我才知道我油车的化妆镜还有个灯 13. 多层隔音玻璃 PS:单层也够用,可以自己试驾试试 14. 温度分区控制-后排单独控制 PS:恒温挺好的,又不是MPV 15. 车外雷达摄像头 PS:这些是为了让你把生命“放心”交给汽车的辅助功能的硬件, 综上所述:两个版本的1.4W的差价,这些功能对你真的有用吗? 最后再说一下选配: 1. 1.5w选装包: Nappa真皮方向盘,Nappa真皮座椅,前排座椅加热,前排座椅通风,前排座椅按摩,主驾座椅腰部支撑电动4向调节,第二排左右两侧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 PS:这几项是提升逼格和生活品质的,同时注意带加热的这几项会影像续航。 V2L放电插座×1 PS:这个是对外放电必备配置,前提是车一定能开到你露营的地方,不然线不够长。 后排隐私玻璃 PS:贴个膜就行了 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 PS:有手动的 电动尾门(带位置记忆和防夹功能) PS:1000来块钱可单独加 255/45 R20轮胎 PS:提升性能和品质。但是影像续航能力哦 2. 0.5W选装包: Nappa真皮方向盘,Nappa真皮座椅,前排座椅加热,前排座椅通风,主驾座椅腰部支撑电动4向调节,第二排左右两侧座椅加热 PS:提高生活品质,加热的功能影响续航能力。 最后不做推荐,自行分析,匹配自己的爱车。
#最美改装我昨天下午发了一个俩字,完全没有本人出镜的朋友圈:“已拆”(如图2) 不到30分钟内收到80多个留言。就连我亲妈看到了我的朋友圈都一个电话打过来质问我:“你这是干什么呀,为什么给你车的尾翼拆了?那么好看的尾翼你拆了干嘛?” 我只能耐心解释… (拆掉过程图3、4、5) 关于这次拆尾翼事件,主流的留言有三种: “你1087毕业了?” “为啥拆了?” “你这要卖车了吗?” 面对这些个留言我并不惊讶,并且我一一回复了。 也借此机会和大家聊聊关于尾翼这些事。 1-安装方式: 我的“尾翼”是其实是尾翼和C柱支架加固,螺丝拧上的。而这一套尾翼和原车之间是使用玻璃胶粘焊的。特别牢固。我是原车本身是有贴高端TPU隐形车衣的,隔离保护和我附着力都很棒,所以拆我这次拆后,原车没有损伤也没有胶痕。非常棒。我撕下旧车衣随即贴了新的。 这是我认为最棒的安装方式, 首先牢固:我经常车速120,也有跑过156稳定的很。 其次对原车的保护很到位。原车C柱犹如全新。 (图6) 2-动力表现和驾驶体验: 众所周知“尾翼”绝不是只是“装饰件”。在行车过程中,尾翼起到了增加“下压力”,提升车身“稳定性”,以及为汽车“梳理”风向的作用。合理利用空气的流动,减少汽车的“不必要好损”和高速行驶中来自“风”的阻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空气动力学”的一部分。 首先,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拆掉了尾翼的爱车就像是“减肥”了。起步就能感觉到,整个车身轻盈不少。最明显的就是起步更快。整体感觉是特别“灵活”。 然而,这并不代表爱车的动力表现上“更有力”,“更快”,恰恰相反,爱车开起来,反而“仿佛使不上劲”,“上不去速度”,并且在和之前同等速度环境条件下,发动机是转数高了。我最很明显的驾驶感觉是“下压力”不足,造成了“失衡”。 这个感觉很不好,下面我详细说说吧。 ▪️首先,在平直行驶条件下: 1)-在车速约0—80,爱车带给我的驾驶体验是:很冲,但并没有更快。车身更灵活,方向盘特别轻,整体感觉有点“松散”感。 2)-在车速约80—100,爱车带给我的驾驶体验是:加速变得相对“困难”。在同等驾驶条件下,有尾翼的情况下,80~100本身是那种“不用踩油门的轻而易举”而当我去掉尾翼之后,因为车身后面变轻,车身虽然不飘但明显没有之前有尾翼稳。并且,油门变轻了,但是加速却慢了不是一点半点! 3)-在车速约100-120,爱车带给我的驾驶体验是:“冲”明显,加速不给力,车身明显不稳。在同等驾驶条件下,有尾翼的情况下,我的爱车别说120了,就是140也不会出现车身不稳的情况。然而,在我摘掉尾翼之后,车速不但不容易继续上来,并且,高速行驶会感觉不稳,我的车身虽然不起飘,不摆尾,但是明显不那么稳定了。这种感觉带来的一个很不好的负面影响就是“让我在高速行驶中感觉车身有点不可控。很不舒服。降低了驾驶体验。 ▪️其次:再说说转向: 因为方向盘突然那么轻,车身更灵活了,也更不稳了,我发现,我容易“一把打过头”。这一点很难控制,因为毫不费力这个“弯”的角度就已经大了。 这种表现不但体现在转弯 ,弯道中加速行驶,更多的是“倒车”,“出车”,“让行”。 “倒车”-轻轻一把过去,后尾倾斜大了,只好小补一把。 “出车”-轻轻一把过去,前身倾斜大了,好担心“伤及”旁边的车辆。 “让行”-路上紧急情况下的让行变得仿佛是围着对方车辆或行人画半个圆。就,很尴尬。 我每天的日常车速是60~90,我喜欢开快车。路上情况复杂,我总是特别全神贯注的开车。但是没有尾翼真的开着很不舒服。 3-外观影响 这个是我觉得最重要也最不重要的。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我改尾翼主要就是为了好看。但是,在我看来,尾翼是爱车帅气的加分项,而不是全部。即使没有尾翼,我依然感觉我车很帅。就像自家男朋友换了发型感觉差不多,本来的潮头变成了寸头。虽然平凡了不少,不影响他帅, 也不影响我爱。 但是也不得不说,有尾翼的爱车更霸气更帅。 有尾翼的“影”(爱车的名字)大家天天都在看,毕竟思域车友圈背景封面就是我的爱车。就不细说了… 话都说到这了,下面就给大家看看没有尾翼的影吧。 (如图7,8) 最后的最后,关于“我家爱车拆尾翼”这个瓜,大家既然都有疑惑,甚至不可理解,这里我就简单说一下吧…我就是想换个尾翼罢了。但是因为我车贴隐形车衣,C柱刚刚重贴,需要太阳多晒晒,以增加车衣附着力和保护力。所以我这几天暂时不能安新尾翼。 我的新尾翼目前在贴车衣了。是的,我所有改件,甚至我的后视镜壳我都贴了隐形车衣。因为我怕“车身光泽度”也就是那个亮度,不统一,影响细节上的一体性。 所以,包括我亲妈,不要再责怪我了。我不是把影的尾翼拆了,我只是想给他换个。也不换影响颜值的。放心吧。
辉煌时刻到了:刚去看了配置,pro版没有两个激光雷达,单个辅助驾驶处理芯片,合成皮革座椅!Max版是多了两个激光雷达,两个辅助驾驶芯片,真皮座椅!个人觉得上Max版是最有性价比的。至于价格吧,比本人预期贵了1万(我边销售同我说22.5是755),但同竞品比较还是有很多优势的!总体来说是一款不错的产品,但不是爆品,希望小鹏能够大卖吧,百花齐放才是消费者的福音!本人看下前期提车的表现再决定是否买不买了😩!
纯电乡巴佬:给大家算一下! cltc755实际转换成wltc是663,城市快速路结合市区道路基本会1:1,所以基本上能跑个660多公里没啥问题! cltc580实际转换成wltc是510, ※※※城区续航差,660-510=150km 再来算一下高速续航 高速续航一般都会打75折 所以663*0.75=497.25 510*0.75=382.5 ※※※高速续航差497-382=115km 结合售价, 580pro比755pro便宜23.49-20.99=2.5w 所以,哪款性价比高?还需要各位自己品! 是你,你会选哪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