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买车背景】 新手司机,拿到驾照1年左右,平时也不怎么开车,有时候拿公司的小破车练练手,一直都有买车的想法,方便家用和通勤。关注奔驰A200L也好久了,无奈钱包不够,优惠力度太小,还一直有改款的消息传出,作为等等党这次终于被我等到新款上市啦。 【选车对比】 目前市场上车子的种类太多了,电车又占据了很大的份额,但是一直对电车没感觉,还是喜欢油车的轰鸣声,喜欢加油站闻汽油味,跑高速没有里程焦虑。想着买一台豪华品牌的车子,又有牌面、品质又过得去的。宝马1系、奔驰A级、奥迪A3进入考虑范围。 1系是三台里唯一搭载2.0发动机的车子,动力肯定没得说,就是车短、内饰差了点,又传出今年停产的消息,落地价格直接跌破18万,考虑到以后保值率的问题,只能放弃。 A3一直说是质量最好的一台入门豪华品牌,全新的内饰设计真的很好看,低廉的保养维修价格也很心动。可朋友说这就是台大众高尔夫套壳,而且离合器容易出问题,就让我心存芥蒂。 奔驰A,外观、内饰、配置最好的一台,虽然动力是最弱的,但我的需求可以满足,平时又不飙车,市区行驶也够用,而且是新款上市,值得期待。 【提车价格】 我是5月25日在利星4S店定的车,2024款A200L顶配,裸车价格19万,购置税1.7万,保险0.7万,装潢包1.5万,上牌0.1万,合计落地23万。其中装潢包含全车玻璃贴膜、行车记录仪、脚垫、行李箱、雨伞。另外赠送了6年保养。店里还推荐延保、无忧养车等套餐,我觉得每年公里数不会太多,所以就没考虑。 【静态感受】 外观:新款的外观相比老款,变化并不是很大,只有前脸的款式用了奔驰C的造型,雾灯口更加圆润,中网更加漂亮,轮毂依旧是5幅运动造型,加长的车身显得修长,整个车身姿态很低,特别运动,尾部的排气、尾灯延续了老款设计。 内饰:奔驰的内饰真的是行业天花板,无论是入门级还是顶级,绝对是同级别车型中最好看的。新款改变了方向盘造型,用了全新的蜻蜓式方向盘,按键都改成了反馈触摸式的亮黑键,黑色的真皮包裹加上红色的缝线运动感十足。标志性的带鱼屏显示面积很大,车机系统也改成了新的,显示、分辨率、功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分段式天窗是标配,让黑色内饰的车里显得不再压抑。座椅为革加翻毛皮的材料,乘坐更加舒服,档次也更高。 配置:奔驰A拥有豪华品牌同级别最高的舒服和安全配置。电动座椅、无线CarPlay 、自动远近灯、ACC自适应巡航、自动刹车、疲劳监测、自动泊车等一应俱全。此外还可以选装柏林之声、抬头显示、ETC、无线充电等高级配置。 空间:加长的A级对于后排乘坐特别友好,不再是传统A级小车那种拥挤的感受,后排坐两个成年人腿部和头部空间都是够用的,长途乘坐也不会太累。前排主驾驶和副驾驶空间够大,平时两人出行十分惬意。后备箱由于没有备胎,空间也得到了加强,又深又长,可以放下两个行李箱。 【动态感受】 动力:奔驰A搭载了1.33T发动机和7速双离合,虽然一直被人诟病,但它爆发出的马力和扭矩在同级别小排量车型中绝对排名第一。起步零百加速8秒多,中段加速也是动力够用。 操控:前驱车对于操作比较模糊,这车平时代步只能说方向准确,车身稳定,不会去做一些极限的驾驶去测试车辆。高速行驶下,车辆变道、超车也游刃有余,底盘扎实可靠无异响。 油耗: 小排量发动机特别省油,平时市区代步,堵车也就8个油左右。高速行驶最低可以到4个油。油箱43升,加满一次也就300元,我基本上可以跑一个月,完全可以承受。 【车辆缺点】 一、后悬架是非独立扭力梁结构,虽然简单、可靠、便于维修,但是颠簸路段还是对于后排的舒适性影响还是有点大。 二、轮毂尺寸太小,现在主流都是18寸,A级却只有17寸美观程度打折。需要选配才能拥有18寸AMG轮毂。 三、塑料件太多,虽然内饰装得很高级,但是细看还是塑料件偏多,还是更加喜欢采用皮质包裹的设计。 四、好多人反应会亮发动机灯,目前还不知道具体原因,我暂时还没遇到,希望可以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总结】 目前行驶500多公里,真的是一台非常适合年轻人的豪华小车,优惠力度又大,现在入手真的特别合适。再开一段时间再来分享。 感谢奔驰A圈主贺贺的菜弟弟推荐
#用车心得开了快半年了,简单报告一下智能驾驶相关的心得. 端午去了趟短途旅游,北京->沈阳->长白山->延吉->长春->北京,全程3K左右. 司机用辅助神器,一路开启NOA,路上测试了所有的场景(正好赶上了). 北京->沈阳:路上修路,很多锥形筒和无法通过的障碍,系统能识别,也报警,但是没有具体的处理. 这两天不建议走这个京哈,路上全是坑. 沈阳->通化:一堆的车,NOA跑的非常正常,除了一次匝道手动调整以外,全程司机没有介入. 通化->长白山:车流少,山区,下大雨,信号差,NOA和LKA来回不停地切换,偶尔进入洼地的时候突然没信号,切换LKA后系统有时候会走神,有那么2次差点撞上隔离带. 长白山->延吉:车流少,山区,下大雨,只有LKA,不过雨天也能完美识别前车. 回来的时候,调整了路线,找了信号覆盖的线路,珲乌高速->长深高速->北京. 珲乌高速:司机从延吉出发的时候,刚进高速睡着了,副驾驶玩手机居然没发现,车子自己一路开到蛟河.在蛟河服务区的Y字路口,有个牛马低速抢超车道触碰了一次刹车,晃醒了司机. 长深高速:快到河北的时候已经是晚上,而且全是山路,不过NOA还是相当给力,除了加油以外,全程自己跑. 车辆识别和线路识别已经算是比较完美了. 北京市区5环:当前版本建议什么都不要开. 回来的时候在5环上有个摩托车在我前面跑,NOA认定前面有人,直接给刹停,差点被追尾. NOA的开后感: 高速上穿越匝道勉强算及格,还需加油. 高速路上已经算合格,突然无信号走神的BUG和牛马加塞极端情况处理上需要努力努力. 急弯情况下,车道保持和速度调整都非常OK,刚开始还挺害怕的,后来多尝试以后就安心了. 自动变道也很OK,但是车流非常密集的时候老犯二,来回滚来滚去的. 路上还试了激光雷达,把车灯全关闭情况下,跟随前车,看起来能识别车和车道,但是前车开启了大灯,所以不能算全黑环境.理论上说,全黑情况,激光雷达也应该能识别前车. 路上我老婆开车的时候,我就希望她一直开着NOA,毕竟NOA开启时候我能睡个安稳觉. 系统已经很牛逼了,希望理想再接再厉,Good Job.
#20w起的唐,符合你的预期吗?提车三周了,总体满意,符合买车时候的判断和预期。有点小经验小感受分享一下给准备提车的盆友 1,提车时除了检查轮胎,玻璃,车面油漆,随车工具以外,要看里程表。我的整车六月生产的,玻璃五月产,OK没问题。车里程数19公里,OK没问题(这个里程是总里程,考虑出场检测等因素,不是展车不是试驾车) 2,务必叫人把车升起来检查一下底盘,发动机护甲装一个,电池护甲没装,我主要市区行驶,路面都很好,觉得没必要。不过经常走不太好的路面的话还是建议装个防止小石子什么的损伤电池包。自己亲手去摸一下知名的筷子悬架,冠军版是几个铝合金制的拉杆,反正我摸完以后很有信心,尽管开,尽管造,没事。 另外吐槽下,这个后视镜挂个红绳是什么风俗,看起来怪怪的,看完底盘立马给扔掉了。 3,我每周就慢充一次,对于电池保养就够了。周末车扔那里充电,然后自己也去充电。按按脚,看看电影,差不多了车也充好了。一周充一次,没电了就智能保电开。提车那天加了200油,到现在也没怎么用掉,有点不习惯,开车老是看加油站 本来就是混动车,油电都用我觉得挺好,通勤用车,跑不了太多里程数。也不需要考虑省油钱。 4,新手上牌照提醒下,先把拍照向内略弯一下再上,否则螺丝不能回转,上去了就不好下掉,没准备的话会导致装好以后车牌两边翘起来。我自己上的时候就忘记了,前牌照上完才想起来。至于牌照框,个人觉得没必要,不贴合,平白的增加一点风阻而已。 5,开启车辆自动上下电以后,有天突然发现仪表盘上有个引擎的提示灯。联系售后,服务很热情。车开去4S店以后立马就有工程师来接待,告知那个是发动机自检标志,不要慌,踩一下刹车,仪表盘出现OK标以后,那个自检标就没有了。还把电脑拿来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第二天还有电话回访满意度调查。目前为止,我对售后服务比较满意。 6,驾驶感受OK。匝道转弯比较有信心,ECO模式舒适感满意,静音也不错。如果喜欢更明显驾驶感受的我觉得可以用运动模式开。别想着省那点油或者电,少喝一杯奶茶都在了。开车必须自己爽,格局要打开抬头显陡坡缓降舒适刹车什么的都打开,个人更喜欢抬头显用雪地模式,蓝色的显示更柔和一点。 动力随叫随到,3秒黄灯过红绿灯,日常超车等很轻松。高速130码地板油依然有动力,超车无忧。 7,品牌这个梗是无语的,实在不行我准备买长安奇瑞五菱宏光等字样全给它贴车屁股上。不是说一定买比亚迪就是爱国,只要支持国产车就挺好。但是换句话说,车这玩意就是个消费品,国产合资进口全凭个人喜欢,自身需求以及经济实力。没必要道德绑架,也没必要喷来喷去的,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车主自己喜欢就好,关你鸟事。当然收费喷的除外,为了生活可以理解。 目前就这样,等多测试一些不同情况以后再来分享。
# 领克03特约提车作业征集一、车辆简介 选买背景:在深圳摇号中指标有一段时间了,当时想着买一台,性能兼家用车子。 选买过程:当时初选凯美瑞、阿特兹、CT4、领克。凯美瑞那服务还是不错的,但是试驾完个人的驾驶体验上偏差【凯美瑞-PASS】,然后去了马自达阿特兹,不知道是因为太忙还是咋地,没啥人招呼。然后等了1个多小时安排了试驾。总体上操控和舒适的还不错,但是动力缺少了带T的爆发力,也低于预期【阿特兹-PASS】。后面CT4被网评劝退(变速箱、后排空间),到后面去试驾了23款领克03halo。外观非常惊艳、驾控体验非常不错,但是市内日常操控都是大平板上操作,没啥安全感,刚好店里有一台22款的03+,让启动听下声浪后,瞬间爱了!大家一定要多家4儿子对比和查询咨询车友。至少能为你省下5k-2w的购车费用 提车价格:谈的综合落地19个,还有政府补贴5-6K 二、真实感受 1. 内饰 异味:由于库存车,车内没啥味道,试驾车2K公里也没啥味道。 做工:简称堆料之王,该有的都有,做工缝线,质感上乘。没的说。高级感满满。 2.空间 座位空间:本人176cm-70KG,坐前排调整好位置,头顶大概还有1个拳的位置,腿部收缩自如。调整好后,去后排去试了下,腿部还有一拳多一点的空间。 后备箱空间:比我原来的老大众会小了些,但是空间足以日常使用。当时搬东西,放了大概能放4个收纳箱和3个大包裹(各50件衣服) 4.动力 买的22款03+驭风版+5K套件。基本是够用的。日常主要使用3个驾驶模式,感受都不一样,主要还是以舒适为主,动力随叫随到。但是变速箱还是有点蠢。低速的时候升降档不积极,有的时候会有顿挫感。 5.操控 当时试驾的时候有体验过80码快速变道,车身恢复快速和姿态稳定,避震相对于速腾会硬一丢丢。60码过匝道的弯道都很有信心。 6.油耗 平常主要上下班通勤。不堵车情况下8-10个。堵车10-14。高速上测试过8个左右。 7.配置 1.360全景影像:在街道比较拥挤的情况下,可以观察到盲区的位置,减少擦碰。这玩意还是有一定作用。但是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2.辅助驾驶系统:道路偏离巨没用,在一些车况不太好,划线不清晰的地方。很容易误判,不打灯的情况下变道,你会感受到蛮大的力量跟抗争。所以后面我基本关掉不用 3.主动刹车:可以说救了我2次,一次是电动车探头、一次是下雨天,电动车直直冲过来。但是还有BUG,下地库的时候经常莫名其妙的触发,以及激烈驾驶变道的时候也会有可能介入。整体还是OK的 4.自动泊车:没什么卵用的玩意,没用过 8、成本 改装:打算搞一套黑武士的轮毂和喷卡钳。预计6K左右 保养:还没开始保养,基础保养大概700-100左右一次。 加油:加满表显能跑450-500左右。找的私人油站大概优惠个5-6毛一升 三、爱车吐槽 1.车机:卡,是真的。但是我对车机没有啥太多要求,日常都是实用手机导航和听歌。但是基本上你冷车启动后等怠速下来才可能完全开启来画面。 2.刹车异响:一直有金属摩擦的声音,但是不影响性能,就是被路人吐槽过。 3.车内异响:空调机有时候会有点哒哒哒的声音。还有不经意的某个内饰有异响 4.胎噪是真的不小,但是也不大,可以接受的范围。尤其是水泥路噪音更大。开大点声音就好了哈哈 辛苦圈主《浓密胡渣厌世大叔》帮忙推荐
无敌重楼:刚刚新摩卡宣布6月卖了5000台,那么08如果想月销5000,两驱顶配价格应不超过新摩卡。
#新一代哈弗H5或8月上市阿哈啊,学小魏多听听潜在车主的心声,你看蓝山现在不是卖得挺好。潜在客户都不介意什么皮卡底盘什么,唯一要求就是6-7座。这年头没有那么多行李箱装了,衣服都是用料越用越少了不需要太大后背箱,只想多带两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