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车子买了一年多了才写提车日记会不会晚啊?晚不晚你们说了算,反正我也是瞎写写! 【车辆对比】 那个时候我买车对比得太少了,就去看了一个朗逸,朗逸配置好,中控好看,就是空间小了点,还有那背凸起,着实不喜欢! 后来听我家大姨家的表哥说轩逸这款车很不错,让我有空去看看,我也是闲得无聊,于是就去市里的日产4s店看看,我刚去的时候销售人员好客气啊,把我都整得不好意思了!话不多说,看车去,我直接给销售人员说,我是冲着轩逸来的,于是他就给我介绍起了一大堆轩逸基本用车的好处(什么好处你们懂的) 我看到车了,第一眼看到的是经典款轩逸,感觉还不错我就看了看,老式的配置,老式的造型,有点复古的感觉,关键是中控还是个老式收音机[破涕为笑]我也是醉了!自己不喜欢复古的,就直接看下一辆,他带我来看到了14代轩逸,外观大气,线条流畅,第一眼就吸引了我,然后看内饰,鼓风空调看着很上档次,空间很大,在同级别算中上等了!舒适度也不错,中控大屏,倒车影像,行车记录仪都有,我简直太喜欢了!后来我就和销售们谈价格开始了! 主要是谈车落地多少钱,送哪些东西,经过半天的交流最后终于双方达成协议!谈的14左右落地! 【车辆情况】 2022年3月8日提车的,我买的悦享版,算是大家买的比较多的一个版本,裸车12万左右,购置税1万多点,保险5千左右,上牌500,当时落地价14.2万,送了4S终身保养,倒车雷达,灭火器,车衣,我后面自己加装了个一键升窗器200块钱,喷了底盘装甲580元,轩逸的优点省油舒适,轩逸挺适合家用,在同级别车中空间算是比较大的,缺点我觉得就提速会慢一些吧,算是中规中矩的一辆车。 平时都是上下班用车,周末也会偶尔出去逛逛,现在已经行驶9800多公里,开的比较少,大多都是上下班市区开,因为我驾驶习惯也比较佛系,一般是不会主动超车的,这个1.6自吸的动力我觉得够用了,主要是平顺好开省油,毕竟当时买车的时候油价不便宜,市区红绿灯和斑马线比较多,上下班综合油耗要到6.7L/100km的油耗,我买车到现在综合油耗7L/100KM左右,路况好速度提上去油耗可以保持在6L/100km左右,轩逸能有这样的低油耗已经符合当初我买这车的预期了。 【用车成本】 现在的用车成本方面主要就是油费、保险、保养、洗车,我目前的行驶里程一个月差不700km,油费在400元左右;一个月加一次到两次油,我买的是人保保险,第一年保险费用是4200元(估计被坑了),第二年保险2700元(差价好多),洗车一般是自己在家自助洗车,买了洗车机洗车液七七八八的很多东西,花了一千多了,具体没算(自己洗车实际不是很省钱,不过自己洗车比较干净,减少划痕),自己洗车打蜡是真的累,但是自己洗车是真的解压;保养是买车时送了终身免费保养,我三保加钱买的全合成套餐,三次套餐加螺丝费600,平均一次200吧,可以一年10000公里再换了;停车的话白天公司免费停车,晚上下班家里停着,都不用花钱,节省了停车费。一年的用车成本如下: 油费 5000元左右,保险2800元,保养 200元,洗车100元(已经买好了装备,每年就买一下洗车液),停车0元 【内饰与做工】 14代轩逸外观是真的很帅,当初买这车一部分原因是外观,我感觉比天籁还好看一点,有一见倾心的感觉,符合我的审美。内饰方面轩逸门板上是软质皮革材料包裹,方向盘是真皮的,座椅是仿皮,中控台上的三个炮筒型的空调出风口,跟奔驰很类似,很好看。日产素有移动大沙发之称,座椅确实坐着很舒服。 【空间】 常年销量第一的轩逸在舒适性和空间表现方面都是他的强项,空间在同级中有优势,轩逸的坐姿比之前要更加低矮。因为车身宽度的增加,所以即使满载的时候后排同时座三个成年人车内的横向空间也不会显得太拥挤。我感觉跟一些B级车相比也不落下风。车内的充电需求也照顾得当,我自己加装了个小米100w车载充电器,足够使用了。 【驾驶感受】 轩逸搭配的1.6L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比较平顺,动力方面个人起步感觉初踩油门反应比较灵敏,中后段在80码后动力就稍显疲惫,加速比较慢了,高速超车有点吃力,适合市区开,动力也并没有网上所说的那么肉,只要敢踩油门还是有的。 【优点】 外观好看,内饰,空间都很不错,日产沙发名不虚传,新手都能开出低油耗,用车成本比较低,对于家用市区代步来说绝对没问题,总结两个字,够用! 【缺点】 行车记录仪清晰度不够,看得不是很清楚,动力差了一些,加速比较慢,超车要用力踩油门,等红绿灯起步也着实要慢一丢丢。在行驶中,踩油门40-50发动机有口哨声(据说是通病) 【总结】 14代轩逸这款车还是很推荐的。外观很帅气,内饰设计也很年轻化,操控平顺,油耗低上下班经济实惠,最重要的是省心省事,一年多了都没出现什么小毛病。所以很适合家用! 希望圈主推荐加精,梦回故里夢如影
#摩托车改装笔记moto tron这个品牌的东西做工十分优秀,所以450上的改装件都上的他家。 1、前三星:纯粹的外观件儿,其实就是图个好看,改不改都行。 2、分离手把:原厂的其实比其他的车型相比已经比较低了,换完可以更加战斗,就是moto tron他家的极限开角会变大,慢慢习惯就好。价格:720。 3、brembo RCSCC 15磅上泵,不得不说手感真的好啊,配合改块刹车皮,刹车信心十足。价格2000左右。 4、full-revracing家大拧油,换了上泵因为车身极限原因油门需要调整一下,平常拧油门开度会很大,改了大拧油让开度变小了,新手不建议,油门灵敏度会变好高。价格:海鲜市场全新500。 5、钛尺:450这个车龙头太轻了,强烈推荐装钛尺选择的海魄的,因为穷。价格:收朋友的1500。 6、护工:外观件儿,改了右边,价格300。 7、mototron升高脚踏:原车还是已经不错了,就是探钉略长,很容易磨到探针,配个815坐垫,油箱贴合度更高。价格:海鲜市场700 8、省力离合:mototron的省力离合是真的轻。推荐。价格:500。 9、油箱隐形车衣➕边角料贴的车身。油箱比较容易磨,贴一个安心一点。还买了防滑贴,还没有贴。 10、重中之重 马力➕10匹,天蝎排气…贴纸。下班太晚怕扰民,没有改排气。 11、还改了个竞技风挡。原车指甲盖大小的风挡太丑了。高速还是趴下起到作用。推荐。 整体改下来比一般的车骑感战斗了不少,强烈推荐mototron和锋锐。 本来改大拧油时,还想改钢喉和快排但450本来就是钢喉(好评)就没有改(能省则省虽然不贵),快排是单向的,看人吧,想改也可以。 接下来预计改一下后刹的小螃蟹,不知道会不会解决原厂后刹软的情况,原厂轮胎夏天体验还不错,就没有更换。到时候应该会换两条米其林road5。在骑一阵再说。 车是在北京摩法工厂改的,非常专业。 未来的改装也会分享在这里,欢迎大家交流沟通。
网上车市官号:上汽荣威销量暴跌44% 总经理吴冰“微笑”签下军令状
#摩托车改装笔记pcx150是我的另一部踏板,是在21年购买的一辆二手车,现在叫本田pcx160了有一些当时提车后做的改装下面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是后靠背,城市骑行其实没有那么多东西,并没有必要装尾箱,也不好看,所以我挺喜欢这个。 第二个图,我建议大家换刹车皮。车力屋的刹车皮挺不错的,前刹皮和后鼓刹皮都是150。由于我们这个车后鼓刹形同虚设,换了车力屋的后鼓刹刹车皮之后,制动能力明显提高,摩友群里边兄弟换了前刹车皮,效果也非常棒。 第三就是改坐垫,大概500左右,效果也挺好,据说质感也很棒。我的建议是,如果长途摩旅的话改一改坐垫还是挺有用。 第三个图是买的风挡,日本进口玻璃,材质好,使用外接支架无异响,无振动,应该说是目前挡风中效果最理想的,而且还可以定制高度。第四个图的话是AGL减震。关键在于这是一款平民级的减震,两个加起来也就700多块钱。群里边有yss1600的,有yss2500的,也有顶级欧林斯4500的,但是我觉得花钱太多了也没有必要。话说回来,减震这个东西一定要跟随别人成功的经验,否则比较麻烦,毕竟不是那么好安装的。 就是喜欢折腾,一个代步车整天想着改这个改那个烦死了玩摩托车也投入了不少钱了家人朋友都怀疑我吸*了车子换来换去,最近又想趁孩子放暑假入一辆adv或休旅去带他周边看看
用户6112943651057:随便标没问题,然后拿随便标的数据来拉高售价? 66度电池,580km 87度电池,755km 就离谱
#提车日记2 【情况介绍】最终买的并不一定是开始坚持要买的车。平时工作的地方公共交通不方便,以前问同事借车或蹭车,所以开过坦克500、CRV、帝豪、速腾等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车。今年3月开始考虑自己买辆车,预算15万左右,加之对自主品牌的信任,综合考虑就从比亚迪跟吉利两个牌子选,想买辆空间大点、配置高点的车,方便平时带同事和装些稍微大点的东西。开始一直坚持要买宋,看中平时加油少、使用成本低,符合普通工薪交通需要。左等又等,一直没新款上市确切消息,就直接选了博越L,结果刚提不到一周,比亚迪销售说新款快到店了。这就是缘分,不过博越L除了车机,其他没让人失望。 【买车过程】当时看了宋pro dmi跟博越L,出于日常省油需求准备买宋,但新款一直没出,着急用车直接到吉利店刷卡提了,销售都惊了这么爽快。看中博越L空间大、配置高,加了6000的包晚上车灯也亮点,安全性比较好。 【提车费用】由于买车比较着急,直接前一天下午问了销售价格,第二天直接提了。1.5T尊贵型加了双色车身包全部弄好14.2万左右,裸车在1.5T尊贵型指导价13.17万基础上优惠了1.2万,加了6000的包,购置税1万出头,保险4500多,着急上牌找了代办500元。送了3M贴膜、脚垫、3年6万公里基础保养。可能不着急买车,跟销售再磨一磨,应该还能再少点或送点东西。 【爱车初体验】:整体感觉空间大、驾驶体验还行,车机卡顿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外观感受:外观时尚,银色特别有科技感。我买的是白色,加了6000的包,双色车身、20寸轮毂、黑色车标,整体看上去比较优雅。晚上前后都是贯穿式车灯,晚上辨识度比较好,相对安全点。 动力感受:1.5T日常家用够了,起步跟超车时稍微有点肉,需要深踩油门2秒左右才有直接的动力输出,城区用运动模式不会太肉,高速或路况顺畅用舒适模式就行。深踩油门会感觉到换挡时迟钝了下,但不影响驾驶体验。 在高速开很轻松,高级驾驶模式,自己听着歌把这方向盘。高速胎压风躁是一直“呼”的声音,没有特别刺耳,音乐声调大点感觉还是挺舒服的。 普通公路行驶,感觉变速箱逻辑不是那么聪明,有时深踩油门动力很足,有时深踩很肉,需要驾驶员适应下。另外,超过40码尽量别开窗,风噪真的刺耳。 非铺装路面,可能由于选了20寸佳通轮胎,石子路起步会打滑。过一些大点坑洼,会显得悬架偏软,车身扭动偏大。 上坡正常开没问题,遇到车多或超车,1.5T动力稍微有点弱。 驾驶感受:开起来没有太明显小牛拉大车,或者车轻速度高了车身晃的感觉。底盘调节较为舒适,悬架有一点点软,过一些大的坑洼时稍微有点支撑不足,毕竟普通家用SUV。过一些减速带,过滤的比较彻底。转向比较轻,且可以调节,力气小点的女生开也没事。 乘坐感受:座椅软硬适中,有打孔,乘坐舒适性较好,1.5T自己再加个腰靠、头枕更舒服。前排支持前后上下、靠背电动调节,后排宽敞,座椅也是打孔的,坐3个大汉也不是特别难受,后排有空调出风口。由于车身较大,加上全景天窗,夏天空调稍微有点冷气不足的感觉。 油耗:目前快3000公里了,平均油耗7个出头。城区走走停停,油耗可能9个往上了,高速巡航正常7个左右。加满一箱油,表显可以跑670公里左右,如果脚法好,700公里往上也是可能的。 功能体验:自适应巡航、全景影像等功能很实用,语音唤醒也比较智能。但是,全面屏夏天比较烫,车内大量钢琴烤漆面板,白天太阳大了的时候很容易反光、干扰视线,平时不容易打理。不过,网上买个膜或饰板弄下问题就可以解决。 选装的墨镜遮光板白天太阳强和晚上远光较多时很实用,选装的车灯晚上亮一点、辨识度高,安全性有了提升。 缺点:最最最大的槽点就是车机,新车一个月多次出现车机死机、全景影像黑屏、挂D档不走的问题,4S店升级了下,问题暂时解决了。查了下,网上好多车友反馈都有类似问题,可能就是车机优化问题。 驾驶位附近,除了一键启动、手刹、双闪,基本没实体按键,这点在车机还没那么成熟的时候,显得实用性稍微差了点。 棕色没事容易脏,面板反光、粘指纹这些都是小事。 感谢圈主(老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