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大众中国CEO:在华不打价格战,销量被自主品牌反超“无所谓”
#用车心得一、行程介绍 由于工作等原因,短时间内都无法实现自己的川藏线进、青藏线出的自驾梦,所以一直都计划着某个周末能去离成都较近的川西自驾游体验一下,买车也有快半年了,对车的各项功能和操作也算比较熟悉了,有信心能应对川西的各种路况,由于第一次去川西,且行程安排的周末两日游,所以出发前决定去达瓦更扎,因为该景点除了景区里最高点以外,其余地方海拔均不算太高,可以避免高反等症状,也比较适合初入高海拔地区的人,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天气等原因未能进达瓦更扎的景区,反而选择了另外一条旅游路线,同时也见证了不一样的风景。 人数:5人(四个大人,一个小孩) 行程:周末两日游 第一日:成都出发-高速-雅安-351国道-神木垒-达瓦更扎景区附近入住(280公里) 第二日:达瓦更扎-351国道-夹金山-熊猫大道-四姑娘山-巴朗山-都江堰-成都(350公里) 费用:合计大约1000元(过路费110元+住宿费280元+景区门票300元+油费310元) 二、驾驶感受 本次行程是40%的高速+60%的山路,星越L 2.0T的动力,不管是高速路上超车还是山路爬坡都毫无压力,感觉动力充足,都说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稀薄动力损耗会较大,但实际使用中毫无感觉,途中还翻越了海拔超4000米的夹金山和巴朗山,另外基于星越L较硬的悬架,让我在行驶盘山路的时候,过弯支撑性确实要好一点,所以说悬架硬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三、空间表现 此次行程基本算满载了,人员方面全车坐了四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子,基于2800多的轴距,车内完全没感觉到压抑,后备箱放了非常多的衣服、食物和露营装备等,被塞得满满的,装载能力也是超乎想象,我们基本都是到饭点的时间就会找个风景不错的地方停下,然后将后备箱的露营装备拿出并搭好就地进餐,美景配美食,感觉非常nice,别有一番风味。 四、油耗表现 油耗是本次行程中让我最意外的,考虑到沿途加油站较少,所以出发前在成都就把油箱加满了,当时满油的情况下表显续航636km,第一天行驶了大约280多公里,第二天行驶了大约350公里,两天加起来实际行驶了630公里左右,途中未加油,且回到成都后,油箱还剩15%的油量,整个行程的综合油耗表现仅为6.2L/百公里,途中翻越了两座海拔4000以上的两座大山,真的让我有点意外。 五、川西自驾游小知识分享 1.药物:初入高海拔的时候多少都会有点高反,所以葡萄糖、头痛粉、便携式氧气罐等都要备一点,另外从网上学习到的可以备点可乐等碳酸饮料,有高反的时候可以多喝可乐,使自己多打嗝或者放屁排气,这样高反就会减轻很多(初入高原都会有点高反,一般2-3天就会逐步适应,所以能不用氧气罐就不用) 2.衣物:高海拔地段,早晚温差较大,山上风也较大,所以厚衣服和薄衣服最好都备上 3.天气:川西的天气预报基本不准,就算有雨可能就是半山腰上,到了山上或者翻过山头也许就是大太阳,所以不能太相信天气预报 4.食物:川西路上居民较少,卖东西的地方或者饭店更少,且不一定符合你的口味,所以最好自己备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5.景区:我个人一般是不建议去景区的,川西的风景都是在路上,感觉没必要花钱去景区第一天到高海拔地区,切勿疲劳驾驶和剧烈运动,第一晚最好别洗澡,以防止高反。 六、个人感悟 这趟川西之旅算是让我见证了不一样的山川美景,随处可见的雪山、云海和穿过隧道就像穿越到另外一个世界的奇妙景象,以及初入高原的那种头胀、犯晕等生理现象都是原来没有经历过的,在回来的路上内心的独白是短时间应该都不会再去了,实际上隔了一天身体恢复后,又开始计划着下一次川西之旅,以及怀念那种随处可见的雪山、云海等景色,或许这就是旅行的魅力吧,我们在乎的并不是某个终点,而是去往终点途径的沿途美景和自我放空的状态。 感谢圈主恩施宇推荐
#领克03哪些功能值得优化改进提车已有四个月时间,目前总里程8500km,算是开的比较勤了,分享一下03这个车的使用感受以及优缺点 先说缺点: 1.底盘低,又因为这个车本身偏重,胎压低的时候,离地间隙更小了,在很多路况下都会磕到底盘。所以要尽量避免路况不好的国道,烂路,上下水泥道牙子的时候,前轮与后轮有地势差,容易刮底。 2.低扭不足,也就是在低速时发动机扭矩不足,所以在上坡场景要格外注意,容易后溜,你可能想说,这车不是有自动驻车吗,没错,但在实际应用中,比如地下停车场上坡出库,你在上坡过程中踩了一脚刹车,触发了自动驻车,要再次起步时,你油门轻踩一丢丢,自动驻车就解除了,这时候,发动机前进的力抵消不了后溜的力,依然会溜车。于是你会把油门踩的重一点,然而,涡轮增压是有迟滞性的,大概一秒钟后,车子会猛然的冲上去,这时候你本能的想把速度降低,于是你又踩了一脚刹车,就又回到了自动驻车的状态。后来,在此类场景中,我会用m1档上坡,但仍然能感受到低扭不足。估计还是03车重的原因。这里是吉利工程师,没有认真考虑到的地方,应该在前进的力大于后溜的力时,再解除自动驻车。因为这个车重更容易后溜。甚至只加一个单向棘轮,都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试想如在陡坡路段堵车,那简直是噩梦。油门踩重了追尾前车,油门踩轻了后溜碰后车。 3.语音唤醒不灵敏,实际体验:hi 领克…hi 领克!… NMD人工智障,领克: 来了。 你要大声的喊出 hi 领克。没反应的话,一般骂它几句,它就来了 再说优点: 1.隔音好,开窗与关窗两个世界。 2.底盘稳,转向侧倾小,紧急刹停点头不明显,但避震确定有点偏硬。飞坡后排不舒服。 3.操控好,高速上120kmh紧急变道,轻松救车,开过贵州的高速路,一路都是连续弯道隧道,运动模式简直人车合一。过弯基本都不用减速。 4.瞬时加速快,运动模式下,舍得给油,不怕超速罚单,你可以超80%的车,但说实话,大概率崩不过思域。高速上试过,思域总能反超 5.辅助驾驶非常屌 高速全程以120km h辅助自动驾驶,自动微调方向盘,弯道基本都能过。可靠性高,没有遇到过失误的状况。开长途,迷迷糊糊就到了, 非常节省精力。要特别提示:辅助驾驶要慎用,不是适合所有人,有些人可能容易分神甚至打瞌睡。 总结: 对于15万的价格来说,可以说03是一台好车,是一台优秀的车。但领克还可以更加完美… 装配工艺可以更用心,发动机性能还可以更优化,底盘可以再舒适一点。内饰可以再有质感一点。车身尺寸可以再协调一点,尾灯可以做的漂亮一点…以上所说的任何一点,只要得到了优化,都是一种进步。 感想: 可能家族化设计反而封闭了自身。固化了领克的刻板印象。例如:比亚迪能造比亚迪唐,也能造比亚迪海豹。两个车的气质天差地别。但却能吸引更多的受众,要经济实用的买唐,看重外观的买海豹。很多用户说领克的车丑,但基本没有用户说领克的车差,那么,做一款主打颜值的车型不好吗?有时候用户未必不喜欢领克,而是不喜欢的是领克的车型,就是要个性,要运动,就是要又丑又帅,但明明可以帅的很纯粹。用户又何止一种性格?用户走进4s店,却没有喜欢的车型。销售疑惑,领克有轿车,有小型SUV,有中型SUV。怎么会没有喜欢的车型呢? 用户会答: 你不觉得所有车型都长的一个样吗? 我想说的是 优秀是一种理念,理念从不限于形状。而形状是一种执念! 当厂家高举沃尔沃的旗帜时,不应只是作为营销获利的手段工具,而是能真正的吸收沃尔沃的理念精神 “科技以人为本”。只有这样,领克才能走得长远。否则鲜亮的旗帜也会暗然失色。
麦克马的秦L与唐:红旗HS5车主市区内将油耗开到7以下,真的假的?
卖哪吒换豹子:前天提车,开车出行, 増程器给电机充不进去电,全靠纯电跑。 在纯电续航掉到25km左右,増程器介入 全车开始疯狂抖动,伴随烧糊了的味道 系统提示要求去充电,或者更换增程模式 但是在此之前我已经选择增程模式 也就是说在系统层面上无法对动力模式更换 到达深圳后,去充电站点充电,自动锁车出现问题 钥匙打不开车门(钥匙满电),我一个人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最后想起来,手机蓝牙还可以使用,这才打开了门 第二天一早,去充电站拿车,果不其然,増程器报故障灯 无奈之下只能联系哪吒工作人员,不得不说哪吒对于新车的态度还是很好,半小时内开一个四驱大版来跟我置换,把我的车开走了。 尽管如此,我就想问一下,一个开了一天不到的新车,出了如此之多的问题,真的应该么? 我8月份的盲定,连车都没摸过,等待如此之久,却得到了这种答案,真的不会让客户寒心么? 我思来想去要不要发这篇帖子,最后决定还是要发出来,告诉大家我的真实事件,让大家心里有个评判,或者给大家提个醒,在买这个车之前或者提车的时候,了解好,检查好,别碰上我这糟心的事情。 最后,给哪吒提个小意见 1.你们那个在线客服,没有一次能沟通上 2.提高品控,提高服务质量,别全靠销售人员主观能动性,要形成规范的服务体系。 3.你别说你是不是卖一辆赔一辆,你既然选择拿出来卖,那不就是你们制定的产品策略么?我们消费者还要被你pua? 4.真诚一点,永远是最好的必杀技,别玩耍猴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