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S7提车作业2月10日看过发布会后,当时感觉价格美丽,于是次日去销售点看看实车如何。说实在的,这车图片看起来一般般,当看到实车时,着实被其气势震撼到了,外形、内饰、配置及名牌用料无不击中我心,当场就用的别人盲订下订了,估计是从看车到下订最快的人,你若知道我的年龄,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 1、为何选中LS7。本人将于金秋九月退休,早就开始规划退休生活。退休后的前15年,我定义为老年人的青年期,适合游玩。我这人游玩不喜欢跟团被约束,更不喜欢为了到某个景点打打卡,喜欢的是过程,是那种驾车掌控的感觉,因此选一台适合自驾游的车就提上日程。目前开的油车,已经是第三台,换车时间比较长,但对动力和舒适性要求比较高(三台油车都6缸)。此外退休后有的是时间,因此不必与上班族抢假期时间了。开车游免不了在车上开空调休息,考虑到安全性,此外还有保养方便及使用费,混动和增程就不在考虑之列,只考虑纯电SUV。 经过媒体的不断洗脑,纯电车只有特斯拉和国产,其他是杂牌。前者一看内饰毛坯房,完全引不起欲望,连试驾都不想,Pass,于是集中选国产,当然首先是蔚小理了,蔚来内饰及价格不合我意,理想没纯电,pass。小鹏G9外型喜欢,内饰用料尚可,但缺乏高级感,音响不错,试驾质感不错 但网上说电机有啸叫声,再加上其休息用床展开及收纳太麻烦,最终pass。时间来到2月11日,就出现了文中开头一幕。外型、内饰的高级感,音响及零重力无不是开车旅游的刚需,毫不犹豫下订了100后。 2、使用情况。首先是能耗:2月11日下订,3月23日提车,到今天正好驾驶一个半月,总共开了6409公里,其中高速大概占1/3,表显能耗18.1。分市内及国道和高速驾驶来看,市内及国道是真的省电,目前气温两人的话满电能跑到600多公里,高速120时速大概400公里。这个车的调校适合市内和国道,当然适合我这种退休后时间富裕的人,因为有时间并喜欢驾车走山中及乡村小道。其次充电时间,实测100千瓦以上快充从20%充到90%46分钟,我比较满意。再次是驾驶质感:这次4月17日开始休假至5.1假期16天,开LS7从上海经浙江,安徽至江西,总里程超过3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超过50%,国道,省道县道及乡道都走过。悬挂过弯支撑强,给到很强的操控信心,悬挂有一定高级感。总体质感5分可以打到4.5分,扣的0.5分是过减速带时,底盘有翘翘板感觉,但过烂路没有摇晃感,值得表扬。此外需要特别表扬的是,在江西走了不少盘山公路,如南昌梅岭,宜春百丈山,三爪仑等,这么大的车,而且我选的半幅方向盘,在盘山公路上操控起来没有任何不适。当初下订时,儿子和同事都劝我选全幅方向盘,现在看来我的坚持是多么正确。一次在路上等红绿灯,旁边的车的年轻驾驶员朝我大喊,以为有什么事,打开车窗,结果他说,您的车太帅了,大轮毂,方向盘太撩人了,那种满足感甭提有多爽了。 3、目前遇到的问题。一是后排扶手放下后走烂路共振异响,二是空调不是十分给力(与日系油车比😂),可能与车窗还没贴膜有关。不过大穹顶玻璃与宣传一致,这次在安徽经历34度高温不感觉到热!目前还没有遇到其他问题。 总体而言,提车一月半,几乎每天都在并且都想开,爱不释手!以上是一个青春期老年人的LS7选车订车及驾驶感受,最后感谢您耐心观看老人的絮絮絮叨叨。
#用车感受#E 起来电,嗨翻五一。 🙋🏻♂️ 情况介绍 愉快的五一,就用蓝电E5带我们出行。#E 起来电,嗨翻五一。大清早就起来。规划好了今天的行程。东方绿洲,其实东方绿洲我以前也来过好几次。是因为外地有朋友,所以打算在他们故地重游一次。已经在上海这么多年。唯一去的地方也就那么一两个熟悉的。 🗺 旅行攻略 我们一行七个人。四月初的时候购买了一台蓝电 E5,7 坐的一行人刚刚好。起的不是很早,我们距离不是特别远。不到50公里的样子。开着车过去要用一个多小时的样子。早上八点钟,吃完早饭出发。 🚖 车辆感受 这台车购买了将近一个月了。说说我这一段时间的用车感受吧。优缺点都有,先说说优点吧。 市场上七座的的混动车型不是很多,也就那么一两款可以选择。看来看去,还是这一款比较满意。 这台车的油耗表现还是很让人惊喜的。以前我开的那台车油耗大概是将近十个不到,这台车油耗表现较很惊喜,这也是我买混动的一个原因。高速跑下来大概占不到六个。也是混动的一个优势。 动力方面也是一大亮点。起步很快,这个很满意,可能是开混动不多的原因吧。 内饰颜色看着也是比较舒服的。座椅舒适度也还好吧。二排空间距离也是能接受的。后排嘛,就是稍稍有点小了。两个小朋友还是可以的。短途能接受。长途的话可能要有点遭罪了。 唯一感觉不足的就是这个手机无线充电。导航时间久了。很容易发烫。连接车机开着导航。居然提示手机热度过高。晕车,到现在用车接近一个月,感觉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这里。 📷 美图分享
那车那人那些路:将来的自驾网红人手一辆仰望做直播。 没有仰望,都不好意思出摊。 立个贴。 销量暴涨。 到那时,大佬们的仰望是没法开出去了,给佣人开着吧。
#用车感受早上开到单位附近,正好一万公里,纪念一下,顺便也说几点用车体验吧,主观性比较强,各位车友看看就好 1. 总体感受:非常满意,不论是颜值、动力、配置、驾驶体验等依然跟刚提车那会儿的感受是一致的。 2. 油耗:很多车友很在意油耗,我一直以来都是这个观点,不要盲目跟其他车友比油耗,得结合自己的用车环境(也就是路况来看)。目前我的车近一千公里的表显油耗是8.4,清零之前小记里程差不多有八千公里,表显油耗也是8.4,也就是说35左右平均速度油耗差不多就是8.5的样子,你要是25左右的平均速度,油耗可能就奔10以上去了,要是20以下的平均速度,15以上的油耗我都不奇怪。 3. 异响和减震漏油:异响我的车偶尔也会有点,不过不多,可能是我不够敏感吧,再加上上车就听音乐,绝大部分时间我是没听到过异响。比较有印象的异响就是某个车速下太阳镜和盒子的共振以及我后排的儿童座椅发出来的。减震漏油的情况我的车暂时还没发现。 4. 保养:我是八千公里去做的首保,本想着一万公里再去的,怕四儿子送的10次保养用不完,就提前去了,花钱的项目坚决不做,就用了林肯原厂机油。也有很多车友加钱升级了品牌机油,汉兰达圈主大佬更是拿数据全面分析了各种机油的性能,各位都可以参考选择。后面我是打算六七千公里就用送的保养换机油机滤,其他项目根据保养手册上的安排在相应的里程加上。 5. 汽油和轮胎:小冒该加92还是95的油,车友们也是各抒己见,不少车友反应加了95发动机声音小了、顿挫也减轻了等。我是本着能省就省的原则,既然标了能加92就只加92(虽然也省不了几个钱)。不知道有没有大佬有条件和精力,对比测试一样加92和95的区别,搞点数据出来。225宽度的轮胎匹配小冒这动力确实寒碜了点,稍微深踩一点就容易打滑,湿滑路面更明显,不知道换235的胎能否有所改善,顶配245的胎肯定最好,但好像要换轮毂,费用一下又上去了,似乎又有点划不来。 6. 车机:我自己觉得不太方便的地方主要刚启动那会儿要等个二三十秒的样子才能把自动启停的页面按出来,不如弄个实体按键开的方便快捷。内置的百度地图我觉得也够用,平时我上下班是不用导航的,只是打开地图看看路况,偶尔去一下不熟悉的地方,百度地图也够了,但我还是觉得高德地图好用(我指的是手机上的高德,车机版的没用过不清楚),路线规划和测速点的播报相对更准一些。希望林肯后期能增加carplay功能,给大家多种选择嘛。依稀还记得去年看林肯的时候还在想着手机支架放哪里的情景 7. 空间:小冒的第二排空间在紧凑型SUV里可以算是很出色了,当然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后备箱空间被压缩了,但你跟Q5L比比,后备箱容积小冒(594L)比Q5L(550L)还大一点,懂车帝给的数据,这也是我一直比较疑惑的地方,为啥看起来小,测出来的容积却大,数据错误?我最初是想买航海家来着,一番比较下来,航海家只是胜在外形尺寸和后备箱,但价格要贵上七八万,想想平时大部分时间后备箱都是空着,也就是平时带娃出去放个婴儿车啥的,完全够用了,一年去几趟丈母娘家,行李挤挤也能放得下。空间这方面,各位车友还是得根据自己的日常需求来选,经常需要装很多东西的,还是上航海家或者别的中型SUV吧。 8. 新款能不能买:从23款谍照出来到现在也有差不多大半年了吧,上周的上海车展也上市了,圈主等几个大佬也发了一些实拍图,我个人的意见是可以买,虽说方向盘造型我不喜欢,但整体看起来科技感更足了,大连屏、前脸贯穿式灯带和发光车标更迎合当前国内的流行趋势,后排坐垫长度也增加了一点,还多了冰川蓝的配色,面儿上的改变我觉得是进步的。至于部分车友提到的减配问题,现在好像还有没有统一的说法,如果驾驶感受跟老款没有区别,减不减配又有啥意义,厂家总是要降本增效的,就像好多人喷奔驰C的1.5T发动了一样,开起来体验感也没变差嘛,干嘛老是纠结发动机排量? 以上是个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比较主观,不当之处请各位大佬指正 最后祝各位车友用车愉快,多多交流用车经验心得。 感谢圈主木又木又2020的指导和推荐
#用车感受1.续航里程:这是我们电车一族开长途最担心的,也是最不容易把控的。常规情况下,电车的续航里程是你电池的总电量除以你车上显示的每公里耗电量换算得出的,所以它既是一个理论数值,也是一个大概数值。也就是说,你平时使用习惯对续航里程是有影响的,其实我觉得天气因素、空调因素、车载重等对续航的影响更大。这次回家前都是在城市里开,所以续航里程还行,充满电可以跑454公里,等我回来的时候,由于开过一次高速了,电池耗电量上去了,在江西充满电只能跑385公里了,少了整整70公里,影响还是有的。 2.充电间隔:这次我从上海到江西,全程一共950公里左右。如果在平时,按照车显的续航里程数,300公里左右充一次,估计充个2次就差不多了。但是过年路上车多,堵在路上如果电量不足那心里绝对急死,而且天冷温度低,电池活力度本来就不足,我实际测试过,在电量在50%以下之后,电量减少的速度比之前要快。这感觉大概就像是原本1度电可以跑5公里左右,但是到了在50%以下,高速上1度电只能跑3公里左右。举个例子:好比你里程300公里,开了200公里到服务区,本来应该有100公里剩余,实际只有50不到的剩余。所以充电间隔不能满打满格算的,否则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事。我基本上是在250公里左右就要充一次,给自己留100公里左右的余地,以应对突发状况。 还有一点就是充电在80%之后,速度会变慢,你会看到充电速率从每分钟6、7公里,掉到每分钟3公里。这时候就考验的你的耐心了,尤其是看到前方马上要开始拥堵的时候,你肯定直接不充走人了。这就意味着在你100%从家出门之后,路上即使充电也就80%-90%左右,那相应的续航里程也要下来。所以,个人认为第一次充以250公里为限比较好,后面几次以200公里为佳,多给自己点余地嘛! 3.行前规划:这一点不得不夸高德,你只要设置好充电间隔,它会自动帮你定位充电桩。但是有一点要记住,出门前作为司机对一路上哪里要停下来做到心里有数是必要的,我属于第一次电车出远门,所以之前做了详细的规划,一路上也在根据道路的拥堵情况进行修正。这里要注意一点,当你看到前方路段拥堵10公里以上,不要侥幸,还是下去充一充。我们就吃过亏。没进这段路的时候地图显示拥堵7公里15分钟,结果一进去,地图马上改口要堵50分钟…看着电一格格往下掉,我就问你焦不焦虑。除非把空调关了,无论冷热都屏住…
#特斯拉将在上海修建储能超级工厂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Megafactory项目落户上海!计划2023年第三季度开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一整个期待住了 4月9日,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正式举行,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与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代表双方签约。 上海Megafactory将规划生产储能产品Megapack电池。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可达1万台,40GWh。Megapack每一套的售价基本是120万美金,上海工厂规划产能1万套就是120亿刀。据悉该电池由国内某龙头企业提供的铁锂电池,该厂商2022年储能电池出货量57GWh,全球储能电池市占率约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