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星f c全网最低价!21年9月,只跑了3.6万公里的个人齐星升顶房车降价急售!福特全顺自动挡汽油升顶商旅纵床版最顶配房车。 无事故无起火无水泡。荷载5人,前三后二,副驾驶双人座椅可向后翻折,与后排航空座椅拼成单人床。后排两个航空座椅+单人纵床0.9*2m。 底盘参数:尺寸5530*2050*2150,整备质量2.78吨,总质量3.3吨。国六2.0T汽油发动机,前置前驱,6AT自动档、改装18寸固特异宽胎、铝合金加强轮毂; 外部配置:黑色金属漆、改装途睿欧前脸、改装LED大灯、加装外部照明灯、铝合金踏板、侧滑门、侧滑窗、手动遮阳棚、后置KME空调外机、后置柴油灶、400W太阳能板、超大行李舱、外置水龙头、重力加水口、快接加水口、市电充电口、新能源慢充转接头、柴油加注口; 驾驶舱配置:四路监控、卡仕达倒车雷达、倒车影像、改装途睿欧液晶仪表盘、胎压监测、定速巡航、多功能方向盘、驾驶座8向调节、副驾驶双人座椅可向后翻折可平铺,与后排航空座椅形成单人床2m*0.8m、驾驶舱隐私帘、遮阳挡板; 居住区配置:15.6寸液晶电视、小米电视盒子、功放、可扩展桌板、嵌入式电磁炉、微波炉、塞特福德50升冰箱、柴油暖风、柴油热水器、2*航空座椅(按摩、加热、通风、腿托)、翻折式后纵床0.9*2m、复合地板、氛围灯、衣柜、内置行李舱门、防蚊纱门、隐私帘、推拉窗; 卫浴区配置:塞特福德电动抽水马桶、一体式注塑防水墙面、冷热水花洒、储物格、排风扇、双地漏、扩展门; 水电配置:90升清水箱、20升热水箱、45升灰水箱、600AH锂电、3kW充逆变一体机、太阳能控制器、库仑计; 升顶配置:1.2*2m双人床、双控吸顶灯、防水保温升顶篷布;
#用车心得我的车型是比亚迪秦Plus600公里高配版,电池是接近72度的大容量(当年)。从21年11月买车到现在,历时两年半了。纯家用车跑了近5万km。行驶里程中90%以上都是单人城市道路驾驶。电池充电基本上在家用7kw充电桩。一般在电池消耗百分之三四十,充电至满电。也做过几次电池均衡。 我说说这辆车的电池情况,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是否基本都是这样? 首先说一下我的驾驶情况。我是三十年驾龄的老司机了。原来开的是2.4升的八代雅阁。我的油车油耗基本在百公里九升左右。我开车非常温柔,基本上不频繁使用刹车。属于比较温柔型的车手吧。 新车第一年的时候电池真是好的非常理想。春夏之际,气温20~30度之间,城市道路车速基本在30~80公里之间。实际行驶里程和表显里程之间差距基本上在9折到95折。 夏季高温期间,实际行驶里程和表写里程之间差距为8折左右。 冬季零度左右的气温下,开暖风20~22度。实际行驶里程和表显里程之间差距基本在六五折到7折了。 电池的整个放电过程,满电时基本行驶个七八公里后,表显里程才开始动,然后前100多km实际行驶里程基本和表显里程一致,也就是前100多km基本上是1:1的关系。往后就开始掉的比较快了。 进入2003年,也就是车辆行驶一年多后。有感觉损耗加大了。 最明显的是电池放电过程中原先满电能够基本行驶个七八公里的表现才开始动,现在。最多2,3km表显里程就开始下降了。原来前100多km的实际行驶里程基本和表显里程一致现在最多也就前50km能和表现里程是一致的,往后就一直表显数掉的比较快了。 春夏之际的实际行驶里程和表现里程之比也只能达到8折左右了。而冬季0度以下行驶里程和表现里程之比也就在五六折之间。夏季高温也就最多7折左右。 这样的损耗下去想想也有点儿怕呀。 请大家来看一看,说说各自的电池使用情况。有没有更好的建议?
#懂车帝众测去年十月份N7入手,到现在也有差不多八个月了。这也是我的第三部车子,前两台都是纯油。回顾下,车子全程是我一个人开,主要是日常上下班通勤,长途也就跑过两次,都是大概单程七八百,全程一千多公里吧。今天翻看了下,一万公里来,平均电耗(高速加市区)目前是18,时间上包括了整个冬季,也包括周末送家里小朋友上兴趣班后,半天在班级外开暖风看电影的日常。目前天气暖和,电耗好了一些16.7了。充电方面:日常在家全部是晚上10点后的家充,挺方便的,一个月一百多点的电费,比我之前一个月600-800的日常通勤油费好了很多。双枪充电也用过几次,120KW的双桩双枪40分钟能从不到10冲到90多一点,较心理预期还有点慢但也够用了。 续航方面:满电纯高速120-130能跑大概450公里后还剩10%的电吧,冬天试的,现在好一点但简单估计到不了500公里。 质量方面:三个月前有过两次倒车同时开车音乐,倒车结束切换到前进档后,声音不能调大的问题,在4S电话指导下,重启了汽车系统,问题消除。目前没有再发现其他问题。 操控舒适方面:家人坐我车子都说舒适性还不错,也许家人在车上时,我开的都比较柔和。操控方面,自我感觉车子还蛮好开的,还不错。就是买时没要智驾包,车外摄像头才五个,全景成像畸变不小。 价格方面:不提也罢,想建个品牌还是别这么背刺老车主,好口碑不是这样建的。